【摘 要】
:
目的 探讨脑梗死介入溶栓手术患者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脑梗死介入溶栓手术脑梗死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实验组采用预先制定的临床
【机 构】
:
吉林省微创外科研究所介入科, 吉林长春,13001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脑梗死介入溶栓手术患者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脑梗死介入溶栓手术脑梗死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实验组采用预先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疾病的预防、康复训练、保健、自我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医疗费用、疾病转归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病人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1),患肢恢复情况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脑梗死介入溶栓手术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制订医疗护理活动的程序化和标准化,能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斑驳病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显著的临床特征是额前中线见三角形或钻石形白发及白斑.白斑内黑素细胞缺失.目前研究表明,胚胎发育时黑素细胞迁移、繁殖
脑微出血是脑小血管病的新型生物学标记物。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脑微出血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脑微出血与认知损害和卒中的相关性、影像学特点、病理学改变以及临床转归进行研究可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连续的接受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院时采用格拉斯哥转归量表评价患者转归,4~5分定义为转归良好,1~3分定义为转归不良。结果共纳入147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12例患者转归良好(76.2%)。转归良好组与转归不良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 G
银屑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日益增多.相同的炎症过程,遗传和环境因素可能是导致两种疾病并存的原因,银屑病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发病风险,治疗同时可降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危险,针对代谢综合征的综合治疗有助于银屑病皮损的改善.为有效治疗和管理银屑病,需认清其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联,探讨更新的治疗标准,并采取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治疗方式。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城市和乡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差异,为制定区域性卒中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基于社区的横断面研究,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对天津地区城市和乡村2个社区的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现场问询既往病史、家族史以及生活行为方式,并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城市和乡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及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并且对年龄和性别进行了校正。结果最终纳入天津地区城市
脑微出血是近几年脑血管病领域的研究热点。脑微出血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卒中复发、出血性转化、认知障碍以及治疗选择均有重要影响。文章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AM)是典型的细胞器间物理连接所形成的复合结构,通过调控内质网和线粒体之间钙离子流,介导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信号传导.MAM上的多种连接蛋白参与了神经
调节性T细胞是具有一定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亚群.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以及对Foxp3基因功能的明确,研究者对调节性T细胞的认识有了新的界定,进一步阐明了调节性T
缺血性卒中发病后常伴发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心率变异性因能定量分析自主神经系统对心率的调控作用而被广泛运用。文章就心率变异性的评估方法及其在缺血性卒中中的临床意义进行了综述。
Miller-Fisher综合征(MFS)是以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典型临床表现的急性免疫相关性神经系统疾病.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检查手段相对单一,寻找新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