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明确要求“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是今后一段时期完善与创新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政策依据和重要任务。
农村土地乐包制度逐步完善,卜地承包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江苏省全面开展土地承包是在1983年秋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孕育了乡镇企业大发展,为全省经济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98年,江苏按照中央要求,坚持“大稳定、小调整”原则,除极少部分开发区域暂缓和不超过5%的机动地之外,普遍开展土地承包二轮延包,并给农民群众颁发由原省委农村工作部监制、各县人民政府盖章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2002年和2009年国家先后出台《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中明确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用益物权。江苏省2004年出台《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条例》。这几部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走上依法管理轨道。农业部在《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不久后,专门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管理办法》。我省淮安、扬州等地陆续开展换发、补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工作。目前,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率达到98.4%。到2012年底,全省纳入统计的17808个村(社区),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5104.1万亩,承包农户1288.4万户;基本建立乡村协商调解、市县仲裁、诉调对接体系。
总体上看,我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稳定的,但从我们接听政风热线和接待农民上访情况看,土地承包方面的问题也是存在的,比如有的农民一轮承包时有地,二轮承包时撂荒,现在又回来要地;有的是由土地征用补偿费分配和拆迁安置补偿所引发的承包纠纷;个别地方还存在强迫流转土地的现象。解决好这些问题,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维护,事关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必须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不断完善和创新,赋予农民群众农村土地承包权长久不变。
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做好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基础工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应该包括农村土地承包所形成的全部权利义务关系长久不变,还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长久不变,承包期限更长,权利更加充分而有保障,义务更加明确,地块也不再动。为探索研究长久不变的涵义,农业部会同几个部委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第一批试点全国共50个县,我省海门、高邮是试点县,宿迁、金坛、江宁等地还选择了若干村进行省级试点。去年底,我省高淳、铜山、昆山、兴化等4个县(市、区)成为部里第二批试点县。按照中央要求,我省将在今后五年内全面开展土地承包登记试点工作。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是一种物权登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将农户承包土地的地块、面积、空间位置等信息及其变动情况记载于登记簿,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事实上,现有土地承包关系是在一轮承包关系基础上,通过二轮承包和后续完善形成的,得到了农民群众认可,得到了法律确认,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关系。这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对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进一步完善,要以已经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和已经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为基础,查清承包地块的面积、四至等情况,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記簿,不得借机违法调整和收回农户承包地。这次确权登记工作与过去相比:一是性质不同。过去是承包合同关系,现在是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登记,真正赋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二是四至到位。利用国土部门二调图成果,落实四至。我省海门市作为部级试点县,采取以村或组为单位,绘制承包界限图,再在承包证书上进行标注。三是共有人等信息齐全。证书注明承包共有人,可以加强对承包人的保护,包括对妇女权益等的保护。四是建立登记簿和信息化台账。登记是政府对农户承包土地财产权的确认和保护,具体通过查实面积、公示确认、登记在册、颁发证书等形式实现。登记簿归登记机关保管,避免了过去发生的村里登记台账丢失现象发生。同时,我省海门、高邮等试点地区还统一开发了登记软件,加强土地承包登记信息化管理,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管理。五是探索苏州、无锡等发达地区确权登记方式。可以以股权的形式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省东海、张家港等地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努力让土地资源流动起来。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大力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土地流转是个好事,能够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但如果不能妥善保护好原承包户的利益,好事就会变成坏事。目前江苏全省累计流转土地面积2409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47.5%。土地流转一般应由本人直接与流入方签订流转合同。但在实际操作中,各地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先由村组集体与农户签订流转合同,再以集体出面整体流转,与土地经营方签订流转合同。这种做法在实际中是可行的。关键要抓住几点:一是公开透明,流出农户获得的土地补偿标准是公开的,土地流入经营方支付的补偿金也是公开的。二是招标协商,土地流入经营方的选择要通过招标协商的办法进行,不得变为村组集体私相授受。三是村组集体做好服务。江都一个乡镇,以村为单位整体流转,对外议标竞价,几个承租人获得几十亩至几百亩不等的流转土地,交纳550斤稻子,亩,原承包户得500斤庙稻子和50斤/亩麦子,政策性补贴全部归原承包户,每亩收益近900元,村集体获得了每亩50斤稻子与50斤麦子的差价,作为服务费用,由此集体、土地流出户、流入户实现多方利益共赢。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4次提到“家庭农场”,要求“努力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倾斜扶持。一般讲,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种形态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家庭农场的特征是农民职业化、经营规模化。我国平均户均经营规模7.4亩(0.5公顷),相当于日本的41%、法国的1.7%、美国的0.38%。江苏省户均3.9亩,相当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农村人多地少,农业经营分散,兼业化的农民占主体,但这种兼业所经营的土地不足以保证最基本的经济收入。而家庭农场的产生和发展,有可能使经营者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形成固定的、稳定的一个职业,农民就将成为一个专门的职业。浙江省和我省无锡、泰州等地已经给注册家庭农场发证,加大扶持。家庭农场区别于工商企业进入农业,中央明确提出“不提倡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和经营农户承包地”,其目的就是要引导工商企业从事农业产前和产后服务,不与农民争利。与工商企业不同的是,家庭农场是农民自身发展的规模农业,可以更多地解决农民群众就业创业增收问题。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建立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登记办法,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推动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责任编辑:金雯
农村土地乐包制度逐步完善,卜地承包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江苏省全面开展土地承包是在1983年秋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孕育了乡镇企业大发展,为全省经济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98年,江苏按照中央要求,坚持“大稳定、小调整”原则,除极少部分开发区域暂缓和不超过5%的机动地之外,普遍开展土地承包二轮延包,并给农民群众颁发由原省委农村工作部监制、各县人民政府盖章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2002年和2009年国家先后出台《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中明确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用益物权。江苏省2004年出台《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条例》。这几部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走上依法管理轨道。农业部在《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不久后,专门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管理办法》。我省淮安、扬州等地陆续开展换发、补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工作。目前,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率达到98.4%。到2012年底,全省纳入统计的17808个村(社区),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5104.1万亩,承包农户1288.4万户;基本建立乡村协商调解、市县仲裁、诉调对接体系。
总体上看,我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稳定的,但从我们接听政风热线和接待农民上访情况看,土地承包方面的问题也是存在的,比如有的农民一轮承包时有地,二轮承包时撂荒,现在又回来要地;有的是由土地征用补偿费分配和拆迁安置补偿所引发的承包纠纷;个别地方还存在强迫流转土地的现象。解决好这些问题,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维护,事关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必须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不断完善和创新,赋予农民群众农村土地承包权长久不变。
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做好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基础工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应该包括农村土地承包所形成的全部权利义务关系长久不变,还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长久不变,承包期限更长,权利更加充分而有保障,义务更加明确,地块也不再动。为探索研究长久不变的涵义,农业部会同几个部委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第一批试点全国共50个县,我省海门、高邮是试点县,宿迁、金坛、江宁等地还选择了若干村进行省级试点。去年底,我省高淳、铜山、昆山、兴化等4个县(市、区)成为部里第二批试点县。按照中央要求,我省将在今后五年内全面开展土地承包登记试点工作。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是一种物权登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将农户承包土地的地块、面积、空间位置等信息及其变动情况记载于登记簿,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事实上,现有土地承包关系是在一轮承包关系基础上,通过二轮承包和后续完善形成的,得到了农民群众认可,得到了法律确认,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关系。这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对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进一步完善,要以已经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和已经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为基础,查清承包地块的面积、四至等情况,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記簿,不得借机违法调整和收回农户承包地。这次确权登记工作与过去相比:一是性质不同。过去是承包合同关系,现在是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登记,真正赋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二是四至到位。利用国土部门二调图成果,落实四至。我省海门市作为部级试点县,采取以村或组为单位,绘制承包界限图,再在承包证书上进行标注。三是共有人等信息齐全。证书注明承包共有人,可以加强对承包人的保护,包括对妇女权益等的保护。四是建立登记簿和信息化台账。登记是政府对农户承包土地财产权的确认和保护,具体通过查实面积、公示确认、登记在册、颁发证书等形式实现。登记簿归登记机关保管,避免了过去发生的村里登记台账丢失现象发生。同时,我省海门、高邮等试点地区还统一开发了登记软件,加强土地承包登记信息化管理,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管理。五是探索苏州、无锡等发达地区确权登记方式。可以以股权的形式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省东海、张家港等地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努力让土地资源流动起来。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大力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土地流转是个好事,能够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但如果不能妥善保护好原承包户的利益,好事就会变成坏事。目前江苏全省累计流转土地面积2409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47.5%。土地流转一般应由本人直接与流入方签订流转合同。但在实际操作中,各地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先由村组集体与农户签订流转合同,再以集体出面整体流转,与土地经营方签订流转合同。这种做法在实际中是可行的。关键要抓住几点:一是公开透明,流出农户获得的土地补偿标准是公开的,土地流入经营方支付的补偿金也是公开的。二是招标协商,土地流入经营方的选择要通过招标协商的办法进行,不得变为村组集体私相授受。三是村组集体做好服务。江都一个乡镇,以村为单位整体流转,对外议标竞价,几个承租人获得几十亩至几百亩不等的流转土地,交纳550斤稻子,亩,原承包户得500斤庙稻子和50斤/亩麦子,政策性补贴全部归原承包户,每亩收益近900元,村集体获得了每亩50斤稻子与50斤麦子的差价,作为服务费用,由此集体、土地流出户、流入户实现多方利益共赢。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4次提到“家庭农场”,要求“努力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倾斜扶持。一般讲,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种形态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家庭农场的特征是农民职业化、经营规模化。我国平均户均经营规模7.4亩(0.5公顷),相当于日本的41%、法国的1.7%、美国的0.38%。江苏省户均3.9亩,相当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农村人多地少,农业经营分散,兼业化的农民占主体,但这种兼业所经营的土地不足以保证最基本的经济收入。而家庭农场的产生和发展,有可能使经营者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形成固定的、稳定的一个职业,农民就将成为一个专门的职业。浙江省和我省无锡、泰州等地已经给注册家庭农场发证,加大扶持。家庭农场区别于工商企业进入农业,中央明确提出“不提倡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和经营农户承包地”,其目的就是要引导工商企业从事农业产前和产后服务,不与农民争利。与工商企业不同的是,家庭农场是农民自身发展的规模农业,可以更多地解决农民群众就业创业增收问题。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建立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登记办法,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推动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责任编辑:金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