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它能产生迷人的力量。课堂调控决定着课堂气氛。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如同一段乐章,每一个教学环节如同一个个跳动的音符,组成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旋律。要想使一堂课成为一段美妙的乐章,形成有张有弛的教学格局,教师的课堂调控艺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35- 0162 -01
一、态势语言的调控
一个人的表情、动作都是人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是微妙复杂的无声语言,教师的一言一行会给学生以这样那样的暗示。因此,教师态势语言的正确运用,十分有利于教学的调控。
1、表情的调控
教师的面部表情是学生注意的焦点,学生们时时想从这里获得某种信息。作为教师平时最常用的表情应是微笑。比如:上课铃一响,教师走上讲台,如果微笑怡人,学生也会如沐春风;如果冷若冰霜,学生也会不寒而栗。因此,教师上课时,就要迅速进入角色,把从家里、社会上带来的喜怒哀乐暂搁一边,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情感氛围,为课堂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当然,微笑也不是教师的固定表情,有时也需“冷”一点,但要冷而不“厉”。比如,当你正津津有味地分析课文时,突然发现一个学生走神了,你无需大声呵斥,严峻凝视的目光可牵回他飞走的思绪;当你要讲关键性问题时,严肃认真的神情会集中学生的精力。教师的表情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要灵活恰当地运用这个手段,去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
2、动作的调控
动作人人都有,但课堂上教师的动作一般都有不同的含义。如有评价性动作、指令性动作、会意性动作等,教师要根据需要加以选择使用。更要突出教學重点、难点,加强语言威力,表达关键性意图时可选用,做到自然、大方、舒展、得体。切忌动作过多,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过少,也会显得无生气。比如,用颔首表示肯定、赞许,用摇头表示否定、不满,用手势的上扬、下抑表示起来、坐下,有时讲到关键处大手一挥,极富感召力,有利于感情的宣泄,能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调控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课堂教学是他们生命历程的组成部分,理应充满勃发的生命力。教学方法的调控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采取启发性、趣味性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心应手地调控课堂。教法不断变化与更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1、导语的调控
一个新颖而富有启发性的导语,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恰当运用课堂语言,能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出人文气息。比如讲《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我首先提问:“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这是谁说的?学生回答:“是鲁迅先生说的。”然后让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谈对鲁迅的了解,随机引出课题。这样导入新课,不仅能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而且又能启发学生归纳文章的中心,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动性。
2、提问的调控
课堂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课堂提问上。课堂提问像一根指挥棒,指到哪里,学生的思维就会转到哪里。如果问题提得过浅,学生不假思索随意回答,课堂上大合唱一番,貌似活跃,却没有韵味。过深,也会使学生望而却步,百思不解,抑制探索的积极性。过多过杂,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思考的余地,失去了思考的意义。教师提问要提到点子上,就是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有利于揭示文章思路的问题,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言训练的地方,以及便于触发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段和标点等。如《落花生》一文,文字朴实,说理深刻,必须抓住重点句,层层挖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激发。具体可提以下问题:(1)在父亲的话中,哪句是主要的?(2)父亲的话“我”理解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3)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美丽的公鸡》,此文讲了哪些动物外表不好看,而对别人有好处?(4)在你所了解的人中,有哪些是不追求外表好看,而对别人有好处的人?(5)你认为做人应做什么样的人?
3、活动方式的调控
课堂教学,并不是单一的教师问学生答,还需要学生多种活动方式的参与。小学生喜欢新奇、多样,因此,教学活动的安排也要生动活泼,有时听一听课文的朗读录音,看一看幻灯片,演一演课文情景剧,写一写读书笔记等各种形式纵横交错,疏密适当,使学生积极参与,变被动为主动,打破呆板的课堂格局。课堂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应注意双方间信息反馈,并及时加以处理。如学生听课效果,可从学生面部表情、动作、眼神或回答问题的灵敏等表现出来。因此,教师要善于准确捕获稍纵即逝的、有价值的信息反馈,洞察学生思维所处状态,及时准确地调控教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善用活动的魅力,使学生在喜爱的活动中,在一种宽松、民主、友善的教学环境里,人人参与,从僵化走向灵活,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从而达到利用活动课来优化课堂节奏。如在讲授一篇学生不感兴趣的古文《草船借箭》时,运用我来讲《三国演义》的方式展开活动,激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学生产生了主动探究课文的积极性,爆发了创造的火花。这堂课成功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帮助产生一种以真实、尊重和理解为特征的课堂上。
4.板书的调控
板书是高度浓缩的“提炼”艺术,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眼睛”。在语文教学中,一个好的板书,就是一个缩微教案,它能把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教者的教学思路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眼前,便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板书:寥寥九字,外加一方框、四短线,体现了作者巧妙的构思和为文的要旨,给人以赏心悦目之艺术美感,有助于开拓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板书有法,必须遵循“少而精、虚实结合、布局合理、正确工整”的原则,不能“多”书,不能“无”书,只能“精”书,书在点子上,如刘国正先生所言:板书要“醒目”、“悦目”,“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板书无定法。不同课文、不同课型,有不同的板书样式。就是同一教材,由于侧重点不同,板书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同。但不管什么样的板书,都要突出其知识性、启发性、形象性。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板书,用板书调控教学,服务教学。
5、课堂学习效果的调控
课堂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应注意双方间信息反馈,并及时加以处理。如学生听课效果,可从学生面部表情、动作、眼神或回答问题的灵敏等表现出来。因此,教师要善于准确捕获稍纵即逝的、有价值的信息反馈,洞察学生思维所处状态,及时准确地调控有效信息输出,或变讲述,或变教法,或及时容纳学合理的教学节奏是提高效率的一个重要条件。教学的快节奏只能建立在充分掌握学生情况,合理调配课堂环节,把教学速度控制在最佳状况的基础上,否则,教师的快,只能是“一厢情愿”、“单线出击”,学生或促而不动,启而不发,或草率跟随。敷衍了事。这种动机和效果相悖的教学现象,必将使整个教学走向失败.另一方面,过慢的教学节奏也会对整个教学产生消极作用。所以适合学生情况的教学节奏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积极作用。
总之,合理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控尺度,关系到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的诸多方法中,教学方法的运用是重点,而教学节奏的把握是难点。让我们用心研究,使课堂气氛更适合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35- 0162 -01
一、态势语言的调控
一个人的表情、动作都是人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是微妙复杂的无声语言,教师的一言一行会给学生以这样那样的暗示。因此,教师态势语言的正确运用,十分有利于教学的调控。
1、表情的调控
教师的面部表情是学生注意的焦点,学生们时时想从这里获得某种信息。作为教师平时最常用的表情应是微笑。比如:上课铃一响,教师走上讲台,如果微笑怡人,学生也会如沐春风;如果冷若冰霜,学生也会不寒而栗。因此,教师上课时,就要迅速进入角色,把从家里、社会上带来的喜怒哀乐暂搁一边,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情感氛围,为课堂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当然,微笑也不是教师的固定表情,有时也需“冷”一点,但要冷而不“厉”。比如,当你正津津有味地分析课文时,突然发现一个学生走神了,你无需大声呵斥,严峻凝视的目光可牵回他飞走的思绪;当你要讲关键性问题时,严肃认真的神情会集中学生的精力。教师的表情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要灵活恰当地运用这个手段,去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
2、动作的调控
动作人人都有,但课堂上教师的动作一般都有不同的含义。如有评价性动作、指令性动作、会意性动作等,教师要根据需要加以选择使用。更要突出教學重点、难点,加强语言威力,表达关键性意图时可选用,做到自然、大方、舒展、得体。切忌动作过多,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过少,也会显得无生气。比如,用颔首表示肯定、赞许,用摇头表示否定、不满,用手势的上扬、下抑表示起来、坐下,有时讲到关键处大手一挥,极富感召力,有利于感情的宣泄,能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调控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课堂教学是他们生命历程的组成部分,理应充满勃发的生命力。教学方法的调控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采取启发性、趣味性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心应手地调控课堂。教法不断变化与更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1、导语的调控
一个新颖而富有启发性的导语,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恰当运用课堂语言,能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出人文气息。比如讲《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我首先提问:“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这是谁说的?学生回答:“是鲁迅先生说的。”然后让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谈对鲁迅的了解,随机引出课题。这样导入新课,不仅能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而且又能启发学生归纳文章的中心,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动性。
2、提问的调控
课堂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课堂提问上。课堂提问像一根指挥棒,指到哪里,学生的思维就会转到哪里。如果问题提得过浅,学生不假思索随意回答,课堂上大合唱一番,貌似活跃,却没有韵味。过深,也会使学生望而却步,百思不解,抑制探索的积极性。过多过杂,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思考的余地,失去了思考的意义。教师提问要提到点子上,就是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有利于揭示文章思路的问题,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言训练的地方,以及便于触发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段和标点等。如《落花生》一文,文字朴实,说理深刻,必须抓住重点句,层层挖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激发。具体可提以下问题:(1)在父亲的话中,哪句是主要的?(2)父亲的话“我”理解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3)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美丽的公鸡》,此文讲了哪些动物外表不好看,而对别人有好处?(4)在你所了解的人中,有哪些是不追求外表好看,而对别人有好处的人?(5)你认为做人应做什么样的人?
3、活动方式的调控
课堂教学,并不是单一的教师问学生答,还需要学生多种活动方式的参与。小学生喜欢新奇、多样,因此,教学活动的安排也要生动活泼,有时听一听课文的朗读录音,看一看幻灯片,演一演课文情景剧,写一写读书笔记等各种形式纵横交错,疏密适当,使学生积极参与,变被动为主动,打破呆板的课堂格局。课堂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应注意双方间信息反馈,并及时加以处理。如学生听课效果,可从学生面部表情、动作、眼神或回答问题的灵敏等表现出来。因此,教师要善于准确捕获稍纵即逝的、有价值的信息反馈,洞察学生思维所处状态,及时准确地调控教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善用活动的魅力,使学生在喜爱的活动中,在一种宽松、民主、友善的教学环境里,人人参与,从僵化走向灵活,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从而达到利用活动课来优化课堂节奏。如在讲授一篇学生不感兴趣的古文《草船借箭》时,运用我来讲《三国演义》的方式展开活动,激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学生产生了主动探究课文的积极性,爆发了创造的火花。这堂课成功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帮助产生一种以真实、尊重和理解为特征的课堂上。
4.板书的调控
板书是高度浓缩的“提炼”艺术,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眼睛”。在语文教学中,一个好的板书,就是一个缩微教案,它能把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教者的教学思路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眼前,便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板书:寥寥九字,外加一方框、四短线,体现了作者巧妙的构思和为文的要旨,给人以赏心悦目之艺术美感,有助于开拓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板书有法,必须遵循“少而精、虚实结合、布局合理、正确工整”的原则,不能“多”书,不能“无”书,只能“精”书,书在点子上,如刘国正先生所言:板书要“醒目”、“悦目”,“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板书无定法。不同课文、不同课型,有不同的板书样式。就是同一教材,由于侧重点不同,板书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同。但不管什么样的板书,都要突出其知识性、启发性、形象性。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板书,用板书调控教学,服务教学。
5、课堂学习效果的调控
课堂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应注意双方间信息反馈,并及时加以处理。如学生听课效果,可从学生面部表情、动作、眼神或回答问题的灵敏等表现出来。因此,教师要善于准确捕获稍纵即逝的、有价值的信息反馈,洞察学生思维所处状态,及时准确地调控有效信息输出,或变讲述,或变教法,或及时容纳学合理的教学节奏是提高效率的一个重要条件。教学的快节奏只能建立在充分掌握学生情况,合理调配课堂环节,把教学速度控制在最佳状况的基础上,否则,教师的快,只能是“一厢情愿”、“单线出击”,学生或促而不动,启而不发,或草率跟随。敷衍了事。这种动机和效果相悖的教学现象,必将使整个教学走向失败.另一方面,过慢的教学节奏也会对整个教学产生消极作用。所以适合学生情况的教学节奏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积极作用。
总之,合理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控尺度,关系到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的诸多方法中,教学方法的运用是重点,而教学节奏的把握是难点。让我们用心研究,使课堂气氛更适合教学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