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小波式的影像风格】
被称为“当前硬派武侠小说第一人”之称的徐浩峰导演相当有人气,进入电影院的观众多半是他的读者。而从电影中也导演“王小波式”的幽默。可以说严肃的幽默这种形式一旦被搬上了大银幕,喜剧效果就被彰显出来了。很多观众是从头笑到尾,甚至找到电影节主办方,特意说明,这是一部喜剧片。
导演徐浩峰在放映后的见面会上遇到了连买三张票进院线观看的忠实粉丝,当然也有类似“没有看懂”的疑问。不论是不是能够理解导演内心的想法,但起码影片本身让观众看到了一招一式最淳朴的功夫和随着人物展现出来的,不着痕迹的幽默。饰演主人公梁痕路的演员宋洋在大银幕上展现的正气、聪明、忠诚的形象深入人心,而见面会上沉稳、随和的潮男形象瞬间俘获了在场女性观众的心。导演徐浩峰的亲和力却跟很多人心目中大侠的相去甚远,更像一个名门正派的掌门人,默默地遵守着武林应有的大义气节,隐忍却心中有波澜。
【英雄间的组合】
《倭寇的踪迹》是部不错的影片。一部成功的武侠电影除了导演本身对影片的指导外,演员们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中国男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大侠的梦,英雄主义情节大概在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席之地,只不过每个人对此的定义不同。而一部出色的武侠电影的存在必然是导演和演员之间对影片的核心价值有着共同的理解。徐浩峰和宋洋之间就是这样一种英雄相惜的关系存在,有着对武侠,对英雄主义的共同理解,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导演不用费力打磨,就能出来想要的效果,而对观众而言,也能感觉出导演想要明确表现的意图。而宋洋本身也是向往这种状态,共识才能达成共鸣。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当问及徐浩峰导演参加电影节的初衷时,他很直接的说寻找认同感。站在一个相对公正的角度评价说,《倭寇的踪迹》不像其他武侠电影,观众能很直观的从影片中感受到武功的华丽画面,而徐浩峰导演却通过几乎是写实的方式表现了武打的场景,功底中却又带着一丝冷幽默,往深层次中引申就是“武”的最高境界是心法。不战而胜和不战而败都是高手对决才会出现的场景。而看惯了大制作的观众需要一定的内心沉淀才能明白导演的意图。
而大学生这个群体似乎更理性,而且善于挖掘影片中更深层次的意义。就这一点来说,很多导演选择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也有种寻觅知音的感觉。进入院线的观众层次相对复杂,欣赏的角度和看电影的目的也很多元,但是大学生这样一个群体,在观看一部影片时,更能纯粹思考和欣赏。如果导演在影片当中植入了相对高端或者小众的情节元素,大学生也能够与之呼应,这可能也是电影节越来越受到导演欢迎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了《倭寇的踪迹》作为开篇,徐浩峰导演的武侠电影是要一直做下去了,从一个编剧转到导演,距离实现自己内心想法的作品又进了一步,或许真是那句:不想做导演的编剧不是好编剧吧。新的模式取得认同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但是无论如何,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就使得以后的发展顺利成为可能。
一位名嘴曾经评论当今的娱乐圈:认真放羊的永远敌不过耍猴的。意思就是,历尽辛苦的认真地做一件事情,到头来,却可能不敌那些哗众取宠的。不过,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真的人永远赢在最后。
《与妻书》的主创们就是这样一群“认真放羊的人“。
作为本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开幕影片的《与妻书》,可以说在一开始就备受关注——在电影节放映的版本是未经修饰和雕琢的初版,因而在5月4日的上映前,经过学生观众的检阅之后,《与妻书》得到可以得到来自观影人群的第一手资讯。
被称为“当前硬派武侠小说第一人”之称的徐浩峰导演相当有人气,进入电影院的观众多半是他的读者。而从电影中也导演“王小波式”的幽默。可以说严肃的幽默这种形式一旦被搬上了大银幕,喜剧效果就被彰显出来了。很多观众是从头笑到尾,甚至找到电影节主办方,特意说明,这是一部喜剧片。
导演徐浩峰在放映后的见面会上遇到了连买三张票进院线观看的忠实粉丝,当然也有类似“没有看懂”的疑问。不论是不是能够理解导演内心的想法,但起码影片本身让观众看到了一招一式最淳朴的功夫和随着人物展现出来的,不着痕迹的幽默。饰演主人公梁痕路的演员宋洋在大银幕上展现的正气、聪明、忠诚的形象深入人心,而见面会上沉稳、随和的潮男形象瞬间俘获了在场女性观众的心。导演徐浩峰的亲和力却跟很多人心目中大侠的相去甚远,更像一个名门正派的掌门人,默默地遵守着武林应有的大义气节,隐忍却心中有波澜。
【英雄间的组合】
《倭寇的踪迹》是部不错的影片。一部成功的武侠电影除了导演本身对影片的指导外,演员们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中国男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大侠的梦,英雄主义情节大概在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席之地,只不过每个人对此的定义不同。而一部出色的武侠电影的存在必然是导演和演员之间对影片的核心价值有着共同的理解。徐浩峰和宋洋之间就是这样一种英雄相惜的关系存在,有着对武侠,对英雄主义的共同理解,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导演不用费力打磨,就能出来想要的效果,而对观众而言,也能感觉出导演想要明确表现的意图。而宋洋本身也是向往这种状态,共识才能达成共鸣。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当问及徐浩峰导演参加电影节的初衷时,他很直接的说寻找认同感。站在一个相对公正的角度评价说,《倭寇的踪迹》不像其他武侠电影,观众能很直观的从影片中感受到武功的华丽画面,而徐浩峰导演却通过几乎是写实的方式表现了武打的场景,功底中却又带着一丝冷幽默,往深层次中引申就是“武”的最高境界是心法。不战而胜和不战而败都是高手对决才会出现的场景。而看惯了大制作的观众需要一定的内心沉淀才能明白导演的意图。
而大学生这个群体似乎更理性,而且善于挖掘影片中更深层次的意义。就这一点来说,很多导演选择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也有种寻觅知音的感觉。进入院线的观众层次相对复杂,欣赏的角度和看电影的目的也很多元,但是大学生这样一个群体,在观看一部影片时,更能纯粹思考和欣赏。如果导演在影片当中植入了相对高端或者小众的情节元素,大学生也能够与之呼应,这可能也是电影节越来越受到导演欢迎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了《倭寇的踪迹》作为开篇,徐浩峰导演的武侠电影是要一直做下去了,从一个编剧转到导演,距离实现自己内心想法的作品又进了一步,或许真是那句:不想做导演的编剧不是好编剧吧。新的模式取得认同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但是无论如何,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就使得以后的发展顺利成为可能。
一位名嘴曾经评论当今的娱乐圈:认真放羊的永远敌不过耍猴的。意思就是,历尽辛苦的认真地做一件事情,到头来,却可能不敌那些哗众取宠的。不过,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真的人永远赢在最后。
《与妻书》的主创们就是这样一群“认真放羊的人“。
作为本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开幕影片的《与妻书》,可以说在一开始就备受关注——在电影节放映的版本是未经修饰和雕琢的初版,因而在5月4日的上映前,经过学生观众的检阅之后,《与妻书》得到可以得到来自观影人群的第一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