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的“肱骨头”吸收—缺损原因和治疗

来源 :临床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ndh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带或不带腓血管、含腓骨头的腓骨上段替代肱骨头后,骨吸收-缺损的原因,寻找缺损肱骨头的修复方法.方法对4例因肱骨近端肿瘤行瘤段骨切除、含腓骨头腓骨上段移植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的临床和X线片表现进行分析.其中1例应用带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蒂喙突转位治疗.随访时间56~91个月(平均5年7个月).结果无论带或不带腓血管,在软组织床基本相同的条件下,移植骨均出现骨吸收,但骨缺损仅见2例."肱骨头"与肩峰或肩胛盂的反复撞击,最终导致骨缺损,带肌蒂喙突移位植骨法近期效果良好.结论虽然"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人工髓核假体(PDN)置换术和传统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术的实用价值.方法施行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术18例,16例为单节段腰椎间盘
对工业纯铜(纯度99.8%)和铜锌合金(黄铜)进行水下搅拌摩擦加工。搅拌摩擦加工的刀具呈螺纹锥状,由碳化钨制成,其转速为1800 r/min,横移速度为4 mm/min,将试样浸泡在带循环系
为了解决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在铜(Cu)基体中的分散问题以及还原氧化石墨烯与铜之间的界面结合问题,采用静电吸附方法,结合界面过渡相设计制备RGO/Cu复合材料。采用Cu-Ti合金
通过平衡合金法实验确定Zn-Al-Ti三元系450和600℃等温截面的相关系。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以及X射线衍射对样品进行分析。在450和600℃等温截面中分别存在7和8个三相区,由于
分析了高校推拿学通识课教学中学生、教学条件和环境、教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人体解剖学和中医理论的教学、改善教学条件和环境和改进教学手段等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
目的探讨MRI对腰椎间隙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对10例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的MRI表现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根据T1、T2像的表现分为:手术组(6例),非手术组(4例),并指导治
研究由自主开发的成分匹配焊材制备的先进耐热合金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织构与屈服强度。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电子背散射技术进行表征。针对焊件开展不同参数的晶界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