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设疑作为一种教学艺术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它是课堂之上师生沟通交流的桥梁与纽带。精心设计的课堂设疑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展开思想的翅膀,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积累,发挥独具个性的创造能力,在多种可能性中学会作出自己的分析思考、判断。因此,优化课堂设疑的方法,提高课堂设疑艺术会使语文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设疑时需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设疑是一门艺术。善于设疑,是教师艺术的主要表现之一。欣赏语文名师的那些精彩课堂教学,最令人钦佩的是他们匠心独具的课堂设疑,在课堂里激起儿童生命灵性的光彩,碰撞出个性思维的创新火花,令人回味无穷。 教学
著名特级教师徐善俊在执教“渑池之会”时,就没有跟我们老师一样根据课文的内容和顺序逐一设疑,而是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导读题: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和楚王是打了个平手呢?还是决出了胜负?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读呀、想呀、划呀、写呀、争呀、辩呀,课堂上是你来我往,各抒己见,生气勃勃。这一问题设计对学生来讲,无论是导读面的广度,还是思维训练的深度,都远远超出了一般老师的正常思路。因为他不是引导学生单纯地从一个方面来认识蔺相如的特点,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与不同角度来立体地感知蔺相如的人物形象。所以他不但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实际上就是培育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徐老师的课堂设疑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而且是多角度,既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精心准备问题
问点就是指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的切入点。要设疑就必须设计问题。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设计问题的切入点要优化,怎样优化呢?(1)从文章的关键处设问。课堂设疑首先是“问点”要精。精确的“问点”一般应设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质难处、思维的转折处以及规律的探索处。如教学《詹天佑》一文,让学生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中心句,想想詹天佑是一位怎样的工程师?教师相机板书“杰出”“爱国”。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句设计问题: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了什么?再让学生默读课文,边看边画边想:从哪些词句看出詹天佑是位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的爱国思想表现在哪里?在研读重点语句时,动画演示开凿隧道采用的“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中部凿井法”,火车行驶在 “人”字形线路上的情景,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就能领会到詹天佑的卓越才干和创新精神。(2)追求问题的思维价值。肤浅的没有思考容量的封闭性问题必然导致学生肤浅的思维。这就要求课堂设疑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要追求问题的思维价值。如教学《草船借箭》时问:“箭很明显是用计骗来的,为何题目不改成《草船骗箭》呢?”学生根据这一问题认真读课文,逐步了解诸葛亮知天文,晓地理,早就算到第三天四更时分必有大雾,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又将箭如数射“还”曹操。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雄才大略。在品读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3)尽量不要针对课文问。如讲《再见 亲人》,不要老是问:“朝鲜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她为什么这样做?”,“小金花的妈妈怎样与敌人同归于尽?这说明了什么?”,“大嫂为什么跑到前沿阵地上挖野菜?她怎么拄着拐杖为志愿军送行?”等等。教这一课我只让学生用心去读,告诉他们读的时候,要抓住有想法的、被感动的句段,深入思考体会后,读出自己的感动,讲出自己的见解。虽然针对课文内容的问题一个没提,但学生在表达中一边说自己的理解,一边引用朗读课文章节,既理解了文章内容,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样就不是在“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在学习语文,用教材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三、灵活施问,追求效率
设疑是一种艺术。问之得当,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问之不当,则往往启而不发,最后还是变成教师自问自答。改革常规的问法,灵活地运用多种方式,才能让学生生动活泼地表达题意,让学生乐于思考回答。如教学《将相和》的“完璧归赵”这一部分,可提这样的问题:蔺相如是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还是故意吓唬亲王?为什么?这个问题包孕着多种诱答因素:可能是真撞,也可能假撞,在吓唬秦王。由于这种问法改变了,因而问后学生讨论激烈。教师这时不直接评判,而要相机诱导学生反复读书,深入思考。最后体会到:蔺相如在相机行事,是在与秦王以死相拼。这样学生不仅从中体会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品质,还能从而达到对学生思维的训练。
总之,课堂设疑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有效的课堂设疑能使学生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愤悱”状态。特别是容易使学生在问题解决前产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茫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奇;当意识到问题要解决时,会出现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满足。有效的课堂设疑能引领学生解题方向,活化学生思维过程,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一、设疑时需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设疑是一门艺术。善于设疑,是教师艺术的主要表现之一。欣赏语文名师的那些精彩课堂教学,最令人钦佩的是他们匠心独具的课堂设疑,在课堂里激起儿童生命灵性的光彩,碰撞出个性思维的创新火花,令人回味无穷。 教学
著名特级教师徐善俊在执教“渑池之会”时,就没有跟我们老师一样根据课文的内容和顺序逐一设疑,而是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导读题: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和楚王是打了个平手呢?还是决出了胜负?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读呀、想呀、划呀、写呀、争呀、辩呀,课堂上是你来我往,各抒己见,生气勃勃。这一问题设计对学生来讲,无论是导读面的广度,还是思维训练的深度,都远远超出了一般老师的正常思路。因为他不是引导学生单纯地从一个方面来认识蔺相如的特点,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与不同角度来立体地感知蔺相如的人物形象。所以他不但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实际上就是培育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徐老师的课堂设疑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而且是多角度,既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精心准备问题
问点就是指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的切入点。要设疑就必须设计问题。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设计问题的切入点要优化,怎样优化呢?(1)从文章的关键处设问。课堂设疑首先是“问点”要精。精确的“问点”一般应设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质难处、思维的转折处以及规律的探索处。如教学《詹天佑》一文,让学生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中心句,想想詹天佑是一位怎样的工程师?教师相机板书“杰出”“爱国”。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句设计问题: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了什么?再让学生默读课文,边看边画边想:从哪些词句看出詹天佑是位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的爱国思想表现在哪里?在研读重点语句时,动画演示开凿隧道采用的“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中部凿井法”,火车行驶在 “人”字形线路上的情景,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就能领会到詹天佑的卓越才干和创新精神。(2)追求问题的思维价值。肤浅的没有思考容量的封闭性问题必然导致学生肤浅的思维。这就要求课堂设疑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要追求问题的思维价值。如教学《草船借箭》时问:“箭很明显是用计骗来的,为何题目不改成《草船骗箭》呢?”学生根据这一问题认真读课文,逐步了解诸葛亮知天文,晓地理,早就算到第三天四更时分必有大雾,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又将箭如数射“还”曹操。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雄才大略。在品读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3)尽量不要针对课文问。如讲《再见 亲人》,不要老是问:“朝鲜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她为什么这样做?”,“小金花的妈妈怎样与敌人同归于尽?这说明了什么?”,“大嫂为什么跑到前沿阵地上挖野菜?她怎么拄着拐杖为志愿军送行?”等等。教这一课我只让学生用心去读,告诉他们读的时候,要抓住有想法的、被感动的句段,深入思考体会后,读出自己的感动,讲出自己的见解。虽然针对课文内容的问题一个没提,但学生在表达中一边说自己的理解,一边引用朗读课文章节,既理解了文章内容,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样就不是在“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在学习语文,用教材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三、灵活施问,追求效率
设疑是一种艺术。问之得当,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问之不当,则往往启而不发,最后还是变成教师自问自答。改革常规的问法,灵活地运用多种方式,才能让学生生动活泼地表达题意,让学生乐于思考回答。如教学《将相和》的“完璧归赵”这一部分,可提这样的问题:蔺相如是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还是故意吓唬亲王?为什么?这个问题包孕着多种诱答因素:可能是真撞,也可能假撞,在吓唬秦王。由于这种问法改变了,因而问后学生讨论激烈。教师这时不直接评判,而要相机诱导学生反复读书,深入思考。最后体会到:蔺相如在相机行事,是在与秦王以死相拼。这样学生不仅从中体会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品质,还能从而达到对学生思维的训练。
总之,课堂设疑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有效的课堂设疑能使学生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愤悱”状态。特别是容易使学生在问题解决前产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茫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奇;当意识到问题要解决时,会出现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满足。有效的课堂设疑能引领学生解题方向,活化学生思维过程,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