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色幻,印象世界

来源 :少年博览·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oneer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说,人类可以识别500至1000万种颜色,其中有名字的大概只有1200种。蓝天白云、山花绿地、麦田屋宇、群山江海……托太阳的福,我们每天都行走在五光十色的万物之间,感受着光影色幻的交错变幻。
  这个地球,在你眼中是什么颜色?
  这个世界,在你心中又是何种光影?
  我们是色彩的捕捉师
  一位优秀的风光摄影师,会把地球当做自己的私家“花园”。他们善于捕捉大自然中的光影瞬间,期待每一场与色彩的艳遇。
  追逐第一缕阳光洒下的斑斓,守候零点后漫天星斗的璀璨,迎接闪电划破长空的耀眼……在摄影师眼中,世界不只是眼前的平凡,还有诗意、远方和色彩。
  阳光撒在薰衣草花束上,是一种泛蓝紫的奇异光彩。
  当每年的五月来临,法国普罗旺斯就像穿上了紫色外套,香味扑鼻的薰衣草在风中摇曳。没有人,能在这片色彩前保持冷静。
  这位浪漫的粉色献花者,不是樱花和芭比娃娃,而是沙漠中的一座湖。
  玫瑰湖坐落在塞内加尔,盐度极高的湖水里充斥着大量嗜极菌,呈现出绸缎般的粉色。金色的沙漠将它包围,可怕的干热风向它肆虐,但它却依旧美得从容不迫。
  世界上有多少傻瓜,为了那片蓝色向希腊奔赴而去?
  阳光和水是这个多彩世界的源头。在克里特岛上,神秘的传说、遥远的神话、古老的文明……一切都孕育在蔚蓝的海水中,盈盈流动,生生不息。
  大多数生命都活在琐碎和平凡中,但这并不是生命的全部。在东非大草原上,每天都上演着大自然的传奇。
  斑斓的马,长颈的鹿,大耳的象,展翅的鸟……当大迁徙季节来临时,无数生灵在金色的草原上飞奔跳跃。那种原始的色彩,让人顿悟——即便人类穿越了远古,创造了文明,但最终还是想要回到原点,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我国最大的丹霞地貌:张掖丘陵,色彩艳丽,气势磅礴;
  千百年来哈尼族依山开垦,“大地雕塑”元阳梯田绵延红河南岸;
  每年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之时,江苏兴化黄花遍地,芬芳河道渔歌唱晚;
  在桂林地表下240米的深处,芦笛岩洞悄悄绽放着世间罕见的彩虹奇观;
  ……
  从荒茫大漠到皑皑雪峰,从巍巍高山到神秘岩洞,广袤世界没有一处风景不被色彩浸染,不让世人惊叹。
  我们是色彩的描绘师
  对光和色的完美捕捉,令摄影师们引以为傲。不过,这并不是他们的“专利”。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集“天才”与“全才”于一身的达芬奇就强调:“全部的色彩来源于光,没有光,就没有色彩。”
  西方绘画大师们迷恋于光影的微妙变化,追寻着色彩的艺术效果,运用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和
  想象力,把所看到的一切描绘在纸上。那些明暗交替的色调、动人和谐的色彩,令人如痴如醉。
  印象派画家克洛德·莫奈热爱光,以及光线下一切流动的风景。
  在想到“干草垛”这个主题后,他带着两块画布,在田野上开始了创作。一块布晴天用,一块布阴天用。没想到,光线在草垛上不断变化,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回家取新的画布。从金色深秋到翌年初春,他前后一共画了24幅《干草垛》。既有单幅的,也有成组的;既有同一角度、不同时间的,也有同一时间、不同光线的。在阳光照射下来的刹那,天空、远山、草垛都是什么样子?令人难以捉摸的、转瞬即逝的光之影,被他真实地记录了下来。
  画完后,莫奈对朋友感叹:“太阳落下得那么快,我追不上它。”
  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住在法国小镇阿尔勒时,迷上了夜晚浩瀚的星空。入夜后,他漫步在街头巷尾,支起画架,静静观察。星云缓缓流动,房舍投下阴影,灯光从咖啡馆里流泻而出……梵高将它们一一入画。
  还记得他那幅举世闻名的《星空》吗?平静的村庄上空,盘踞着一团团巨大、卷曲的星云,以及一轮夸张的明月。举目的蓝色和黄色,似乎正随着画家的思绪疯狂跳动。有的人觉得它美丽动感,有的人觉得它压抑迷幻,谁知道梵高看到的是真实还是幻境?
  而在《夜间露天咖啡座》中,蓝色和黄色却换了一副面孔,变得温暖又安详,让一切都安静有序、充满诗意。尽管那个炎热的夏夜早已远去,煤气灯和旧天棚也成为历史,但是色彩却成为了永恒。
  “色彩不在于数量,而在于选择”,这是野兽派画家亨利·马蒂斯的美学宣言。
  在世界名画《红色的和谐》中,桌子和桌布没有明显的立体感,女佣的左手掌似乎长得有些离谱,绿草地、黄野花也与真实的自然相去甚远。但当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扑面而来的色彩美。
  年老后的马蒂斯没办法继续作画,便用剪纸来探索色彩的奥秘。他用彩纸剪出不同形状,然
  后拼贴成巨大的图案,先后创作了200余幅剪纸画。仅仅经过纸张、别针和剪刀的简单加工,它们似乎就被施以强大的魔法,焕发如梦似幻的气息。其中几幅经典作品,只花了不到20分钟的创作时间。
  他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达这个世界,或动荡、或安静、或悲伤、或喜悦。
  他喜爱组合黑、白、黄、桃红、深蓝等颜色,亦奔放、亦热情、亦纯真、亦炽烈。
  创作剪纸画时,他身患重病,甚至没人搀扶都无法站起来。但是对色彩的热爱,让他的生命迸发了最高昂的斗志——这是艺术家毕生的修行。
  我们是色彩的重现师
  天有云霞,烂然成锦;地生草树,斐然有章;人有眉目唇齿,明皓红黑。诗人们说,生活是会动的画册,一眼望去,就可以看见一片色彩斑斓。
  没有摄影师拉风的相机和长镜头,没有画家丰富的颜料和调色板,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们选择用“诗中有画”的方式展示生活中的色彩。虽然不如照片、绘画那样直观,但却可以通过一个个字、一句句诗,唤起人们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因此,一位杰出的诗人,一定也是善于运用和再现色彩的“专家”。   早在中国古诗的源头《诗经》中,就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何草不黄”等佳句,而唐诗宋词更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顶峰。用明暗营造意境,用色彩重绘风韵,用浓淡抒发情思……诗人们的“淬色”技巧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愈加炉火纯青。
  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美,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的姿色风韵,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蒋捷感慨时序匆匆,春光易过,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舟过吴江》)
  岑参惊叹边关塞外,飞雪壮丽,说:“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张志和欣喜田园水乡,农家渔趣,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
  李贺讴歌浴血将士,沙场奋战,说:“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
  从大量诗词中我们发现,出现在诗词里的颜色主要有:红、绿、黄、白、黑、紫、金、银等等。然而,它们的出场方式却变幻莫测,可以与很多相同、相近的名称换用。这让人想起,冰心曾在《陶奇的暑假日记》里写过一段有趣的对话——
  我(陶奇)说:“爷爷,您说怎样才算一个聪明的孩子呀?”
  爷爷笑了,说:“‘聪’是耳朵听得真,‘明’是眼睛看得清楚……”
  说到这里,爷爷站了起来,指着前面问:“前面那些花和树都是什么颜色呀?”
  我(陶奇)说:“松树、柳树和草都是绿的。花也有红的,也有黄的。水的颜色我说不上来了。”
  爷爷说:“绿和绿又不同。你看松树的绿色多暗呀,这种绿叫做‘苍’;草的绿色浅多了,和那边卷着的美人蕉叶子差不多,这种绿叫做‘碧’;柳树的绿色,又比草深些,比松树浅些,这种绿叫做‘翠’……”
  我(陶奇)笑说:“爷爷,您从哪儿学来的这么多的字眼儿呀?”
  爷爷也笑说:“我是书上学来的。”
  看完这段对话,不禁令人莞尔。
  这些关于颜色的字眼,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而在中国古诗词中,它们的变化更是令人眼花缭乱。不仅“红”可以与朱、丹、绛、赤等换用,“绿”可以用翠、青、碧来代替,还可以在这些颜色词前加上表示深浅、明暗、新旧的形容词,如新绿、暗红、残红等。此外,诗中还有“春色”“秋色”“秀色”等词,虽然不是具体指某一种颜色,却概括性极强。
  难怪那些想要学习中国文化的老外们,被弄得晕头转向、叫苦不迭呢!
  我们是色彩的分析师
  人类是进化中的“幸运儿”。我们拥有三色视觉,能够感知红绿蓝三种颜色。
  人类又是众生里的“自大狂”。我们把眼中看到的色彩,定义为整个世界的视觉特征。但凡遇见意见不统一的家伙,都归为色盲或色弱。
  人类还是永不知足的“好奇宝宝”。科学家们会忍不住去探知,其他地球生命眼中的色彩,是什么样子?
  喵星人大多冷艳高傲,脸上挂着一副看透世事的不屑。实际上,猫儿们是二色视觉动物,相当于人类的红绿色盲,而且在白天时视野模糊。也许它们不是故作清高,只是没看清你而已。
  汪星人机警灵活,主要依赖于惊人的嗅觉和听觉。它们无法分辨颜色,看任何风景都像是黑白照片。
  斑马是地道的色盲,却能利用色彩保护自己。一旦出现危险,领头马就会迅速逃走,晃动的黑白条纹能引起同伴的注意,还能使对手难以测定距离。
  蜜蜂的辨色能力和人类相同,也不同。它们也是三色视觉动物,但感知的是黄色、蓝色和紫外光。这让它们能看到花瓣上的图案,找到花蜜。
  除了飞行能力令人羡慕,鸟类还是四色视觉动物,可以看到红绿蓝和紫外光。鸽子能够分辨出百万种不同的色彩,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擅长分辨色彩的动物。
  最后,科学家遗憾地告诉你——色彩其实并不存在。所谓自然界中的“颜色”,只是各种物体反射阳光中光波的颜色。我们并不知道事物本身的颜色,只是说出我们见到它的颜色而已。
  即便如此,我们依旧感谢生命中曾有过的美好和绚烂。
  麦田泛金,提醒人们收割;果实映红,呼唤人们品尝;星辰耀眼,引领思绪遨游;火光温暖,鼓舞文明前行……还有那些在各国家、各民族、各文化、各时代中,呈现出的不同色彩,它们是人类社会最直观、最生动的符号。
其他文献
浅浅的月光下,空气中闪烁着淡蓝色的光。一个女孩靠在窗户上,轻轻地说:“阿布,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角落的机器人缓缓睁开眼,露出机械的微笑。  “是的,主人。”  一  我叫卡门,父亲是S星球的大祭司,那是其他星球人梦想的国度,父亲却把我安排在天空之城——一个孤独而又荒凉的地方,整座城市只有我一个人。  我有多厌恶天空之城,就有多向往S星球。不过还好,我还有你,亲爱的阿布。  可是3030年12月
期刊
这个世界是一个盒子,我再也出不去了!  ——引子  公元3030年,地球。  “啊——”当我看见屏幕上再次出现猩红的“The End”字样时,忍不住捶胸顿足:“罗路!这个游戏真有结局?为什么我按照你的攻略,还是通不了关啊?”  “嗯?”游戏高手罗路挑挑眉,“怎么会?我来试试。”  他飞快地敲打几下游戏按钮,电脑发出诡异的咔咔声。再看时,屏幕上的图案竟然扭曲成一行字:弱者,永远无法走出盒子!  我疑
期刊
Hi,大家好,我是主持人蘑菇酱,初次见面请多关照!言归正传,在前段时间,蘑菇酱为了寻找最美味的故事,搭起“故事大串烧”小擂台,广发英雄帖,并发出第一批关键词:  飞行 3030年 地球 盒子 拯救  没想到才几日,蘑菇酱的家就被回帖淹没了,在此感谢各位英雄的踊跃参与。可惜,虽然大家都写得棒棒哒,但无奈版面有限,只能展示比较有代表性的四篇作品了。  只见四下灰尘漫漫,细小的砂砾刺得人睁不开眼,黑暗的
期刊
危机,总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一触即发。  3030年。  宇宙中一枚被外星人控制的芯片,正在高速飞行。它冲破地球的大气层,直插地球的核心。顷刻间,地球被刺眼的红色火焰吞噬,原本蔚蓝而美丽的地球瞬间化为火海。  浓烟中,一辆星际智能车缓缓降落。  刚从外星球旅行回来的少年们惊恐地看着眼前的一切,站在他们身后的,是表情严肃的X博士。拥有意念穿透能力的他,知道了这场危机的过程,也看到了那枚芯片,只是他不
期刊
看多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大片,我们对拯救世界、大公无私的英雄人物以及套路式的情节总会产生审美疲劳。而在《解救吾先生》这部影片中,一位可以被称为“十恶不赦”的冷血绑匪,却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几个小时之前,大老板愿意用几千万买我春节的首拍戏,没想到现在,有人要我用几百万买回自己的命。”刘德华饰演的吾先生被王千源饰演的绑匪张华绑架,命悬一线。从道德角度,我们当然会谴责张华的卑劣与邪恶,可从戏剧角度
期刊
Part 1 螃蟹阿姨  孙晓晓是妈妈单位的小名人,每个叔叔阿姨见到晓晓,都会笑她:“小姑娘,知道你为什么这么喜欢吃炸年糕吗?”那时候孙晓晓总是瞪大眼睛,卖萌一笑:“因为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经常吃年糕,最后都被我偷吃啦!”  这原本是大人开玩笑的话,可聪明的孙晓晓都记在脑子里,再叙述时,还能加上动作表演。总之,孙晓晓是一个超级讨人喜欢的小姑娘。  而最令人刮目相看的,大概就是单位里的会计阿姨
期刊
这是冬日了。  风是我父亲母亲的苦难。  我看见城市街头的红薯,它们一定来自我的故乡。  我伫立地凝望,我看见红薯的氤氲。红薯像在我亲人推着的炉子里吟唱。在这个冬日的季节,想念在炉子里热情地燃烧。  我伫立地凝望,我贪婪地嗅着红薯散发的一片片芬芳,那一种柔软,那一种紫色白色,是我的亲人冬日风中的呢喃……  我就不自禁地想起苦难岁月里的红薯,它是我苦难记忆中最珍贵的食物——我每每嚼着,就如饴一般。 
期刊
材料:豆瓣酱、豆豉、酱油、泡酸菜、花椒、干辣椒、葱、姜、蒜、淀粉、盐、鸡精  配菜:笋尖、木耳、香菇、牛肉、虾、鱿鱼、蟹柳、生菜、包菜、杏鲍菇(可依个人喜好搭配)  步骤:  1.姜、蒜切细粒;泡酸菜切丝;葱切段  2.锅中放油烧至五成热,依次放入花椒、干辣椒段、姜蒜粒、豆瓣酱、豆豉,用小火炒约半分钟,再下泡酸菜丝,同炒一分半钟  3.加入热水(如果有排骨汤更好)  4.烧沸后放入酱油、葱段、盐、
期刊
材料:铁勺一个、肉、韭菜、生姜、盐、鸡精、生抽、香油  步骤:  1.把肉、韭菜、姜切末,混搭成馅(或者在超市买饺子馅)  2.在馅里放入盐、鸡精、生抽、香油(可根据口味调整)  3.鸡蛋打散,放一点盐搅匀  4.拿来小铁勺,刷上一层薄薄的油,放在小火上烧  5.待勺子热了,倒一点蛋液进去,来回转动,让蛋液变成圆形,蛋皮雏形初现  6.把肉馅放在中央,小心地揭开蛋皮边缘,对折后一个蛋饺便完成了
期刊
绰号是个很矛盾的名词啊,我认为。有人暗自享受,有人深受其扰,有人立绰号为独立人格的招牌,有人被绰号囚禁在笼子里。  我有点讨厌被人直呼全名,末尾再添个“同学”,摆明了的礼节性和距离感。而绰号是热乎的,虽不代表我们是多么亲近的好友,但至少不是冷冰冰的:都是老相识嘛,我晓得你的,跟你开个玩笑你不会生气。  我就羡慕佳羽笔下的这般热络,绰号是个好题材,她又能把它拿捏得精准不俗。记得这本书刚到家时,我扫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