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淮麦39原来的名称为“淮麦1112”,它是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天丰种业有限公司、淮阴师范学院通过周麦13/豫麦69于2011年培育而成的,是一种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在建湖县芦沟镇所有的小麦品种中种植最为广泛,作为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不仅要了解各种农业的生长情况、记录和研究农产品的生长习性和相应的对策外,还要同村民们共同探究农产品的高产技术。
关键词:淮麦39 ;种植表现;栽培技术;高产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832034
本文是关于淮麦39种植表现及优质高产栽培的研究,主要是通过从多个方面去深入了解、不断的提高栽培的技术,总结出淮麦39在种植生产过程中的表现,并且从适合的时期播种、确立合理的群体起点并且加强田间管理和平衡施肥以及在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介绍了该品种在芦沟镇的高产栽培技术、为淮麦39的种植提供了参考。
1 芦沟镇种植淮麦39的优势
国家产品规定,一种新的产品或者是从来没有在本地播种过的产品在推广播种之前都需要进行试验种植,收成达到要求才可以推广播种。在2012—2014年度淮麦39参加了江苏省淮北迟播组小麦区域试验,2a的平均产量为528.55kg/667m2,通过根据对照比较郑麦9023增产了12.59%,于淮麦20相比较增产了5.24%,2a的增产均达到十分显著的水平。在2014—2015年度内参加生产的试验中,平均产量达到527.17kg/667m2,跟淮麦20相比增产7.96%。
根据统计显示,全镇每年的小麦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5%,小麦的播种期和成熟期主要分别为10月底和6月8—10日左右,而小麦越冬期则是(每日的平均温度连续3d≤3℃)从12月20日到第2年的2月中旬左右。
淮麦39幼苗期为半匍匐,它的分蘖能力较强,抗寒性也比较好。株型呈现紧凑,抗倒性较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通过区域试种得出淮麦39的平均种植结果:淮麦整个生育期为216.9d,跟淮麦20相当,植株高为83.0cm,有效的穗为39.0万/667m2,每穗大约为36.6粒,千粒的重量为41.3g。淮麦39的抗病性在经过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3a接种鉴定得出:中感赤霉病、纹枯病,高感白粉病、小麦黄花叶病毒病。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清晰的得出淮麦39的症状,淮麦39的种植表现为高产稳产、综合抗性优等,尤其是特别适合常规粳稻茬口种植,这个是在目前市面上的其他种子的优秀接班品种。
2 淮麦39高产栽培技术
2.1 提高播种质量的准备
2.1.1 种子处理
种子播种的质量标志包括2个方面:数量和质量。
晾晒种子。为了种子的发芽率,需要在种子播种前的1周左右,将种子摊晒2~3d。主要是利用太阳能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增加种皮的通透性。
在种子播种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以及药剂拌种。这个做法主要是消灭附在种子表面的病菌或者是混在麦种内的病原体传染病,以保证种子的优质性。
2.1.2 适期的播种
根据芦沟镇的天气气候情况,淮麦39的播种最适合的时间是在10月15—30日,在这个期间播种的种子更容易获得高产;如果是在11月5日的时候播种,那么就需要注意的是要随播种时间的推迟而加大播种的数量。种植的数量大概在基本苗15~20万/667m2之间。
2.1.3 建立合理的群体起点
在水稻收获后将稻草晒至五成干堆在一起以便使用。在播种前的2~3d内通过使用克无踪进行化学除草和杀死残茬,使用的药量为200~250mL/667m2。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喷施克无踪的时候不可以用浑浊的泥水配兑,并且在喷施的时候田间必须没有明水。积水田要提前开好三沟排水爽田,如果遇到干旱或者是墒情不好的田块要灌1次跑马水。要注意的是在播种之前要把残留在田间的草类等清除干净。对于那些稻草全量还田的田块,那些存在部分稻草堆集的需要在旋耕之前通过人工的方法挑匀;而在越冬时期土壤的墒情不足的时候要镇压防冻,而在春季大量降雨的时候则要及时的进行排水以防止僵苗。
适宜的基本苗是取得高产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播种前要确保适宜的基本苗,并且在这个的基础上要强调精细整地、足墒播种。通过播种全苗、壮苗以此来达到降低播种数量的目的。在10月15日播种的淮麦,基本苗的播种量控制在15万/667m2以内,而适宜播量种一般是机条播11~12kg/667m2、散播则为13kg/667m2;在10月下旬播种在麦茬田的淮麦,基本苗的播种量控制在18万/667m2以内,适宜播量种一般是机条播12~14kg/667m2、散播则为14~17.5kg/667m2;而11月5日以后播种在稻茬田的淮麦的播种量应略增播量,但是不宜超过20kg。
2.1.4 播种、开沟
在播種的时候为了保证种子的成长率,使得播种的种子均匀好管理,需要分厢定量;通过按照1.2~1.4m的宽幅,借助机械进行开沟,形成沟的宽度为20cm,深度为25cm,并且保证沟要直,每一厢的宽要一致,从而达到麦种盖土均匀,麦厢中间略高,使得沥水方便。
2.1.5 杂草清除
在开沟后要在观察土壤墒情合适的情况下喷洒丁草胺,以此来消灭各种杂草。比如在遇到干旱的情况下,要先灌水使得相面保持整齐,然后在排水,最后在使用各种除草药剂进行化学除草。
2.2 田间管理
2.2.1 苗期管理
苗期为长出苗到拔节的这个期间的麦苗。苗期的生育特点主要是出叶,出蘖,发根并且开始又穗分化,这个是决定穗数的时期。所有在这个期间要保证在麦苗齐全均匀的基础上促使壮苗早发,从而促进根增蘖,以此来能达到为中期增长奠定良好基础的效果。具体是实现步骤:事先准备催芽露白种子,对于那些缺窝的、断垄的或者是稀密不均匀的苗种进行及时补种补稀;要及早的施肥,施肥是进而促进幼穗分化,从而使得培育出壮苗达到增加低位分蘖,从而使得群体的结构合理,制造和积累丰富的有机物质;考虑土壤的肥力。基肥种类和数量、苗情等施用肥料,并且需要通过化学的方法除草,改善每株麦苗之间的光照程度,使得每一个个体健壮群体协调高产的目标。
2.2.2 拔芽和开花期管理
从拔芽到抽穗再到开花的这个过程称为小麦的生育中期,这个时期也是小麦发育的整个过程中最旺盛的时期。小麦叶面的迅速增长,茎秆的急剧伸长,幼穗的不断分化成长以及干物质的快速积累等是这个时期小麦的特点。所以,在这个期间要注意肥水、土壤的干旱程度或者是养分是否充足,这些都会对小麦的叶面扩大以及穗花发育产生影响。同时也要注意的是肥水的施用,过多的施用肥水是有危害的,肥水过多会使得茎叶郁蔽导致株间的光照不良,更甚至还会引发倒伏,所以在这个时期是高产栽培中非常关键的时期。
通过对比小麦的生育特点和产量构成因素,在这个时期主要的田间管理方向就是促使分蘖的两极分化,使得大蘖在迅速的生长的同时使得小蘖尽快死亡,从而出现茎层整齐和麦脚干净现象;同时也要防止基部的节间过长,增加单位长度干重,防止倒伏现象。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拔节肥占有重要的地位。需要根据麦苗的生长情况和小麦的营养指标施肥并且需要配合适量的钾肥。因此巧施拔节、孕穗肥是非常重要的。
2.2.3 后期的管理
小麦的生长后期只要是指从抽穗开花到灌浆成熟这一段时间,这个期间是粒籽形成和影响粒子重量的关键时期。小麦开花以后,根、茎、叶基本上都停止了生长,而生长的中心也转换成生殖器官的发育,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流向了籽粒。所以在这个阶段主要就是养跟护叶,不仅要防止麦苗早衰或者是贪青症状,而且也要延长上部叶片功能期,从而提高光合效率,使得颗粒大并且颗粒饱满,从而创造高产。
小麦在生育的后期因为当地的温度较高,雨水也多,排水不良就会很容易造成窒息死亡或者是因为高温逼热,导致粒重降低,因此要提早做好清沟排渍。
由于抽穗开花后,植株已经封行,因此对于那些缺肥的麦苗就只要在叶面上多加的喷肥。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麦苗不仅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且效率也高,可以达到90%以上。叶面喷施肥,可以使得粒重增加15kg/667m2左右,这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肥料的种类和浓度大概的合成为:磷酸二氢钾02%,草木灰5%,尿素、过磷酸钙等1%~2%,液量大约为50kg/667m2,一般是在灌浆初期喷施,但是如果想要2次喷施的话,那么第1次喷施就要在孕穗时期进行。
关键词:淮麦39 ;种植表现;栽培技术;高产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832034
本文是关于淮麦39种植表现及优质高产栽培的研究,主要是通过从多个方面去深入了解、不断的提高栽培的技术,总结出淮麦39在种植生产过程中的表现,并且从适合的时期播种、确立合理的群体起点并且加强田间管理和平衡施肥以及在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介绍了该品种在芦沟镇的高产栽培技术、为淮麦39的种植提供了参考。
1 芦沟镇种植淮麦39的优势
国家产品规定,一种新的产品或者是从来没有在本地播种过的产品在推广播种之前都需要进行试验种植,收成达到要求才可以推广播种。在2012—2014年度淮麦39参加了江苏省淮北迟播组小麦区域试验,2a的平均产量为528.55kg/667m2,通过根据对照比较郑麦9023增产了12.59%,于淮麦20相比较增产了5.24%,2a的增产均达到十分显著的水平。在2014—2015年度内参加生产的试验中,平均产量达到527.17kg/667m2,跟淮麦20相比增产7.96%。
根据统计显示,全镇每年的小麦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5%,小麦的播种期和成熟期主要分别为10月底和6月8—10日左右,而小麦越冬期则是(每日的平均温度连续3d≤3℃)从12月20日到第2年的2月中旬左右。
淮麦39幼苗期为半匍匐,它的分蘖能力较强,抗寒性也比较好。株型呈现紧凑,抗倒性较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通过区域试种得出淮麦39的平均种植结果:淮麦整个生育期为216.9d,跟淮麦20相当,植株高为83.0cm,有效的穗为39.0万/667m2,每穗大约为36.6粒,千粒的重量为41.3g。淮麦39的抗病性在经过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3a接种鉴定得出:中感赤霉病、纹枯病,高感白粉病、小麦黄花叶病毒病。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清晰的得出淮麦39的症状,淮麦39的种植表现为高产稳产、综合抗性优等,尤其是特别适合常规粳稻茬口种植,这个是在目前市面上的其他种子的优秀接班品种。
2 淮麦39高产栽培技术
2.1 提高播种质量的准备
2.1.1 种子处理
种子播种的质量标志包括2个方面:数量和质量。
晾晒种子。为了种子的发芽率,需要在种子播种前的1周左右,将种子摊晒2~3d。主要是利用太阳能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增加种皮的通透性。
在种子播种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以及药剂拌种。这个做法主要是消灭附在种子表面的病菌或者是混在麦种内的病原体传染病,以保证种子的优质性。
2.1.2 适期的播种
根据芦沟镇的天气气候情况,淮麦39的播种最适合的时间是在10月15—30日,在这个期间播种的种子更容易获得高产;如果是在11月5日的时候播种,那么就需要注意的是要随播种时间的推迟而加大播种的数量。种植的数量大概在基本苗15~20万/667m2之间。
2.1.3 建立合理的群体起点
在水稻收获后将稻草晒至五成干堆在一起以便使用。在播种前的2~3d内通过使用克无踪进行化学除草和杀死残茬,使用的药量为200~250mL/667m2。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喷施克无踪的时候不可以用浑浊的泥水配兑,并且在喷施的时候田间必须没有明水。积水田要提前开好三沟排水爽田,如果遇到干旱或者是墒情不好的田块要灌1次跑马水。要注意的是在播种之前要把残留在田间的草类等清除干净。对于那些稻草全量还田的田块,那些存在部分稻草堆集的需要在旋耕之前通过人工的方法挑匀;而在越冬时期土壤的墒情不足的时候要镇压防冻,而在春季大量降雨的时候则要及时的进行排水以防止僵苗。
适宜的基本苗是取得高产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播种前要确保适宜的基本苗,并且在这个的基础上要强调精细整地、足墒播种。通过播种全苗、壮苗以此来达到降低播种数量的目的。在10月15日播种的淮麦,基本苗的播种量控制在15万/667m2以内,而适宜播量种一般是机条播11~12kg/667m2、散播则为13kg/667m2;在10月下旬播种在麦茬田的淮麦,基本苗的播种量控制在18万/667m2以内,适宜播量种一般是机条播12~14kg/667m2、散播则为14~17.5kg/667m2;而11月5日以后播种在稻茬田的淮麦的播种量应略增播量,但是不宜超过20kg。
2.1.4 播种、开沟
在播種的时候为了保证种子的成长率,使得播种的种子均匀好管理,需要分厢定量;通过按照1.2~1.4m的宽幅,借助机械进行开沟,形成沟的宽度为20cm,深度为25cm,并且保证沟要直,每一厢的宽要一致,从而达到麦种盖土均匀,麦厢中间略高,使得沥水方便。
2.1.5 杂草清除
在开沟后要在观察土壤墒情合适的情况下喷洒丁草胺,以此来消灭各种杂草。比如在遇到干旱的情况下,要先灌水使得相面保持整齐,然后在排水,最后在使用各种除草药剂进行化学除草。
2.2 田间管理
2.2.1 苗期管理
苗期为长出苗到拔节的这个期间的麦苗。苗期的生育特点主要是出叶,出蘖,发根并且开始又穗分化,这个是决定穗数的时期。所有在这个期间要保证在麦苗齐全均匀的基础上促使壮苗早发,从而促进根增蘖,以此来能达到为中期增长奠定良好基础的效果。具体是实现步骤:事先准备催芽露白种子,对于那些缺窝的、断垄的或者是稀密不均匀的苗种进行及时补种补稀;要及早的施肥,施肥是进而促进幼穗分化,从而使得培育出壮苗达到增加低位分蘖,从而使得群体的结构合理,制造和积累丰富的有机物质;考虑土壤的肥力。基肥种类和数量、苗情等施用肥料,并且需要通过化学的方法除草,改善每株麦苗之间的光照程度,使得每一个个体健壮群体协调高产的目标。
2.2.2 拔芽和开花期管理
从拔芽到抽穗再到开花的这个过程称为小麦的生育中期,这个时期也是小麦发育的整个过程中最旺盛的时期。小麦叶面的迅速增长,茎秆的急剧伸长,幼穗的不断分化成长以及干物质的快速积累等是这个时期小麦的特点。所以,在这个期间要注意肥水、土壤的干旱程度或者是养分是否充足,这些都会对小麦的叶面扩大以及穗花发育产生影响。同时也要注意的是肥水的施用,过多的施用肥水是有危害的,肥水过多会使得茎叶郁蔽导致株间的光照不良,更甚至还会引发倒伏,所以在这个时期是高产栽培中非常关键的时期。
通过对比小麦的生育特点和产量构成因素,在这个时期主要的田间管理方向就是促使分蘖的两极分化,使得大蘖在迅速的生长的同时使得小蘖尽快死亡,从而出现茎层整齐和麦脚干净现象;同时也要防止基部的节间过长,增加单位长度干重,防止倒伏现象。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拔节肥占有重要的地位。需要根据麦苗的生长情况和小麦的营养指标施肥并且需要配合适量的钾肥。因此巧施拔节、孕穗肥是非常重要的。
2.2.3 后期的管理
小麦的生长后期只要是指从抽穗开花到灌浆成熟这一段时间,这个期间是粒籽形成和影响粒子重量的关键时期。小麦开花以后,根、茎、叶基本上都停止了生长,而生长的中心也转换成生殖器官的发育,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流向了籽粒。所以在这个阶段主要就是养跟护叶,不仅要防止麦苗早衰或者是贪青症状,而且也要延长上部叶片功能期,从而提高光合效率,使得颗粒大并且颗粒饱满,从而创造高产。
小麦在生育的后期因为当地的温度较高,雨水也多,排水不良就会很容易造成窒息死亡或者是因为高温逼热,导致粒重降低,因此要提早做好清沟排渍。
由于抽穗开花后,植株已经封行,因此对于那些缺肥的麦苗就只要在叶面上多加的喷肥。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麦苗不仅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且效率也高,可以达到90%以上。叶面喷施肥,可以使得粒重增加15kg/667m2左右,这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肥料的种类和浓度大概的合成为:磷酸二氢钾02%,草木灰5%,尿素、过磷酸钙等1%~2%,液量大约为50kg/667m2,一般是在灌浆初期喷施,但是如果想要2次喷施的话,那么第1次喷施就要在孕穗时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