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总任务。聚力创新,农业是基础领域;聚焦富民,农民是重点群体。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力军,是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典型代表。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致富能力,是加快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全面小康的关键举措。
开展精准培育,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水平
以教育培训为主要抓手,有效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一是培育对象精准化。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为培训重点,同时兼顾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训。二是培训内容科学化。既要有农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新装备的应用,也要有创新创业、品牌建设、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融資担保等经营管理知识,还要有职业道德素养、团队合作、科学发展等综合素质方面的内容。同时,围绕“互联网+”现代农业、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创意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开展引导性培训,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在新领域的创新创业能力。三是培训形式多样化。根据农民学习规律和特点,坚持集中培训与现场实训相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大力推行农民田间学校,探索菜单式学习、顶岗实训、创业孵化等多种培育方式。
搭建服务平台,鼓励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
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能力,是推动农业领域创造、创新、创业、创富的过程。一是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充分利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等重要载体,引导新型职业农民选准载体平台,对外争取项目、对内提高技术,通过合作联办、入股、自主创业、技术顾问等形式实现创业。二是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利用农业科技成果网上交易公共平台、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等载体,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与新型职业农民有效对接。建设新型职业农民信息化服务云平台,整合农业专家和农技推广服务等线上科技资源,为农民提供灵活便捷、智能高效的信息服务。三是搭建跟踪服务平台。依托新型农民培育工程项目,组织培训机构和实训基地对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量身定做开展个性化服务。推动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院校等公益性机构将定向服务新型职业农民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建立跟踪服务长效机制。
落实配套政策,营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良好氛围
要结合实际,协调与整合现有政策、积极创设新的政策,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产业扶持、金融保险、人才激励、社会保障等衔接配套的政策体系。一是财政项目扶持。推动新增农业补贴和项目建设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统筹整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导其向新型职业农民生产区域或领办的经营主体倾斜,逐步形成项目带动产业发展、产业促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壮大的良性发展模式。二是金融保险扶持。探索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适合新型职业农民特点的贷款业务。支持保险机构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开展农业保险险种创新,提供优质保险服务。三是其他政策扶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新型职业农民流转,鼓励新型职业农民流转土地、扩大经营规模。支持新型职业农民享受创新创业扶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水平,解决新型职业农民长远发展的后顾之忧。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开展精准培育,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水平
以教育培训为主要抓手,有效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一是培育对象精准化。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为培训重点,同时兼顾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训。二是培训内容科学化。既要有农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新装备的应用,也要有创新创业、品牌建设、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融資担保等经营管理知识,还要有职业道德素养、团队合作、科学发展等综合素质方面的内容。同时,围绕“互联网+”现代农业、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创意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开展引导性培训,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在新领域的创新创业能力。三是培训形式多样化。根据农民学习规律和特点,坚持集中培训与现场实训相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大力推行农民田间学校,探索菜单式学习、顶岗实训、创业孵化等多种培育方式。
搭建服务平台,鼓励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
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能力,是推动农业领域创造、创新、创业、创富的过程。一是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充分利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等重要载体,引导新型职业农民选准载体平台,对外争取项目、对内提高技术,通过合作联办、入股、自主创业、技术顾问等形式实现创业。二是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利用农业科技成果网上交易公共平台、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等载体,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与新型职业农民有效对接。建设新型职业农民信息化服务云平台,整合农业专家和农技推广服务等线上科技资源,为农民提供灵活便捷、智能高效的信息服务。三是搭建跟踪服务平台。依托新型农民培育工程项目,组织培训机构和实训基地对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量身定做开展个性化服务。推动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院校等公益性机构将定向服务新型职业农民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建立跟踪服务长效机制。
落实配套政策,营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良好氛围
要结合实际,协调与整合现有政策、积极创设新的政策,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产业扶持、金融保险、人才激励、社会保障等衔接配套的政策体系。一是财政项目扶持。推动新增农业补贴和项目建设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统筹整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导其向新型职业农民生产区域或领办的经营主体倾斜,逐步形成项目带动产业发展、产业促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壮大的良性发展模式。二是金融保险扶持。探索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适合新型职业农民特点的贷款业务。支持保险机构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开展农业保险险种创新,提供优质保险服务。三是其他政策扶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新型职业农民流转,鼓励新型职业农民流转土地、扩大经营规模。支持新型职业农民享受创新创业扶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水平,解决新型职业农民长远发展的后顾之忧。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