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高中历史新课程必修课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模块编排的特点,本文以复习必修三中的明末清初进步思想为例,联系必修一、二中的相关政治、经济内容,进行前后联系、对比分析,谈谈历史教学中的对应复习。
关键词: 高中历史新课程 必修课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一、二、三分模块、按专题进行编排,分别讲述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科技等领域的内容。在这种编排体系下,课程内容古今贯通、中外联系,跨度大,这对于习惯了以时间为序的通史教学的学生来说,在知识点把握上难度较大。在教材的叙述中,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照应不多,不利于学生从全面的角度理解历史事件。这就需要教师对必修一、二、三中相关的教材内容进行前后联系、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
政治、经济、文化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三方面的内容联系密切、相互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政治发展状况;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产生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环境下,同时,文化反映着经济、政治发展的时代特征。在历史教学中,复习某个模块中的一个专题时,与另外两个模块的相应内容作对应复习,分析历史事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既可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又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更全面、更透彻地认识历史事件,促进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现以必修三中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为例,联系必修一、必修二中相应的政治、经济内容进行对应复习,找出思想文化与政治背景、经济背景之间的关联,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的理解与认识。
一、思想文化与政治背景对应联系
必修一相关知识点回顾:封建君主专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设立军机处。
对应与联系:通过回顾必修一中明清时期的封建统治,了解封建专制的残酷与腐朽,有利于学生理解反专制这类进步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使学生认识到思想文化的产生及其特点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息息相关。通过回顾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不断加强、思想控制日益严密的史实,有利于学生理解处于高压统治下的进步思想难于发展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思想文化的发展程度受到相应的政治环境的制约。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走向衰败,统治腐朽,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社会危机加重。在这种社会形势下,出现李贽、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成为历史的必然。他们不满于社会现实,大胆批判社会的黑暗,抨击君主專制的残酷,挑战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力求打破专制统治的牢笼,挣脱“正统”思想的禁锢。于是,有了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这一传统观念的质疑;有了“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责骂;有了“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呼吁。这样,具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就在明末清初这一特定的政治环境中产生。但是,这些进步思想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而不能进一步发展。明末清初,尽管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但封建势力依旧顽固而强势。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加强皇权;明成祖设立并操纵了内阁,进一步加强君权。清朝的雍正帝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一切军国大事取决于皇帝,“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明清两朝政府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思想专制加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依旧强大。在这些旧势力、旧思想的压制下,新兴的进步思想难于传播、发展。它无力发展成为一股强大的思想解放潮流,更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也就不能引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促进中国社会的转型。
通过思想文化与政治状况的对应联系,便于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思想文化产生于一定的政治环境下,其特点与发展程度又受到这一政治环境的制约,同时思想文化又反映了时代的政治环境特征。
试题设计1:汉朝的董仲舒提出:“君之所以为君者,威也……威不可分……威分则失权,失权则君贱矣。”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提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前者是落后思想,后者是进步思想
B.两种观点都得到当时的统治者认同
C.前者代表封建制度,后者代表资本主义制度
D.两种观点都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分析:董仲舒生活在封建制度的发展时期,他提出加强君权的主张,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符合了封建统治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有利于国家统一与社会发展,并非落后思想,从而否定A项。顾炎武的主张违背了封建皇帝加强君主专制的意愿,遭到统治者反对,从而否定B项。受到社会环境的限制,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思想没有跳出传统儒学体系,其思想并不代表资本主义制度,从而否定C项。这两位思想家的观点,都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产生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因此D项正确。
二、思想文化与经济背景对应联系
必修二知识点回顾: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资本主义的萌发。
对应与联系:通过联系必修二中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有利于学生理解进步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通过联系在封建专制的高压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力量薄弱的史实,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进步思想难于发展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思想文化与经济基础之间的联系。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机,机工出力”的现象,产生了“计工受值”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萌芽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阶层队伍不断扩大,他们希望有一个发展经济的良好环境。然而,自从秦国的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以来,历代封建王朝基本沿用这一政策,压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政府通过种种手段,限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加上受到海禁政策的影响,新兴生产方式发展缓慢。在这种特定的经济形势下,进步思想家希望突破专制政府的束缚与禁锢,营建一个自由、平等、宽松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于是,他们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倡导“工商皆本”。这反映了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发的时代特征与要求。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势力单薄的境况下,面对顽固而强大的旧势力、旧思想,进步思想的发展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与阶级条件,注定它不能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不能从根本上解放人们的思想,不能掀起强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通过思想文化与经济背景的联系,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思想文化植根于一定的经济环境;思想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程度受到经济环境的制约;同时,思想文化又反映了时代的经济发展状况。
试题设计2:黄宗羲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主张的社会背景是商品经济自由发展
B.他的主张在当时掀起了发展工商业的高潮
C.他主张发展工商业,压制农业
D.他的主张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缓慢发展的状况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C项都不正确。明末清初,受到封建政府的压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缓慢,在这一社会背景下,黄宗羲才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因此D项正确。
通过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与政治背景、经济背景的对应联系,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进步思想产生的条件,更深入地认识进步思想的内容及其影响。
前后对应、对比分析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面临着内容多、课时紧的问题,而很多学生的初中历史功底不扎实,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不强,这给模块式、专题式教学带来较大难度。在这种状况下,对比学习显得更为重要。在教学中,通过把必修一、二、三中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联系、对比,把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高中历史新课程 必修课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一、二、三分模块、按专题进行编排,分别讲述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科技等领域的内容。在这种编排体系下,课程内容古今贯通、中外联系,跨度大,这对于习惯了以时间为序的通史教学的学生来说,在知识点把握上难度较大。在教材的叙述中,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照应不多,不利于学生从全面的角度理解历史事件。这就需要教师对必修一、二、三中相关的教材内容进行前后联系、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
政治、经济、文化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三方面的内容联系密切、相互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政治发展状况;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产生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环境下,同时,文化反映着经济、政治发展的时代特征。在历史教学中,复习某个模块中的一个专题时,与另外两个模块的相应内容作对应复习,分析历史事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既可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又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更全面、更透彻地认识历史事件,促进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现以必修三中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为例,联系必修一、必修二中相应的政治、经济内容进行对应复习,找出思想文化与政治背景、经济背景之间的关联,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的理解与认识。
一、思想文化与政治背景对应联系
必修一相关知识点回顾:封建君主专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设立军机处。
对应与联系:通过回顾必修一中明清时期的封建统治,了解封建专制的残酷与腐朽,有利于学生理解反专制这类进步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使学生认识到思想文化的产生及其特点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息息相关。通过回顾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不断加强、思想控制日益严密的史实,有利于学生理解处于高压统治下的进步思想难于发展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思想文化的发展程度受到相应的政治环境的制约。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走向衰败,统治腐朽,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社会危机加重。在这种社会形势下,出现李贽、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成为历史的必然。他们不满于社会现实,大胆批判社会的黑暗,抨击君主專制的残酷,挑战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力求打破专制统治的牢笼,挣脱“正统”思想的禁锢。于是,有了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这一传统观念的质疑;有了“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责骂;有了“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呼吁。这样,具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就在明末清初这一特定的政治环境中产生。但是,这些进步思想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而不能进一步发展。明末清初,尽管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但封建势力依旧顽固而强势。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加强皇权;明成祖设立并操纵了内阁,进一步加强君权。清朝的雍正帝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一切军国大事取决于皇帝,“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明清两朝政府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思想专制加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依旧强大。在这些旧势力、旧思想的压制下,新兴的进步思想难于传播、发展。它无力发展成为一股强大的思想解放潮流,更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也就不能引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促进中国社会的转型。
通过思想文化与政治状况的对应联系,便于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思想文化产生于一定的政治环境下,其特点与发展程度又受到这一政治环境的制约,同时思想文化又反映了时代的政治环境特征。
试题设计1:汉朝的董仲舒提出:“君之所以为君者,威也……威不可分……威分则失权,失权则君贱矣。”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提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前者是落后思想,后者是进步思想
B.两种观点都得到当时的统治者认同
C.前者代表封建制度,后者代表资本主义制度
D.两种观点都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分析:董仲舒生活在封建制度的发展时期,他提出加强君权的主张,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符合了封建统治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有利于国家统一与社会发展,并非落后思想,从而否定A项。顾炎武的主张违背了封建皇帝加强君主专制的意愿,遭到统治者反对,从而否定B项。受到社会环境的限制,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思想没有跳出传统儒学体系,其思想并不代表资本主义制度,从而否定C项。这两位思想家的观点,都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产生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因此D项正确。
二、思想文化与经济背景对应联系
必修二知识点回顾: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资本主义的萌发。
对应与联系:通过联系必修二中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有利于学生理解进步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通过联系在封建专制的高压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力量薄弱的史实,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进步思想难于发展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思想文化与经济基础之间的联系。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机,机工出力”的现象,产生了“计工受值”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萌芽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阶层队伍不断扩大,他们希望有一个发展经济的良好环境。然而,自从秦国的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以来,历代封建王朝基本沿用这一政策,压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政府通过种种手段,限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加上受到海禁政策的影响,新兴生产方式发展缓慢。在这种特定的经济形势下,进步思想家希望突破专制政府的束缚与禁锢,营建一个自由、平等、宽松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于是,他们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倡导“工商皆本”。这反映了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发的时代特征与要求。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势力单薄的境况下,面对顽固而强大的旧势力、旧思想,进步思想的发展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与阶级条件,注定它不能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不能从根本上解放人们的思想,不能掀起强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通过思想文化与经济背景的联系,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思想文化植根于一定的经济环境;思想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程度受到经济环境的制约;同时,思想文化又反映了时代的经济发展状况。
试题设计2:黄宗羲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主张的社会背景是商品经济自由发展
B.他的主张在当时掀起了发展工商业的高潮
C.他主张发展工商业,压制农业
D.他的主张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缓慢发展的状况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C项都不正确。明末清初,受到封建政府的压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缓慢,在这一社会背景下,黄宗羲才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因此D项正确。
通过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与政治背景、经济背景的对应联系,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进步思想产生的条件,更深入地认识进步思想的内容及其影响。
前后对应、对比分析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面临着内容多、课时紧的问题,而很多学生的初中历史功底不扎实,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不强,这给模块式、专题式教学带来较大难度。在这种状况下,对比学习显得更为重要。在教学中,通过把必修一、二、三中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联系、对比,把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