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丽.麦古奥:人人都爱的70年代Styfe Icon!

来源 :淑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vi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爱情电影《爱情故事》的原著作者西格尔,日前因心脏病在伦敦的家中逝世,终年72岁。而闪为《爱情故事》一夜风靡全球的女演员艾丽·麦古贸(Ali MacGraw),同样72岁的高龄,却依然作为style icon,散发着熠熠星光。
  和其他时尚偶像不同,style icon更强调个人的风格和魅力,乃至生活态度。好莱坞就有这样一个人,她不需要把当季的流行元素穿在身上,也没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却在一举手一投足间,透露出万种风情。这个人就是艾丽·麦古奥。
  艾丽不是典型意义上的美女,把她的照片摆在同时期金发红唇的明星中间,她的麦色皮肤和黑色长发显得格外突兀。但也正是她与众不同的长相,给了她更值得品味的异域风情。“我从不觉得自己美,可能我比较有自己的style罢了”,艾丽如是评说自己。美国《名利场》杂志2010年3月刊专访了她,并且给了“聪慧慷慨、充满能量、性感迷人”的评价,这也许更能说明为什么在美国,举国上下都爱这个从《爱情故事》里走出来的女孩。
  
  天生的IT girl
  
  艾丽的朋友坎戴斯波恩称她是“sassy派”,即单身(singIe)、富有(affluent)、成功(successful),性感(sensual)及年轻(young)。
  艾丽有一张光彩照人的脸。就连她脸上的那些不完美,也加深了人们对她的印象。她的眼睛是炭黑色,上面挂着一条粗粗的眉毛。当她性感的嘴唇张开的时候,门牙二有一点不整齐。而这所有的一切都让她在电影中看上去更加青春、纯洁而又完美。
  作为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尚偶像,当时的每一个女孩都想让自己看上去和艾丽麦古奥一样。“她为美国风格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诠释。”美国时尚代表人物Calvin Klein说,“一开始的时候,流行的是富有的嬉皮风,但是很快就过去了。而艾丽的独特风格让她进入那些时尚偶像的名单里,这名单包括:凯瑟琳赫本、杰奎琳·肯尼迪……”
  艾丽·麦古奥1938年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艺术家庭。1956年,她获得美国著名的威尔斯利女子学院的奖学金,成为宋美龄、希拉里·克林顿的校友。在那里,她展露了自己的美和艺术天赋。在一次校际演出上,艾丽结识了邻校哈佛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西格尔(《爱情故事》原作者),他们共同出演了一部沙翁的戏剧。西格尔后来回忆说:“艾丽已经美得令人窒息。”同时,哈佛的“金龟”罗宾霍恩——英俊的、超级聪明的神经外科专家的儿子,爱上了艾丽。在霍恩的猛烈追求下,艾丽与他订婚。两人于1961年结婚,但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一年。
  艾丽大学毕业后,搬到了纽约。1960年,霍恩的一个朋友把她介绍给《Harper's Bazaar》的时尚编辑Diana Vreeland作助理。Diana是颠覆了美国人邋遢着装形象的重要功臣。和她一起工作的,还有著名的艺术指导Henry Wolf和摄影师Richard Aveclon。
  最初的日子,Diana给艾丽的指令常常是:“给我一只铅笔。”艾丽说,自己看上去像是Diana雇的“仆人”。
  
  从“仆人”到“缪斯”
  
  进入时尚圈,从助理到模特,艾丽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她的美丽与智慧。
  即使是做一个“仆人”,拿一个星期54美元的薪水,艾丽也乐在其中。无数个早上,艾丽必须要等在Diana公寓的大厅里,Diana的佣人会下楼递给她一本厚厚的彩样。这和《穿Prada的女魔头》里面的桥段简直一模一样。不过也有幸运的日子,有时候。艾丽可以和老板一起步行5个街区。前往明星的办公室去拜访。戏剧性的是,Diana会从一个午餐聚会回来,若无其事地把一枚“苍兰胸针”别到艾丽的胸前,那可是大名鼎鼎的摄影师Cecil Beaton刚送给Diana的礼物。
  半年之后的一天,时尚摄影师MelvinSokolsky路过《Harper's Bazaar》编辑部的时候,看到“Diana Vreeland有一个这么美丽的女孩做她的助理,她的腿是如此修长完美”,Sokolsky马上用高薪把艾丽挖走了。他回忆说:“我不知道这个女孩从哪里学来的工作准则。艾丽会早上8点进办公室,而我半夜1点回到办公室,她竟然还在为明天的工作做准备。”艾丽在那里工作了6年,被称为“Sokolsky的缪斯”。
  “我显然为做一个造型师而感到兴奋。”谈到她在时尚杂志工作的日子,艾丽仍然两眼放光。她细数那些“一周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时,在那些街上跑来跑去”就为了找一束花,或是一件稀有的古董的日子。她还曾经在模特DorothyMcGowan面前表演了700遍“Baby,Baby,WhereDid Our Love Go”,就为了让她在凌晨4点钟要拍摄的“巴黎世家”系列大片中保持清醒。
  除了美貌与勤奋,艾丽的办事能力也毫不逊色。有一次,Sokolsky决定要拍一组在废弃火车上的大片,而当时租一节车厢的标价高达9万美元。艾丽穿着她的紫色迷你裙,到纽泽西一家火车停放站,跟老板软磨硬泡,硬是以1.6万美元的价格租下了一节车厢。
  有一件事,艾丽仍然记忆犹新。Chanel一组沐浴产品的推广人Kitty D’Alessio向Sokolsky:“艾丽这个周末工作吗?如果她不用工作的话,我们要拍一组海岛上的照片,想用她作模特。”Sokolsky没有反对,于是艾丽到了波多黎各,坐在一个瀑布下。那组照片后来出现在纽约各大化妆品店,成为艾丽模特生涯的开始。很快,艾丽成为了上个世纪60年代的当红模特之一。
  
  活在“爱情故事”中的女孩
  
  在西格尔去世前的一个月,他在一封简短的Email中讲述了自己“在假期的时候坚持写剧本”。听到此言,艾丽说:“我想,他一定是在月色如水的夜里写这些剧本的吧,因为那些故事是如此的打动我。”
  到了1969年,“触电”的机会来了,艾丽出演电影《再见,哥伦巴斯》。上映之后,她在电影圈红了。无数剧本被寄到她的寓所。直到有一天,她的经纪人拿来一个让她读完后哭红了眼睛的剧本。“你说,罗伯特·伊万斯会不会为我买下这个剧本?”艾丽问她的经纪人。
  那是1969年的一天,故事发生在好莱坞的比弗利山饭店。艾丽在酒店的大堂等待派拉蒙的制片人罗伯特’伊万斯。艾丽希望可以说服派拉蒙公司买下剧本版权,并让她在里面担任主角。这在外人看来,原本是一件鸡蛋碰石头的事情,但是艾丽和伊万斯的碰面,却让一切不可能都变成了可能。
  伊万斯说:“人们都觉得这个故事很乏味,但谁能料到,我竟然爱上了艾丽。”都说在爱情面前,人人都是傻子。伊万斯就这么拜倒在艾丽的石榴裙下,同意买下剧本。当然,他也成功地“引诱”了艾丽:把她的周末旅行变成了拜访他的比弗利山豪宅,那是一幢被树木和玫瑰花墙环绕的梦幻庄园。而艾丽和伊万斯讨论的那个 剧本,后来被拍成电影叫做《爱情故事》。
  1970年,电影大获成功,艾丽因《爱情故事》获金球奖最佳女主角奖,同年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多年之后,伊万斯还在自传影片《光影流情》中回忆了他们的这一段感情:在拍摄《爱情故事》时,当男女主角涕泪交流,导演一声“cut”后,艾丽痴痴地走到伊万斯跟前,说刚才的对白是为他而念的,伊万斯听了非常感动。
  艾丽和伊万斯于1969年10月结成连理。1971年,艾丽生下儿子乔希·伊万斯。
  
  逃不出爱的困惑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艾丽麦古奥,那么,她是个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者。她是那种为爱而生的女人。
  1972年,电影《逃亡之路》正在筹备拍摄。当时美国片酬最高的男演员史蒂夫·麦昆出演该片的男主角,而他指定要“《爱情故事》里那个女孩”出演女主角。一开始,艾丽并不想接这个片子,因为她不想和刚刚出生的宝宝分开。但丈夫伊万斯鼓励她接拍该片,认为这个角色可以拓宽她的戏路。
  与出生于艺术世家的艾丽相比,史蒂夫·麦昆拥有一个彻底的问题人生。他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而母亲是一个酗酒者。母亲常常把少年时的史蒂夫留在亲戚家后就消失了,过一阵子再把他接回家,而不久又消失了……银幕上的史蒂夫是一个孤胆英雄,私底下却是一个“坏男孩”——他是黑社会成员,扒运货火车,作赌博经纪人的助理。当然,他还是一个赛车手。
  艾丽先到电影院看了由史蒂夫主演的影片《警网铁金刚》。史蒂夫在片中有一场精彩的追车戏,而其中的特技演出,全部是他自己亲自上阵。“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惊叹”,艾丽回忆说。
  不久。史蒂夫被安排到伊万斯家讨论《逃亡之路》的前期筹备。“这听起来有点陈词滥调。”艾丽回忆说,“但是我记得我当时坐在放映室,看见了史蒂夫的那双不可思议的蓝色眼睛,我被电到了。太可怕了。”史蒂夫离开后,艾丽给她之前的老板Sokolsky打了个电话:“我遇到麻烦了。”
  《逃亡之路》拍摄的3个月时间里,艾丽和史蒂夫疯狂地爱恋着对方。因为爱情的滋润,艾丽在电影中美到让人惊叹。而史蒂夫的演出亦是激情四溢。拍摄结束后,史蒂夫用自己的保时捷和朋友的一辆蓝色破烂Pinlo车进行了交换,只为了与艾丽幽会时不被发现。艾丽也借了朋友闲置的一处房产,作为二人约会的地点。这样持续了一阵子,艾丽一边为她对丈夫伊万斯的不忠而焦虑,一边在Coldwater租了一间客房,使二人的幽会更方便,隐蔽。1972年,艾丽与伊万斯离了婚,一年之后,与史蒂夫结婚。
  但是,无论爱情发生时是如何的雷光电火,门不当户不对的两个人终是无法携手走完全部人生。艾丽始终是受过威尔斯利精英教育的天之娇女,而史蒂夫是飞车党兼小混混出生。艾丽在为史蒂夫停止工作,做了几年的全职太太之后,无法再忍受他每天抱着一罐又一罐啤酒的生活。1978年,他们签署了离婚协议。
  两年后,史蒂夫·麦昆死于肺癌。他生前最后几年的好朋友、武术大师Pat Johnson说:“史蒂夫爱艾丽·麦古奥超过他一生中爱其他任何人,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天。”
  从那以后,艾丽一直过着独身生活,没有再婚。同时,她和前夫伊万斯的关系也维持得相当融洽,即使是现在,两人仍经常一起出席活动。
  如今的艾丽麦古奥已经远离好莱坞,远离时尚圈,专注于慈善和动物保护事业,是动物保护组织PETA的成员之一。不过,如今她的每一次亮相仍然优雅脱俗,充满个性。“个性”,恐怕真的是形容这位“非典型”美女最好的注释。
  
  编辑 余雯婷
其他文献
英国电视史上首位“黑珍珠”女主播莫拉斯图亚特为BBC供职34年后、被电视台于2007年“清退”、BBC因此落得“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和“种旅歧视”的骂名。今年,60岁的她东山再起被BBC二度“揽入怀抱”。将成为王牌电台节目《克里斯·埃文斯的早餐秀》里令人斯待的声音。  英国BBC电台节目《克里斯埃文斯的早餐秀》宣布,他们将在3月份迎来“黑珍珠”女主播莫拉·斯图亚特的加入。消息让不少英国人为之一
期刊
多名特工联手,有负责后勤的,有踩点的,有直接行刺的,有掩护撤退的……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人——哈马斯组织的高官马巴胡赫。听起来。这像是特工电影里的情景。却在现实世界里上演。1月20日,马巴胡赫被暗杀,迪拜警方锁定“凶手”为以色列特工机构“摩萨德”,并于3月2日向迪拜检察部门递交报告。要求逮捕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和“摩萨德”负责人梅尔。达甘!  1月20日,巴勒斯坦哈马斯组织高官马巴胡赫死在迪
期刊
2010年正值伦敦著名的蛇形画廊成立40周年,作力今年展览中的重头戏,蛇形画廓将在3月举办波普艺术大师理查德·汉密尔顿的个人作品展,展览主题为“理查德·汉密尔顿:现代道德问题”(RichanrdHamilton Modem Moral Matters),这是汉密尔顿自1992年以来首次在伦敦举办的大型展览。  稀疏的白发,高贵的锛儿头,一副牙齿就像拥挤的坟地里东倒西歪的墓碑,理查德汉密尔顿的这张脸
期刊
2月26日,白宫社交秘书德西蕾·罗杰斯辞职了,接替她的是名不见经传的朱莉安娜·斯穆特(Jullanna Smoot)。当白宫宣布这一消息时,美国社会十分诧异,与时尚靓丽的罗杰斯相比,斯穆特显得实在太朴素了。对于“美国第一家庭”来说,她真的是合适人选吗?还是奥巴马另有隐情?  与光艳照人且拥有哈佛大学MBA学历的德西蕾·罗杰斯相比,斯穆特看上去就像一个普通的公司职员。如果不是这次白宫发表的声明,美国
期刊
娇兰(GUERLAIN)首先是一个姓氏、而非通常的“品牌名称”。源自家旅徽章的两个相互交织的字母G在今天成为法国娇兰优雅的标志,它具有显而易见的“法兰西格调”,那是优雅与修饰之间的平衡,爱慕精神层面的美、并特别注重文化内涵。“法国娇兰”,代表肴华贵、惊艳、温婉,做然盛开在每一个繁华时代,多少年来、依然能闻到显赫贵族们留下的淡淡的法国娇兰余香。    香水世家    法国娇兰家族的创始人:皮艾尔·弗
期刊
哈佛大学历史和金融双栖教授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以金融畅销书和电视节目闻名全世界,最近、他突然上了八卦杂志的头条,因为他搭上了著名的“女权主义者”、荷兰前国会议员阿雅安希尔西阿里(Ayaan Hirsi Ali),并为之挥金如土。成名之前的弗格森一直是靠妻子苏删·道格拉斯(Sue Douglas)倒贴,而现在,这位明星教授却打算抛弃“糟糠之妻”。  英国《每日邮报》引用尼尔
期刊
虽然还是炎炎夏日,但是各大品牌已经开始争相发布秋冬新品,走在时尚潮流前端的人们,快来抢先预览有哪些新品是你的大爱。    《欲望都市2》中的珠宝首饰将在施华洛世奇施艺彩 全面上市  在电影《欲望都市2》里,由主人公凯莉,米兰达,萨曼莎和夏洛特佩戴的令人艳羡的大师系列珠宝首饰,将在伦敦,纽约和上海的施华洛世奇施艺彩概念店全面上市。    Chloe 2010—2011秋冬时装展  日前,法国品牌Ch
期刊
61岁的英国人露露·肯尼迪·凯恩斯忙极了;伴随着《露露的美容秘笈》的推出、她有大批问题要回答热心的读者:同时还要管理自己的抗老护肤产品“时间炸弹”:不时演演戏,主持节目:去年去大学学习了社会科学知识,现在正在上写作课:回到家中,还要回归慈祥的“露奶奶”角色。这不是她“最好的时代”是什么?  露露·肯尼迪·凯恩斯走在伦敦暮冬灰蒙蒙的清晨里,像一束仲夏的阳光。她穿着一条闪着亮片的连体裤,蜂蜜色的头发润
期刊
3月下旬,她的新书《时尚虹颜》即将出版面市;随后,她的两部大戏《孙子大传》、《我的丑爹》也将陆续与观众见面;与此同时,她还计划学习儿童心理学,以便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女儿“水晶”。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将婚姻、教子、演戏、出书、美容、慈善都经营得有声有色的女子——翁虹的时尚幸福经。  “水晶,慢点跑。”翁虹一边忙着接电话,一边紧张地嘱咐着女儿。“照顾孩子比上班工作更票,我现在都佩服我家阿姨了,这绝对是一
期刊
二战后日本电影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日式传统与西式新潮不断碰撞,这一时期日本银幕上的女性形象,也不可避免地具备这种特质。或许用当时与黑泽明、沟口健二、小津安二郎并称为日本影坛“四大巨匠”的成濑巳喜男的一部电影片名《娘、妻、母》,正好可以概括此段时间日本电影中的女性角色——不外乎“娘(日语中女儿的发音)、妻、母”。在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她们既是家庭成员,又是独立个体,既受到传统伦理的考量。又不断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