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真问题,和美课堂释放真精彩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我校前期开展的《和谐教育与发展模式研究》,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学会学习,优化育人环境——学会关心,探索特色教育——学会健身,加强劳技教育——学会劳动”等四个方面构建整体优化的育人系统。在重视创设和谐教育情境、实行和谐课堂教学、实现学生和谐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但我们发现课堂上存在诸多方面的不和谐:教师不敢批评学生了,即便学生错了,还得牵强地给予表扬,目的是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教师站在课堂上不敢讲话了,惟恐被戴上“教师讲得太多,束缚学生思维”的帽子;课堂热热闹闹,有时近乎失控,教师在“放”与“收”之间犹豫、徘徊;学生操作发现、探索创新的机会多了,可其质量与效果却令人担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生关系不平等影响着课堂的和谐
  教师高高在上,固守所谓教师的威严,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影响课堂和谐的主要原因。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对标准答案的追求,助长了学习目标,教学评价中的“一致性”。当然,也助长了不宽容的教育、教学的氛围,导致了对学生多样化的见解的压制,对学生鲜明个性的无视,从而也打击了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而实际上,“差别”是绝对的,“同一”只是相对的。我们为什么不从根本上尊重这种不可能改变、不可归类、不可还原的差异性呢?而对差异性的包容和尊重,正是和美课堂所追求的宽容精神。
  二、“主导”与“主体”理解模糊影响着课堂的和谐
  课堂上,对于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存在着模糊的认识,许多教师没有正确理解二者的关系,甚至把二者关系对立起来,认为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放弃老师的主导作用,以致于把一堂课上成了“放羊式”的课,学生的学习也处于盲目、混沌状态,达不到学习的效果。认为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绝对权威,而很少关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过多的是教师的“演讲”,结果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学生学习的兴趣减弱,整个课堂气氛也就死气沉沉,教学质量和效率得不到提高。
  三、重“课内”轻“课外”影响着课堂的和谐
  整天把学生关在教室里,犹如井底之蛙。学生回答问题是那么偏见,解决实际问题往往是束手无策。教师责怪学生。怪谁?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服务于社会。我们要把学生带出教室,带出学校,奔向社会,寻找写作的题材,收集相关的数据,扩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应变能力。学习书本的知识,经常联系当地的自然环境、风土习俗,社会现实,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真实性。
  多年的课题研究实践,我们充分认识到:和谐既是一种思想,一种理论,也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课堂教学,应该定位在与时代相呼应的人文精神陶冶的层面,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以培养学生和谐、健全的人格为己任。只有强调教学各个组成部分的综合协调,以及各种关系和联系的相互转化和相互融通,才能达到“和美课堂”的至高境界。
  一、优化心理环境,和美课堂的立足点
  课堂心理环境指的是由师生共同创造的学习心理氛围,人际关系等。如果说良好的物理环境是和美课堂的硬件,那么和谐的心理环境则是和美课堂的软件,而师生关系就是心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情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和课堂教学效果高度相关。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人格,以渊博的知识、完美的教学艺术熏陶学生,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人际氛围中发挥潜能,健康成长。
  二、主导主体相映,和美课堂的结合点
  长江路小学上世纪80年代初所做的“和谐教育实验”,几乎把所有的学科都打通了。长江路小学的老师今天回忆那段岁月,仍然感慨万千,也为此自豪。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在社会呼吁人才需要全面素质的今天,长江路小学和王兰老师的教育前瞻性和预见性在此得到了充分体现。“和美课堂的构建”其本质与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完全相通的。而学校的“王兰工作室”不是名师名校的“形象工程”。王老师敏锐地捕捉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知识爆炸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来临,教育的背景和教育的形态已经发生了大的变化。与时俱进,更注重在宏观的层面上审视教学改革,把握教育走向,以自己的行动引领和带动全校的课堂教学改革。
  三、创新学习方式,和美课堂的生长点
  在新课改的日子里,老师们对于接收式学习,人们已经开始不屑一顾,对于“告诉”这样的标准的“灌输式”教学更是嗤之以鼻。这可能是一种误会。其实,教育是一种使个体社会化和使社会个性化的极其复杂的实践活动,需要有适应个体不同需要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适合的才是有用的,达到目的的才是有效的。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学习方式无可挑剔,可以“包打天下”。
  变“书本告诉”为“生活告诉”。书本知识大多比较抽象,有些知识学生难以掌握;如果改变书本上那些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的呈现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掌握,应该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奥苏贝尔认为,过去“接受式学习”中的弊病多半是因为过早地运用纯言语讲授,去教认识发展尚未达到所需水平的学生;孤立呈现一些事实而没有把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统一起来。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知过程的极端处理,学生学习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
  变“教师告诉”为“学生告诉”。国外心理学家提出学习的四个基本要素是:内驱力、线索、反应和强化。这四个要素实质是学习发生的动力系统决定着学习性质。因此,教师的角色应该适当转换,留机会给学生,变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播为教师向学生、学生向学生、学生向教师等多向传播,因为,即使教师的讲授是必须的,但学生的接受往往容易变成被动吸纳。再加上学生对老师的崇拜敬畏,面对老师的观点往往不大会或很少有学生自己的见解。但同伴不是权威人物,大家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之间可以毫无防备地敞开胸怀进行讨论,寻求发现。
  四、走向生活世界,和美课堂的延伸点
  课堂教学源于人的生活世界,人的生活世界是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课堂教学走向生活世界是新课程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教师应依据学生的生活背景、生活经验和生活需求等,给学生提供生活化的课程资源,实施富有生活情趣和个性化的课堂教学。
  聚焦課堂真问题,和美课堂释放真精彩!和美课堂的构建落实了新课标理念,学生能积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美课堂的构建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符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提倡尊重学生,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为主,鼓励孩子自尊、自信、自强;和美课堂的构建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学习的优劣除了智力因素外,很大程度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和美课堂对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和美课堂的构建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有效载体,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体现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要求。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理念任务驱动式是其基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种进行自主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 信息技术 运用 初中数学教学  一、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兴趣是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
期刊
新一轮课改如一股无法阻挡的洪流,部分教师纷纷抛弃传统,积极向新课标迈进,于是乎教学方法大变身,作文教学更是花样翻新;但也有部分教师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徘徊,他们面对不爱写作的学生常因“无新子法”而苦恼。  很久以来,在同学们中间就流传一句俗语,说我们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是啊!在求学时代很少有学生不讨厌作文,不害怕作文的,我们算算,从入学开始写作到初、高中毕业,一个学生写的作
期刊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普及,在中学生中间开展计算机教学早已成一种必然的趋势。当前,计算机与网络技术逐步渗透于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在当代掌握不好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可见,计算机技术对我们的重要性。  初中计算机信息课程对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尤为关键,信息课的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他们综合素质的
期刊
怎样学好高中生物?这是高一学生经常提出的问题,也是高中生物老师经常遇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高一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学好生物,甚至不知道怎样去学。经调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受初中阶段生物在众多科目中处于“次科”地位的影响,学生对这一门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这种现状为高一教师的教学提高了难度。  2、欠缺学习方法。在学高中生物时,很多人认为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往往是死记硬背,甚至使
期刊
提起差异性教学,我就自然地想起2005年我刚来永仁一中时的一件小事。  八月底来报道,九月份正式开学上课。我被安排上高一和高二各一个班的英语。那件小事就发生在高二这个班。好像是才上课的第三天吧,我就发现中间那一排第二桌有个高大的男生在睡觉(后来证实其实他只是趴在桌子上,并未睡着。)。我当时第一感觉是他肯定是因为听不懂什么都不会才去睡觉的,我也并未生气,因为有些学生基础就很差,不能强求每个人都听得懂
期刊
〔摘 要〕提起习作是每位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确对一堂习作教学而语,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无从下笔。在这几年的习作的教学中我领悟到习作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在习作课上向学生教授习作方法,而是在平时讲授范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读课文感受作者的写作方法及特色,教师要加与指导,鼓励学生借鉴、模仿、写自己的文章。同时,激发学生引用课外所学的素材,写自己的文章。在此对小学习作的教学策略
期刊
听了两节老教师的课,深有感触,潜意识中冒出小语课堂如何提效问题。他们课上存在的问题与我的课存在的问题大相径庭,反思他们等于反思我自己,因为我们的称谓前面同样有个“老”字。这个“老”字虽然是尊称,但是我觉得还是应该不服这个字,尤其是教育理念和我们的课堂不能很“老”,而应该大胆创新和改革,要在提效上动脑子和做文章。  当然这两节课并非无可取之处,比如课的导入和各个環节的设置皆扎实而稳重,并无虚无缥缈之
期刊
在小学校园里,有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几乎每所学校的大队干部都要轮值站岗,每时每刻观察着少先队员们的一举一动。这是为什么?都是为了督促少先队员们的言行举止,为了能让少先队员们讲文明、讲卫生。可是尽管他们是那样尽职,却还是有塑料袋在地面落了户,还是有队员在课间追逐打闹;红领巾像是成了累赘,随手一团塞进口袋,甚至用来当抹布;作业书写潦草敷衍,书本簿面打草稿;语言随便,不注意公共场合;队的礼仪动作随性而为
期刊
新课程课堂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修正自己的教学方式,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在教师进行合理有效的启发指导下,让学生在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理论上,不依赖于他人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独立地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程式化的学习,因此,让学生不仅学习知识,更要学会自主学习,成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自从我认真学习“三名”学校的教学经验以
期刊
〔摘 要〕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发展,相互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必须承担起发展学生思维的重任。小学阶段要突出培养三种思维习惯:有序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引发教学真问题,经历思维过程,培养学生有序思维、创新思维。抓知识的内在联系,绘制“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由图变为语言,以“图”发展有序思维、发展语言。  〔关键词〕语文 思维  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