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产界永远都不缺乏精彩,当一个个30岁出头的少帅闪亮登场的时候,人们在给予充分的赞赏的同时,也多少为这群年轻人捏把汗。这群生力军是如何掌舵这一艘艘地产巨轮的呢?他们的故事又是怎样地引人眼球呢?
顺驰少帅的“会计”心经
2005年1月18日,时年34岁的汪浩从前任张桂宗手上接过顺驰掌门的大旗。这位年轻的少帅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一个灰姑娘式的童话:从顺驰的财务总监到总裁,然后又成为了顺驰董事局主席。这样的火箭般上升的经历在地产界绝无仅有,不能不看作是异端的顺驰又一个异端的举动。
生于1971年的汪浩,29岁时被孙宏斌看中挖至顺驰,在财务岗位上千了将近5年,被称为“大队会计”。
长期的“会计”岗位培养了汪浩谨慎低调的行事风格,相比孙宏斌、张桂宗的张扬,低调的汪浩显得更加务实。2004年对于顺驰来说是惊险的一年,它之所以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很大程度上依仗的就是流畅、紧凑的资金周转,这恰恰是身为财务总监的汪浩的职责范围。由此推测,在这个不怎么为外人所了解的岗位上,汪浩干得非常出色。这也让顺驰高层看到了汪浩的能力。所以,在一直求变的顺驰风格支配下,张宗桂禅位于汪浩确实顺理成章。
“不管我做财务总监,还是做总裁或董事长,安全以及风险控制是我一直坚持的底线,任何情况下我都会把公司安全和风险放在第一位”。以此为施政纲领,汪浩对顺驰进行三个方面的调整:一是改变战略和公司形象,更加注重稳健与持续发展、注重系统风险;二是依靠团队领导而不是把企业的发展系于一两个人身上;三是在管理机制、组织架构上进行创新,并促进公司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敢于挑战行业规则的顺驰已经由“大跃进”式的前进演变成“持续发展与稳健经营”,这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返璞归真。惯于叛逆的“孩子”逐渐长大了,人们应该对汪浩这位年轻的“父亲”给予更多期待。
华侨城少帅的艺术情结
1999年,时年36岁的陈剑便担任起华侨城房地产有限公司总裁兼党委书记这一重要职务,地产界又添了一位“少帅”。有所不同的是,这位少帅除了精于商道之外,还是一个十足的艺术狂。
出生于湖南的陈剑从小一直喜欢绘画,虽然最终考上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专业,但一直不能割舍对艺术的偏好。这种情结随着他事业的一步步成功而愈发变得强烈,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把深圳华侨城的居住氛围塑造得更人性化?
是意大利的一座海滨小城给了他灵感,在一次考察中,他发现波托菲诺正是理想中要建造的家园。回来后,陈剑便开始着手建造这个理想的家园。他吸取波托菲诺小城的文化神韵,以及那种质朴的浪漫, 自在的优雅的生活格调,并与华侨城旅游文化有机地融合起来,为华南地区捧出一个最具规模的高尚住宅区。2003年,华侨城几乎仅靠波托菲诺这一个项目,销售金额就超过了深圳地产的“老大”万科深圳公司,跃居深圳地产十强企业之首。
毫无疑问,浓厚的艺术情结已被陈剑转化成其事业腾飞的有力依托。这位年轻人想以此将华侨城地产打造成“中国主题地产的第一品牌”。陈剑一直秉承“在花园中建城市”的开发理念,宁可少得一点经济利益,也要换取环境保护上的回报。华侨城从一片荒滩变成今天环境优美、配套完善、文化氛围浓郁的现代化旅游城,正是这种核心价值理念的体现。
“房地产圈子里有这样一个说法,80年代人居“忧”其屋,90年代人居“有”其屋,新世纪人居“优”其屋。作为一个房地产开发商,提供给业主的不仅是一套上百平方米的房子,而应当是一个具有良好生态环境、高品位社区文化、开放的社区形态以及便于与外界沟通的社区。换句话说,应当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陈剑是这样说的,希望他能一直这样做下去。
联想地产少帅修成正果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林。陈国栋就是一个无心插柳之人,他是被形势推人地产圈的。
1994年,陈国栋辞去人民大学教师职务加盟联想。他本想加入联想后在IT圈大显身手,却不料接下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负责联想惠州生产基地的建设。由于找不到合作伙伴,陈国栋于是带领一帮人从施工队开始做起,大学教师变成了“包工头”。
在做“包工头”的日子里陈国栋积累了大量的经验。2001年中科院改制,要求联想将计算机所8公顷的占地建成一个现代化科技园区,联想于是成立“融科智地”,时年36岁的陈国栋则成了名副其实的“联想地产少帅”。
“用做电脑的方式去做房地产”,靠着这样的理念,融科智地越来越由边缘走向主流。在2004年12月15日联想成立20周年中,柳传志清楚地将地产确定为联想控股“重要的产业支柱”。
新的定位,将联想地产全面推进了列强纷争的地产圈,进军住宅产业是以后的大方向,其第一次出手就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轰动。2004年5月,融科智地与澳林公司在北京奥运场馆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北侧合作开发的紫金长安项目抽号选房,7天回款10亿元,足以让见多识广的北京地产界记住了这个有着大靠山的新晋选手。如今,融科智地首个完全独立开发及销售的融科·橄榄城正在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广东奥园少帅领军中国复合地产
游文庆,广东奥园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北大出身,十几年硬仗打下来,如今在地产界已是挥洒自如,游刃有余了。
大凡高手,其成名自有招数。在比拼中,拼的不仅是内功,更是巧劲。奥园最值得骄傲的是开创了复合地产的经营模式。即将房地产开发与创造消费者生活方式密切结合,将房地产业和其他关联产业有机整合,在满足房地产对消费者的实用性功能价值之外,为消费者创造出充满具体体验的生活感受和文化价值。
1998年,广州奥园以“地产+体育”概念首倡复合地产,随后国内类似的项目遍地开花,奥园理所当然成了复合地产的领跑者。此时的游文庆考虑更多的不仅仅是要领跑下去,更要让奥园做中国地产的连锁店。2001年,从南国奥园开始,他们有意淡化体育的引导,而是强化了教育的功能,尝试—种尚无人涉足的跨行业资源大整合。
房地产要做大,不仅要会“生孩子”,还要会给孩子起名字。引入“奥林匹克”的品牌,是奥园在地产领域立足的根本,显示了晶牌的力量。而“复合地产”、“连锁晶牌”、“奥龙计划”,每一步奥园都摸准了河中的石头,走得稳稳当当。
善于脚踏实地、善于积极创新、善于积累提炼的游文庆,靠着他的智慧和思想,他的战略理念,相信还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启迪。
万科少帅将“专注”进行到底
2004年,39岁的郁亮当上了万科的舵手。这个一向敏于行而讷于言的年轻人在万科20华诞生日宴上说:“不能仅仅跟随王石的脚步,还应该达到王石的高度。”毫无疑问,这是宣言,郁亮也要开创自己的高度。人们在震惊的同时,也在发问:郁亮是凭什么坐上万科的第一把交椅的?他将把万科这艘巨轮引向何处?
早在1990年郁亮便进入万科,全公司包括王石在内,也只有26人比他资历老。他几乎做遍了集团的各个位置,从普通员工,到财务经理,再到董事、总经理、直到成为万科集团现在的掌门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每一个职位上都做了很长时间,没有什么跳跃式的成长,是一步一步按部就班走过来的……”。就是靠着这种少年老成的黄牛精神,郁亮在每个岗位上都做得有声有色。
郁亮成功的秘诀是:任劳任怨,等待时机。敬业、严谨、对细节的关注是他对工作的一贯态度。在担任财务总监的一段时间里,他能把有关万科业务的一系列数字复述的分毫不差。注重细节并不代表没有霸气,相反,这成为郁亮茁壮成长的阶梯。从进入万科的第二年起.郁亮就连续3年获得万科的最高荣誉——企业优秀员工称号,他领导的集体也获得了团体奖。这个时候,明眼人或许早就看到了一个未来的成功者稳健的身影。
郁亮上任后,提出了“有质量增长、均好中加速”的口号,要求对流程进行全面重整,将自有资金经营周期缩短30%到40%,增强资金链的安全性。性格不温不火的郁亮与万科的成长轨迹是那么的契合:稳健扎实,一步一个脚印。如果说王石是一个高瞻远瞩的船长,通过他,人们远距离地感受到了万科的气势磅礴;那么郁亮则是舵手,通过他,人们近距离地找到了万科成功的理由。
顺驰少帅的“会计”心经
2005年1月18日,时年34岁的汪浩从前任张桂宗手上接过顺驰掌门的大旗。这位年轻的少帅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一个灰姑娘式的童话:从顺驰的财务总监到总裁,然后又成为了顺驰董事局主席。这样的火箭般上升的经历在地产界绝无仅有,不能不看作是异端的顺驰又一个异端的举动。
生于1971年的汪浩,29岁时被孙宏斌看中挖至顺驰,在财务岗位上千了将近5年,被称为“大队会计”。
长期的“会计”岗位培养了汪浩谨慎低调的行事风格,相比孙宏斌、张桂宗的张扬,低调的汪浩显得更加务实。2004年对于顺驰来说是惊险的一年,它之所以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很大程度上依仗的就是流畅、紧凑的资金周转,这恰恰是身为财务总监的汪浩的职责范围。由此推测,在这个不怎么为外人所了解的岗位上,汪浩干得非常出色。这也让顺驰高层看到了汪浩的能力。所以,在一直求变的顺驰风格支配下,张宗桂禅位于汪浩确实顺理成章。
“不管我做财务总监,还是做总裁或董事长,安全以及风险控制是我一直坚持的底线,任何情况下我都会把公司安全和风险放在第一位”。以此为施政纲领,汪浩对顺驰进行三个方面的调整:一是改变战略和公司形象,更加注重稳健与持续发展、注重系统风险;二是依靠团队领导而不是把企业的发展系于一两个人身上;三是在管理机制、组织架构上进行创新,并促进公司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敢于挑战行业规则的顺驰已经由“大跃进”式的前进演变成“持续发展与稳健经营”,这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返璞归真。惯于叛逆的“孩子”逐渐长大了,人们应该对汪浩这位年轻的“父亲”给予更多期待。
华侨城少帅的艺术情结
1999年,时年36岁的陈剑便担任起华侨城房地产有限公司总裁兼党委书记这一重要职务,地产界又添了一位“少帅”。有所不同的是,这位少帅除了精于商道之外,还是一个十足的艺术狂。
出生于湖南的陈剑从小一直喜欢绘画,虽然最终考上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专业,但一直不能割舍对艺术的偏好。这种情结随着他事业的一步步成功而愈发变得强烈,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把深圳华侨城的居住氛围塑造得更人性化?
是意大利的一座海滨小城给了他灵感,在一次考察中,他发现波托菲诺正是理想中要建造的家园。回来后,陈剑便开始着手建造这个理想的家园。他吸取波托菲诺小城的文化神韵,以及那种质朴的浪漫, 自在的优雅的生活格调,并与华侨城旅游文化有机地融合起来,为华南地区捧出一个最具规模的高尚住宅区。2003年,华侨城几乎仅靠波托菲诺这一个项目,销售金额就超过了深圳地产的“老大”万科深圳公司,跃居深圳地产十强企业之首。
毫无疑问,浓厚的艺术情结已被陈剑转化成其事业腾飞的有力依托。这位年轻人想以此将华侨城地产打造成“中国主题地产的第一品牌”。陈剑一直秉承“在花园中建城市”的开发理念,宁可少得一点经济利益,也要换取环境保护上的回报。华侨城从一片荒滩变成今天环境优美、配套完善、文化氛围浓郁的现代化旅游城,正是这种核心价值理念的体现。
“房地产圈子里有这样一个说法,80年代人居“忧”其屋,90年代人居“有”其屋,新世纪人居“优”其屋。作为一个房地产开发商,提供给业主的不仅是一套上百平方米的房子,而应当是一个具有良好生态环境、高品位社区文化、开放的社区形态以及便于与外界沟通的社区。换句话说,应当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陈剑是这样说的,希望他能一直这样做下去。
联想地产少帅修成正果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林。陈国栋就是一个无心插柳之人,他是被形势推人地产圈的。
1994年,陈国栋辞去人民大学教师职务加盟联想。他本想加入联想后在IT圈大显身手,却不料接下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负责联想惠州生产基地的建设。由于找不到合作伙伴,陈国栋于是带领一帮人从施工队开始做起,大学教师变成了“包工头”。
在做“包工头”的日子里陈国栋积累了大量的经验。2001年中科院改制,要求联想将计算机所8公顷的占地建成一个现代化科技园区,联想于是成立“融科智地”,时年36岁的陈国栋则成了名副其实的“联想地产少帅”。
“用做电脑的方式去做房地产”,靠着这样的理念,融科智地越来越由边缘走向主流。在2004年12月15日联想成立20周年中,柳传志清楚地将地产确定为联想控股“重要的产业支柱”。
新的定位,将联想地产全面推进了列强纷争的地产圈,进军住宅产业是以后的大方向,其第一次出手就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轰动。2004年5月,融科智地与澳林公司在北京奥运场馆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北侧合作开发的紫金长安项目抽号选房,7天回款10亿元,足以让见多识广的北京地产界记住了这个有着大靠山的新晋选手。如今,融科智地首个完全独立开发及销售的融科·橄榄城正在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广东奥园少帅领军中国复合地产
游文庆,广东奥园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北大出身,十几年硬仗打下来,如今在地产界已是挥洒自如,游刃有余了。
大凡高手,其成名自有招数。在比拼中,拼的不仅是内功,更是巧劲。奥园最值得骄傲的是开创了复合地产的经营模式。即将房地产开发与创造消费者生活方式密切结合,将房地产业和其他关联产业有机整合,在满足房地产对消费者的实用性功能价值之外,为消费者创造出充满具体体验的生活感受和文化价值。
1998年,广州奥园以“地产+体育”概念首倡复合地产,随后国内类似的项目遍地开花,奥园理所当然成了复合地产的领跑者。此时的游文庆考虑更多的不仅仅是要领跑下去,更要让奥园做中国地产的连锁店。2001年,从南国奥园开始,他们有意淡化体育的引导,而是强化了教育的功能,尝试—种尚无人涉足的跨行业资源大整合。
房地产要做大,不仅要会“生孩子”,还要会给孩子起名字。引入“奥林匹克”的品牌,是奥园在地产领域立足的根本,显示了晶牌的力量。而“复合地产”、“连锁晶牌”、“奥龙计划”,每一步奥园都摸准了河中的石头,走得稳稳当当。
善于脚踏实地、善于积极创新、善于积累提炼的游文庆,靠着他的智慧和思想,他的战略理念,相信还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启迪。
万科少帅将“专注”进行到底
2004年,39岁的郁亮当上了万科的舵手。这个一向敏于行而讷于言的年轻人在万科20华诞生日宴上说:“不能仅仅跟随王石的脚步,还应该达到王石的高度。”毫无疑问,这是宣言,郁亮也要开创自己的高度。人们在震惊的同时,也在发问:郁亮是凭什么坐上万科的第一把交椅的?他将把万科这艘巨轮引向何处?
早在1990年郁亮便进入万科,全公司包括王石在内,也只有26人比他资历老。他几乎做遍了集团的各个位置,从普通员工,到财务经理,再到董事、总经理、直到成为万科集团现在的掌门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每一个职位上都做了很长时间,没有什么跳跃式的成长,是一步一步按部就班走过来的……”。就是靠着这种少年老成的黄牛精神,郁亮在每个岗位上都做得有声有色。
郁亮成功的秘诀是:任劳任怨,等待时机。敬业、严谨、对细节的关注是他对工作的一贯态度。在担任财务总监的一段时间里,他能把有关万科业务的一系列数字复述的分毫不差。注重细节并不代表没有霸气,相反,这成为郁亮茁壮成长的阶梯。从进入万科的第二年起.郁亮就连续3年获得万科的最高荣誉——企业优秀员工称号,他领导的集体也获得了团体奖。这个时候,明眼人或许早就看到了一个未来的成功者稳健的身影。
郁亮上任后,提出了“有质量增长、均好中加速”的口号,要求对流程进行全面重整,将自有资金经营周期缩短30%到40%,增强资金链的安全性。性格不温不火的郁亮与万科的成长轨迹是那么的契合:稳健扎实,一步一个脚印。如果说王石是一个高瞻远瞩的船长,通过他,人们远距离地感受到了万科的气势磅礴;那么郁亮则是舵手,通过他,人们近距离地找到了万科成功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