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厦门公交站名稀奇古怪,妇科医院,整形医院都成了站名,既不适合市民记,也不雅观,严重影响了城市文化”,4月26日上午,厦门市交通运输协会副秘书长杨英武毫不掩饰对这些商业冠名的反感。他还记得,经营站名的厦门公交场站有限公司曾经找到他,让其出点钱为协会所在的大厦冠名,他拒绝了。
和杨英武拒绝冠名不同,陈福全拒绝的是还债。
4月25日上午,陈福全抱着那张“超100万元纳税大户”的荣誉牌匾,一脸惆怅。
他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厦门市公益公交有限公司总经理,领导他的公司成为2006年度当地政府表彰的纳税大户;另一个是欠债“钉子户”,拖欠厦门公交场站有限公司36万元的“停靠费”,屡催不给。
“我们不是不给,实在是没有钱,现在全公司都在盼着5月份能发下燃油补贴”,陈福全说,燃油补贴不发,公司快揭不开锅了。
他的债主,厦门公交场站有限公司却已经对催债不抱希望。当天下午,该公司负责人承认,“以前站牌冠名确实有点乱,但公司没办法,利用这点资源赚钱是生存的需要”。
站牌冠名乱象
塘边颈腰痛医院(光亮医院)站,这个12字的站名,曾出现在厦门的公交站牌上,厦门公交被质疑“卖站名牟取暴利”。厦门市一名熟悉公交线路的人士介绍,“几乎每条线路都有商业味十足的站名”
光亮医院位于厦门湖里区塘边村,是一家以治疗颈腰痛为特色的民营医院。4月22日,该医院附近公交车站已没有了冠名站牌的踪影。不过,在厦门一家名叫8684公交线路查询网上,该站点的准确登记名字还是“塘边颈腰痛医院(光亮医院)站”。
被当地市民指责“又长又拗口,实在难记”的站牌名,不止光亮医院一家。在108线路上,单程29个站名中,先后有“湖里华商物流”,“SM城市广场”,“吕厝天虹商场”,“线务局曙光门诊”等19个商业站名。
厦门公交站牌冠名到底有多少?似乎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答案。此前,厦门公交场站公司资源开发部经理郑全德向当地媒体称,经过最近整理,厦门共有的777个公交站名中,企业冠名并被更名的为33个。
但这个数据似乎并未得到认同。厦门市一名熟悉公交线路的人士介绍,据他粗略统计发现,医院、商场、酒店等商业名字出现在站名中的有70多个,“几乎每条线路都有商业味十足的站名”。
“站运分离”公交版
公交出卖站名牟取暴利的质疑,让许自葵觉得委屈,他是厦门公交场站有限公司总经理。
许自葵介绍,厦门以前的公交场站主要是政府投资建设,供市政园林局下属的公交公司管理和使用。此后,厦门出现了民营公交、个体巴士,交通委下属的“特运公司”也介入城市公交,出现争抢场站,随意停靠的乱象。
“这些乱象影响城市形象,也不利于提高公交服务质量”,许自葵称,厦门市政府于是参照航空公司和机场分离的办法,进行场站与运输企业分离,将全市的公交场站资源进行整合,合并成立国有独资的公交场站有限公司。
于是,2005年1月,厦门公交场站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分离后的公交公司不再管理场站。
按场站公司成立之初的设想,全市公交场站的建设和经营统一由公交场站公司负责,该市所有公交运输企业一律按标准向场站公司缴费,有偿使用场站资源。
场站成“穷债主”
分离后的场站公司接收了厦门市公交总公司现有停靠站点约500个,特运公交公司停靠站点300多个。另外,全市的公交始发站、枢纽站都被场站公司收编。经过一年的梳理,2006年1月,场站公司开始正式运营。
许自葵介绍,厦门计划建7座公交始发站、枢纽站,目前已经建成3座,均由政府出资建设后交给场站公司管理,该公司负责场地卫生保洁、维修和新站牌增设等。
运营之初,场站公司为自己设计了多样赢利模式。在许自葵看来,公司除了拥有候车亭广告经营权外,向全市公交运输企业收取停靠费是主要一笔收入。公司制定的2006年停靠费收入标准是:枢纽站每台车每日3.5元;公交、中巴夜间停靠费每台车每月150元;公交站牌上牌费每块每月50元。
按此标准,已经分家的市公交公司当年需要缴纳600万元,另外几家零散的小公交公司也需缴50多万元。
然而事实上,除市公交公司去年因为“市领导要求”而被迫缴纳300万元外,场站没有从剩下的小公交公司收到一分钱。
“我们多次向他们要,但都不给,我们也不能限制他们进站停车。”4月25日下午,许自葵一脸无奈。他还记得,公司设计的是每季度收取一次,但今年至今,全市的公交公司一分钱都没有交。
按他的介绍,2006年公司亏损了300多万,“如果能把欠缴的公交公司钱收上来,刚好可以持平”。
许自葵坦陈,他们现在靠拿出部分停车场,搞社会停车赚钱维持公司运转,场站物业和闲置土地停车也能获得部分收益。对于外界质疑为经营富矿的站牌广告,许介绍,这部分收入只占30%。
公交行业度日艰难
尽管场站公司说自己运营困难,但陈福全对“欠债不还”似乎也理直气壮。
经过合并,目前厦门市共三家公交运输企业:龙头老大为市公交集团;另有一家集体所有制的“白鹤—友谊公交”;陈福全领导的公益公交有限公司是民营性质公交。
之所以欠债不还,陈福全称,“公益公交公司亏损运营,生存都很困难,根本没有钱交停靠费”。
按他的解释,城市公交要发展,必须要有多种模式的公交运输企业存在,可是,“同是公交企业,市公交集团能得到政府财政补贴,我们却一分钱也没有。”陈福全认为,“虽然是民营性质,但票价是政府统一控制,线路不是想不跑就不跑,理应享受相同的待遇”。
2006年,公益公交公司先后报废了94辆车,目前只剩下78辆还在运营。好在去年,中央财政燃油补贴,公司72部车每辆获补2612元,暂渡难关。陈福全说,今年公司一直在亏,“全公司都指望5月份燃油补贴能早发下来”
事实上,龙头老大厦门公交集团有限公司,也不像陈福全想像得那么滋润。
“以前五一我们过节费每人一千,今年一分钱也没有了”,4月26日下午,厦门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一位负责人苦笑着说。
集团副总经理林荣生介绍,2006年6月1日,厦门公交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将厦门特运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发展总公司等有关客运部分的资产和业务,划入市公交总公司,将市公交总公司变更为厦门公交集团有限公司。
新成立的厦门公交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公交车2280多辆,占据了厦门90%的公交市场。然而,庞大的公交集团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包袱。
厦门市人大原副主任、厦门交通运输协会会长林柏令介绍,合并之前的厦门公交总公司长期亏损,“每年达到三四千万”。而合并之前的特运集团经营着包括公路客运在内的众多项目,保持较高的赢利状态。此次合并,被相关业内人士解读为政府的甩包袱举措。
担任集团副总经理的林荣生,此前也是特运集团副总经理,他的介绍似乎印证了这一说法。林荣生称,目前,集团公交部分每年亏损3000多万,依靠特运集团的赢利,勉强填补了这部分亏损。
在此情况下,背着包袱的公交集团拖欠场站公司停靠费似乎顺理成章。林荣生认为,“场站本来就是属于公交公司的,人为把它分离出去,又向自己收费,这不合理”。
据林荣生了解到的情况,目前国内公交场站分离的城市不多,收费的更少,深圳分离场站,但是场站运营有政府补贴。
公交定位是个问题
厦门交通运输协会会长林柏令认为,厦门公交定位模糊造成政府财政扶持缺位,“债主”和“欠债人”都有自己一本难念的经,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公交企业生存的尴尬来自长期对公交定位的模糊。在厦门交通运输协会会长林柏令看来,许多城市对公交的公益性和公用性没有一个明确定位,直接影响地方政府对公交的财政扶持力度。建设部2006年调查的117个城市公交企业中,没有得到政府财政补贴的达42家,占36%。
他分析,如果是公益性,则公交运营应不计成本,政府要投入较大财力,把公交办成公益性事业;公用性,则意味着市场化,公交运营由市场主导,核心是市场调节票价、企业严格进行成本核算,以实现赢利。
林柏令认为,厦门此前对公交的定位是“公用性为主,公益性为辅”,直接造成政府财政扶持的缺位,公交企业以卖站名的办法谋生存就不足为怪。厦门交通运输协会秘书处提供的资料显示,原厦门公交总公司2004年、2005年两年度政策性亏损1.02亿元,财政补贴仅为3050万元。
在今年1月31日《决策》杂志上,厦门市政府办公厅相关负责人著文称,厦门市“准确界定公用性为主、公益性为辅的公交属性,加强成本核算,合理调节票价,坚持微利经营,实现公交服务、经营、发展的良性循环。”该文章介绍,厦门市政府每年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新购公交车和公交站点维修费,公交车过桥一律免收过桥费,2005年财政对原公交总公司给予政策性补贴354万元,对购置环保公交车辆补贴400万元,免征公交城市公用附加费1125万元。
不过,公交集团副总经理林荣生对政府的这些补助措施并不是很满意。他介绍,2006年,市政府给予公交集团的财政扶持分别是购车补贴600万,优惠群体补贴500万,公司生产场地维修补贴150万。“这些都是一些专项补贴,每年都不一样,要我们申请,运气好就能多补点,运气不好就只有一点点”。
他认为,应该由政府成立一个成本核算小组,对公交运营成本进行核算,政策性亏损部分由政府全额补偿到位,建立公交财政补贴常规机制。
调解后的实施规则
4月26日,厦门市政府副秘书长阮耀国表示,该市已把公交定位为“公益性”事业,市政府即将成立“优先发展公交办公室”,牵头推动公交事业发展。同时,厦门还将建立对公交企业的常规补贴机制,这些补贴将进入财政预算。
当日,因为冠名过滥受到关注的厦门公交场站公司公布了一份《公共交通站点命名实施规则》,由当地“纠风办”盖章发布。《规则》明确规定:
●站名字数原则上不超过7个字,且要通俗易懂。
●企业或单位要求冠名的,通过产权交易中心平台实行市场化运作,只能在站名后加后缀。
●冠名企业或单位所在位置必须在所需冠名站点150米半径范围内。
●有企业冠名的公交站名,改为2行显示,第一行用大号字标注本站名,第二行用中号字标注冠名企业或单位。冠名名称必须写在括号里。
●需冠名的企业、单位必须持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冠名申请到公交场站公司申请冠名,公交场站公司会同运管处审定后,报市市政园林局备案。同时,公交场站公司将冠名站点报市产权交易中心公开竞拍。
●竞拍完成后,场站公司与冠名中标企业或单位签订合同。
市运管处督促公交运营单位在10个工作日内将公交车的报站器、腰牌等进行更改。
●厦门岛内市中心繁华区域的一次性站名冠名费18万元以上,其他区域12万元以上;岛外繁华区域10万元以上,其他区域6万元以上。企业可选择的冠名年限在5年以上10年以下。
和杨英武拒绝冠名不同,陈福全拒绝的是还债。
4月25日上午,陈福全抱着那张“超100万元纳税大户”的荣誉牌匾,一脸惆怅。
他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厦门市公益公交有限公司总经理,领导他的公司成为2006年度当地政府表彰的纳税大户;另一个是欠债“钉子户”,拖欠厦门公交场站有限公司36万元的“停靠费”,屡催不给。
“我们不是不给,实在是没有钱,现在全公司都在盼着5月份能发下燃油补贴”,陈福全说,燃油补贴不发,公司快揭不开锅了。
他的债主,厦门公交场站有限公司却已经对催债不抱希望。当天下午,该公司负责人承认,“以前站牌冠名确实有点乱,但公司没办法,利用这点资源赚钱是生存的需要”。
站牌冠名乱象
塘边颈腰痛医院(光亮医院)站,这个12字的站名,曾出现在厦门的公交站牌上,厦门公交被质疑“卖站名牟取暴利”。厦门市一名熟悉公交线路的人士介绍,“几乎每条线路都有商业味十足的站名”
光亮医院位于厦门湖里区塘边村,是一家以治疗颈腰痛为特色的民营医院。4月22日,该医院附近公交车站已没有了冠名站牌的踪影。不过,在厦门一家名叫8684公交线路查询网上,该站点的准确登记名字还是“塘边颈腰痛医院(光亮医院)站”。
被当地市民指责“又长又拗口,实在难记”的站牌名,不止光亮医院一家。在108线路上,单程29个站名中,先后有“湖里华商物流”,“SM城市广场”,“吕厝天虹商场”,“线务局曙光门诊”等19个商业站名。
厦门公交站牌冠名到底有多少?似乎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答案。此前,厦门公交场站公司资源开发部经理郑全德向当地媒体称,经过最近整理,厦门共有的777个公交站名中,企业冠名并被更名的为33个。
但这个数据似乎并未得到认同。厦门市一名熟悉公交线路的人士介绍,据他粗略统计发现,医院、商场、酒店等商业名字出现在站名中的有70多个,“几乎每条线路都有商业味十足的站名”。
“站运分离”公交版
公交出卖站名牟取暴利的质疑,让许自葵觉得委屈,他是厦门公交场站有限公司总经理。
许自葵介绍,厦门以前的公交场站主要是政府投资建设,供市政园林局下属的公交公司管理和使用。此后,厦门出现了民营公交、个体巴士,交通委下属的“特运公司”也介入城市公交,出现争抢场站,随意停靠的乱象。
“这些乱象影响城市形象,也不利于提高公交服务质量”,许自葵称,厦门市政府于是参照航空公司和机场分离的办法,进行场站与运输企业分离,将全市的公交场站资源进行整合,合并成立国有独资的公交场站有限公司。
于是,2005年1月,厦门公交场站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分离后的公交公司不再管理场站。
按场站公司成立之初的设想,全市公交场站的建设和经营统一由公交场站公司负责,该市所有公交运输企业一律按标准向场站公司缴费,有偿使用场站资源。
场站成“穷债主”
分离后的场站公司接收了厦门市公交总公司现有停靠站点约500个,特运公交公司停靠站点300多个。另外,全市的公交始发站、枢纽站都被场站公司收编。经过一年的梳理,2006年1月,场站公司开始正式运营。
许自葵介绍,厦门计划建7座公交始发站、枢纽站,目前已经建成3座,均由政府出资建设后交给场站公司管理,该公司负责场地卫生保洁、维修和新站牌增设等。
运营之初,场站公司为自己设计了多样赢利模式。在许自葵看来,公司除了拥有候车亭广告经营权外,向全市公交运输企业收取停靠费是主要一笔收入。公司制定的2006年停靠费收入标准是:枢纽站每台车每日3.5元;公交、中巴夜间停靠费每台车每月150元;公交站牌上牌费每块每月50元。
按此标准,已经分家的市公交公司当年需要缴纳600万元,另外几家零散的小公交公司也需缴50多万元。
然而事实上,除市公交公司去年因为“市领导要求”而被迫缴纳300万元外,场站没有从剩下的小公交公司收到一分钱。
“我们多次向他们要,但都不给,我们也不能限制他们进站停车。”4月25日下午,许自葵一脸无奈。他还记得,公司设计的是每季度收取一次,但今年至今,全市的公交公司一分钱都没有交。
按他的介绍,2006年公司亏损了300多万,“如果能把欠缴的公交公司钱收上来,刚好可以持平”。
许自葵坦陈,他们现在靠拿出部分停车场,搞社会停车赚钱维持公司运转,场站物业和闲置土地停车也能获得部分收益。对于外界质疑为经营富矿的站牌广告,许介绍,这部分收入只占30%。
公交行业度日艰难
尽管场站公司说自己运营困难,但陈福全对“欠债不还”似乎也理直气壮。
经过合并,目前厦门市共三家公交运输企业:龙头老大为市公交集团;另有一家集体所有制的“白鹤—友谊公交”;陈福全领导的公益公交有限公司是民营性质公交。
之所以欠债不还,陈福全称,“公益公交公司亏损运营,生存都很困难,根本没有钱交停靠费”。
按他的解释,城市公交要发展,必须要有多种模式的公交运输企业存在,可是,“同是公交企业,市公交集团能得到政府财政补贴,我们却一分钱也没有。”陈福全认为,“虽然是民营性质,但票价是政府统一控制,线路不是想不跑就不跑,理应享受相同的待遇”。
2006年,公益公交公司先后报废了94辆车,目前只剩下78辆还在运营。好在去年,中央财政燃油补贴,公司72部车每辆获补2612元,暂渡难关。陈福全说,今年公司一直在亏,“全公司都指望5月份燃油补贴能早发下来”
事实上,龙头老大厦门公交集团有限公司,也不像陈福全想像得那么滋润。
“以前五一我们过节费每人一千,今年一分钱也没有了”,4月26日下午,厦门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一位负责人苦笑着说。
集团副总经理林荣生介绍,2006年6月1日,厦门公交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将厦门特运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发展总公司等有关客运部分的资产和业务,划入市公交总公司,将市公交总公司变更为厦门公交集团有限公司。
新成立的厦门公交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公交车2280多辆,占据了厦门90%的公交市场。然而,庞大的公交集团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包袱。
厦门市人大原副主任、厦门交通运输协会会长林柏令介绍,合并之前的厦门公交总公司长期亏损,“每年达到三四千万”。而合并之前的特运集团经营着包括公路客运在内的众多项目,保持较高的赢利状态。此次合并,被相关业内人士解读为政府的甩包袱举措。
担任集团副总经理的林荣生,此前也是特运集团副总经理,他的介绍似乎印证了这一说法。林荣生称,目前,集团公交部分每年亏损3000多万,依靠特运集团的赢利,勉强填补了这部分亏损。
在此情况下,背着包袱的公交集团拖欠场站公司停靠费似乎顺理成章。林荣生认为,“场站本来就是属于公交公司的,人为把它分离出去,又向自己收费,这不合理”。
据林荣生了解到的情况,目前国内公交场站分离的城市不多,收费的更少,深圳分离场站,但是场站运营有政府补贴。
公交定位是个问题
厦门交通运输协会会长林柏令认为,厦门公交定位模糊造成政府财政扶持缺位,“债主”和“欠债人”都有自己一本难念的经,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公交企业生存的尴尬来自长期对公交定位的模糊。在厦门交通运输协会会长林柏令看来,许多城市对公交的公益性和公用性没有一个明确定位,直接影响地方政府对公交的财政扶持力度。建设部2006年调查的117个城市公交企业中,没有得到政府财政补贴的达42家,占36%。
他分析,如果是公益性,则公交运营应不计成本,政府要投入较大财力,把公交办成公益性事业;公用性,则意味着市场化,公交运营由市场主导,核心是市场调节票价、企业严格进行成本核算,以实现赢利。
林柏令认为,厦门此前对公交的定位是“公用性为主,公益性为辅”,直接造成政府财政扶持的缺位,公交企业以卖站名的办法谋生存就不足为怪。厦门交通运输协会秘书处提供的资料显示,原厦门公交总公司2004年、2005年两年度政策性亏损1.02亿元,财政补贴仅为3050万元。
在今年1月31日《决策》杂志上,厦门市政府办公厅相关负责人著文称,厦门市“准确界定公用性为主、公益性为辅的公交属性,加强成本核算,合理调节票价,坚持微利经营,实现公交服务、经营、发展的良性循环。”该文章介绍,厦门市政府每年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新购公交车和公交站点维修费,公交车过桥一律免收过桥费,2005年财政对原公交总公司给予政策性补贴354万元,对购置环保公交车辆补贴400万元,免征公交城市公用附加费1125万元。
不过,公交集团副总经理林荣生对政府的这些补助措施并不是很满意。他介绍,2006年,市政府给予公交集团的财政扶持分别是购车补贴600万,优惠群体补贴500万,公司生产场地维修补贴150万。“这些都是一些专项补贴,每年都不一样,要我们申请,运气好就能多补点,运气不好就只有一点点”。
他认为,应该由政府成立一个成本核算小组,对公交运营成本进行核算,政策性亏损部分由政府全额补偿到位,建立公交财政补贴常规机制。
调解后的实施规则
4月26日,厦门市政府副秘书长阮耀国表示,该市已把公交定位为“公益性”事业,市政府即将成立“优先发展公交办公室”,牵头推动公交事业发展。同时,厦门还将建立对公交企业的常规补贴机制,这些补贴将进入财政预算。
当日,因为冠名过滥受到关注的厦门公交场站公司公布了一份《公共交通站点命名实施规则》,由当地“纠风办”盖章发布。《规则》明确规定:
●站名字数原则上不超过7个字,且要通俗易懂。
●企业或单位要求冠名的,通过产权交易中心平台实行市场化运作,只能在站名后加后缀。
●冠名企业或单位所在位置必须在所需冠名站点150米半径范围内。
●有企业冠名的公交站名,改为2行显示,第一行用大号字标注本站名,第二行用中号字标注冠名企业或单位。冠名名称必须写在括号里。
●需冠名的企业、单位必须持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冠名申请到公交场站公司申请冠名,公交场站公司会同运管处审定后,报市市政园林局备案。同时,公交场站公司将冠名站点报市产权交易中心公开竞拍。
●竞拍完成后,场站公司与冠名中标企业或单位签订合同。
市运管处督促公交运营单位在10个工作日内将公交车的报站器、腰牌等进行更改。
●厦门岛内市中心繁华区域的一次性站名冠名费18万元以上,其他区域12万元以上;岛外繁华区域10万元以上,其他区域6万元以上。企业可选择的冠名年限在5年以上10年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