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第一课时“离子键”的教学反思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nor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化学键的学科价值分析
  化学键的学习将学生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原子可结合成分子、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可以变成离子、离子可结合成物质、但不知道原子是怎样结合成分子的,离子是怎样结合成物质的。化学键概念的建立为学生从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打开了一扇窗,是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化学键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有些抽象,不能很好地理解。本节虽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氧化还原反应等内容后学习的,对学生理解化学键有一定的帮助。但我课堂上面对的是中考420到450的学生,所以把问题降低难度尤其重要。因此教学中采取了在老师知指导、铺垫下,小步伐、小起点的由学生逐步分析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为学生配有学案。
  三、教学过程及分析
  ①新课引入分析。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大千世界新物质、新材料,层出不穷,那么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哪些?原子是怎样结合成分子的?离子是怎样结合成物质的?(直接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②注重让学生体验,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结论后加以简单的验证。让学生上自主提出问题时,组织该活动碰到一些困难。结合以下学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并发现问题,在头脑中形成知识脉络。
  四、教学小结及分析
  本节课的小结一部分由学生谈收获和体会,一部分由老师总结提升。学生们都感到收获很大,体会到学习化学键以及学习化学是有用的。老师则从化学键学习的意义(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原子层面、化学键层面、能量层面讨论化学反应的实质)及化学键研究的意义(回扣新课引入)。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思路清晰,问题、活动和知识之间的逻辑性关系强,活动开展扎实,问题讨论深入,任务驱动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基本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学生思维活跃,积极而投入,思维不断碰撞。从后续课中看出学生的概念形成、知识接受、用语落实都比较好。
  五、应改进之处
  本节课给学生的空间比较小,整体教学的时间把握仍然有一些困难。本节课后部的化学键与化学反应实质之间的关系部分,没有能够使学生充分理解。面对课上学生的突发问题,教师的应变能力还有待提高,对课上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下多学习,多提高,多一些知识的储备,才能更好地回答学生的问题,真正促进学生的提高。
  (作者单位:吉林长春市一三七中学)
  (责任编校:长江)
其他文献
元、明、清三朝在边疆推行土司制度,本质是中央政府对边疆民族的一种管理方式,是封建君主采取因俗而治的一种民族制度措施,由中央政权委任西南多族群聚居地区族群首领世袭管理其辖区的职官制度,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中央王朝对土司的控制是间接控制与直接控制相结合.
在《新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数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进行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能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同时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具有抽象性。而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也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针对他们和这一年龄特点和
期刊
婴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应该充分利用儿童的各种感官,使儿童能够多渠道地接受信息、表达思想、促进婴幼儿语言发展。幼儿主要用整体式认知事物,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先整体后局部,而且幼儿的自然记忆能力也就是机械记忆能力特别强。婴幼儿学习母语,环境是最好的老师,让他们在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中,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作用自然习得母语。“幼儿听读游戏识字”正是根据幼儿的特有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抓
期刊
烈士刘志丹同志革命事略  1943年  编者按:按陕西省档案馆保存的油印稿刊印。  赵通儒曾多次谈及撰写《刘志丹传》的情况:  1、1949年6月《西安杂记》中记载《过去的一些作品》时,目录中有《刘志丹传》。  2、1952年6月《六大以前——中国革命之前途(敬云)》读书笔记中载:“为了让别的同志出名,关于《志丹传》,我一直留给别的同志去写。待到1943年,再无法等待了,我执笔草之。”  3、未注
期刊
粗心、马虎是小学生的通病,更是低年级学生的突出问题。“马虎”,使小学生作业上的错误率急剧攀升,错题的订正不止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延长了教师的作业批改时间。因此说,消除“马虎”现象,能提高小学生的作业质量,亦能相应的减轻学生课业与教师批改负担。近年来,我遵循轻负高质的精神,在“关注‘马虎’现象,提高低年级数学作业质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现将我在探索中教学体会叙述如下:  一、关注“漏题”现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