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发展现状与展望

来源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w961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结了我国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国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保障方法,并结合现阶段我国铁路工程建设特点,指出了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依然面临服役环境复杂化、原材料资源短缺和过早劣化等挑战,提出了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长寿命化、定量化、智能化和可预测性的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带栓钉连接件型钢与混凝土的黏结主要通过化学胶着力、界面摩擦力以及机械咬合力共同作用实现,冻融循环作用将削弱界面的黏结性能.通过将静水压理论有机的融入混凝土冻融循环破坏过程,结合混凝土界面力学、黏着摩擦理论,分析冻融循环作用对两者界面黏结性能破坏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型钢混凝土受冻时界面产生的静水压力是胶着力、摩擦力破坏的主因,混凝土受冻胀裂导致栓钉抗剪承载能力下降,使冻融后两者界面的黏结强度迅速降低.基于常温下带栓钉连接件型钢混凝土推出试件的相关计算,提出了冻融循后带栓钉连接件型钢混凝土推出试件的承载能力
作为海岛工程的常用建筑材料,珊瑚钙质砂在海水环境中的热传导特性变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基于热探针法测定模拟海水作用试验条件下珊瑚钙质砂的导热系数变化特征,探讨了盐溶液浓度、盐溶液含量、浸泡养护时间等因素对钙质砂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珊瑚钙质砂导热系数λ值随着NaCl盐溶液浓度M、浸泡养护时间T的增加分别递减,减少幅度逐渐变缓;(2)NaCl盐溶液含量ω极大地影响着珊瑚钙质砂导热系数λ的变化,λ值随ω值的增加而递增,二者具有较好的指数增长关系;(3)上述规律发生的本质原因在于室温下NaC
为了研究入模温度和引气剂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微观孔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标准养护下5、10、15、20℃这4组入模温度和0、0.05%、0.10%、0.15%、0.20%这5组引气剂掺量下的强度试验,以及测试了28 d龄期下混凝土的微观孔隙结构.结果表明:28 d龄期时,入模温度从5℃提高到20℃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了51.3%,入模温度提高加快了水泥的水化反应,改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之相反,引气剂含量增加到0.20%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下降了50.9%(入模温度为20℃),引气剂
为准确预测高强混凝土(HSC)的强度变化规律,调研收集了225组HSC配合比及其28 d强度数据,对统计变量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并基于enter法建立了不同胶凝体系HSC的28 d强度与配合比之间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不同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散点图、残差图数据分布情况,并结合拟合优度指标和相对误差指标对模型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硅灰掺量、水胶比、胶凝材料总量和减水剂掺量对HSC的28 d强度影响效果显著,影响程度依次递减,P值均小于0.01;3种胶凝体系HSC强度回归模型的回归效果和预测
基于松散体积法配制同时加入硅灰和粉煤灰两种矿物掺合料的轻骨料混凝土,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改变净水灰比、粉煤灰掺量、砂率、硅灰掺量四个影响因素,浇筑不同配合比的轻骨料混凝土试块,测定其干表观密度、28 d抗压强度和比强度,分析各影响因素对轻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硅灰能显著提高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且硅灰掺量在3%~6%之间较为合理.并配制出了结构用强度等级为LC30~LC45的双掺硅灰、粉煤灰轻骨料混凝土,为双掺硅灰、粉煤灰轻骨料混凝土的应用提供依据.
为了研究石粉含量对中低强度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设计了4组不同石粉含量的C35机制砂混凝土,并进行了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以及微观结构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适量的石粉可以优化混凝土的孔隙结构,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劈裂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过量的石粉会增加混凝土早期开裂风险,且对混凝土强度不利;建议在配制此类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时,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应控制在20%以内.
为研究各配制参数对活性粉末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的影响,依据GB/T 31387—2015《活性粉末混凝土》,共设计了18组不同配合比的100 mm×100 mm×100 mm混凝土试块,以骨料品种、骨料级配、粉煤灰、缓凝剂、矿物添加剂等为参数,测定其3~28 d的抗压与抗折强度.研究表明:在RPC配合比设计中,细骨料用石英砂替换一部分标准砂,有利于强度的提高;其中石英砂的占比越高,强度越高,当石英砂全部替代标准砂时,RPC强度最高;考虑颗粒间的填充密实与RPC的抗压与抗折强度,建议石英砂的骨料
首先选取了细骨料取代率、水泥取代率、粉煤灰掺量为主要试验参数,制作了25组150个玻璃混凝土立方体试块,通过基本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对其坍落度、破坏形态、抗压强度和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进行了测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玻璃砂掺量的增大,混凝土坍落度显著改善;玻璃混凝土立方体破坏形态与普通混凝土立方体破坏形态类似;对于7 d龄期玻璃混凝土,用玻璃砂取代细骨料后,混凝土体现出早强性,随着玻璃粉掺量的增大,混凝土强度大幅降低;对于28 d龄期玻璃混凝土,玻璃砂掺量对混凝土强度影响不显著,随着玻璃粉掺量的增
梳型结构的聚羧酸分子具备自由度大、可设计性强等优点可以解决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基于自由基组合理论,以甲基丙烯聚氧乙烯醚(HPEG)、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乙烯基膦酸为主要原材料,成功合成了小坍落度混凝土用聚羧酸保坍剂;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不同配合比对合成保坍剂的性能影响,当酸醚比为2.3、酯醚比为4、链转移剂用量0.4%、乙烯基膦酸用量5%(占单体总质量)时,合成的保坍剂具有极佳的水泥净浆流动度保持能力;通过红外光谱检测了合成保坍剂的分子结构;保坍剂在小坍落度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表明,保坍剂能使混凝土在2 h内
运用XRD、SEM、核磁共振等测试方法研究了MgO碱当量对碱矿渣材料的抗压强度、水化产物及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给定碱当量范围内(3%~11%),碱矿渣砂浆的抗压强度与MgO碱当量近似呈现线性关系.MgO激发矿渣材料的水化产物主要是水滑石、托贝莫来石等C-S-H和方解石,随着龄期增长,水滑石、托贝莫来石型C-S-H结晶程度逐渐提高.随着MgO碱当量增大,碱矿渣砂浆28 d孔结构不断粗化,孔隙率不断降低,最小孔径均大于10 nm.研究结果可为MgO基碱矿渣材料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