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法在程序设计课教学中的探索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ie870718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改革中职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将按知识结构组织教学的传统教学法改为按任务项目组织教学,实践证明,这对激发学生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使本来枯燥的程序设计变得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寓教于行,提高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意义重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 键 词] 程学设计;项目教学;激发兴趣;提高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170-01
  在中职院校里,学生的基本状况是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理解能力相对较差,逻辑思维能力不强。面对这些学生如何讲好程序设计课?传统的程序设计,偏重于课程的知识体系讲解,例如讲C程序设计时,大部分以知识结构为体系的教材的章节都是按C程序设计简介、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控制语句、函数、数组、指针、文件等来编排的,看起来知识系统十分严密完整,但却脱离实践与学生实际。不少学生反映,这门课程的学习开始时觉得枯燥无味没有兴趣,中间时却感到神秘莫测难以理解,到最后则认为杂乱无章不知何用。让学生编程解决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感到一头雾水,“老虎吃天无处下爪”。
  看来中职的程序设计课程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否则我们培养的人将是不会动手的书呆子,毕业时将难以就业。所幸的是,这些年关于中职教育的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关于程序设计课程的改革也不断深入。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引进了项目教学法,尝试用项目教学代替知识教学,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与传统的按知识系统组织教学不同,项目教学是以一个个具体的生产、生活中活生生的实例来组织教学的,因而也称为案例教学或任务教学。当然这些实例的安排应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
  这样组织教学,由于课堂上少了从概念到概念的抽象讲解,多了从实例到动手解决问题的具体应用,教师讲起来生动活泼,学生学起来情趣倍增,整个课堂教与学互动,气氛热烈,效果甚好,真正把过去按知识结构组织教学所带来的难以避免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变成了课堂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启发讨论式的双向互动教学。学生感到程序设计再也不是空对空的纯理论,而是密切结合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和积极性,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有助于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竞争能力。
  例如,以400米标准跑道进行10000米赛跑为例,对C语言的循环结构做了重点介绍。指出C语言中,循环有三种描述形式。一种是“先判后做”循环;一种是“先做后判”循环。而不管是哪种循环,都是当循环条件成立时做循环,一旦循环条件不成立,则立即结束循环。
  “先判后做”循环有两种描述形式:while循环和for循环;“先做后判”循环只有一种描述形式:do……while循环。只不过对于while循环和do……while循环,循环变量必须在循环语句开始关键字while或do之前赋初值,并且循环体内必须有循环变量的显式更新语句,而循环条件则放在while关键字之后的一对圆括号内;而for循环则将循环变量的赋初值语句、循环条件语句、循环变量的更新语句,都集成到了for关键字之后的一对圆括号内。它们还可以相互嵌套用来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在讲解了三种循环描述各自的语法结构后,可以指导学生画出for循环流程图。最后,引导学生写出C语言源程序如下: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j, gzj,dzj;
  for(i=16;i<=87;i++) //区码循环
  {
  printf(“第%2d区\n”,i);
  gzj=i+160; //汉字机内码高字节等于区码+160
  for(j=1;j<=94;j++) //每个区内的位码循环
  {
  dzj=j+160; //汉字机内码低字节等于位码+160
  printf("%c%c ",gzj,dzj); //输出一个汉字
  if (j%25==0) printf(“\n”);//每行輸出25个汉字
  }
  printf(“\n”); //位循环结束,换行
  }
  printf(“\n”); //区循环结束,光标复位到下行首列
  }
  经过编译、连接、运行,果然达到了全部汉字一个不落输出的设计要求。
  经过这样教学,学生普遍反映具体生动,易于理解,便于掌握,真正学到了使用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中职院校的程序设计课程,尽管较为简单但却很难教好,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改传统的以知识结构为主线组织教学为以项目任务为主线组织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都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森.高职高专21世纪计算机规划教材:C程序设计[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2]李丽娟.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 探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中的传统和现代《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应用型大学该专业的培养特点提出改进《金属材料成型自动控制》课程的方法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经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验证改革的效果和必要性。  [关 键 词] 应用型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控制;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将进入内分泌科轮转的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PDCA循环法进行临床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比较两组住院医师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住院医师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法能够提高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的临床带教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期刊
[摘 要] 在新趋势、新学生、新学习特点背景下,尝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采取協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实现知识内容的转变、学习动力的转变、能力培养的转变、评价体系的转变以及教学角色的转变等,以期达到减少教师信息流失、培养学生各项综合能力的目的。  [关 键 词] 探究式;协作学习;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132-01  一
期刊
[摘 要]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还处于探索实践阶段,针对该类型研究生在培养中注重“应用型”的特点,依托厦门理工学院“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项目,在实践环节、导师队伍建设、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等方面通过校、政、企三方协同创新构建了“六联两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六年实践表明,该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科研水平,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新模式与新思路
期刊
[摘 要]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学人才培养和输送逐渐成为所有医学院发展的前进方向。而医学院校研究生试验教学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环节,对提升科研成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医学院研究生麻醉实验室中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措施,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开展,让医学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升和改进。  [关 键 词] 麻醉实验室;科学管理;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 课前准备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中学语文课堂的实地考察发现,目前中学语文课堂的课前准备活动存在时间过长、活动重结果而忽视本身导致流于形式及活动内容与新授课内容极少有联系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分析,提出一些建议。  [关 键 词] 中学语文;课前准备活动;观察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146-02
期刊
[摘 要] 对新高考改革方案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可以了解新高考改革的基本精神和一些相关重要举措,高中英语一年两考的模式对高考改革而言有了新的破局和立势。为了解新高考改革背景中高中英语教师的话语特点,以上海市三节网络慕课公开课为例进行系统的课堂话语分析。  [关 键 词] 新高考;高中英语;话语权;网络慕课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
期刊
[摘 要] 归因及归因理论一直以来都受到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归因对人的情感和行为的影响。中职升本学生是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的群体,了解中职升本学生的归因特点,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归因是非常必要的,对中职升本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教育者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 键 词] 中职升本学生;成败;归因特点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志码] A [文
期刊
[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
期刊
[摘 要] 基于国家政策方针指引的大背景,指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助力脱贫的依据。根据枣强县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劳动力“订单培训”为例,提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脱贫的五条路径。即依托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培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贫困学生带薪培训,解决就业后顾之忧,提升农民的整体精神风貌。  [关 键 词]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精准扶贫;订单培训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