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匠精神”的存在论诠释——以《庄子》中的匠人群体为例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tianl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中的匠人们并不把自身视为某种中心化的主体,也不把所打交道的对象视为固定不变的客体。他们善于通过自我内在精神的调整和修养为主客互动所当场生成的"构成域"提供最大的开放性,并在这种技艺活动的"缘构生成"过程中构建自身、实现自己的存在。他们对于可能妨碍这种生动的缘构过程的机械装置表现出警惕和排斥。
其他文献
论述了在统一的集在环境下,基于零件特征的组合夹具原型系统FJIG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利用特生模型提供的几何数据,特征数据,CAPP加工数据来实现组合实现定位和夹肾特征的自动确定,元件自
隐喻中的相似与非隐喻中的相似具有不同的特点。目前隐喻理论中对隐喻中的相似概念总是从定性出发,止步于一个总体性的描述。但是事实上,对于相似的判断暗含了从量变到质变的
针对大同某煤矿用水困难,矿井废水铁锰含量高,采用微孔曝气、锰砂过滤、超滤、反渗透相结合的处理工艺解决矿区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从而推动了膜分离技术在中水回用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