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转变观念是达到关注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语文教育;课程优势;人文素养
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如何着眼于时代要求,主动发挥语文课程优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加强课堂实验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提出:“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可以看出,新课程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使学生具有人文素养,大大注重了人文教育,致力于培养人格完善的学生。
著名小说家峻青曾说过:“一个人的一生尽管很漫长,但紧要之处往往只有几步,尤其是在他年轻的时候。”
可见,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会对其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那么,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这方面的发展呢?在讲授《陈情表》这篇文章时,我就陷入了这样的思考之中。
《陈情表》是篇感人至深的古文。为了实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教学目标,我决定把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我先找来朱自清的《背影》与之进行比较,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这篇文章思想主题的理解。接着,我请学生轮流讲述自己和亲人之间最难忘的一件事。刚开始,他们还比较轻松愉悦,但慢慢地,气氛凝重了起来——他们已被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深深震动了,很多同学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我趁势给学生每人分发一张彩纸,让他们写下自己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完后折成自己喜欢的形状,用信封封好。我告诉他们,将在家长会上送给家长,我想他们的父母定会因为子女的理解而深深感动!
这篇课文,我放弃传统语文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了最佳的教学情境,让他们讲出了心中对家人的美好情结。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同时浓浓的亲情已经深深植根在他们的心中,更重要的是,感恩的情感深深扎根于他们的心间,能有效“促进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改变教材思想内容评价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就确定了语文课的文化性质。文化本身是具有包容和多向的特点的,我们对文化现象本身的解读以及对文化载体教育功能的利用,都要与文化本身的功能特点相适应。但我们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经常犯价值观视域狭小的毛病,并直接影响了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
比如,传统教学对“人”本身重视不够,关怀不够。平时,谈到“见义勇为与珍惜热爱生命”、“提倡奉献精神与提高生活质量”等话题时,我们往往毫不犹豫地肯定前者,而对后者表示谨慎的态度,还经常把它们对立起来,甚至认为后者是错误的。
又如,只要读外国的和古代的作品,老师就一定要引导学生找出文章“暴露了什么,批判了什么,鞭笞了什么”之类,缺乏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的胆略和习惯,缺乏文化层面价值观的关照、鉴别和认同。
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人文胸怀,就必须改变那种强烈的排他思维,而代之以宽容、理解和尊重。
讲授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时,我想起了旧教材第一册的一篇课文:茨威格的散文《世间最美的坟墓》。同样是对死亡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到两位作家“思考死亡的目的并不是消极地等待死亡,而是积极地促进自身的生活”。但史铁生对生死的豁达是基于“生和死是不可抗逆的自然规律”的观念,这显然是受到了道家生死观的影响,对生死泰然处之,“恬于生而静于死”。这与托尔斯泰的生死观截然不同。托尔斯泰受基督教文明的影响,他崇尚的是死后进入一个极乐世界,获得永恒的幸福;受俄国知识分子崇尚土地、回归自然的影响,他渴望过的是苦行僧般朴素的生活,死能和土地结合,在自然中寻求灵魂的安宁。
于是,这堂课我上成讨论课,引导学生比较阅读、讨论这两篇文章。课堂上,我没有提及道家的“明哲保身”的避世思想,也没有提及托尔斯泰的“极乐世界”是封建迷信思想或是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等等,而是让学生各抒己见。我发觉,学生讨论气氛热烈,完全跳出了“暴露了什么,批判了什么,鞭笞了什么”之类的圈圈。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深入,通过作者对生命的态度和思考来关照自己的生命,发现生之可贵,生之美丽,加深对生命的感悟,而且了解了中西生命文化的不同,了解了汉民族和俄罗斯民族的精华。学生在生命意识被唤醒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了阅读的能力,培养了人文素养,有了“和而不同”的胸襟气度。
三、设置选修课、活动课
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实践和实验的比重,必然要求课程的设置要有选修课、活动课等课程形式。新课程强调对学生创新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必然要求课程的设置要与之所体现出来的特点与要求相适应。
1.设置选修课。
为了较好地实现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的双重目标,我们参照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体例,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开设了几个选修课程。比如,我们开设了《现代散文名家代表作赏析》和《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两个选修课程;同时,为了既能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能力发展的需要,又能充分突出本地、本校的课程特色,使学校课程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引导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我们开设了《泉州戏曲》、《自由写作》两个选修课程。
这样,通过几个选修课程,既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加深,起到了积极的辅助补充作用,又给学生提供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发展舞台,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设置活动课。
传统的语文教学的观念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在教学评价上忽视学生的语文技能的形成和运用。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充分利用活动课程的实践性性质,结合教材资源,适时开展语文活动课,为学生提供机会,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如讲授《胡同文化》时,我想到,我们福建泉州文化底蕴深厚,也有很多的文化瑰宝,如“石雕”、“惠女服饰”、“闽南古建筑”、“南音”、“木偶戏”、“梨园戏”等等,何不发动学生课余时间,深入现实生活中寻找“泉州文化”?于是,我立即在所任教班级开展“寻找泉州文化”的图片征集活动。学生踊跃参加,一周内,我收集到了近百张图片,在校内办起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泉州文化图片展”。
这次活动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提高,通过“寻找泉州文化”,同学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多的了解,有了更深的感情,也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语文教学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因此,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顺应语文课程改革的大潮,深入学习贯彻语文新课程标准,主动发挥语文课程优势,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个性开发为核心,大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出合乎时代要求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语文教育;课程优势;人文素养
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如何着眼于时代要求,主动发挥语文课程优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加强课堂实验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提出:“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可以看出,新课程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使学生具有人文素养,大大注重了人文教育,致力于培养人格完善的学生。
著名小说家峻青曾说过:“一个人的一生尽管很漫长,但紧要之处往往只有几步,尤其是在他年轻的时候。”
可见,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会对其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那么,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这方面的发展呢?在讲授《陈情表》这篇文章时,我就陷入了这样的思考之中。
《陈情表》是篇感人至深的古文。为了实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教学目标,我决定把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我先找来朱自清的《背影》与之进行比较,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这篇文章思想主题的理解。接着,我请学生轮流讲述自己和亲人之间最难忘的一件事。刚开始,他们还比较轻松愉悦,但慢慢地,气氛凝重了起来——他们已被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深深震动了,很多同学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我趁势给学生每人分发一张彩纸,让他们写下自己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完后折成自己喜欢的形状,用信封封好。我告诉他们,将在家长会上送给家长,我想他们的父母定会因为子女的理解而深深感动!
这篇课文,我放弃传统语文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了最佳的教学情境,让他们讲出了心中对家人的美好情结。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同时浓浓的亲情已经深深植根在他们的心中,更重要的是,感恩的情感深深扎根于他们的心间,能有效“促进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改变教材思想内容评价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就确定了语文课的文化性质。文化本身是具有包容和多向的特点的,我们对文化现象本身的解读以及对文化载体教育功能的利用,都要与文化本身的功能特点相适应。但我们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经常犯价值观视域狭小的毛病,并直接影响了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
比如,传统教学对“人”本身重视不够,关怀不够。平时,谈到“见义勇为与珍惜热爱生命”、“提倡奉献精神与提高生活质量”等话题时,我们往往毫不犹豫地肯定前者,而对后者表示谨慎的态度,还经常把它们对立起来,甚至认为后者是错误的。
又如,只要读外国的和古代的作品,老师就一定要引导学生找出文章“暴露了什么,批判了什么,鞭笞了什么”之类,缺乏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的胆略和习惯,缺乏文化层面价值观的关照、鉴别和认同。
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人文胸怀,就必须改变那种强烈的排他思维,而代之以宽容、理解和尊重。
讲授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时,我想起了旧教材第一册的一篇课文:茨威格的散文《世间最美的坟墓》。同样是对死亡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到两位作家“思考死亡的目的并不是消极地等待死亡,而是积极地促进自身的生活”。但史铁生对生死的豁达是基于“生和死是不可抗逆的自然规律”的观念,这显然是受到了道家生死观的影响,对生死泰然处之,“恬于生而静于死”。这与托尔斯泰的生死观截然不同。托尔斯泰受基督教文明的影响,他崇尚的是死后进入一个极乐世界,获得永恒的幸福;受俄国知识分子崇尚土地、回归自然的影响,他渴望过的是苦行僧般朴素的生活,死能和土地结合,在自然中寻求灵魂的安宁。
于是,这堂课我上成讨论课,引导学生比较阅读、讨论这两篇文章。课堂上,我没有提及道家的“明哲保身”的避世思想,也没有提及托尔斯泰的“极乐世界”是封建迷信思想或是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等等,而是让学生各抒己见。我发觉,学生讨论气氛热烈,完全跳出了“暴露了什么,批判了什么,鞭笞了什么”之类的圈圈。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深入,通过作者对生命的态度和思考来关照自己的生命,发现生之可贵,生之美丽,加深对生命的感悟,而且了解了中西生命文化的不同,了解了汉民族和俄罗斯民族的精华。学生在生命意识被唤醒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了阅读的能力,培养了人文素养,有了“和而不同”的胸襟气度。
三、设置选修课、活动课
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实践和实验的比重,必然要求课程的设置要有选修课、活动课等课程形式。新课程强调对学生创新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必然要求课程的设置要与之所体现出来的特点与要求相适应。
1.设置选修课。
为了较好地实现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的双重目标,我们参照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体例,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开设了几个选修课程。比如,我们开设了《现代散文名家代表作赏析》和《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两个选修课程;同时,为了既能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能力发展的需要,又能充分突出本地、本校的课程特色,使学校课程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引导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我们开设了《泉州戏曲》、《自由写作》两个选修课程。
这样,通过几个选修课程,既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加深,起到了积极的辅助补充作用,又给学生提供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发展舞台,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设置活动课。
传统的语文教学的观念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在教学评价上忽视学生的语文技能的形成和运用。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充分利用活动课程的实践性性质,结合教材资源,适时开展语文活动课,为学生提供机会,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如讲授《胡同文化》时,我想到,我们福建泉州文化底蕴深厚,也有很多的文化瑰宝,如“石雕”、“惠女服饰”、“闽南古建筑”、“南音”、“木偶戏”、“梨园戏”等等,何不发动学生课余时间,深入现实生活中寻找“泉州文化”?于是,我立即在所任教班级开展“寻找泉州文化”的图片征集活动。学生踊跃参加,一周内,我收集到了近百张图片,在校内办起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泉州文化图片展”。
这次活动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提高,通过“寻找泉州文化”,同学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多的了解,有了更深的感情,也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语文教学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因此,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顺应语文课程改革的大潮,深入学习贯彻语文新课程标准,主动发挥语文课程优势,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个性开发为核心,大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出合乎时代要求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