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从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举办方实现了经济收益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争先恐后的开始申办大型体育赛事。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举办体育赛事还能快速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对杭州体育赛事社会文化环境的综合分析,从社会文化环境视角去发现杭州体育赛事发展的基本年状况、存在的问题,提出本人的粗浅建议和策略,旨在对杭州市体育赛事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杭州;社会文化环境;体育赛事;影响
一、什么是社会文化环境、体育赛事、体育赛事社会文化环境
1.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形成和变动的一种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企业营销诸多变量中最复杂、最深刻、最重要的变量 。社会文化是某一特定人类社会在其长期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它主要由特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伦理道德规范、审美观念、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等内容构成,它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消费观念、需求欲望及特点、购买行为和生活方式,对企业营销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具体包括教育状况、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消费习惯等方面。
2.体育赛事是对以体育比赛为核心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体育赛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涉及赞助、门票销售、运动员包装、媒体推广、电视转播、广告策划、赛事场地安排、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赛事越来越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体育赛事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功能通过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筹备、策划和管理,还对与赛事相关的、附属的、衍生事物进行管理,赛事的规模和举办的形式受具体项目的规则、举办地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影响,具有组织文化背景、项目管理性质和市场潜力,提供竞赛产品和拉动相关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满足不同参与者分享经历的需求,對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经济发展环境、自然环境和休闲娱乐等领域都产生积极影响,随着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不断成功,体育赛事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3.体育赛事社会文化环境。是指区域体育赛事网络内人们长期的协作、彼此的信任,以及本地居民长期形成的关于体育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民族精神、宗教信仰、教育水平等内容。
二、杭州的体育赛事社会文化环境
杭州作为文明之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这些丰硕的物质文明对杭州的赛事社会文化环境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赛事社会文化环境具体包括教育状况、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消费习惯等方面。
1.教育状况:《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09)》推出2008年度对3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教育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教育满意度排名位居第二。《关于浙江省各城市教育科技水平的分析》中显示:杭州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基础素质教育等综合得分排名第一可谓当之无愧,杭州聚集了浙江省大量的科技力量。
2.宗教信仰:杭州是汉族聚居、少数民族散杂的地区,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除汉族以外有26个少数民族,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个宗教,可以说杭州这个城市非常包罗万象海纳百川、开放度和包容度都极高的城市,人们接纳世界憧憬未来。
3.价值观念:杭州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途径,确定“民生、礼仪、诚信、感恩、奉献、关爱、信仰、责任、科学、爱国、创新、和谐”12个关键词,积极谋求多元社会中的价值共识,全面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着力构建健康发展的文化软实力,为富民强市、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4.消费习惯:杭州有“购物天堂、美食之都”之称,市民的消费习惯有如下特点:消费多元化;消费观念开放、消费市场空间扩大;消费层次升级、消费阶段变化递进;居民具有理性、符合自己能力范围的消费观;注重消费品质、不盲目迷信洋品牌;媒体广告仍然是市民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消费内容仍较为传统。
三、杭州的体育赛事现状
随着《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发布,体育产业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体育赛事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的重要途径。体育赛事不仅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象征,也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和社会的缩影,在优化城市人文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杭州市体育赛事社会文化环境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体育风俗习惯良好,民间开展传统体育项目较多。二是杭州市民竞争和拼搏意识较强。三是体育竞赛社会风气良好。四是赛事组委会赞助商运动员观众四者之间充分信任。五是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协作开发体育项目较多。六是杭州市民体育素质较高。
2.杭州市体育赛事社会文化环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市民在体育消费观念上较消极,企业投入体育赛事的力量不足,政府对体育赛事的政策支持还不够。二是缺乏高素质复合型体育人才。三是缺乏高水平的运营机构。四是承办赛事多但知名赛事少。五是体育赛事产业化不完善。
四、优化杭州市体育赛事社会文化环境的建议
1.政府、企业、市民应提高认识,改变对体育赛事的价值观念,优化体育赛事结构,加强体育赛事评估,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赛事体系。鼓励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等单位广泛举办各类体育比赛,广泛开展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性体育赛事。丰富节假日体育赛事活动,大力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群众性参与度高的品牌体育赛事,发挥体育明星和运动达人的示范作用,激发市民体育需求。
2.政府应加强政策扶持,推进赛事产业化,围绕“赛事之都”建设,发挥其在体育设施、赛事、人才、科技、金融等方面的综合集聚优势,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和高端要素集聚,形成以竞赛表演为核心、以全民健身和场馆服务为支撑、以体育文创为驱动的现代体育服务业都市区。
3.政府加大赛事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体育赛事,加强体育赛事品牌建设。大力支持体育企业公司实施商标战略,促进体育赛事衍生品创意和设计开发,推进相关体育赛事产业健康发展
4.提升体育后备力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鼓励条件好的运动员走职业发展道路,努力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体育明星。
5.着力打造品牌赛事,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既要挖掘本地品牌赛事,又要积极引进适合本地开发和培育的一流品牌赛事。重大赛事筹办为体育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竞赛表演业是引领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源泉。浙江杭州将首次承办大型综合体育赛事: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及世界游泳大会、2019年世界皮划艇马拉松锦标赛等国际单项体育赛事、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组织好杭州马拉松赛、横渡钱塘江、WBA 世界拳王争霸赛、CBA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和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杭州赛区),为了与大型综合体育赛事对接,必将全方位打造覆盖体育场馆服务、竞赛表演、体育建筑、体育旅游等业态的赛事经济产业链。
6.有关部门合力布局体育资源,合理打造大型综合体育场馆,以筹办2022年亚洲运动会、国际泳联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等重大赛事为契机,加快建设奥体博览城等大型场馆,推动大中型体育场馆运营改革与创新。
7.培育赛事运营机构,促进赛事市场化发展。出台体育赛事安保服务标准,积极推进安保服务社会化,降低赛事成本和 活动成本。加强体育赛事的名称、标志、空间等无形资产的开发,提升体育赛事无形资产保护和管理水平。支持媒体转播与宣传体育赛事和群众体育活动,以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为平台,加强资源营销,丰富体育赛事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江涵.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因子分析——以浙江省四大都市区为例[J].现代商业,2011(26):195-197.
[2]单勇,徐晓燕.论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J].浙江体育科学,2004(06):30-32.
[3]金丽燕,徐开娟.体育赛事对环境的影响及绿色体育实践举措[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04):12-17.
【关键词】杭州;社会文化环境;体育赛事;影响
一、什么是社会文化环境、体育赛事、体育赛事社会文化环境
1.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形成和变动的一种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企业营销诸多变量中最复杂、最深刻、最重要的变量 。社会文化是某一特定人类社会在其长期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它主要由特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伦理道德规范、审美观念、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等内容构成,它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消费观念、需求欲望及特点、购买行为和生活方式,对企业营销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具体包括教育状况、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消费习惯等方面。
2.体育赛事是对以体育比赛为核心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体育赛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涉及赞助、门票销售、运动员包装、媒体推广、电视转播、广告策划、赛事场地安排、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赛事越来越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体育赛事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功能通过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筹备、策划和管理,还对与赛事相关的、附属的、衍生事物进行管理,赛事的规模和举办的形式受具体项目的规则、举办地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影响,具有组织文化背景、项目管理性质和市场潜力,提供竞赛产品和拉动相关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满足不同参与者分享经历的需求,對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经济发展环境、自然环境和休闲娱乐等领域都产生积极影响,随着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不断成功,体育赛事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3.体育赛事社会文化环境。是指区域体育赛事网络内人们长期的协作、彼此的信任,以及本地居民长期形成的关于体育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民族精神、宗教信仰、教育水平等内容。
二、杭州的体育赛事社会文化环境
杭州作为文明之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这些丰硕的物质文明对杭州的赛事社会文化环境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赛事社会文化环境具体包括教育状况、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消费习惯等方面。
1.教育状况:《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09)》推出2008年度对3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教育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教育满意度排名位居第二。《关于浙江省各城市教育科技水平的分析》中显示:杭州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基础素质教育等综合得分排名第一可谓当之无愧,杭州聚集了浙江省大量的科技力量。
2.宗教信仰:杭州是汉族聚居、少数民族散杂的地区,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除汉族以外有26个少数民族,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个宗教,可以说杭州这个城市非常包罗万象海纳百川、开放度和包容度都极高的城市,人们接纳世界憧憬未来。
3.价值观念:杭州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途径,确定“民生、礼仪、诚信、感恩、奉献、关爱、信仰、责任、科学、爱国、创新、和谐”12个关键词,积极谋求多元社会中的价值共识,全面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着力构建健康发展的文化软实力,为富民强市、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4.消费习惯:杭州有“购物天堂、美食之都”之称,市民的消费习惯有如下特点:消费多元化;消费观念开放、消费市场空间扩大;消费层次升级、消费阶段变化递进;居民具有理性、符合自己能力范围的消费观;注重消费品质、不盲目迷信洋品牌;媒体广告仍然是市民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消费内容仍较为传统。
三、杭州的体育赛事现状
随着《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发布,体育产业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体育赛事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的重要途径。体育赛事不仅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象征,也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和社会的缩影,在优化城市人文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杭州市体育赛事社会文化环境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体育风俗习惯良好,民间开展传统体育项目较多。二是杭州市民竞争和拼搏意识较强。三是体育竞赛社会风气良好。四是赛事组委会赞助商运动员观众四者之间充分信任。五是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协作开发体育项目较多。六是杭州市民体育素质较高。
2.杭州市体育赛事社会文化环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市民在体育消费观念上较消极,企业投入体育赛事的力量不足,政府对体育赛事的政策支持还不够。二是缺乏高素质复合型体育人才。三是缺乏高水平的运营机构。四是承办赛事多但知名赛事少。五是体育赛事产业化不完善。
四、优化杭州市体育赛事社会文化环境的建议
1.政府、企业、市民应提高认识,改变对体育赛事的价值观念,优化体育赛事结构,加强体育赛事评估,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赛事体系。鼓励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等单位广泛举办各类体育比赛,广泛开展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性体育赛事。丰富节假日体育赛事活动,大力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群众性参与度高的品牌体育赛事,发挥体育明星和运动达人的示范作用,激发市民体育需求。
2.政府应加强政策扶持,推进赛事产业化,围绕“赛事之都”建设,发挥其在体育设施、赛事、人才、科技、金融等方面的综合集聚优势,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和高端要素集聚,形成以竞赛表演为核心、以全民健身和场馆服务为支撑、以体育文创为驱动的现代体育服务业都市区。
3.政府加大赛事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体育赛事,加强体育赛事品牌建设。大力支持体育企业公司实施商标战略,促进体育赛事衍生品创意和设计开发,推进相关体育赛事产业健康发展
4.提升体育后备力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鼓励条件好的运动员走职业发展道路,努力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体育明星。
5.着力打造品牌赛事,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既要挖掘本地品牌赛事,又要积极引进适合本地开发和培育的一流品牌赛事。重大赛事筹办为体育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竞赛表演业是引领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源泉。浙江杭州将首次承办大型综合体育赛事: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及世界游泳大会、2019年世界皮划艇马拉松锦标赛等国际单项体育赛事、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组织好杭州马拉松赛、横渡钱塘江、WBA 世界拳王争霸赛、CBA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和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杭州赛区),为了与大型综合体育赛事对接,必将全方位打造覆盖体育场馆服务、竞赛表演、体育建筑、体育旅游等业态的赛事经济产业链。
6.有关部门合力布局体育资源,合理打造大型综合体育场馆,以筹办2022年亚洲运动会、国际泳联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等重大赛事为契机,加快建设奥体博览城等大型场馆,推动大中型体育场馆运营改革与创新。
7.培育赛事运营机构,促进赛事市场化发展。出台体育赛事安保服务标准,积极推进安保服务社会化,降低赛事成本和 活动成本。加强体育赛事的名称、标志、空间等无形资产的开发,提升体育赛事无形资产保护和管理水平。支持媒体转播与宣传体育赛事和群众体育活动,以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为平台,加强资源营销,丰富体育赛事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江涵.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因子分析——以浙江省四大都市区为例[J].现代商业,2011(26):195-197.
[2]单勇,徐晓燕.论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J].浙江体育科学,2004(06):30-32.
[3]金丽燕,徐开娟.体育赛事对环境的影响及绿色体育实践举措[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0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