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无名的生活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c657924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末的时候,我又一个人到办公室坐着,打开电脑,想着能写点什么。
  这是最近常有的生活模式。
  现在,我在当地县级报社做一份编辑、记者的工作。每周一、周二负责编排两个A3大小的历史文化版面,周二晚上加班,对报纸所有8个版面的文字进行最后的总校对、定稿,完成每周一期的出版任务。周三到周五,则是不定时的新闻采访,回来要马上写完稿件,在新闻网站、微信公众号传播。有时,周末值班采访,从早上到晚上,直到深夜加班,必须在指定的时间点前赶出稿子,向省、市报纸供稿。一周三、四次的采访,加上准备下期版面的资料,足以让整周时间显得繁忙而急促。
  但这样的生活似乎少了点什么,每天做着几乎相同的事,只觉时间在一周周飞逝,却留不下多少深刻印象。
  卡夫卡说:“遥远的事看得最清楚。”我愈加确信,并欣然接受。我大概会一直做这份工作,而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或提升的空间。大多数时间里,庸常的生活在共性上淹没一切,而个体的印记、心灵的色泽似乎越来越弱。
  我和别人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一个人过着相对清寂的生活。很少和别人聚会,除了单位,就是家。生活简单得像一幅素描,一眼就可以轻易洞穿。
  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或者,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如此。我们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给了生活劳作,但仅仅劳作,是无法满足人内在、丰富的心灵需求,我们都不甘于这样有限的现实生活。
  喜欢的东西有很多,音乐、电影、书都很好,但唯有文字能创造心灵。它犹如一根神奇的魔力棒,可以用丰富多变的目光打量这世界,并重建心灵的图景。
  断断续续地写了将近10年的文字,但我依然在文学殿堂外徘徊。写作这事需要天赋,我问过自己,这样的书写有何意义,写与不写有何差别?特别是这五年,我写得越来越少,近乎中断,岁月恰似一张白纸飘然而过,活得没有什么存在感和价值感。
  翻开以前所写的15万字文字,我看到一路走過的心路历程,犹如电影重生,历历在目。当时的氛围、感觉和情绪,现在已无法重来,一切都是唯一的。它是你某个阶段生活状态和情绪的写照,是对当时生活精确而明晰的呈现。写下,即成永恒。我确信,这就是书写的最大意义。就像此刻,我在叙述当下的思绪和文字,以后将不会再重复。
  偶尔,当文字发表在杂志上,这是对自己最大的鼓励和安慰,是自己留在世上的个人印记。安徒生说,这个世界充满奇迹,我们只道是寻常。或许,我的文字没多少人关注,但文字一经发表,就成为网上学术期刊数据库里的永恒存在。有一天,它有可能被某些读者重新发现和阅读,并和另一颗陌生心灵产生共鸣时,这怎能不是奇迹。我们早已习惯功利、现实,只看大的利益,忽视小的一切,因而生活太平常。假如是我们中了几百万元的彩票大奖,那么我们一定会视作奇迹,并且会兴奋很长一段时间。
  显然,写作成了慰藉自己的最好生活方式。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无尽的思索,得到谁也无法干扰的自由,突破现实生活的藩篱。
  我能写点什么?在一个小地方生活的简单经历,加上自我生活的狭小,几乎耗尽可写的题材资源。有时,脑袋空空,无从下笔。有时,耐着性子写,却又有那么一点灵光闪现。只有继续写,才有句子源源不断流出,而不是早已了然于胸。是的,去记录生活更好的片段,记录人世的温暖,记录淳朴的人性之美,记录我们与这世界的共通、共融之处,记录潜藏在生活表象下不为人知的丰富面貌。如此,生活就不会白过,并让心灵斑斓且清醒。于是,只要有空、有心思,我就坐到电脑前,继续等待书写,成为日常习惯。就像现在,我常一个人躲在办公室写作,给自己更多精神上的空间,填补日常生活的空缺。
  很多时候,我写不出什么,只是坐着,任思绪时隐时现,有时一下午只写下几百字。我一点也不在意,如水,随意所至,想到哪就写到哪,没必要给自己什么框架。这是隐匿的精神旅程,重要的是享受这千变万化的心灵历程,充满魔力和神奇思维。现实世界显然没有文字笔下所表达的那般酣畅淋漓,笔下的文字经过审美提炼,成为对现实的艺术表现,我在文字里能得到更多层次、更多维度的情感体验和快感。并且,当你进入写作的氛围时,会忽然发觉有很多东西浮现,仿佛打开一个神奇的魔法箱,什么宝物都有。他们像电影画面纷纷从不同角度、层次冒出,在你眼前演出,调动你各种感官、心灵和思维沉浸其中。他们是如此丰富驳杂,竟让你一时不知如何选择。这是写作的妙处和乐趣所在,犹如在你身体里,有另一个人正在浅浅地对你述说、吟唱。这是一段凝固的时空,可以魔法般变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打开平时禁锢的思维。
  但文字不能改变现实,它只是一种滋养心灵的营养物。写作不能代替生活其他任何东西,不管你有多热爱,唯有生活本身才是最重要的。这是我对写作的重新认识。我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同样不能只有写作,还应该做点其他。
  我生活的地方,并无什么大的、足够好的风景名胜。如果有,我的第一选择当然是亲近大自然,看山、望水、遍识花鸟虫鱼,领略山川之美。这让我想起某位文友身居黄山脚下,住在湖畔旁,出门所见便是山水相依的景致,让人好生羡慕。
  我没有更好的选择,只有去公园。这些新建的大公园,给更多的普通人提供一个休闲、运动的免费场所,尤其是给我这样的人带来许多好处。什么时候想去都可以,仿佛是自家的后花园。过去,可没有这样的地方。
  我最喜欢去县城边缘一处靠近溪流的公园。这条溪叫鹿溪,是家乡的母亲河,公园依着河岸走势而建,故名鹿溪公园。
  我常到河岸旁的草地上走走。这里芳草萋萋,一大片一大片的草地柔软又平整,泛着浅淡的草黄色,一直延伸到河边。岸边又栽种着些风姿绰约的垂柳,在黄昏金黄阳光的照耀下,一派烂漫风情,颇有诗意。
  这里相当热闹。有的大人带着小孩来走走,或者放放风筝。有的一家人在草地上的柳树边聚餐、烧烤,带着可折叠式的塑料桌椅。我最喜欢到河岸边看人钓鱼,这里两三个,那里四五个,随处可见,成为颇受男女老少欢迎的休闲方式。   河面上,有一座横跨溪流的简陋石桥,高一米多,宽一米多,只能容摩托车和行人经过,通向对岸一座小村庄,是村庄通向县城的交通要道。桥上两侧并无任何东西遮挡,桥下左侧有许多乱石堆积成的一小片浅滩,流水在乱石缝中潺潺流过。上可站人或是坐着,脚下便是溪流,但不危险。
  很多人喜欢来到桥下这片石头浅滩钓鱼,也引来众人在狭窄的桥上围观。有的一个人带了三、四把鱼竿,还有捞鱼网兜,看起来像是专门捕鱼者。更多的人,还是垂钓爱好者。也有电鱼者,一手持网,一手持电具,沿石头边寻捕。每次电鱼,水面上总是蹦出许多翻滚、挣扎的鱼群,发出噼里啪啦急剧的拍水声。鱼之多,令人惊异,真不愧是家乡的母亲河。电鱼者每次至少可以捕获十来只鱼,但方式残忍。
  我喜欢看那些垂钓者,一手钓竿,一脸专注地盯着水面,好像静默的塑像,仿佛世界与他都无关。有一次,我站在某位钓鱼者身后的桥上,一只鱼上钩,被甩上岸,正好晃到我眼前,放在桥下的石头上。鱼生猛地用鱼尾和身体在石头上奋力拍打、蹦跳,发出坚硬、碰撞的聲响,鱼鳍在大幅度地一伸一张,像是展翅。鱼瞪足大眼睛瞅了我一眼,鱼鳃迅速张合着,似乎一脸的不屑与藐视。这鱼真野,直到钓鱼者把它放进网里,取下鱼钩,又把网放进水里,才消失在我眼前。我还第一次看见别人网里有一只将近四十厘米长的大鱼,这真让我吃惊。
  眼前,二十多米宽的墨青色河面微波荡漾,流水在河里的乱石中发出潺潺声响,夕阳金色的余晖映照在水上波光粼粼,钓鱼者坐在垂柳下,一根根鱼竿如同长出的树枝斜横在溪面上。远处,大人牵着孩子在草地上奔跑,空中飞舞着一个个造型各异的风筝像是脱离尘世的欢愉精灵,忙碌的村民骑着摩托车按着“嘀嘀”的喇叭声催促站在桥上的观鱼者避让,这一切是如此浓烈地充满着鲜活的生活气息,令人心动。
  过去,我也经常来这公园,但直到此时才发现这样堪称诗意的生活场景。我回想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始终处在一个严苛、冷漠的生活环境里,因而拒绝、忽视身边的生活,与周围保持恒定的距离,但也因此失去许多。我看着这些垂钓者,不见得有多富有,但在收获鱼时,他们脸上分明充盈着喜悦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早已忘了尘世的烟熏和烦扰。
  此刻,我想起某位文学前辈对我的教诲,要心入生活,观察生活细节。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融入生活场景,才能对生活的事物充满热情和新奇,留住时光里的影像和记忆,而不是虚幻的苍白。这不是为了写作,而是为了自己更好地生活。就像有一天,家人告诉我,小区那棵正对我们家三楼窗前的美人树开花了,这是好兆头,其他树可没开这么多的花。我仔细一瞧,还真是的。这棵树盛开着手掌般大的五瓣花朵,占据半径三、四米长的弧形空间,满眼的绚丽繁复,地上也满是飘零的花朵,一地红霞,有点山野之花烂漫盛开的味道,令人有些眼花缭乱,给周围的单调之色增添了一抹亮色。
  我很惊奇,我天天从美人树下走过,或从房间窗前经过,却不曾想到驻足停留,忽视这盛装之花。这花多美,连名字都让人陶醉,想到“一树花开”,便觉心里充溢着暖暖的温馨和意境。我在这里感受到人们所喜欢的“诗和远方”,这并不遥远,眼前不一定没有,这是平常生活给予的色彩和恩赐。这是我所忽略的,也是我所欠缺的,幸好我明白得不算太晚。
其他文献
漫游全国许多城市,常见导游绘声绘色宣传本地红色旅游,并引以为豪。由于人杰显示了地灵,对于观光的游客自有一番吸引力。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中国人民在近现代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建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发展红色旅游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革命老区经
期刊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红军直下龙岩之后,去了哪?  “玉在山而草木润。”因出紫芝草而得名的芝山,人文荟萃,钟灵毓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交相辉映,有一脉相传流传至今的漳州文脉,也蕴藏着丰饶的红色宝藏。从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胜利西路拐进园林式的芝山大院,闯入你眼帘的有满目的绿,也有耀眼的红。五月,木棉树盛开如火炬的英雄花已经谢了,花开如火焰的火焰木却开得正旺
期刊
党的97岁诞辰前夕,在举国上下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浓烈气氛中,我再次走进东山岛谷文昌纪念园,瞻仰被习总书记多次评价和赞扬的谷文昌。坐上小车,从东山岛县城沿西陈公路,约摸15分钟,就到了所在地赤山林场。沿途两侧,触目皆是绿树鲜花,就连昔年风沙弥漫,仿佛千顷白晒埕的“白埕村”,也是一派绿树森森、绿色茵茵的田园风光。在将近8公里处的山只村,车子向左开进了一个绿色世界,浓郁苍翠的木麻黄树,遮天
期刊
故乡,犹如一根多愁善感的丝线,牵扯着我魂牵梦萦;故乡,仿佛一盘无绪的麻苎搅得我心慌意乱;故乡,酷似一坛陈年醪醴,把我醉得稀里糊涂。  多少年过去了,那条潮落潮起的海港,那艘橹声欸乃的舢舨船、那箱飘动在海湾里的渔排、那条摇头摆尾的黄瓜鱼、那个富有爱情传奇故事的后舍滩、那口源远流长的古井,还有祖母、舅舅、表叔,我的童年伙伴、同学和朋友,这些,仿佛罗源湾里澎湃而起的一浪高过一浪的漩涡,让我难以走出对故乡
期刊
赞歌  不管是路过,还是寻踪,在龙海市榜山镇洋西村口,目光总会被硕大岩石上鲜红的字吸引:“龙江颂歌”。  好奇心很容易就爆棚了:这是怎样史无前例的赞歌呢?居然被高调唱红大江南北,被几十个剧种争相演绎!被周恩来总理指定来招待外宾!让毛泽东主席说出充分肯定的金句:  “这个戏很好,让水,不争水!龙江精神,这是共产主义风格!你们为五亿贫下中农演了一个好戏。我们国家将近六亿人口,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戏还只
期刊
窗外的树木不断向后隐去,十里之外,汽车开始上坡并持续在山谷间盘旋。左侧是深不见底的山谷,它们或长或短,或宽或窄,或大或小,呈条块状把山脉切割成无数峰峦,并随着汽车的移动变换着它们的样貌。  山路又弯又窄,汽车像蜗牛在爬行,缓慢而费力。道路弯转处,师傅总是不停地按着喇叭,以免与迎面扑下的车辆发生亲密的接触。每次交汇都是精彩的太极表演。“山区的雾说来就来,如果遇上云雾,那真是伸手不见五指,你看不到山,
期刊
中国人的红色情结与生俱来,“红色文化”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传承在民族基因中。追寻红色记忆,回顾红色历史,长泰县坂里乡“知青缘”无疑是绝佳去处。  万绿丛中一抹红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地方,相看不厌,久之想念,坂里乡就是其中一个。它是“藏”在长泰县域西北部的“全国环境优美乡”,与华安县、安溪县交界,面积123平方公里,人口1.37万人。这个出尘安逸的小镇,森林覆盖率76%,拥有一望无际干净纯粹的山
期刊
漳浦县石榴镇有一座两进廊式带天井的老宅见证了闽南革命,在这里中央红军打响了创建靖和浦苏区的第一枪,红色烽火熊熊燃起,开始出现新的革命局面,建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靖和浦苏区革命根据地。这座老宅,也成为闽南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的承载者,成为人们瞻仰革命前辈的地方。  1932年4月20日,毛泽东率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同一天毛泽东在漳州芝山红楼接见邓子恢、王占春,听取关于闽南革命斗争情况汇报。毛泽东强调
期刊
羅曼·罗兰的名句:“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善于感受美的心灵,你就能发现美就在身边、美就在眼前,美,无处不在。  小城南靖就是个美丽的地方,生于斯长于斯,对这里的一史一迹、一景一区、一山一水、一花一树都生出无限爱意来。我以为我所居住的小城是人间的四月天,她举世闻名,坐拥世遗景点土楼、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云水谣、有古韵悠悠的东溪窑、有太极水乡塔
期刊
一  一大片绿地广场,一排排挺拔苍劲的树木,青青的草地上有许多星星点点的小花,在草丛中轻舞飞扬,一片绿意盎然的春天景致就这样展现在人们眼前。漳州市中山公园,山水交融的布局风格,融合时代发展背景,一直是人们休闲散步的绝佳去处。园内景致独特,植被茂密,是芗城区重要的生态绿化公园。作为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一个象征点,时光已远,而它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同经历了风雨岁月,见证了一段段沧桑。  中山公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