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看一则故事: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我们可以想象听到老禅师的话后,他的徒弟的心情。在这种宽容的无声的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
由这个故事,我联想到有些老师在教育违规学生时常采用惩罚手段,结果事与愿违,反使学生对老师的教育产生了逆反心理,甚至酿成悲剧。惩罚不是教育,用惩罚教育违规学生是完全错误的,也是不理智的;给学生宽容,在宽容中教育,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故事中老禅师的做法值得为师者学习。
有差异就应该有宽容。人们不是按同一个样板造出来的,他们的需要和感觉不可能一模一样,因而他们的正常存在和发展需要有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进行独立思考的权利。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存在着年龄差异、文化差异、地域差异,因而在行为习惯上也就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美国哲学中的“宽容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每个个体都是与众不同、充满个性的,因此,我们的世界不是没有区别、完全一致的,而是多姿多彩、千差万别的。在这样的世界中,我们不能、也无法用单一的原则和标准进行规定。依此而论,我们用统一的尺度去要求存在差异性的学生也是行不通的,也是不现实的,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允许差异,善待差异,这就是宽容。只有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并宽容地对待违规学生,我们的教育行为才是最有效的。
教育需要宽容。教育家朱永新说:“在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的力量远远大于批评和处分的力量,学生在接受教师的表扬与赞赏中,他会自觉地把自己的优点无限放大发挥,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极力使自己成为优秀的,一些不良的品行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老师对学生偶然的违规和差错,不要求全责备,因为即使是我们老师自己,偶尔也会有背离道德的言行,更何况成长中的学生呢!这一点我在教育实践中深有体会。我校三(4)班学生王倩因经常迟到而使班级被扣分,班主任老师不是批评就是罚站,一连几周仍不见好转。一天王倩又迟到了,值班老师找到我要求处分。我立即找来王倩,她哭哭啼啼地哀求我:“老师别扣我班分了,不然班主任不会放过我的”。我帮她分析了迟到的原因,并鼓励她要学会吃苦,磨炼意志。随后我答应她:今天既不扣分,也不处分,只要你下次不迟到就行,她欣然应允,看到她还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我非常高兴,这是学生进步的道德基础。之后,我经常找她谈话,了解她的学习、生活情况。班主任反映,从那之后,王倩再没迟到过。王倩在宽容中改错,在宽容中激发了上进心,一片快要干涸的心田变成了绿洲。然而有些老师一发现学生有违规行为,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罚站,有的学生因惧怕老师的惩罚而离家出走,甚至酿成不幸后果。
宽容需要技巧。现在社会上很多人提倡宽容,愤怒地谴责不宽容的言行,伹学校的德育课程却完全不提宽容。因此,德育教师很少对宽容进行研究,学生对宽容缺乏完整的认识。社会上的多数人实际上对宽容并没有清楚的认识。不少教师在自己的生活里渴望宽容。但在对待违规的学生时却换了一副面孔,义正词严地反对宽容。宽容也不是放纵,而是为了有效的教育,宽容使教育成为可能。只有对学生严慈相济。爱才有意义。
宽容,是一束照射在冬日里的阳光,使干枯的心田变得滋润;宽容,是一座闪耀在黑夜中的灯塔,使迷途者找到航行的港湾。但愿我们的老师能用宽容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学生,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容、和谐、温馨的学习环境,像故事中的老禅师那样,弯下自己的脊背,为学生提供方便,让学生在宽容中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实验初中)
我们可以想象听到老禅师的话后,他的徒弟的心情。在这种宽容的无声的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
由这个故事,我联想到有些老师在教育违规学生时常采用惩罚手段,结果事与愿违,反使学生对老师的教育产生了逆反心理,甚至酿成悲剧。惩罚不是教育,用惩罚教育违规学生是完全错误的,也是不理智的;给学生宽容,在宽容中教育,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故事中老禅师的做法值得为师者学习。
有差异就应该有宽容。人们不是按同一个样板造出来的,他们的需要和感觉不可能一模一样,因而他们的正常存在和发展需要有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进行独立思考的权利。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存在着年龄差异、文化差异、地域差异,因而在行为习惯上也就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美国哲学中的“宽容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每个个体都是与众不同、充满个性的,因此,我们的世界不是没有区别、完全一致的,而是多姿多彩、千差万别的。在这样的世界中,我们不能、也无法用单一的原则和标准进行规定。依此而论,我们用统一的尺度去要求存在差异性的学生也是行不通的,也是不现实的,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允许差异,善待差异,这就是宽容。只有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并宽容地对待违规学生,我们的教育行为才是最有效的。
教育需要宽容。教育家朱永新说:“在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的力量远远大于批评和处分的力量,学生在接受教师的表扬与赞赏中,他会自觉地把自己的优点无限放大发挥,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极力使自己成为优秀的,一些不良的品行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老师对学生偶然的违规和差错,不要求全责备,因为即使是我们老师自己,偶尔也会有背离道德的言行,更何况成长中的学生呢!这一点我在教育实践中深有体会。我校三(4)班学生王倩因经常迟到而使班级被扣分,班主任老师不是批评就是罚站,一连几周仍不见好转。一天王倩又迟到了,值班老师找到我要求处分。我立即找来王倩,她哭哭啼啼地哀求我:“老师别扣我班分了,不然班主任不会放过我的”。我帮她分析了迟到的原因,并鼓励她要学会吃苦,磨炼意志。随后我答应她:今天既不扣分,也不处分,只要你下次不迟到就行,她欣然应允,看到她还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我非常高兴,这是学生进步的道德基础。之后,我经常找她谈话,了解她的学习、生活情况。班主任反映,从那之后,王倩再没迟到过。王倩在宽容中改错,在宽容中激发了上进心,一片快要干涸的心田变成了绿洲。然而有些老师一发现学生有违规行为,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罚站,有的学生因惧怕老师的惩罚而离家出走,甚至酿成不幸后果。
宽容需要技巧。现在社会上很多人提倡宽容,愤怒地谴责不宽容的言行,伹学校的德育课程却完全不提宽容。因此,德育教师很少对宽容进行研究,学生对宽容缺乏完整的认识。社会上的多数人实际上对宽容并没有清楚的认识。不少教师在自己的生活里渴望宽容。但在对待违规的学生时却换了一副面孔,义正词严地反对宽容。宽容也不是放纵,而是为了有效的教育,宽容使教育成为可能。只有对学生严慈相济。爱才有意义。
宽容,是一束照射在冬日里的阳光,使干枯的心田变得滋润;宽容,是一座闪耀在黑夜中的灯塔,使迷途者找到航行的港湾。但愿我们的老师能用宽容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学生,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容、和谐、温馨的学习环境,像故事中的老禅师那样,弯下自己的脊背,为学生提供方便,让学生在宽容中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实验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