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河道水源地的净水问题一直是一个复杂的、难以根本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对于河道水源地的净水问题及生态规划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并没有大量深入透彻地探讨研究这个问题。为了探寻河道水源地的原位净水系统和净水方法,本文针对水源地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将原位净水系统和方法与实际相结合,进行具体分析,探讨解决方案和措施。
关键词:河道水源地;原位净水系统;净水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建设对于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作为我们的生存家园,我们必须及时保护治理我们的生存环境,其中,河道水源地的污染与净化问题被提到日程上来。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污水输出已经超过了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导致水环境恶化。对于河道水源地的环境治理,必须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全面系统地针对不同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不断改善和优化河道水源地的污水净化问题,加大力度调整完善污水治理、净水系统以及环境监测监管制度。对于人类来说,水是生命之源,水源的净化对于人类的健康尤为重要,水质的干凈与否也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水源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河道水源地的原位净水系统以及净水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此种问题。
1、河道水源地的现状
目前,我国河道水源地的污染问题严重,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指数均持续增高,其中重金属和有机物有害物质的污染是主要方面。以黄河为例,近几年来,黄河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水源地,水资源质量急剧下降,水质问题尤其突出。黄河水具有水多、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以及水质浑浊的基本特性。如今,黄河沿岸的工业区建设越来越密集,水质的净化越来越有难度。工业排放的污染物严重影响了黄河的水质,也影响了人们用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威胁到人们的健康。经过调查分析,水质的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城市饮用水的水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来说是我国的水质状况,是东部优于西部,,南方的供水量大,工业城市少,相对北方污染小,因此南方的水源地的水质要优于北方。
2、原位净水系统及方法
2.1原位净水系统
该净水系统包括由主河道至人工河道依次设置的第一净水区、第二净水区和第三净水区;人工河道为饮用水水源区。本发明在原有的堤坝修筑需求的基础上搭建了大规模原位净水系统,在主河道长期冲流而成的沙洲上严格划分净水治理区域,基于河道水文特征和地势特点进行侧渗水原位净化处理,本身依托并利用了河道堤坝的建设,在河道原址进行净化而不需要再另外选址,不仅解决了运送传输问题,而且提高了处理量和处理效率,真正实现污染水源的原位规模化净化处理[1]。该系统并不会改变原有的河床,直接采用微生物、酶与载体的自固定化技术对污染水体就地处理。
2.2原位净水方法
原位净水方法是依据实际情况提出的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水源污染的方法措施。按照原理,可以将原位净水方法划分成多种方法。有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类以及综合方法。每种方法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应该根据不同的河道水源地的污染情况,采取不同的原位净水方法。
(1)物理类
物理方法是通过外部处理,不改变水质的内部成分,净化水质的一种方法。主要有人工打捞、河道曝气、引水稀释以及底泥处理等。其中人工打捞是最低级的一种方法,人工进行打捞,将废物捞出,达到净化目的,一方面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也达不到深层净化的目的和要求。但是简单方便。河道曝气是指根据河流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后的特点,人工向水中充入空气或纯氧气,加速水体复氧过程,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从而改善河流水质,一般采用固定式充氧站和移动式充氧平台2种形式。此种技术可以节省一定的成本,并且见效快,因此被采用的频率较多。引水稀释是又一种污水净化的方式,通过引入外部水源来稀释河道水源地的污水,提高水质和河道的自身净化能力,改善河道的水质,此种方法在许多地区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却会消耗大量的水源,导致用水紧张。底泥处理是根据水源地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更多的是原位控制的技术,可以避免导致二次污染,就地解决水质污染问题,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节省了费用支出。
(2)化学类
化学方法是采用多种技术,使得被污染的水源内部的成分发生变化,以此达到净化水源的目的。例如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加入石灰脱氮,加入药剂杀藻和混凝沉淀等。此种方法虽然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轻水源的污染程度,净化了水源,提升了水质,但是极易造成水源的二次污染。
(3)生物类
生物方法近几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它可以利用植物或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迁移、转化和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生物方法因其自身特有的低耗能、造价低、成本低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应用。主要有生物膜法、生物操纵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生物膜法是根据自然界水体自净方法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2]。它的原理就是通过人为的干扰河流中的生物过程,来达到净化水源,提高水质的目的。利用人工填充滤料或载体,供细菌生长,形成生物膜。既可以吸附水中的有机物,也可以通过繁殖细菌来消耗污水中的有机物。生物操纵技术是针对水体富营养化最有效的一种一种方式。可以通过投放鱼食性鱼类以间接控藻、或者人为的清除浮游动物食性鱼类以间接控藻,人工调控水生植被,培植微生物类群等。生物修复技术是采用生物生态净化基以及水生植物等来控制水中的污染物,净化水体的一种技术。水生植物又包括人工浮岛和沉水植物。二者都是应对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有效措施,具有副作用小、成本低,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特点。
3、结语
本文针对河道水源地的污染问题与现状,探讨了具有针对性的原位净水系统与净水方法。经过层层净化之后,人工河道中的水质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加快城镇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可以通过先开展试点,然后推广的方法,来提高我国河道水源地的水质,尽最大可能来减少水体污染,净化水源,提高人们饮用水的安全性,保护人们的健康。尽可能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或者饮用水的水质不达标等问题,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中国水污染趋势与治理制度[J].中国软科学,2014,10:11-24
[2]山秀媛,魏景忠.浅议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及应对措施[B].吉林水利,2008,7:40-42
[3]李景宗,张锁成,刘立斌.黄河治理开发保护与管理的总体布局[J].人民黄河,2013,35(10):8-10,13
[4]董慧峪,王为东,强志民.透水坝原位净化山溪性污染河流[J].环境工程学报,2014,8(10):4249-4253
关键词:河道水源地;原位净水系统;净水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建设对于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作为我们的生存家园,我们必须及时保护治理我们的生存环境,其中,河道水源地的污染与净化问题被提到日程上来。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污水输出已经超过了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导致水环境恶化。对于河道水源地的环境治理,必须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全面系统地针对不同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不断改善和优化河道水源地的污水净化问题,加大力度调整完善污水治理、净水系统以及环境监测监管制度。对于人类来说,水是生命之源,水源的净化对于人类的健康尤为重要,水质的干凈与否也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水源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河道水源地的原位净水系统以及净水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此种问题。
1、河道水源地的现状
目前,我国河道水源地的污染问题严重,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指数均持续增高,其中重金属和有机物有害物质的污染是主要方面。以黄河为例,近几年来,黄河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水源地,水资源质量急剧下降,水质问题尤其突出。黄河水具有水多、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以及水质浑浊的基本特性。如今,黄河沿岸的工业区建设越来越密集,水质的净化越来越有难度。工业排放的污染物严重影响了黄河的水质,也影响了人们用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威胁到人们的健康。经过调查分析,水质的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城市饮用水的水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来说是我国的水质状况,是东部优于西部,,南方的供水量大,工业城市少,相对北方污染小,因此南方的水源地的水质要优于北方。
2、原位净水系统及方法
2.1原位净水系统
该净水系统包括由主河道至人工河道依次设置的第一净水区、第二净水区和第三净水区;人工河道为饮用水水源区。本发明在原有的堤坝修筑需求的基础上搭建了大规模原位净水系统,在主河道长期冲流而成的沙洲上严格划分净水治理区域,基于河道水文特征和地势特点进行侧渗水原位净化处理,本身依托并利用了河道堤坝的建设,在河道原址进行净化而不需要再另外选址,不仅解决了运送传输问题,而且提高了处理量和处理效率,真正实现污染水源的原位规模化净化处理[1]。该系统并不会改变原有的河床,直接采用微生物、酶与载体的自固定化技术对污染水体就地处理。
2.2原位净水方法
原位净水方法是依据实际情况提出的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水源污染的方法措施。按照原理,可以将原位净水方法划分成多种方法。有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类以及综合方法。每种方法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应该根据不同的河道水源地的污染情况,采取不同的原位净水方法。
(1)物理类
物理方法是通过外部处理,不改变水质的内部成分,净化水质的一种方法。主要有人工打捞、河道曝气、引水稀释以及底泥处理等。其中人工打捞是最低级的一种方法,人工进行打捞,将废物捞出,达到净化目的,一方面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也达不到深层净化的目的和要求。但是简单方便。河道曝气是指根据河流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后的特点,人工向水中充入空气或纯氧气,加速水体复氧过程,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从而改善河流水质,一般采用固定式充氧站和移动式充氧平台2种形式。此种技术可以节省一定的成本,并且见效快,因此被采用的频率较多。引水稀释是又一种污水净化的方式,通过引入外部水源来稀释河道水源地的污水,提高水质和河道的自身净化能力,改善河道的水质,此种方法在许多地区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却会消耗大量的水源,导致用水紧张。底泥处理是根据水源地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更多的是原位控制的技术,可以避免导致二次污染,就地解决水质污染问题,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节省了费用支出。
(2)化学类
化学方法是采用多种技术,使得被污染的水源内部的成分发生变化,以此达到净化水源的目的。例如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加入石灰脱氮,加入药剂杀藻和混凝沉淀等。此种方法虽然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轻水源的污染程度,净化了水源,提升了水质,但是极易造成水源的二次污染。
(3)生物类
生物方法近几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它可以利用植物或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迁移、转化和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生物方法因其自身特有的低耗能、造价低、成本低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应用。主要有生物膜法、生物操纵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生物膜法是根据自然界水体自净方法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2]。它的原理就是通过人为的干扰河流中的生物过程,来达到净化水源,提高水质的目的。利用人工填充滤料或载体,供细菌生长,形成生物膜。既可以吸附水中的有机物,也可以通过繁殖细菌来消耗污水中的有机物。生物操纵技术是针对水体富营养化最有效的一种一种方式。可以通过投放鱼食性鱼类以间接控藻、或者人为的清除浮游动物食性鱼类以间接控藻,人工调控水生植被,培植微生物类群等。生物修复技术是采用生物生态净化基以及水生植物等来控制水中的污染物,净化水体的一种技术。水生植物又包括人工浮岛和沉水植物。二者都是应对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有效措施,具有副作用小、成本低,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特点。
3、结语
本文针对河道水源地的污染问题与现状,探讨了具有针对性的原位净水系统与净水方法。经过层层净化之后,人工河道中的水质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加快城镇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可以通过先开展试点,然后推广的方法,来提高我国河道水源地的水质,尽最大可能来减少水体污染,净化水源,提高人们饮用水的安全性,保护人们的健康。尽可能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或者饮用水的水质不达标等问题,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中国水污染趋势与治理制度[J].中国软科学,2014,10:11-24
[2]山秀媛,魏景忠.浅议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及应对措施[B].吉林水利,2008,7:40-42
[3]李景宗,张锁成,刘立斌.黄河治理开发保护与管理的总体布局[J].人民黄河,2013,35(10):8-10,13
[4]董慧峪,王为东,强志民.透水坝原位净化山溪性污染河流[J].环境工程学报,2014,8(10):4249-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