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与进步的背景下,教育行业愈发重视信息化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的有效运用,推动信息化教学长远发展也成为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基于此,从信息化教学的内涵和特点着手,探究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建筑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策略,不断创新与优化中职建筑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旨在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素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为学生日后在社会中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经验。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中职建筑专业课程;运用策略
引言
信息化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大量信息化服务产品的衍生奠定了良好基础,尤其在教育领域,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渗透提供了技术方面的保障。信息化教学指依托于现代教学理念,立足于信息化网络平台和服务产品,不断优化与完善现代教学方案,为中职建筑专业的学生带来全新的课堂学习体验,并在多媒体技术手段的支持下丰富本专业教学内容,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专业理论知识的探知欲望。
1 信息化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1.1 信息化教学的内涵
在新时代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旨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强化现代教学力度。基于管理学角度,信息化教学主要指依托于某个特定目标构建的信息系统和决策系统,并在现代多媒体技术与激励机制的支持下有效调和与管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实现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此为基础充分发挥组织中各成员的最大化价值。
1.2 信息化教学的特点
信息化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教材上的变化。在信息化教学中,传统纸质版教材逐渐转变为书本加光盘的方式,并且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引申为现代多媒体电子书的形式。第二,教学手段上的变化。传统教学模式下该专业课程由黑板转变为 PPT课件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又逐渐引申为软件教学,现阶段部分中职院校还构建了相应的数字化教学库,将传统教学中涉及的数据资源转变成数字化模式。此外,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从电子数据库、课件库、题库以及学习资源库中提取所需数据信息,并组织学生参与云班课、雨课堂等线上教学活动,充分发挥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最大化作用,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化教学的资源共享目标。第三,教学环境方面的变化。信息化教学可以将传统线下教学模式转变为线上教学模式,将现实生活中难以完成的试验通过虚拟空间演示出来,不但有效突破了传统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还能吸引学生在信息化平台中自主研究各项基础试验的注意力。
2 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建筑专业课程中的运用策略
2.1 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中职建筑专业课程中有效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性教学工具,不但能实现教学信息的快速传播与共享目标,还能在投影、录像、录音等多功能的媒体工具的支持下,为学生呈现直观立体的教学画面,通过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中职建筑专业课程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围绕着《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的绪论部分进行教学时,部分学生普遍存在抵触情绪,并且教师仅简要概括了课程目的、性质和任务,对于课程主要内容、课程学习方法和要求等方面的讲解较少,不但无法激发学生深入探究该课程的兴趣,还无法帮助学生真正熟练掌握力学知识点的应用。又如,教师在讲解“力学”相关知识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鸟巢工程相关的视频和图片,系统性地介绍鸟巢工程中涉及的力学模型和典型力学问题,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鸟巢工程下物体受力、平衡条件、强度、高度以及结构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以生活中常见的工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力学的实际应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力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价值,还能为学生日后在建筑工程专业方面的发展提供可靠指导依据。
2.2 结合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重难点
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中涉及的知识点和基本技能原本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特点,不但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学生也很难理解其中晦涩难懂的概念性术语,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进度。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不但能有效突破以上教学难关,还能将图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元化教学要素进行有机结合,为学生带来良好的视听结合学习体验,使传统无声教学转变为有声教学,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有效吸引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力的两种效应”相关内容时,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地理解力的外效应,但学习“力的内效应”相关内容时往往会面临各种学习障碍。针对于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认真观看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职业棒球运动员击中棒球的瞬间,棒球与球棒之间的慢动作特写,促使学生通过直观立体的方式感受棒球变形后产生的力的内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教师在语言方面的讲解难度。
2.3 依托于信息化技术强化试验教学力度
在开展中职建筑专业课程教学时,教师不但需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应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强化实践教学力度,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建筑工程专业下的试验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需要为试验教学准备大量试验材料、机械设备以及辅助工具,极其耗费教师的时间与精力,并且大部分试验工具需要花费的成本也相对较高,不利于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在信息化教学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VR仿真体验、4D微课、3D动画演示、智慧教室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帮助学生还原试验场景,还能输入特定的参数值得出正确的试验结果。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钢筋力学性能”相关知识时,在现实教学中完成钢筋拉伸试验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在信息化平台中向学生演示虚拟实验软件下的钢筋拉伸实验,并在演示过程中逐步增加荷载和影响因素的参数值,要求学生认真观察钢筋的拉伸变化过程,从而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整体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在中职专业课程中融合信息化教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不但能在信息时代下充分发挥各项先进技术手段的优势,还能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辅助性作用下呈现直观立体的教学画面,在降低教师教学难度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关卡。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重点、依托于信息化技术强化试验教学力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专业课程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菊霞.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建筑专业课程中的运用[J]. 建材与装饰. 2018(31)
[2]吴丽蓉,张仁祥.中职建筑信息化教学策略探索[J]. 中外企业文化. 2020(11)
[3]李岩.产教融合背景下建筑學专业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性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20)
[4]刘振东.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建筑专业课程中的运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29)
作者简介:
谭卿怡(1992年11月—),女,汉族,四川省自贡市人,重庆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建筑信息化、信息化职业教育。
(作者单位:自贡职业技术学校)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中职建筑专业课程;运用策略
引言
信息化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大量信息化服务产品的衍生奠定了良好基础,尤其在教育领域,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渗透提供了技术方面的保障。信息化教学指依托于现代教学理念,立足于信息化网络平台和服务产品,不断优化与完善现代教学方案,为中职建筑专业的学生带来全新的课堂学习体验,并在多媒体技术手段的支持下丰富本专业教学内容,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专业理论知识的探知欲望。
1 信息化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1.1 信息化教学的内涵
在新时代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旨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强化现代教学力度。基于管理学角度,信息化教学主要指依托于某个特定目标构建的信息系统和决策系统,并在现代多媒体技术与激励机制的支持下有效调和与管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实现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此为基础充分发挥组织中各成员的最大化价值。
1.2 信息化教学的特点
信息化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教材上的变化。在信息化教学中,传统纸质版教材逐渐转变为书本加光盘的方式,并且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引申为现代多媒体电子书的形式。第二,教学手段上的变化。传统教学模式下该专业课程由黑板转变为 PPT课件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又逐渐引申为软件教学,现阶段部分中职院校还构建了相应的数字化教学库,将传统教学中涉及的数据资源转变成数字化模式。此外,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从电子数据库、课件库、题库以及学习资源库中提取所需数据信息,并组织学生参与云班课、雨课堂等线上教学活动,充分发挥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最大化作用,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化教学的资源共享目标。第三,教学环境方面的变化。信息化教学可以将传统线下教学模式转变为线上教学模式,将现实生活中难以完成的试验通过虚拟空间演示出来,不但有效突破了传统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还能吸引学生在信息化平台中自主研究各项基础试验的注意力。
2 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建筑专业课程中的运用策略
2.1 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中职建筑专业课程中有效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性教学工具,不但能实现教学信息的快速传播与共享目标,还能在投影、录像、录音等多功能的媒体工具的支持下,为学生呈现直观立体的教学画面,通过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中职建筑专业课程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围绕着《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的绪论部分进行教学时,部分学生普遍存在抵触情绪,并且教师仅简要概括了课程目的、性质和任务,对于课程主要内容、课程学习方法和要求等方面的讲解较少,不但无法激发学生深入探究该课程的兴趣,还无法帮助学生真正熟练掌握力学知识点的应用。又如,教师在讲解“力学”相关知识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鸟巢工程相关的视频和图片,系统性地介绍鸟巢工程中涉及的力学模型和典型力学问题,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鸟巢工程下物体受力、平衡条件、强度、高度以及结构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以生活中常见的工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力学的实际应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力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价值,还能为学生日后在建筑工程专业方面的发展提供可靠指导依据。
2.2 结合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重难点
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中涉及的知识点和基本技能原本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特点,不但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学生也很难理解其中晦涩难懂的概念性术语,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进度。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不但能有效突破以上教学难关,还能将图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元化教学要素进行有机结合,为学生带来良好的视听结合学习体验,使传统无声教学转变为有声教学,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有效吸引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力的两种效应”相关内容时,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地理解力的外效应,但学习“力的内效应”相关内容时往往会面临各种学习障碍。针对于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认真观看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职业棒球运动员击中棒球的瞬间,棒球与球棒之间的慢动作特写,促使学生通过直观立体的方式感受棒球变形后产生的力的内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教师在语言方面的讲解难度。
2.3 依托于信息化技术强化试验教学力度
在开展中职建筑专业课程教学时,教师不但需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应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强化实践教学力度,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建筑工程专业下的试验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需要为试验教学准备大量试验材料、机械设备以及辅助工具,极其耗费教师的时间与精力,并且大部分试验工具需要花费的成本也相对较高,不利于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在信息化教学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VR仿真体验、4D微课、3D动画演示、智慧教室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帮助学生还原试验场景,还能输入特定的参数值得出正确的试验结果。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钢筋力学性能”相关知识时,在现实教学中完成钢筋拉伸试验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在信息化平台中向学生演示虚拟实验软件下的钢筋拉伸实验,并在演示过程中逐步增加荷载和影响因素的参数值,要求学生认真观察钢筋的拉伸变化过程,从而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整体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在中职专业课程中融合信息化教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不但能在信息时代下充分发挥各项先进技术手段的优势,还能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辅助性作用下呈现直观立体的教学画面,在降低教师教学难度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关卡。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重点、依托于信息化技术强化试验教学力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专业课程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菊霞.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建筑专业课程中的运用[J]. 建材与装饰. 2018(31)
[2]吴丽蓉,张仁祥.中职建筑信息化教学策略探索[J]. 中外企业文化. 2020(11)
[3]李岩.产教融合背景下建筑學专业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性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20)
[4]刘振东.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建筑专业课程中的运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29)
作者简介:
谭卿怡(1992年11月—),女,汉族,四川省自贡市人,重庆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建筑信息化、信息化职业教育。
(作者单位:自贡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