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AFP,GGT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jiny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血清甲胎蛋白(AFP)、谷氨酰转肽酶(GGT)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某院治疗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观察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谷氨酰转肽酶(GGT)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甲胎蛋白(AFP)、谷氨酰转肽酶(GGT)的检测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胎蛋白(AFP)、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单独与联合检测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联合应用甲胎蛋白(AFP)、谷氨酰转肽酶(GGT)检测原发性肝癌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比单独使用检测效果更佳,准确率更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甲胎蛋白;谷氨酰转肽酶;原发性肝癌
  【中图分类号】R2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089-01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进展快、预后差,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其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等有关,我国肝癌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0~50岁,男性比女性多见[1]。近年来,原发性肝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原发性肝癌的发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不易发现,大部分患者在中晚期确诊,病死率较高,因此,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3]。目前,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方法包括肝穿刺活检、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B型超声检测等,但上述方法的诊断效果欠佳,因此,应找寻更为早期的诊断方法[4]。为了探究血清甲胎蛋白(AFP)、谷氨酰转肽酶(GGT)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本研究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某院治疗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观察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在30~70岁之间,平均(49.54±5.97)岁,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在31~68岁之间,平均(48.07±5.46)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两组患者均晨起空腹的情况下采集患者的静脉血3.0ml,采用电化学发光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AFP的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GGT的检测,根据试剂说明书进行参数设置。
  1.3观察指标
  生化指标参考范围:AFP为0~20ng/mL,GGT为3~64 U/L。AFP、GGT检测水平高于参考值为阳性,任意一项条件满足为联合检测阳性。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代入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采用%表示,实施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甲胎蛋白(AFP)、谷氨酰转肽酶(GGT)的检测水平比较
  观察组的甲胎蛋白(AFP)、谷氨酰转肽酶(GGT)的检测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甲胎蛋白(AFP)、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单独与联合检测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甲胎蛋白(AFP)、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单独与联合检测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主要来源于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在胎儿血液循环中具有较高的浓度,出生后则下降,至生后2~3月甲胎蛋白基本被白蛋白替代,成年后血清中含量极低。甲胎蛋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表现出较高浓度,是现阶段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筛查、诊断肝癌的有效指标[5]。谷氨酰转肽酶(GGT)存在于肾、胰、肝、脾、肠、脑、肺、骨骼肌和心肌等组织中,在肝内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毛细胆管侧和整个胆管系统,部分经胆汁排泄。血清中主要来源于肝胆系统,是临床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标识[6]。当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异常升高时,提示肝内外胆道阻塞,当其高度升高时,多见于原发性肝癌,其特异性较差,需要联合其他指标共同检测[7-8]。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甲胎蛋白(AFP)、谷氨酰转肽酶(GGT)的檢测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胎蛋白(AFP)、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单独与联合检测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联合应用甲胎蛋白(AFP)、谷氨酰转肽酶(GGT)检测原发性肝癌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比单独使用检测效果更佳,准确率更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程建良,李观华.血清AFU、AFP、GGT、LAP及APT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20,26(22):30-32.
  [2]张文娟,张莉辉.联合检测血清AFP、GGT、AFU、D-D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9):125-128.
  [3]赵宗晨,董振芳,鞠瑛,等.血清AFP、AFP/AFP-L3、PIVKA-Ⅱ及GGT联合检测在肝癌中的诊断价值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6):661-665.
  [4]邓乐,温志立,李林涛,等.血清标志物AFP、CEA、GGT的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 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学,2017,23(23):65-68.
  [5]彭继勇.血清AFU、ALP、GGT及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9):3725-3726.
  [6]刘少平,余卉.血清MAO,5'-NT,GGT检测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20,v.35;No.215(02):53-55+59.
  [7]周宁.血清GGT、AFP、ALP、AFU联合检测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9,017(006):150-151.
  [8]王军梅,莫扬.肝癌血清AFP,CEA,GGT和AFU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J].肝脏,2019,v.24(02):96-98.
  上海市长海医院 上海 20043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60例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填纱组30例和B-Lynch缝合组30例,填纱组患者采用宫腔填纱治疗,B-Lynch缝合组患者采用B-Lynch缝合方法治疗。记录和计算两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和子宫保留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将得到的每项数据作比较分析。结果:B-Lynch缝合组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思维导图在神经外科规培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期间,42例在我院进行规范化培训的护理人员,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分别为21例应用常规方法进行培训的对照组;以及21例给予思维导图进行培训的观察组。两组护理人员均进行3个月的培训后,对比护理人员对规培工作的各项评分。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评分、实操技能评分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均比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与生存质量的改善情況。方法 研究对象抽取我院科室收治的罹患糖尿病足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全部患者均采取基本治疗方法保持血糖的平稳,其中,对照组的50例患者采用临床上常用的红花黄色素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将两组的足背部动脉血流速度情况和临床疗效、生存质量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足背部动脉血流速度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在早期乳腺癌影像诊断中的作用,为后期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共计6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用时间-信号曲线观察患者病灶情况,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对早期乳腺癌影像的诊断效果。结果:经过规范化的磁共振动态检查后,通过时间-信号曲线对比发现,确诊为Ⅰ型患者49例,Ⅱ型患者8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079-01  患者女,44岁,4年前无意中发现颈部正中一包块,不伴疼痛,未予重视,近1年来颈部包块逐渐增大,遂来就诊。颈部软组织超声显示:颈前区见一不规则实性低回声团块,约28mm×27mm×33mm,边界欠清晰,内部实质回声不均匀,见多发的点状钙化强回声(图1a),彩色多普勒成像(Color Dopp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技术在T_(1b)和T_2期胆囊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以2018年1月-2020年12月T_(1b)和T_2期胆囊癌患者共计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差异分组,对照组开腹胆囊癌根治术治疗,实验组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治疗,对2组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_(1b)和T
期刊
摘要:目的关于中医健脾祛瘀法应用于胃癌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各54例。甲组实施常规治疗,乙组实施中医健脾祛瘀法治疗,对比两组胃癌患者的临床有效性。结果甲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82.11%,显著低于乙组的9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现代医学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男性病人导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本院于2017年9月—2019年9月间,收治的需导尿男性患者160例,通过乱數表法均分入观察组和常规组中,一组80例。其中常规组行石蜡油润滑导尿,观察组行利多卡因凝胶导尿,比较2组导尿成功率、导尿阶段HR、血压变化、疼痛程度、血尿以及烦躁率。结果:观察组导尿成功率76例高于常规组62例,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途径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9年10月~2020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98 例突发性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静脉滴注组(32 例)、鼓室注射组(33 例)以及耳后骨膜下注射组(33 例)。静脉滴注组患者采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的给药方式,鼓室注射组患者采取经外耳道鼓室注射地塞米松的给药方式,耳后骨膜下注射组患者采用耳后骨膜下注射地塞
期刊
摘要:目的:介绍经皮内镜下胃手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应用,改善危重病人的营养,为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 3例经ICU治疗的经皮内镜下胃静态瘘管。结果:21例发生吸入性肺炎,上消化道出血2例。术后并发症:伤口感染2例,伤口1例,食物反流1例。例。术后成功治疗原发性肺炎和消化道出血18例,Dis 11例,成功经口插管5例。平均泌尿时间56天,最少2天,最长2年。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