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开放教育面授课普遍存在“工学矛盾”突出,学习者到课率低的现状。探索以格式塔心理学、视觉学习理论和信息交流效果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思维导图软件在《国家公务员制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了基于思维导图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 开放教育教学 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3(a)-0000-00
20世纪60年代英国教育学家东尼·博赞创造了思维导图,它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它的特点是改变人们传统的单向、显性思维,变为多维、发散的思维模式。近半个世纪以来,思维导图被广泛应用于记忆、学习和思考等方面。[1]
思维导图是用观点和图片,从中心概念发散出的纲要形式。它的特点如下:首先是图形的使用。因为与词语相比,大脑更易于接受图形。其次是关键词的使用。思维导图每一个分支上是一个简单的关键词,关键词的使用将某个观点简化为所要表现的核心。最后是不同色彩的使用。一般思维导图一个主要的分支使用同一种颜色,应用色彩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类别也在增强有效的关联。[2]
1 相关理论
1.1 格式塔心理学
在电大开放教育的教学工作中,可以考虑引入思维导图,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以一张图把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都完整地呈现出来,支持整体的学习风格。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Theory),又被成为完形心理学,是由德国的科学家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在1910年提出的。该学派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并且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学习有助于对知识的完整理解。换句话说:“格式塔整体论强调的是各部分之间的有机配合,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以及从中突现的创新性。”[3]
1.2 視觉学习理论
在现如今的数字化时代,学习者每天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接收到大量的关于图片、视频等信息。在平时的开放教育面授教学中,教师也发现一个现象:每当PPT文档里出现了图片、视频等信息,学习者会比较感兴趣看一看;如果教师大篇幅的讲文字材料,有的学习者就埋下头去玩手机了。
美国美学家鲁道夫曾经说过:“视觉乃是思维的一种最基本的工具”。学习风格的信息加工理论将学习风格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三种。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 (Treicher)在1967年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有83%是通过视觉。因此,视觉型学习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对视觉材料很敏感,通常用眼睛学习。[4]通常认为视觉学习是从文本、图片、图表、电影、电视、计算机等视觉载体中获取知识的方式。视觉学习强调视觉化学习材料和学习内容,以此来提升学习者的认知和读写方面的能力。[5]
1.3 信息交流效果理论
心理学家曼哈比认为:信息交流的总效果=7%词句+38%有声语言+55%的无声语言。其中无声语言包括各种具体的非语言传播形式,例如肢体语言、图片展示等。
在日常的开放教育面授课教学中,学习者由于工学矛盾突出,常常出现迟到早退的情形。如果教师一味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学习者没有及时得到老师的声音信息的话,就难以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点。思维导图可以较好地弥补这个缺憾,它以整体的图示出现,让学习者无论何时都可以了解到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提高面授课上的知识传播效率。
2 思维导图在《国家公务员制度》教学中的应用
2.1 授课前准备阶段
制作思维导图有两种方法:手写和使用计算机软件画图。手写方法的优点是灵活,容易修改,有了创新点能马上写下来;最大的缺点是要在课堂上实现所有人都可以看到的话,必须画一张比较大的图。在当今时代,很多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已经可以实现较好的演示效果。本课程就使用了mindmaster这一款软件。
以《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公务员考核制度》这一章内容为例,教师利用mindmaster软件制作了一张示意图。方法是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先将授课内容进行分析和梳理,例如《公务员考核制度》这章有五节内容,教师将这一章的知识点概括为八个知识点,特别是每个知识点都简要地列出主干内容,例如:公务员考核的等次可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等。让学习者可以一目了然知道这一讲的主要知识点。
2.2 授课中阶段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味地“填鸭式”教育容易让学习者觉得烦腻,特别是电大的学习者都是成人在职学习。白天工作一天已经很辛苦,晚上的面授课环节中,如果教师的课程设计不够精彩和吸引人,学习者很容易分心。
在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较好地达到吸引学习者注意力的作用,在讲解公务员考核制度一章内容时,教师把之前制作好的示意图展示给学习者,让学习者第一眼就直观地知道这一章内容的重点知识,以及各知识之间的关系。mindmaster软件设计了注释、评论、标签、超链接等,可以极大地丰富知识点的内涵。例如在讲解公务员考核等次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设计了《公务员考核规定》的超链接,在这个网页里对于公务员考核四个等次有具体详细的解释,并且对于考核结果的使用也有说明。
为了加深学习者对于知识点的进一步理解,教师还插入了一个案例的讨论:“王某大学毕业后,经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成为某市财政局一名公务员。王某在日常工作中踏实肯干,正直热心,但与某位领导关系有些紧张。在2015年的年度考核中,王某被考核为‘不称职’。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王某可以通过什么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在课堂上教师给十分钟时间把作为附件的关于公务员法的文档调出来给学习者看,然后先让学习者援引公务员法的规定回答这个问题。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并最终解答这个问题。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让学习者勤于思考,调动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也强化了学习者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3 授课结束阶段
mindmaster软件的一个优势就是各个分支知识点可以单独柃出来讲,避免知识点之间的互串。在把所有知识点讲解完以后,教师把以上的这张图又呈现出来,带领学习者把本讲内容进行一个总结和整体回顾,避免学习者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部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教学习内容,还有教学习方法。一旦学习者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教师还把mindmaster的软件安装和使用方法教给学习者,学习者纷纷反映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科知识的,也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例如制作风险管理图、拟定培训计划、进行产品问题分析、制定筹办会议计划、进行SWOT分析和案例研究等。
3 总结:基于思维导图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反思
3.1 有利于教师提炼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教学中,虽然也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但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不注重对知识点进行梳理,仅仅是把教材上的内容搬到PPT文档上,实现了教材上的文字内容电子化。学习者一开始还是看教师演示的PPT文档,后来发现PPT内容和教材一模一样,便埋头看教材了,
这样难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使用思维导图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教案设计中文字照搬现象的发生,因为鉴于图表上呈现的文字有限,教师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必然要对讲授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分类,只把重难点知识绘制进入思维导图中。而且为了避免学习者长时间看一幅图会有疲倦感,mindmaster软件中还有大量的注释、评论、标签、超链接等,教师可以把与知识点有关的图片、视频、案例讨论等放进思维导图,达到既讲解了重难点知识,又使课堂授课方式丰富多彩的目的。
3.2 有利于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成人学习动机包括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指的是源自学习者个体需要而产生的学习动机,例如成人学习者希望通过电大的学习增长知识、获取文凭、提升個人的社会地位、结交朋友等。而外部动机则来自于外部的一些诱因,例如很喜欢教师的授课方式、希望通过认真学习可以获得优秀学习者、优秀学习者干部、优秀毕业生、奖学金等奖励。
作为电大教师而言,需要呵护并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精心设计每次面授课,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思维导图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因为图形中会有一些区别的颜色、分支等帮助学习者归纳和记忆相关知识。
3.3 提高学习者的归纳总结能力
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这个信息大爆炸时代,每天都
要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如果只是一味地学,没有去反思,那么学习的效率不高,只能
是边学就边忘记了。要提高学习效率,其中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要学会及时归纳和总结,使新学到的知识可以与以前已经掌握的知识融汇贯通,建立新的知识体系。
归纳和总结也要讲究方法,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需要提纲挈领,抓住重难点知识。可以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加入一些自己对于知识点的思考,这也构成了创新的源泉,提升了学习者对于知识的理解深度。
思维导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习者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学习者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必须要首先找出重难点知识,并对这些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最后把这些知识点呈现在一张方便学习者记忆的图上。这整个过程本身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在教师随后对学习者的跟踪了解中得知有的学习者已经开始使用mindmaster软件展开对于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学习者表示利用绘制的思维导图来学习加深了对知识点的记忆。
3.4 思维导图还可以将知识的整体架构呈现出来,有助于评价与反思
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它显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以我校为例,每学期每门课平均安排3—4次面授课,教师通常在每次面授课中讲解教材4章左右的内容,知识信息量比较大。在传统的教学中,以PPT为例,通常教师是沿着顺序一页页地讲解。等教师把准备的PPT课件讲完,一次课的授课任务就结束了,如果教师及时做一个回顾和总结,学习者还能从整体上把握老师所讲的全部内容。如果教师忘记了总结,讲完所有内容就下课,那么学习者可能只重点记住了教师在课堂后半部分讲的内容。而且学习者都是在职工作人员,下班后急匆匆赶到教室,有时还迟到,已经错过了教师前面讲的内容。
思维导图就能较为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无论学习者是否能够及时赶到教室,呈现在黑板上都有一张清晰完整的知识图,学习者一看这张图再听教师的讲解,可以及时跟上教师的进度。思维导图呈现出来的知识完整架构有助于学习者从整体上把握一次面授课的全部知识点。
总之,思维导图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但是,也不能过于依靠思维导图这个形式,毕竟教学内容为王,只有充分和完备的知识才足以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另外,在课堂上,教师的一个简单的微笑、眼神、手势或者词语,都会让学习者得到被重视、被关注的暗示,起着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6]所以即使采用了思维导图这种软件,教师也要还要时刻注意学习者的反馈,把控教学进度,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
参考文献
[1] 万平平.基于Moodle平台与思维导图的微课程构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2] 张艳霞.使用思维导图支持探究性学习教学案例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3] 魏阳莉.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古诗词意象教学方法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4] 希尔伯曼著,陆怡如译.积极学习101种有效教学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 严晓蓉,何高大.视觉学习视角下的语言可视化表征与教学应用[J].远程教育杂志,
2015(2):47
[6] 刘静.试论多媒体教学对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影响[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4):18
关键词:思维导图 开放教育教学 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3(a)-0000-00
20世纪60年代英国教育学家东尼·博赞创造了思维导图,它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它的特点是改变人们传统的单向、显性思维,变为多维、发散的思维模式。近半个世纪以来,思维导图被广泛应用于记忆、学习和思考等方面。[1]
思维导图是用观点和图片,从中心概念发散出的纲要形式。它的特点如下:首先是图形的使用。因为与词语相比,大脑更易于接受图形。其次是关键词的使用。思维导图每一个分支上是一个简单的关键词,关键词的使用将某个观点简化为所要表现的核心。最后是不同色彩的使用。一般思维导图一个主要的分支使用同一种颜色,应用色彩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类别也在增强有效的关联。[2]
1 相关理论
1.1 格式塔心理学
在电大开放教育的教学工作中,可以考虑引入思维导图,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以一张图把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都完整地呈现出来,支持整体的学习风格。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Theory),又被成为完形心理学,是由德国的科学家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在1910年提出的。该学派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并且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学习有助于对知识的完整理解。换句话说:“格式塔整体论强调的是各部分之间的有机配合,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以及从中突现的创新性。”[3]
1.2 視觉学习理论
在现如今的数字化时代,学习者每天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接收到大量的关于图片、视频等信息。在平时的开放教育面授教学中,教师也发现一个现象:每当PPT文档里出现了图片、视频等信息,学习者会比较感兴趣看一看;如果教师大篇幅的讲文字材料,有的学习者就埋下头去玩手机了。
美国美学家鲁道夫曾经说过:“视觉乃是思维的一种最基本的工具”。学习风格的信息加工理论将学习风格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三种。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 (Treicher)在1967年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有83%是通过视觉。因此,视觉型学习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对视觉材料很敏感,通常用眼睛学习。[4]通常认为视觉学习是从文本、图片、图表、电影、电视、计算机等视觉载体中获取知识的方式。视觉学习强调视觉化学习材料和学习内容,以此来提升学习者的认知和读写方面的能力。[5]
1.3 信息交流效果理论
心理学家曼哈比认为:信息交流的总效果=7%词句+38%有声语言+55%的无声语言。其中无声语言包括各种具体的非语言传播形式,例如肢体语言、图片展示等。
在日常的开放教育面授课教学中,学习者由于工学矛盾突出,常常出现迟到早退的情形。如果教师一味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学习者没有及时得到老师的声音信息的话,就难以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点。思维导图可以较好地弥补这个缺憾,它以整体的图示出现,让学习者无论何时都可以了解到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提高面授课上的知识传播效率。
2 思维导图在《国家公务员制度》教学中的应用
2.1 授课前准备阶段
制作思维导图有两种方法:手写和使用计算机软件画图。手写方法的优点是灵活,容易修改,有了创新点能马上写下来;最大的缺点是要在课堂上实现所有人都可以看到的话,必须画一张比较大的图。在当今时代,很多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已经可以实现较好的演示效果。本课程就使用了mindmaster这一款软件。
以《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公务员考核制度》这一章内容为例,教师利用mindmaster软件制作了一张示意图。方法是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先将授课内容进行分析和梳理,例如《公务员考核制度》这章有五节内容,教师将这一章的知识点概括为八个知识点,特别是每个知识点都简要地列出主干内容,例如:公务员考核的等次可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等。让学习者可以一目了然知道这一讲的主要知识点。
2.2 授课中阶段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味地“填鸭式”教育容易让学习者觉得烦腻,特别是电大的学习者都是成人在职学习。白天工作一天已经很辛苦,晚上的面授课环节中,如果教师的课程设计不够精彩和吸引人,学习者很容易分心。
在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较好地达到吸引学习者注意力的作用,在讲解公务员考核制度一章内容时,教师把之前制作好的示意图展示给学习者,让学习者第一眼就直观地知道这一章内容的重点知识,以及各知识之间的关系。mindmaster软件设计了注释、评论、标签、超链接等,可以极大地丰富知识点的内涵。例如在讲解公务员考核等次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设计了《公务员考核规定》的超链接,在这个网页里对于公务员考核四个等次有具体详细的解释,并且对于考核结果的使用也有说明。
为了加深学习者对于知识点的进一步理解,教师还插入了一个案例的讨论:“王某大学毕业后,经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成为某市财政局一名公务员。王某在日常工作中踏实肯干,正直热心,但与某位领导关系有些紧张。在2015年的年度考核中,王某被考核为‘不称职’。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王某可以通过什么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在课堂上教师给十分钟时间把作为附件的关于公务员法的文档调出来给学习者看,然后先让学习者援引公务员法的规定回答这个问题。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并最终解答这个问题。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让学习者勤于思考,调动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也强化了学习者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3 授课结束阶段
mindmaster软件的一个优势就是各个分支知识点可以单独柃出来讲,避免知识点之间的互串。在把所有知识点讲解完以后,教师把以上的这张图又呈现出来,带领学习者把本讲内容进行一个总结和整体回顾,避免学习者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部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教学习内容,还有教学习方法。一旦学习者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教师还把mindmaster的软件安装和使用方法教给学习者,学习者纷纷反映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科知识的,也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例如制作风险管理图、拟定培训计划、进行产品问题分析、制定筹办会议计划、进行SWOT分析和案例研究等。
3 总结:基于思维导图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反思
3.1 有利于教师提炼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教学中,虽然也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但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不注重对知识点进行梳理,仅仅是把教材上的内容搬到PPT文档上,实现了教材上的文字内容电子化。学习者一开始还是看教师演示的PPT文档,后来发现PPT内容和教材一模一样,便埋头看教材了,
这样难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使用思维导图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教案设计中文字照搬现象的发生,因为鉴于图表上呈现的文字有限,教师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必然要对讲授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分类,只把重难点知识绘制进入思维导图中。而且为了避免学习者长时间看一幅图会有疲倦感,mindmaster软件中还有大量的注释、评论、标签、超链接等,教师可以把与知识点有关的图片、视频、案例讨论等放进思维导图,达到既讲解了重难点知识,又使课堂授课方式丰富多彩的目的。
3.2 有利于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成人学习动机包括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指的是源自学习者个体需要而产生的学习动机,例如成人学习者希望通过电大的学习增长知识、获取文凭、提升個人的社会地位、结交朋友等。而外部动机则来自于外部的一些诱因,例如很喜欢教师的授课方式、希望通过认真学习可以获得优秀学习者、优秀学习者干部、优秀毕业生、奖学金等奖励。
作为电大教师而言,需要呵护并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精心设计每次面授课,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思维导图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因为图形中会有一些区别的颜色、分支等帮助学习者归纳和记忆相关知识。
3.3 提高学习者的归纳总结能力
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这个信息大爆炸时代,每天都
要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如果只是一味地学,没有去反思,那么学习的效率不高,只能
是边学就边忘记了。要提高学习效率,其中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要学会及时归纳和总结,使新学到的知识可以与以前已经掌握的知识融汇贯通,建立新的知识体系。
归纳和总结也要讲究方法,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需要提纲挈领,抓住重难点知识。可以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加入一些自己对于知识点的思考,这也构成了创新的源泉,提升了学习者对于知识的理解深度。
思维导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习者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学习者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必须要首先找出重难点知识,并对这些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最后把这些知识点呈现在一张方便学习者记忆的图上。这整个过程本身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在教师随后对学习者的跟踪了解中得知有的学习者已经开始使用mindmaster软件展开对于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学习者表示利用绘制的思维导图来学习加深了对知识点的记忆。
3.4 思维导图还可以将知识的整体架构呈现出来,有助于评价与反思
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它显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以我校为例,每学期每门课平均安排3—4次面授课,教师通常在每次面授课中讲解教材4章左右的内容,知识信息量比较大。在传统的教学中,以PPT为例,通常教师是沿着顺序一页页地讲解。等教师把准备的PPT课件讲完,一次课的授课任务就结束了,如果教师及时做一个回顾和总结,学习者还能从整体上把握老师所讲的全部内容。如果教师忘记了总结,讲完所有内容就下课,那么学习者可能只重点记住了教师在课堂后半部分讲的内容。而且学习者都是在职工作人员,下班后急匆匆赶到教室,有时还迟到,已经错过了教师前面讲的内容。
思维导图就能较为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无论学习者是否能够及时赶到教室,呈现在黑板上都有一张清晰完整的知识图,学习者一看这张图再听教师的讲解,可以及时跟上教师的进度。思维导图呈现出来的知识完整架构有助于学习者从整体上把握一次面授课的全部知识点。
总之,思维导图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但是,也不能过于依靠思维导图这个形式,毕竟教学内容为王,只有充分和完备的知识才足以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另外,在课堂上,教师的一个简单的微笑、眼神、手势或者词语,都会让学习者得到被重视、被关注的暗示,起着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6]所以即使采用了思维导图这种软件,教师也要还要时刻注意学习者的反馈,把控教学进度,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
参考文献
[1] 万平平.基于Moodle平台与思维导图的微课程构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2] 张艳霞.使用思维导图支持探究性学习教学案例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3] 魏阳莉.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古诗词意象教学方法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4] 希尔伯曼著,陆怡如译.积极学习101种有效教学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 严晓蓉,何高大.视觉学习视角下的语言可视化表征与教学应用[J].远程教育杂志,
2015(2):47
[6] 刘静.试论多媒体教学对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影响[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