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养秋虫”是北京人入冬后的一个古老民俗,也是老北京人的最爱。秋虫主要包括了蝈蝈儿、蟋蟀、油葫芦儿、金钟儿、秋蝉以及蝴蝶等。
秋蝉即寒蝉,是蝉类的一种,头和胸均呈淡绿色。秋蝉在深秋时鸣叫得最欢,所谓“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北京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品行高洁的象征,故老北京人喜欢养蝉,以蝉的寓意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北京人还有玩蝴蝶的。蝴蝶因其形体美丽、色彩艳丽,飞行在花草丛中,婀娜多姿、翩翩起舞,被称为“会飞的鲜花”。冬养蝴蝶多为“大青豆”,通常将它们顺着翅膀放入扁葫芦内,饲以蜂蜜,玩赏时以大碗注沸水,以水气蒸熏葫芦侧身,蝴蝶就会慢慢爬出葫芦。即使蝴蝶死了,人们也舍不得丢掉,而将其制成标本,珍藏起来供以后欣赏,饶有滋味。
养蝈蝈儿曾是我少年时的爱好。我小时候住在胡同里,大杂院人听蝈蝈儿鸣唱是一种闲趣,搁现在讲就是一种休闲方式。蝈蝈儿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的《尔雅》《诗经》里都有蝈蝈儿的记载。中国人玩赏蝈蝈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明人《帝京景物略》载:因其声聒聒故又名“聒聒”,又因其双翅上的纹理纵横,故又称“络纬”。北京人养蝈蝈儿有不少的讲究,一是要选上品的蝈蝈儿,讲究全须全尾儿、叫声悦耳;二是颜色正、品相好。蝈蝈儿由于生长环境不同,有“绿哥”“翠哥”“三青蝈蝈儿”“草白蝈蝈儿”“铁皮蝈蝈儿”等不同体色的品种。而按季节说,立秋前的为夏蝈蝈,声音低弱;秋后的为秋蝈蝈,叫声洪亮;从晚秋至隆冬所养的蝈蝈儿称为“冬虫”“冬哥”,其鸣叫声较柔弱。明清时的北京盛行养蝈蝈儿,当时从皇宫内到城乡,人们都喜爱玩蝈蝈儿。过去四合院里一些有钱或有身份的人,为了买到一只上品的蝈蝈儿,会不远百里跑到河北、山东甚至东北去。
我儿时家里穷,养蝈蝈儿的容器都是自己用草棍或高粱秸编成的简易笼子。可北京入冬之后,天冷得恨不能把地冻裂,我心爱的虫子随着西西伯利亚的一股寒流全死光了。我伤心极了,在大杂院里抱着我那一堆蝈蝈儿笼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个没完。这时邻居家的一位老大爷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过来摸着我的头跟我说:“哎呀,你这么养不死才怪呢。你去找个葫芦来,要长一点的。”我听了赶紧就去别院的藤上摘了一个又大又长的葫芦来。老大爷接过那葫芦说:“这个葫芦质地不够硬,得好好晒晒,放我这儿,你先等着吧。”于是,我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一开始我还去找那个大爷,问问我的葫芦晾得怎么样了,可每回的回答都是再等等……再等等……
久而久之我就把这件事忘了,直到北京渐渐又入了秋,邻居那位大爷突然手里拿着大葫芦出现在我面前,他很得意地朝我嘻嘻笑着。“我用布给你上了一层桃核油,你看看光滑不?”他说着把葫芦递给了我。我抱着那个硕大的葫芦,它已经变成了淡淡的黄色,在阳光下十分光亮,让我联想到《西游记》里那些神仙的法宝。那个冬天,我总是把大葫芦揣在怀里,用我的体温暖和着葫芦里的蝈蝈儿。我的耳边不时传来它的鸣叫声,震动葫芦盖上的铜丝弹簧一起嗡鸣,声声入耳,有点现在年轻人的随身听的意思,而且还是公放,走在街上回头率相当高。
上世纪90年代的北京人仍是非常喜欢蝈蝈儿。每当夏末初秋时,常有骑自行车的人从郊区来到城里出售蝈蝈儿。他们在自行车的车把和后座上挂满了成串的蝈蝈儿笼子。卖蝈蝈儿的人从不吆喝,他那众多的蝈蝈儿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就能把喜欢蝈蝈儿的老少爷们儿全都招来啦。
斗蟋蟀同样是老北京人消闲逸趣的一种方式,不过更有刺激性。养蟋蟀自古就是人们的嗜好。玩赏蟋蟀既可听其鸣,又可观其争斗。蟋蟀因其声鸣而俗称“蛐蛐”,又名促织。北京人玩的蛐蛐儿多是产自山东德州的墨牙黄、宁阳的铁头青背和黑牙青麻头,也有北京西北郊区苏家坨的“伏地蛐蛐儿”、黑龙潭的“虾头青”和石景山福寿岭的“青麻头”。山东的宁阳县清代曾向皇宫进贡蟋蟀,现今该地已成为养虫交易的著名市场,已形成宁阳古城的一项经商产业,县城的年收入达到亿元,虫贩的一只蟋蟀价钱可顶一头牛或几千元人民币!
其实养蛐蛐儿真正的乐趣在于它们的厮斗。我小时候住的那个大杂院就时有斗蛐蛐儿的大会,大会一般都会引来十多人的围观。
我有一个叔叔,他是蛐蛐儿迷,特别喜欢来院子里斗蛐蛐儿。还记得有一次叔叔拿来一只蛐蛐儿,名曰“翅震大将军”。那蛐蛐儿头大、项阔、牙还极长,翅膀是又薄又尖。他一边给我看他的宝贝一边和我说:“这个小东西每回把对方咬怕了都会高兴得震它的翅膀,后来我就叫它‘翅震大将军’了。”
那次比赛是“翅震大将军”和我家院子里的冠军“红须元帅”对垒。邻居家的那只“红须元帅”至今是百战百胜,主人赛前就把话放了出来:“我家的‘红须’可是刚刚贴铃(指配雌,配过雌的蛐蛐儿会斗性十足)的。”我叔叔听了很不以为然,说:“那就放出来比划比划吧。”
比赛的监局(裁判)是我父亲,他不养蛐蛐儿,但十分乐意当裁判。我父亲给两只蛐蛐儿先过秤,确认了它俩的分量相当,然后把它们放进一个透明的斗罐内,用“探子”撩拨蛐蛐儿的须子。我就这么看着,发现那两只蛐蛐儿的大牙都渐渐地张开了,不由得喊了一句:“爸爸你瞧。”话音未落,父亲就抽掉了斗罐里的那个隔板,“关公”和“秦琼”见了面,顷刻间就夹、钩、闪、躲、抱的厮咬在一起了。头两个回合双方势均力敌,可第三个回合“翅震大将军”那几口着实咬中了“红须元帅”的要害,“红须”越来越怯战,“翅震大将军”已经开始振翅鸣唱了,我叔叔见此脸上也泛起了红光,知道比赛这就算赢了。
寒冬时节养秋虫曾是老北京人的冬趣乐事,小小的蝈蝈儿、蛐蛐儿曾给北京人带来无限的温馨和欢笑。您若有兴趣也不妨去官园、潘家园等市场逛上一逛,感受一下冬天养虫的乐趣。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秋蝉即寒蝉,是蝉类的一种,头和胸均呈淡绿色。秋蝉在深秋时鸣叫得最欢,所谓“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北京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品行高洁的象征,故老北京人喜欢养蝉,以蝉的寓意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北京人还有玩蝴蝶的。蝴蝶因其形体美丽、色彩艳丽,飞行在花草丛中,婀娜多姿、翩翩起舞,被称为“会飞的鲜花”。冬养蝴蝶多为“大青豆”,通常将它们顺着翅膀放入扁葫芦内,饲以蜂蜜,玩赏时以大碗注沸水,以水气蒸熏葫芦侧身,蝴蝶就会慢慢爬出葫芦。即使蝴蝶死了,人们也舍不得丢掉,而将其制成标本,珍藏起来供以后欣赏,饶有滋味。
养蝈蝈儿曾是我少年时的爱好。我小时候住在胡同里,大杂院人听蝈蝈儿鸣唱是一种闲趣,搁现在讲就是一种休闲方式。蝈蝈儿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的《尔雅》《诗经》里都有蝈蝈儿的记载。中国人玩赏蝈蝈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明人《帝京景物略》载:因其声聒聒故又名“聒聒”,又因其双翅上的纹理纵横,故又称“络纬”。北京人养蝈蝈儿有不少的讲究,一是要选上品的蝈蝈儿,讲究全须全尾儿、叫声悦耳;二是颜色正、品相好。蝈蝈儿由于生长环境不同,有“绿哥”“翠哥”“三青蝈蝈儿”“草白蝈蝈儿”“铁皮蝈蝈儿”等不同体色的品种。而按季节说,立秋前的为夏蝈蝈,声音低弱;秋后的为秋蝈蝈,叫声洪亮;从晚秋至隆冬所养的蝈蝈儿称为“冬虫”“冬哥”,其鸣叫声较柔弱。明清时的北京盛行养蝈蝈儿,当时从皇宫内到城乡,人们都喜爱玩蝈蝈儿。过去四合院里一些有钱或有身份的人,为了买到一只上品的蝈蝈儿,会不远百里跑到河北、山东甚至东北去。
我儿时家里穷,养蝈蝈儿的容器都是自己用草棍或高粱秸编成的简易笼子。可北京入冬之后,天冷得恨不能把地冻裂,我心爱的虫子随着西西伯利亚的一股寒流全死光了。我伤心极了,在大杂院里抱着我那一堆蝈蝈儿笼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个没完。这时邻居家的一位老大爷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过来摸着我的头跟我说:“哎呀,你这么养不死才怪呢。你去找个葫芦来,要长一点的。”我听了赶紧就去别院的藤上摘了一个又大又长的葫芦来。老大爷接过那葫芦说:“这个葫芦质地不够硬,得好好晒晒,放我这儿,你先等着吧。”于是,我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一开始我还去找那个大爷,问问我的葫芦晾得怎么样了,可每回的回答都是再等等……再等等……
久而久之我就把这件事忘了,直到北京渐渐又入了秋,邻居那位大爷突然手里拿着大葫芦出现在我面前,他很得意地朝我嘻嘻笑着。“我用布给你上了一层桃核油,你看看光滑不?”他说着把葫芦递给了我。我抱着那个硕大的葫芦,它已经变成了淡淡的黄色,在阳光下十分光亮,让我联想到《西游记》里那些神仙的法宝。那个冬天,我总是把大葫芦揣在怀里,用我的体温暖和着葫芦里的蝈蝈儿。我的耳边不时传来它的鸣叫声,震动葫芦盖上的铜丝弹簧一起嗡鸣,声声入耳,有点现在年轻人的随身听的意思,而且还是公放,走在街上回头率相当高。
上世纪90年代的北京人仍是非常喜欢蝈蝈儿。每当夏末初秋时,常有骑自行车的人从郊区来到城里出售蝈蝈儿。他们在自行车的车把和后座上挂满了成串的蝈蝈儿笼子。卖蝈蝈儿的人从不吆喝,他那众多的蝈蝈儿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就能把喜欢蝈蝈儿的老少爷们儿全都招来啦。
斗蟋蟀同样是老北京人消闲逸趣的一种方式,不过更有刺激性。养蟋蟀自古就是人们的嗜好。玩赏蟋蟀既可听其鸣,又可观其争斗。蟋蟀因其声鸣而俗称“蛐蛐”,又名促织。北京人玩的蛐蛐儿多是产自山东德州的墨牙黄、宁阳的铁头青背和黑牙青麻头,也有北京西北郊区苏家坨的“伏地蛐蛐儿”、黑龙潭的“虾头青”和石景山福寿岭的“青麻头”。山东的宁阳县清代曾向皇宫进贡蟋蟀,现今该地已成为养虫交易的著名市场,已形成宁阳古城的一项经商产业,县城的年收入达到亿元,虫贩的一只蟋蟀价钱可顶一头牛或几千元人民币!
其实养蛐蛐儿真正的乐趣在于它们的厮斗。我小时候住的那个大杂院就时有斗蛐蛐儿的大会,大会一般都会引来十多人的围观。
我有一个叔叔,他是蛐蛐儿迷,特别喜欢来院子里斗蛐蛐儿。还记得有一次叔叔拿来一只蛐蛐儿,名曰“翅震大将军”。那蛐蛐儿头大、项阔、牙还极长,翅膀是又薄又尖。他一边给我看他的宝贝一边和我说:“这个小东西每回把对方咬怕了都会高兴得震它的翅膀,后来我就叫它‘翅震大将军’了。”
那次比赛是“翅震大将军”和我家院子里的冠军“红须元帅”对垒。邻居家的那只“红须元帅”至今是百战百胜,主人赛前就把话放了出来:“我家的‘红须’可是刚刚贴铃(指配雌,配过雌的蛐蛐儿会斗性十足)的。”我叔叔听了很不以为然,说:“那就放出来比划比划吧。”
比赛的监局(裁判)是我父亲,他不养蛐蛐儿,但十分乐意当裁判。我父亲给两只蛐蛐儿先过秤,确认了它俩的分量相当,然后把它们放进一个透明的斗罐内,用“探子”撩拨蛐蛐儿的须子。我就这么看着,发现那两只蛐蛐儿的大牙都渐渐地张开了,不由得喊了一句:“爸爸你瞧。”话音未落,父亲就抽掉了斗罐里的那个隔板,“关公”和“秦琼”见了面,顷刻间就夹、钩、闪、躲、抱的厮咬在一起了。头两个回合双方势均力敌,可第三个回合“翅震大将军”那几口着实咬中了“红须元帅”的要害,“红须”越来越怯战,“翅震大将军”已经开始振翅鸣唱了,我叔叔见此脸上也泛起了红光,知道比赛这就算赢了。
寒冬时节养秋虫曾是老北京人的冬趣乐事,小小的蝈蝈儿、蛐蛐儿曾给北京人带来无限的温馨和欢笑。您若有兴趣也不妨去官园、潘家园等市场逛上一逛,感受一下冬天养虫的乐趣。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