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透视学是人类文明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是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科学发现,它见证了人类的视觉经验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为人类认识世界、表现世界提供了方法。基于此,文章对透视学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艺复兴;透视法;绘画艺术
中图分类号:J062
文献标识码:A
艺术史上首先提出固定视点位置的是理性的罗马人,罗马人的观察方式启发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透视的形成。古罗马时期的透视被视为一种绘画技法,画家可以运用这一技法表现视错觉,但未上升到价值观层面。
中世纪时期,天主教关注内心和精神领域的感知,观念性艺术占据主导地位,现实生活和自然世界被摒弃,艺术走向程式化与象征性,透视法在中世纪时期丢失,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被重新发现并得到科学发扬。
1.出于本能地运用透视法
14世纪到18世纪,文艺复兴的口号响彻了文学、戏剧、美术、雕塑、建筑等各个领域,这一时期是西方文明史上极为重要的阶段,为了复兴古典绘画,再现视觉真实,出现了大批的艺术家研究探索透视规律。
佛罗伦萨画派创始人乔托完全摒弃拜占庭传统,开始运用明暗表现立体的空间维度,并用透视的方法在二维平面上再现三维空间的错觉效果,使画面呈现出深度和空间感。在他的作品《金门之会》中,画中的建筑不再是简单的摆设,而是运用透视和明暗法来表现建筑的体积和空间,使建筑承载整幅作品空间的深度。乔托提出视觉观察的重要性,引导人们揭示自然内在的规律,开启了透视法之先河,给绘画带来了第一束曙光,开辟了走向文艺复兴的新路,但却没有寻找到科学的透视方法,因此这个时期绘画中运用的透视法并不精确。
2.运用科学知识探索科学的透视法
继乔托之后,探索透视法原理最有代表性的画家是马萨乔和乌切诺,他们对透视法的探索取得不少成就。马萨乔的代表作品《纳税钱》首次运用了单一的焦点透视法,采用特定的光源投射到物体上,使物体产生明暗层次,进而形成一定的立体感。
马萨乔之后的画家乌切诺对透视画法相当痴迷,他善于在画面中利用透视关系安排几何形体的位置,乌切诺为美弟奇家族绘制的大型壁画《圣罗马诺之战》中,利用焦点透视组织构图,并用缩短透视法处理地面上躺着的士兵和跌落的武器,将形状不一的物体绘制成静止的几何形体,使画面形成棋盘格的形式,整幅画面具有指向性的空间纵深透视感,使战争的场面更加恢宏。此后的一些画家常常借鉴他的这幅作品处理相关的透视关系。
3.透视法成功地运用于绘画中
到了15世纪下半期,阿尔伯蒂撰写了关于透视学方面的论文《绘画论》,文中有一些精辟的论述,他认为绘画是以一个固定视点,在平面的画面中依一定的视觉规律,制造出虚拟的三维空间的画面。至此,绘画形式与透视技法之间的结合开始有了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美术理论,这些理论给同时期的艺术家们以直接影响。
佛罗伦萨画派的弗兰切斯卡是一个具有科学探索精神的画家,他相信科学的透视是绘画的基础,他的每一幅作品中都少不了透视,并且著有系统研究透视学的著作。弗兰切斯卡在绘画中常从数学和透视学的观念出发,结合明暗与色彩关系,计算物体的尺度、距离及相互关系,再现真实的三维空间,在画面中人们甚至可以推算出物体的实际大小。他的绘画风格也被称之为弗兰切斯卡式的“建筑结构式构图”,代表作品《鞭打基督》充分显示了他是一个精于计量的画家,他的绘画作品和透视技法理论探索成为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典型。
曼泰尼亚是一个在绘画透视学方面勇于创新的实践者,从其代表作品《婚礼堂天顶画》中可知他对透视的运用非常自如,画面中展现的是一个从下而上按透视缩小人物的圆拱场景。
文艺复兴早期对透视技法的运用逐渐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以上提及的艺术家们已经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绘画中掌握一定科学透视技法,这一时期不仅是对前一时期科学探索的总结,也为文艺复兴盛期提供了基础。
4.文艺复兴盛期对透视法的新发展
到了文艺复兴盛期,透视技法在绘画中的运用达到了另一个高峰。艺术家们运用透视组织画面,不再局限于平面中表现三维空间的纵深感和惟妙惟肖的真实感,更多的是为了得到形式之美。大部分画家追求严谨的结构形式美,使画面产生平静、稳定的效果,趋向简化完善的境界,适应了古典主义时期的审美趣味。
达·芬奇是文艺复興时期的伟大巨匠,他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采用的是“焦点透视法”,画面中横放着的桌子、窗户和两侧的墙面、天花板成垂直关系,由于透视原理,画面中的所有的直角垂直面被处理成倾斜面,所有与窗户面垂直的直角变线最终消失于一点,这种“焦点透视法”的运用在今天看来极其简单,但达·芬奇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巧妙运用这种法则,在当时,此法则属于创作实践的最初范例。达·芬奇结合自己的绘画创作经验编著了《画论》,在这本书中明确指出透视对于绘画的重要性,阐述了绘画中透视的种类,以及透视运用的规律,使绘画透视学方面的理论更加系统和全面。
文艺复兴时期透视法作为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先进的看待世界的方式,作为科学理性的价值观几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严格遵守。它们与艺术相结合,运用科学透视法则组织二维画面,创作出令人逼真的艺术效果,完成了许多伟大的作品。但艺术并不等于科学,因为艺术的标准不等于逼真与写实,画家们虽然采用透视法,但对透视空间的固定体系并不满意,或者说人的视野有一定的局限性,透视中所谓的“视点”限定了画者与画中景物之间特定的空间关系,画面中呈现的东西太少,因此尽可能广阔的空间关系成为许多画家的画面追求。
16世纪威尼斯画派画家委罗内塞在多幅代表作品中采用“多点透视法”(multiple perspeitive),他的作品人物众多,场面宏伟,采用标准的“焦点透视法”,可是消失点不再单一,虽说这种画法违背了焦点透视的法则,但可以巧妙地处理规模宏大、人物众多的场面,委罗内塞的画法违背了当时流行的透视法则,却得到了法国艺术理论家查里·布吕的赞赏,他认为委罗内塞采用的“多点透视法”制造出了美妙的效果,视觉所看到的东西和透视法则相矛盾时,以眼睛看到的东西为主。
到19世纪之前,透视的研究已经非常完善,并达到一定高峰,但高峰之后便走向低谷。西方艺术发展至19世纪印象主义时期,为绘画而撰写透视方面的论文和著作减少,线性透视在绘画中的运用随着写实主义的衰退而慢慢冷落。至20世纪现代绘画对空间的再认识,透视从客观变为主观,画家们有意识地运用变形强调主观空间表现,破坏客观视觉存在。为了突破传统的绘画空间观念,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等艺术派别否定了过去对自然空间的表现,转而利用传统的透视法则在二维的平面中做出错觉透视、异空同构、异时同构、矛盾空间等违背透视原理的创作。
透视法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文艺复兴的一项惊人成就,透视法对于画面的空间构成是有历史功绩的。
[1]金成玉.浅谈透视学的教学意义——艺术设计类专业透视课的重要性[J].装饰,2002(3).
[2]文 鹏.透视学教学中的难点解析及把握[J].美术大观,2010(11).
关键词:文艺复兴;透视法;绘画艺术
中图分类号:J062
文献标识码:A
一、透视学的萌芽
艺术史上首先提出固定视点位置的是理性的罗马人,罗马人的观察方式启发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透视的形成。古罗马时期的透视被视为一种绘画技法,画家可以运用这一技法表现视错觉,但未上升到价值观层面。
中世纪时期,天主教关注内心和精神领域的感知,观念性艺术占据主导地位,现实生活和自然世界被摒弃,艺术走向程式化与象征性,透视法在中世纪时期丢失,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被重新发现并得到科学发扬。
二、科学透视的逐渐形成
1.出于本能地运用透视法
14世纪到18世纪,文艺复兴的口号响彻了文学、戏剧、美术、雕塑、建筑等各个领域,这一时期是西方文明史上极为重要的阶段,为了复兴古典绘画,再现视觉真实,出现了大批的艺术家研究探索透视规律。
佛罗伦萨画派创始人乔托完全摒弃拜占庭传统,开始运用明暗表现立体的空间维度,并用透视的方法在二维平面上再现三维空间的错觉效果,使画面呈现出深度和空间感。在他的作品《金门之会》中,画中的建筑不再是简单的摆设,而是运用透视和明暗法来表现建筑的体积和空间,使建筑承载整幅作品空间的深度。乔托提出视觉观察的重要性,引导人们揭示自然内在的规律,开启了透视法之先河,给绘画带来了第一束曙光,开辟了走向文艺复兴的新路,但却没有寻找到科学的透视方法,因此这个时期绘画中运用的透视法并不精确。
2.运用科学知识探索科学的透视法
继乔托之后,探索透视法原理最有代表性的画家是马萨乔和乌切诺,他们对透视法的探索取得不少成就。马萨乔的代表作品《纳税钱》首次运用了单一的焦点透视法,采用特定的光源投射到物体上,使物体产生明暗层次,进而形成一定的立体感。
马萨乔之后的画家乌切诺对透视画法相当痴迷,他善于在画面中利用透视关系安排几何形体的位置,乌切诺为美弟奇家族绘制的大型壁画《圣罗马诺之战》中,利用焦点透视组织构图,并用缩短透视法处理地面上躺着的士兵和跌落的武器,将形状不一的物体绘制成静止的几何形体,使画面形成棋盘格的形式,整幅画面具有指向性的空间纵深透视感,使战争的场面更加恢宏。此后的一些画家常常借鉴他的这幅作品处理相关的透视关系。
3.透视法成功地运用于绘画中
到了15世纪下半期,阿尔伯蒂撰写了关于透视学方面的论文《绘画论》,文中有一些精辟的论述,他认为绘画是以一个固定视点,在平面的画面中依一定的视觉规律,制造出虚拟的三维空间的画面。至此,绘画形式与透视技法之间的结合开始有了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美术理论,这些理论给同时期的艺术家们以直接影响。
佛罗伦萨画派的弗兰切斯卡是一个具有科学探索精神的画家,他相信科学的透视是绘画的基础,他的每一幅作品中都少不了透视,并且著有系统研究透视学的著作。弗兰切斯卡在绘画中常从数学和透视学的观念出发,结合明暗与色彩关系,计算物体的尺度、距离及相互关系,再现真实的三维空间,在画面中人们甚至可以推算出物体的实际大小。他的绘画风格也被称之为弗兰切斯卡式的“建筑结构式构图”,代表作品《鞭打基督》充分显示了他是一个精于计量的画家,他的绘画作品和透视技法理论探索成为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典型。
曼泰尼亚是一个在绘画透视学方面勇于创新的实践者,从其代表作品《婚礼堂天顶画》中可知他对透视的运用非常自如,画面中展现的是一个从下而上按透视缩小人物的圆拱场景。
文艺复兴早期对透视技法的运用逐渐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以上提及的艺术家们已经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绘画中掌握一定科学透视技法,这一时期不仅是对前一时期科学探索的总结,也为文艺复兴盛期提供了基础。
4.文艺复兴盛期对透视法的新发展
到了文艺复兴盛期,透视技法在绘画中的运用达到了另一个高峰。艺术家们运用透视组织画面,不再局限于平面中表现三维空间的纵深感和惟妙惟肖的真实感,更多的是为了得到形式之美。大部分画家追求严谨的结构形式美,使画面产生平静、稳定的效果,趋向简化完善的境界,适应了古典主义时期的审美趣味。
达·芬奇是文艺复興时期的伟大巨匠,他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采用的是“焦点透视法”,画面中横放着的桌子、窗户和两侧的墙面、天花板成垂直关系,由于透视原理,画面中的所有的直角垂直面被处理成倾斜面,所有与窗户面垂直的直角变线最终消失于一点,这种“焦点透视法”的运用在今天看来极其简单,但达·芬奇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巧妙运用这种法则,在当时,此法则属于创作实践的最初范例。达·芬奇结合自己的绘画创作经验编著了《画论》,在这本书中明确指出透视对于绘画的重要性,阐述了绘画中透视的种类,以及透视运用的规律,使绘画透视学方面的理论更加系统和全面。
文艺复兴时期透视法作为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先进的看待世界的方式,作为科学理性的价值观几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严格遵守。它们与艺术相结合,运用科学透视法则组织二维画面,创作出令人逼真的艺术效果,完成了许多伟大的作品。但艺术并不等于科学,因为艺术的标准不等于逼真与写实,画家们虽然采用透视法,但对透视空间的固定体系并不满意,或者说人的视野有一定的局限性,透视中所谓的“视点”限定了画者与画中景物之间特定的空间关系,画面中呈现的东西太少,因此尽可能广阔的空间关系成为许多画家的画面追求。
16世纪威尼斯画派画家委罗内塞在多幅代表作品中采用“多点透视法”(multiple perspeitive),他的作品人物众多,场面宏伟,采用标准的“焦点透视法”,可是消失点不再单一,虽说这种画法违背了焦点透视的法则,但可以巧妙地处理规模宏大、人物众多的场面,委罗内塞的画法违背了当时流行的透视法则,却得到了法国艺术理论家查里·布吕的赞赏,他认为委罗内塞采用的“多点透视法”制造出了美妙的效果,视觉所看到的东西和透视法则相矛盾时,以眼睛看到的东西为主。
到19世纪之前,透视的研究已经非常完善,并达到一定高峰,但高峰之后便走向低谷。西方艺术发展至19世纪印象主义时期,为绘画而撰写透视方面的论文和著作减少,线性透视在绘画中的运用随着写实主义的衰退而慢慢冷落。至20世纪现代绘画对空间的再认识,透视从客观变为主观,画家们有意识地运用变形强调主观空间表现,破坏客观视觉存在。为了突破传统的绘画空间观念,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等艺术派别否定了过去对自然空间的表现,转而利用传统的透视法则在二维的平面中做出错觉透视、异空同构、异时同构、矛盾空间等违背透视原理的创作。
透视法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文艺复兴的一项惊人成就,透视法对于画面的空间构成是有历史功绩的。
参考文献:
[1]金成玉.浅谈透视学的教学意义——艺术设计类专业透视课的重要性[J].装饰,2002(3).
[2]文 鹏.透视学教学中的难点解析及把握[J].美术大观,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