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引发了对教学法的探讨和改革,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也把对教学法的学习和应用放在重要位置。然而,新教材编写的目标不仅仅是通过教学法的改变就可以实现的。因为整个教材体系所蕴涵的西方文化,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专业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对西方文化有所了解。
关键词:西方文化 教学法 文化素养
1 背景
1.1 新课程的要求。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国际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纵观新教材,很容易发现西方文化始终以各种形式展现给学生。初中教材中对节日的介绍,高中教材中对建筑的描述以及诗歌的欣赏,都渗透着浓浓的西方文化气息。很明显,西方文化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2 大学生学习现状。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往往比较重视教学法的学习,而忽视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方文化。事实上,只要理解了新课程的任务和要求,就会明白在实际教学中,西方文化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掌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外,对西方文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对将来从事中学英语教育的学生,有必要明确在大学学习阶段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能得心应手。本文将从西方文化对教学内容的影响,西方文化对教学法的要求以及对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该专业的大学生加强对西方文化知识的学习。
2 西方文化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2.1 在课文教学中。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课文无论题材还是体裁,都比较广泛,其中不少直接涉及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教师在进行这些课文教学时要注意挖掘课文的文化内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课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基本文化背景及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外,还要对英语语篇模式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语言学家RobertB.Kaplan认为英语段落的思维模式是直线的,首先提出论点,然后展开阐述论证。而东方语言段落思维模式是围绕主题的外围转圈子,不直接从主题入手展开讨论。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先概括,后细节,先开门见山言明论点,然后逐步进行论述,层次分明,组织严密,环环相扣。通过对中英文语篇模式差异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语言文化往往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避免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犯文化概念不清的错误。
2.2 在听力训练中。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只重视听力本身的训练而忽略了影响英语听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即文化因素。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听力理解有很大影响,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就必须扫除文化知识障碍,多接触英美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大量地反映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在许多听力材料中可以获得相应的文化差异的内容。听力能力除了需要具备较强的辨音能力、理解语句的能力和大量的词汇外,还必须对语言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否则,就会出现理解上的困难,甚至感到莫名其妙。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听力材料并不是很复杂,生词、偏词也不多,语言结构也很简单,但学生仍然听不明白,即使听“懂了”,也只是获得字面意义,而不能理解其中深层次的含义。出现这样的状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所以在选择英语听力教材和辅助教材时,应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在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选择那些包含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相关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2.3 在口语训练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往过程中常常会不自觉地照搬自己的文化习惯,因此在进行日常的跨文化交际中常常出现理解和信任上的障碍。文化是指人们生活方式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社会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惯、民间传说、寓言故事、生活方式、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科学技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美国语言学家E.Sapir说得好:“語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他还说:“文化是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语言是思想的具体形成。”柏默(L.RPalmer)也说:“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相成的,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人类各民族的语言无不反映并受到其文化内容的影响,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都会受到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团体(community)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英国诗人有句诗:“Eastiseast,andWestiswest.”就是指中西方在伦理、道理、生活方式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例如,一位留学生因为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
3 西方文化对教学法的要求
3.1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文化对比。英语教学中在处理语言和文化关系时,应该通过对文化的研究来传授语言。在通过文化传授英语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注意对比中国文化与西方(尤其是讲英语的国家)的文化差异。要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语言不但存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差异,还有交际规则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就会犯一些“文化错误”。学英语的学生要学习、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交际规则、生活方式。与此同时,还必须加强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认识,才能更好地对比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达到准确理解和正确使用英语的目的。
3.2 在听力教学中注重背景知识。在英语听力课教学中,我们不能简单而机械地按照听力教学的一般程序来完成听力任务。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有些听力材料尽管比较简单,生词不多,语法不难,但学生仍听不明白,理解不了。有时即使"听懂"了,也只是获取字面意思,而不能透彻地理解其中的真正含意。因此,在做理解题时,仍找不出正确答案。原因究竟何在?笔者认为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对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事实上,听力理解不仅仅与一个人的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有关,同时也和他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熟悉程度以及知识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英语听力课教学应在注重培养学生听力微技能的同时,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从而帮助学生逐步突破这一听力理解中的障碍。 4 对教育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1 进一步充实自身文化知识。文化是一种最实在的社会现象,它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每个地区,甚至每个村落都有属于该民族或该人群的文化。语言是思想的具体表现方式,它与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人类历史源远流长,中西方文化博大精深,且差异很大。英语作为西方国家的主要语言,代表了西方的文化,承载着西方文化中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念。英语教育专业的大学生要从提高文化素养的角度来加强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研究。
4.2?摇 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有位专家说过:“充满智慧的课堂是魅力四射的课堂。”如何让我们的课堂魅力四射?在我们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同时,应该考虑教学内容中包含的西方文化,诸如西方文化追求平等,西方文化追求自由,西方文化注重个人隐私,西方文化注重情感自然,西方文化有助逻辑思维等。重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设计教学活动时充分考虑活动中隐含的西方文化,使学生参与活动时不仅积极踊跃,而且知道活动中应有的洒脱和尊重。教学设计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加强课文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例如,英语中的“Ladie sfirst,Thanksgiving,Homecoming,GirlsLeague Dance,sandwich”等等;汉语中的“少先队、黑五类、臭老九、一国两制”等等,这些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的。(2)通过词汇讲解补充文化知识。有些词汇的中英文化语义相同或相近,比如,fox与狐狸都指同一种动物,可代表狡猾;狼即wolf,都象征凶残,还有更多的词汇,其指称意义相同而文化内涵不同,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3)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电影、电视、录像等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有些教学片如《走遍美国》是专门介绍英语国家社会情况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将相关内容引进,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效果。(4)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参与国际交流,促进语言学习。(5)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可鼓励学生多读以文化为导向的报刊、书籍,对提高外语的文化意识会有很大的帮助。(6)号召学生举办多种形式的英语活动。如,利用圣诞节组织英语晚会,包括英语歌曲演唱比赛、英语戏剧小品表演、英语知识有奖问答等。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必然会加深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
5 結语
教师的宗旨都是通过提高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来提高其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利用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不仅要重视文化上的差异,而且要了解和研究这些差异,从而把文化学习与语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素养。只有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敏锐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在教学中对相关的文化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更好地完成新的课程标准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Z].人民教育出版社.
[2]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王力非.现代外语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方保军.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素质[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89.
[6]李信.中西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1
关键词:西方文化 教学法 文化素养
1 背景
1.1 新课程的要求。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国际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纵观新教材,很容易发现西方文化始终以各种形式展现给学生。初中教材中对节日的介绍,高中教材中对建筑的描述以及诗歌的欣赏,都渗透着浓浓的西方文化气息。很明显,西方文化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2 大学生学习现状。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往往比较重视教学法的学习,而忽视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方文化。事实上,只要理解了新课程的任务和要求,就会明白在实际教学中,西方文化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掌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外,对西方文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对将来从事中学英语教育的学生,有必要明确在大学学习阶段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能得心应手。本文将从西方文化对教学内容的影响,西方文化对教学法的要求以及对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该专业的大学生加强对西方文化知识的学习。
2 西方文化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2.1 在课文教学中。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课文无论题材还是体裁,都比较广泛,其中不少直接涉及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教师在进行这些课文教学时要注意挖掘课文的文化内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课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基本文化背景及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外,还要对英语语篇模式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语言学家RobertB.Kaplan认为英语段落的思维模式是直线的,首先提出论点,然后展开阐述论证。而东方语言段落思维模式是围绕主题的外围转圈子,不直接从主题入手展开讨论。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先概括,后细节,先开门见山言明论点,然后逐步进行论述,层次分明,组织严密,环环相扣。通过对中英文语篇模式差异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语言文化往往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避免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犯文化概念不清的错误。
2.2 在听力训练中。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只重视听力本身的训练而忽略了影响英语听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即文化因素。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听力理解有很大影响,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就必须扫除文化知识障碍,多接触英美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大量地反映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在许多听力材料中可以获得相应的文化差异的内容。听力能力除了需要具备较强的辨音能力、理解语句的能力和大量的词汇外,还必须对语言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否则,就会出现理解上的困难,甚至感到莫名其妙。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听力材料并不是很复杂,生词、偏词也不多,语言结构也很简单,但学生仍然听不明白,即使听“懂了”,也只是获得字面意义,而不能理解其中深层次的含义。出现这样的状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所以在选择英语听力教材和辅助教材时,应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在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选择那些包含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相关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2.3 在口语训练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往过程中常常会不自觉地照搬自己的文化习惯,因此在进行日常的跨文化交际中常常出现理解和信任上的障碍。文化是指人们生活方式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社会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惯、民间传说、寓言故事、生活方式、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科学技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美国语言学家E.Sapir说得好:“語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他还说:“文化是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语言是思想的具体形成。”柏默(L.RPalmer)也说:“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相成的,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人类各民族的语言无不反映并受到其文化内容的影响,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都会受到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团体(community)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英国诗人有句诗:“Eastiseast,andWestiswest.”就是指中西方在伦理、道理、生活方式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例如,一位留学生因为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
3 西方文化对教学法的要求
3.1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文化对比。英语教学中在处理语言和文化关系时,应该通过对文化的研究来传授语言。在通过文化传授英语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注意对比中国文化与西方(尤其是讲英语的国家)的文化差异。要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语言不但存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差异,还有交际规则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就会犯一些“文化错误”。学英语的学生要学习、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交际规则、生活方式。与此同时,还必须加强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认识,才能更好地对比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达到准确理解和正确使用英语的目的。
3.2 在听力教学中注重背景知识。在英语听力课教学中,我们不能简单而机械地按照听力教学的一般程序来完成听力任务。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有些听力材料尽管比较简单,生词不多,语法不难,但学生仍听不明白,理解不了。有时即使"听懂"了,也只是获取字面意思,而不能透彻地理解其中的真正含意。因此,在做理解题时,仍找不出正确答案。原因究竟何在?笔者认为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对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事实上,听力理解不仅仅与一个人的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有关,同时也和他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熟悉程度以及知识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英语听力课教学应在注重培养学生听力微技能的同时,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从而帮助学生逐步突破这一听力理解中的障碍。 4 对教育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1 进一步充实自身文化知识。文化是一种最实在的社会现象,它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每个地区,甚至每个村落都有属于该民族或该人群的文化。语言是思想的具体表现方式,它与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人类历史源远流长,中西方文化博大精深,且差异很大。英语作为西方国家的主要语言,代表了西方的文化,承载着西方文化中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念。英语教育专业的大学生要从提高文化素养的角度来加强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研究。
4.2?摇 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有位专家说过:“充满智慧的课堂是魅力四射的课堂。”如何让我们的课堂魅力四射?在我们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同时,应该考虑教学内容中包含的西方文化,诸如西方文化追求平等,西方文化追求自由,西方文化注重个人隐私,西方文化注重情感自然,西方文化有助逻辑思维等。重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设计教学活动时充分考虑活动中隐含的西方文化,使学生参与活动时不仅积极踊跃,而且知道活动中应有的洒脱和尊重。教学设计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加强课文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例如,英语中的“Ladie sfirst,Thanksgiving,Homecoming,GirlsLeague Dance,sandwich”等等;汉语中的“少先队、黑五类、臭老九、一国两制”等等,这些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的。(2)通过词汇讲解补充文化知识。有些词汇的中英文化语义相同或相近,比如,fox与狐狸都指同一种动物,可代表狡猾;狼即wolf,都象征凶残,还有更多的词汇,其指称意义相同而文化内涵不同,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3)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电影、电视、录像等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有些教学片如《走遍美国》是专门介绍英语国家社会情况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将相关内容引进,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效果。(4)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参与国际交流,促进语言学习。(5)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可鼓励学生多读以文化为导向的报刊、书籍,对提高外语的文化意识会有很大的帮助。(6)号召学生举办多种形式的英语活动。如,利用圣诞节组织英语晚会,包括英语歌曲演唱比赛、英语戏剧小品表演、英语知识有奖问答等。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必然会加深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
5 結语
教师的宗旨都是通过提高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来提高其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利用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不仅要重视文化上的差异,而且要了解和研究这些差异,从而把文化学习与语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素养。只有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敏锐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在教学中对相关的文化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更好地完成新的课程标准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Z].人民教育出版社.
[2]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王力非.现代外语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方保军.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素质[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89.
[6]李信.中西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