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通过灵活多样的导入、巧妙的课堂组织、优美的总结语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昂扬、愉快活泼、意犹未尽。并积极主动而心情愉快地去学习,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开心乐园”。
关键词:语文课堂 激发兴趣 乐园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孔子是主张学生快乐地学习的。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能够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就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发挥学生的智力和潜力以及创新的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呢?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总结,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途径:
一、灵活多样的导入,让学生兴趣昂扬。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精彩的课堂就如一篇优美的文章,有好的开头,才能吸引读者,有强烈的阅读和探究欲望。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非常注重新课的导入。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心。
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關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可以让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例如,我讲授《庐山的云雾》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首先就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庐山云雾的美丽图片,学生们兴奋极了,一边观看,一边发出“啧啧,好美丽啊”的赞叹声。从而引出赞美庐山云雾“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的句子,进入《庐山的云雾》的学习后,学生的配合程度很高,课堂氛围良好。所以,导入的灵活多样性,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二、巧妙的课堂组织,让学生愉快活泼。
有人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要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语文教师就要努力组织好课堂,把课程教得情趣横溢,不论是明白如话的浅文章,还是道理比较深奥的议论文,只要教得得法,都能使学生学得愉快活泼。
我认为,我们教师不必总是板着面孔上课,以表示尊严;我们可以让自己和颜悦色,对学生坦诚、平等地相待,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可亲可近,有“如沐春风”之感,师生感情融洽,可增添课的趣味,增添课堂欢愉的气氛。
(1)用幽默的语言感染学生。教师语言要幽默风趣,富有文采。当老师讲课讲得有声有色,学生愿听也乐于听,且意味盎然。正如魏书生所讲“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这种笑就会自然而然地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气氛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激发,学生在愉快之中迅速掌握知识。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篇目是文学作品,无论是文采,还是情感内涵都有是一流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使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的有趣并乐于接受。
(2)竞争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竞争才会有动力。例如,我在讲授《狐假虎威》这一课时,我把全班同学分为两组:狐狸组和老虎组。两组相互竞争,在字词的疏通,文章的理解分析中分别采用了抢答,选答,你问我答,我问你答相互质疑的模式,同学们都争先恐后,你争我抢地举手提问解疑,整一节课在欢乐中度过,学生对本课的内容也掌握得很透彻,老师很轻松地就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设疑中调动学生的兴趣。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平分生命》一文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①本文的题目叫《平分生命》,可不可以改为“伟大的哥哥”呢?(巧妙题解,引起兴趣);②课文的故事情节是怎样的?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重点处设问);③从课文内容来看,贝贝具有什么性格?(关键处设问);④你认为贝贝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让你表述爱,你会怎样说?(难点处设问)
经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教师的点拔,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使原来死水一样的课堂变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
课堂上,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就是问答,教师的提问就显得尤为重要。巧妙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迪学生的思维。因此,“问”要设法问得准,问得活,问得巧,问到点子上去。通过“问”,在学生思路不畅时帮助他拨开迷雾,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只要教师提出问题时,能问到兴奋点上时,就能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思维火花定会竞相迸发出来。
三、优美的总结语,让学生意犹未尽
好的结束语能“回眸一笑百媚生”,让学生意犹未尽。因为,它不仅是课堂的延续,还是课外学习的开始。也许,生硬的作业布置也可以促使学生进行课外学习,但被动的执行远不如主动的学习。教师只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能动性,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才会开始,所以在小结时,老师或学生可以用一首小诗,也可以用一段优美的歌曲等来小结。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兴趣持续不断,把学生在语文课中诱发出来的学习兴致延伸到课外去,延伸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做到课尽趣不尽,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例如,例如, 我在教学《哪吒闹海》节选《封神演义》时,在分析了全文的情节结构,理解了哪吒这一人物聪明灵巧、本领超群、有胆有识,我作了如下小结: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是写哪吒少儿时期的生活,如果大家还想知道哪吒以后的故事,就请回去继续阅读《封神演义》。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过,“读书使人充实”、“读史使人睿智”、“读诗使人灵秀”,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开拓视野,用我们手中的生花妙笔,描画明天绚丽的蓝图! 这样的课堂结束语,与其说是课的结束,不如说是课的开始,“曲终收拨”却乐音未停,“余音绕梁”而兴趣不减,从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阅读,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运用已知去获取未知,通过节选而读完全篇,以此来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逐步培养起课外阅读和钻研的兴趣。
这样的课堂结束语,与其说是课的结束,不如说是课的开始,“曲终收拨”却乐音未停,“余音绕梁”而兴趣不减,从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阅读,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运用已知去获取未知,通过节选而读完全篇,以此来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逐步培养起课外阅读和钻研的兴趣。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塑造良好教师形象作好学生表率的同时,也应经常考虑如何灵活巧妙、富有创造性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只要从教案的设计,课堂的引入,到精妙地组织课堂教学,以及如何启发、引导学生等环节,都能有所探索,有所研究,有所创新,精心准备,努力追求。就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从而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用真情拨动学生“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在为“开心乐园”。
关键词:语文课堂 激发兴趣 乐园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孔子是主张学生快乐地学习的。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能够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就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发挥学生的智力和潜力以及创新的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呢?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总结,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途径:
一、灵活多样的导入,让学生兴趣昂扬。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精彩的课堂就如一篇优美的文章,有好的开头,才能吸引读者,有强烈的阅读和探究欲望。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非常注重新课的导入。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心。
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關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可以让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例如,我讲授《庐山的云雾》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首先就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庐山云雾的美丽图片,学生们兴奋极了,一边观看,一边发出“啧啧,好美丽啊”的赞叹声。从而引出赞美庐山云雾“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的句子,进入《庐山的云雾》的学习后,学生的配合程度很高,课堂氛围良好。所以,导入的灵活多样性,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二、巧妙的课堂组织,让学生愉快活泼。
有人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要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语文教师就要努力组织好课堂,把课程教得情趣横溢,不论是明白如话的浅文章,还是道理比较深奥的议论文,只要教得得法,都能使学生学得愉快活泼。
我认为,我们教师不必总是板着面孔上课,以表示尊严;我们可以让自己和颜悦色,对学生坦诚、平等地相待,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可亲可近,有“如沐春风”之感,师生感情融洽,可增添课的趣味,增添课堂欢愉的气氛。
(1)用幽默的语言感染学生。教师语言要幽默风趣,富有文采。当老师讲课讲得有声有色,学生愿听也乐于听,且意味盎然。正如魏书生所讲“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这种笑就会自然而然地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气氛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激发,学生在愉快之中迅速掌握知识。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篇目是文学作品,无论是文采,还是情感内涵都有是一流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使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的有趣并乐于接受。
(2)竞争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竞争才会有动力。例如,我在讲授《狐假虎威》这一课时,我把全班同学分为两组:狐狸组和老虎组。两组相互竞争,在字词的疏通,文章的理解分析中分别采用了抢答,选答,你问我答,我问你答相互质疑的模式,同学们都争先恐后,你争我抢地举手提问解疑,整一节课在欢乐中度过,学生对本课的内容也掌握得很透彻,老师很轻松地就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设疑中调动学生的兴趣。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平分生命》一文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①本文的题目叫《平分生命》,可不可以改为“伟大的哥哥”呢?(巧妙题解,引起兴趣);②课文的故事情节是怎样的?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重点处设问);③从课文内容来看,贝贝具有什么性格?(关键处设问);④你认为贝贝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让你表述爱,你会怎样说?(难点处设问)
经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教师的点拔,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使原来死水一样的课堂变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
课堂上,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就是问答,教师的提问就显得尤为重要。巧妙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迪学生的思维。因此,“问”要设法问得准,问得活,问得巧,问到点子上去。通过“问”,在学生思路不畅时帮助他拨开迷雾,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只要教师提出问题时,能问到兴奋点上时,就能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思维火花定会竞相迸发出来。
三、优美的总结语,让学生意犹未尽
好的结束语能“回眸一笑百媚生”,让学生意犹未尽。因为,它不仅是课堂的延续,还是课外学习的开始。也许,生硬的作业布置也可以促使学生进行课外学习,但被动的执行远不如主动的学习。教师只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能动性,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才会开始,所以在小结时,老师或学生可以用一首小诗,也可以用一段优美的歌曲等来小结。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兴趣持续不断,把学生在语文课中诱发出来的学习兴致延伸到课外去,延伸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做到课尽趣不尽,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例如,例如, 我在教学《哪吒闹海》节选《封神演义》时,在分析了全文的情节结构,理解了哪吒这一人物聪明灵巧、本领超群、有胆有识,我作了如下小结: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是写哪吒少儿时期的生活,如果大家还想知道哪吒以后的故事,就请回去继续阅读《封神演义》。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过,“读书使人充实”、“读史使人睿智”、“读诗使人灵秀”,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开拓视野,用我们手中的生花妙笔,描画明天绚丽的蓝图! 这样的课堂结束语,与其说是课的结束,不如说是课的开始,“曲终收拨”却乐音未停,“余音绕梁”而兴趣不减,从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阅读,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运用已知去获取未知,通过节选而读完全篇,以此来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逐步培养起课外阅读和钻研的兴趣。
这样的课堂结束语,与其说是课的结束,不如说是课的开始,“曲终收拨”却乐音未停,“余音绕梁”而兴趣不减,从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阅读,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运用已知去获取未知,通过节选而读完全篇,以此来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逐步培养起课外阅读和钻研的兴趣。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塑造良好教师形象作好学生表率的同时,也应经常考虑如何灵活巧妙、富有创造性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只要从教案的设计,课堂的引入,到精妙地组织课堂教学,以及如何启发、引导学生等环节,都能有所探索,有所研究,有所创新,精心准备,努力追求。就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从而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用真情拨动学生“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在为“开心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