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病毒病对三七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soft19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探明三七病毒病对三七生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深入到文山、砚山、西畴3个县(市)4个乡(镇)的七园,采取随机取样法采集三年生病、健植株样本,对比分析其生物学性状、单株鲜重;采用HPLC法对比分析其三七皂苷含量,结果表明:三七病毒病对三七生物学性状、三七有效成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感病三七与健康三七相比,株高平均降低27.60%、茎粗减少5.64%、中叶长及中叶宽分别减少26.95%、17.02%;单株鲜重平均减少达48.18%,说明三七病毒病可导致三七生物产量减少。感病三七皂苷含量表现出下降趋势,其中R1减少0.15个百分点、Rg1减少1.7个百分点、Rb1减少0.3个百分点、总皂苷含量减少1.13个百分点,说明三七病毒病可导致三七质量下降。
  关键词 三七;病毒病;生物学性状;单株鲜重;皂苷含量
  中图分类号 S43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110-02
  Effects of Notoginseng Virus Disease on Yield and Quality
  MA Ni WANG Yong LIU Yun-zhi SUN Yu-qin CHEN Yu-jun *
  (Sanqi Research Institute of Wenshan,Wenshan University,Wenshan Yunnan 6630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llected three years illness and health plant samples to analyze biological character,fresh weight per plant and notoginseng saponin content. The samples from three counties inclouded four township. The notoginseng saponin content was determined by HPLC method(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otoginseng virus disease had different level influence o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fresh weight per plant and effective ingredient content of panax notoginseng.Compared with healthy plant,illness plant height reduced by 27.60% on average,stem diameter decreased by 5.64%,and the middle period of the length and middle period of width reduced by 26.95%,17.02%, respectively.Fresh weight per plant reduced by 48.18% on average.So notoginseng biological yield could be caused decrease by notoginseng virus disease.Infected notoginseng saponin content showed a downward trend,including R1 reduced by 0.15 percentage point,Rg1 reduced by 1.7 percentage point and Rb1 reduce by 0.3 percentage point,total saponin content decreased by 1.13 percentage point,so notoginseng virus disease could lead to the decrease of the quality of the notoginseng.
  King words notoginseng;virus disease;biological character;fresh weight per plant;notoginseng saponin content.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ck.)F.H.Chen]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主产于我国云南文山。近年来,随着三七的规模化种植,病毒病大面积发生[1],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七生产。已有多位学者开展了三七病毒病病原的研究[2-10]、三七皱皱型病毒病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1]、三七病毒病媒介昆虫诱集试验研究[11]、三七皱缩型病毒病发生规律研究[12],但三七病毒病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笔者开展了相关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三七样本采集
  分别深入文山、砚山、西畴三县4个三年生三七园,采取随机抽样法,分别采集健康植株、已表现典型病毒病症状三七各10株,带回实验室待测。
  1.2 三七生物学性状测定
  采取尺量法,分别测量健康三七和感病三七的株高、茎粗、中叶长、中叶宽,并进行统计,计算平均值。
  1.3 三七单株鲜重测定
  剔除地上部分,采用上海垒固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马头牌JYT-1架盘天平,对各点病、健三七的块根逐一称重,统计各采样点单株鲜重,计算平均值。   1.4 三七有效成分测定
  1.4.1 测定材料。仪器:SHIMADZU岛津(日本)LC-20A液相色谱仪、Q250超声仪(中船七院七二六所生产)、721-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生产)。试剂:CH3CH(色谱纯)购自美国,CH3CN(色谱纯)购自美国,标准品(人参皂苷Rg1、Rb1、三七皂苷R1)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水为重蒸水,其余试剂为分析纯。样品:样品为各采集点病、健植株的主根部分,干燥至水分约为13%时,测定皂苷含量。
  1.4.2 测定方法。①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人参皂苷Rg1对照品、人参皂苷Rb1对照品及三七皂苷R1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人参皂苷Rg1 0.4 mg、人参皂苷Rb1 0.4 mg、三七皂苷R1 0.1 mg的混合溶液,即得。②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三七样品粉末约0.6 g,精密加入甲醇50 mL,称定重量,放置过夜,置80 ℃水浴上回流煮沸2 h,放冷,用甲醇补足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用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即得。③色谱条件:日本岛津LC-20A液相色谱仪,C18柱(250 mm×4.6 mm,5 μm);检测波长203 nm;柱温25 ℃;进样量10 μL;流速为1 mL/min,流动相A(乙腈)和B(水)进行梯度洗脱:0~12 min,流动性(A)19%→19%,12~60 min,流动性(A)19%→36%。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七生物学性状
  感病三七与健康三七生物学性状比较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各点采集的健康三七平均株高为23.45 ~32.15 cm,感病三七平均株高为14.32~28.11 cm,后者比前者株高降低0.40~17.83 cm,平均降幅达27.60%。各点采集的健康三七平均茎粗为0.63~0.69 cm,感病三七平均茎粗为0.529~0.710 cm,其中砚山江那、西畴西洒2个采集点的茎粗分别为0.699、0.710 cm,略高于健康三七,但4个采集点感病三七茎粗平均降幅仍达5.64%。
  各点健康三七平均中叶长为10.75~13.14 cm,感病三七平均中叶长为6.37~10.31 cm,后者比前者减少1.28~5.29 cm,平均减幅达26.95%。各点健康三七中叶宽为3.96~4.74 cm,感病三七中叶宽为3.08~4.04 cm,感病三七比健康三七减少0.20~1.36 cm,平均减幅达17.02%。
  由此可以看出,感病三七的几个生物学性状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减幅最大的是砚山稼依点的感病三七,各项指标减幅均达15%以上。其次是文山东山采集的感病三七,除中叶长仅次于西畴西洒点样本外,其余指标均高于西畴西洒、砚山江那样本。减幅最少的是砚山江那点感病三七,但4项指标平均减幅仍达5%以上。
  2.2 三七单株鲜重
  感病三七与健康三七单株鲜重比较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各点健康三七平均单株鲜重为18.50~51.06 g,感病三七平均单株鲜重为11.57~17.00 g,感病三七比健康三七平均减少19.74 g,减幅达48.18%,其中西畴西洒点减幅高达77.34%;即使砚山江那点减幅最低,亦达8.11%;其余采集点感病三七单株鲜重减幅均超过40%。
  2.3 三七皂苷含量
  三七皂苷含量比较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健康三七R1在样品中的含量为0.83%~1.13%,平均含量0.95%;感病三七在样品中的含量为0.55%~0.94%,平均含量0.80%,后者比前者减少0.15个百分点。健康三七Rg1含量为4.58%~6.99%,平均含量5.85%;感病三七Rg1含量为4.06%~6.37%,平均含量4.15%,感病三七Rg1含量比健康三七减少1.7个百分点。健康三七Rb1含量为2.73%~4.57%,平均含量3.33%;感病三七Rb1含量为2.29%~3.80%,平均含量3.03%,感病三七Rb1含量比健康三七减少0.3个百分点。健康三七总皂苷含量为8.46%~12.51%,平均含量10.13%;感病三七总皂苷含量为7.29%~10.75%,平均含量9%,感病三七总皂苷含量比健康三七减少1.13个百分点。
  从各点样品皂苷含量看,文山东山、砚山江那采集点感病三七的皂苷R1比健康三七略高0.01%~0.02%,文山东山Rb1比健康三七高0.50%,但各点总皂苷含量均低于同园健康三七,减幅为0.46%~1.76%,平均减少1.13个百分点。
  3 结论与讨论
  (1)三七病毒病对三七生长、三七有效成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感病三七与健康三七相比,株高平均降低27.60%、茎粗减少5.64%、中叶长及中叶宽分别减少26.95%,17.02%;单株鲜重平均减少达48.18%,说明三七病毒病可明显降低三七生物产量。由于感病后三七处于病理生长状态,三七有效成分不能正常形成,因而也随之降低,其中R1减少0.15个百分点、Rg1平均含量减少1.7个百分点、Rb1平均含量减少0.3个百分点、总皂苷平均含量减少1.13个百分点,说明感病三七质量有所下降。
  (2)受三七生长环境、七园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七园所取样本间存在一定的生长差异,但相同七园病、健植株在生物性状、有效成分含量上的差异则是因病毒病的侵染而导致的。其中砚山稼依点的样本不论是生物学性状还是有效成分含量,感病三七明显低于健康三七,说明该七园病毒病的发生较之其他七园为重。
  (3)该研究结果表明,病毒病对三七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是显著的,原因主要是三七病毒病的发病过程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过程,通常以隐症状态存在于三七中,以致三七种植者常常忽略了病毒病病原的危害,而当三七表现出典型的病毒病症状时,病原已对植株造成了严重伤害。目前,生产上使用带病种子(苗)、对病毒病不加防治、病健植株混合采挖、运输和收储等传统操作方法,以及现有商品化病毒病药剂数量少、防效差等因素,使得三七病毒病的危害呈扩展蔓延之势,今后在三七生产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4 参考文献
  [1] 陈昱君,王勇,杨建忠,等.三七皱缩型病毒病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6):108-109.
  [2] 宋丽敏.三七病毒病害病原的初步鉴定[D]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3] 宋丽敏,梁文星,姜辛,等.三七上番茄花叶病毒的初步鉴定[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18(4):111-112.
  [4] 金羽,张永江,陈燕芳,等.三七花叶症的检测与鉴定[J].中国植保导刊,2005,25(6):10-11.
  [5] 金羽.三七病毒病病原的初步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5.
  [6] YAN Z L,SONG L M,ZHOU T,et al.Identification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 potyvirus from Panax notoginseng[J].Arch Virol,2010,155:949-957.
  [7] 燕照玲,周涛,李怀方,等.三七Y病毒检测体系的初步建立[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368.
  [8] 包改丽,朱静,王海宁,等.三七病毒病病原的初步鉴定[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258.
  [9] 朱静.几种药用植物potyviruses的鉴定及分子变异分析[D].云南:云南农业大学,2013.
  [10] 李晓静.三七病毒病病原种类鉴定及其相关病毒分子变异分析[D].云南:云南农业大学,2014.
  [11] LI X J,LIU F,LI Y Y,et al.First report of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 with Betasatellite infecting Panax notoginseng[J].Plant Dis,2014, 98:1284.
  [12] 刘云芝,王勇,孙玉琴,等.三七皱缩型病毒病发生规律调查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14):105.
其他文献
摘要 两季高粱是利用头季高粱收割后再蓄留一季高粱的连作栽培模式。介绍了两季高粱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改变耕作制度、搞好头季健身栽培、再生高梁蓄留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指导两季高粱的栽培。  关键词 两季高粱;高产;栽培技术;四川富顺  中图分类号 S514.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0-0038-01  两季高粱是利用头季高粱收割后再蓄留一季高粱的连
摘要 通过对小麦不同施氮量、不同时期的光谱观察和苗情考察,验证差值植被指数和归一化植被指数的敏感性,建立本地化应用模型,为在小麦生产上应用光谱监测调控技术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光谱监测调控技术;小麦;应用;差值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模型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293-03  Abstract Through the sp
摘要 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出提高糯稻生产水平的技术措施,形成一套糯稻产业发展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经验,供糯稻种植参考。  关键词 糯稻;产业发展;示范推广  中图分类号 S511.2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6-0059-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膳食结构的不断调整,市场对糯米的需求逐年上升,糯米生产已经成为中国粮食生产中不容忽视的产业。达州市是一个农业大
摘要 简要分析了第2代季节气候预测模式系统在东北夏季累计降水量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模式数据与观测值空间分布较一致,数值较观测值偏小,波动程度低。辽宁地区夏季累计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模式与观测结果相关性较高,东北中部地区较差。季节气候预测模式系统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但准确率有待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季节气候预测模式系统;夏季降水;预测能力;东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P4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 近年来,农村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共存、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叠加等,导致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对此,加强生态型农村环境建设变得尤为重要。笔者以泉州为例,在介绍泉州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导致生态环境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阐述了生态型农村环境建设的目标及重要性,提出了生态型农村环境建设的相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型;农村环境建设;现状;对策;福建泉州  中
摘要 总结了碧玉香葡萄露地栽培技术,包括品种特性、栽植、架式选择、土肥水管理、枝梢管理、花果管理、育苗、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其在辽宁地区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葡萄;碧玉香;露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102-02  近年来,葡萄在我国已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碧玉香葡萄以其卓越的品质、超群的抗性、非
摘要 利用新宾气象观测站1959—2013年气温、降水量、降水日数等资料,运用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对新宾站近55年气候变化特征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宾站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26 ℃/10年;20世纪80年代后期年平均气温发生突变,1990年后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显著。新宾站的降水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年降水量的波动性显著。降水日数呈显著下降趋势,其气候倾向
摘要 宛芝16是南阳市农业科学院以宛9013为母本、宜阳白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2012—2014年参加河南省芝麻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2015年3月通过河南省种子管理站鉴定。结合宛芝16的特征特性,综述了宛芝16高产栽培技术,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芝麻;新品种;宛芝16;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
摘要 应用常规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营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4年6月18日发生在葫芦岛的一次冰雹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冰雹过程发生在500 hPa小槽东移、地面冷锋过境的过程中,高空槽前倾和高空冷中心、低层暖脊的配置导致葫芦岛市冰雹的发生;冰雹发生前CAPE积聚,并且冰雹发生在CAPE中心西北部的等值线密集区处;冰雹发生前最大上升速度区和水汽饱和区均位于0 ℃层上,促使过冷水滴碰
摘要 对鸽毛滴虫病的病原、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进行了概述,对西药及中药治疗该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 鸽毛滴虫病;中草药提取物;抑制作用;治疗  中图分类号 S858.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275-01  针对中国近年来肉鸽养殖业主要疫病鸽毛滴虫病的分析总结,鸽毛滴虫病是由鸽毛滴虫引起的一种侵害消化道上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