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背景下的主流媒体时政Vlog生产策略探析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ene_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媒体融合的脚步不断加快,为了开展好新形势下的新闻舆论工作,主流媒体纷纷推出以时事政治为题材的Vlog作品,获得受众广泛好评。本文从主流媒体传统时政新闻的局限性入手,以央视新闻出品的《康辉Vlog》为例具体分析了主流媒体时政Vlog在唤起收视兴趣、适应“网感”收视审美、引发收视情感共鸣等方面的生产策略。
  【关键词】媒体融合;主流媒体;时政Vlog;生产策略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0.081
  Vlog,是Vedio Blog的英文缩写,中文译为视频博客,由于其内容一般为视频博主(即vlogger)对于自身生活的第一视角记录,所以也称为视频网络日志。Vlog发生、发展于互联网,因此Vlog作品通常都具有十分鲜明的网络属性:视频时长较短、拍摄剪辑手法灵活多样,个人风格突出等。在过去,我们很难找到与这些特征相匹配的传统主流媒体时政节目,而如今主流媒体为了跟上媒体融合的脚步,也逐渐开始了新的试探,央视新闻制作的《康辉Vlog》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 主流媒体传统时政新闻生产策略的局限性
  时政新闻作为主流媒体传递党和国家重要消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制作起来更是容不得半点马虎。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主流媒体时政新闻的生产策略通常趋于保守、谨慎,即使偶尔创新起来也束手束脚,长此以往则渐渐缺乏生机,陷入思维固化的迷局。然而,媒體融合的大势当前,传播环境、传播条件、传播对象较之以往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能够适应新形势,将传播效果最优化,主流媒体的生产策略改革迫在眉睫。
  2. 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时政Vlog生产策略
  2.1 多管齐下,唤起收视兴趣
  当代受众受新媒体传播方式影响,注意力保持时长极短,要想获得受众持续的注意,必须在节目中进行多维度的巧妙设置(见表一)。首先,从时间设置维度上看,《康辉Vlog》的单集时长都控制在3分钟以内,其中最短的只有1分55秒,远低于很多现有的Vlog作品,总时长的大幅度缩短也大概率降低了观众注意力流失的可能。其次,从主题选择维度上看,主题由“台前”转到“幕后”,侧重展现康辉随习近平主席进行国事访问过程中的新闻工作花絮,弥补了传统时政新闻在选题上的空白。值得注意的是,《康辉Vlog》的分集标题设置也以问句为主,抑或在标题内添加暗含悬疑的表达引发观众好奇,从而唤起收视兴趣。例如:第二期和第六期节目名皆为疑问句,《康辉的第二支Vlog:抵达雅典下飞机后第一件事做的啥》和《康辉的第六支Vlog:康辉在巴西的“工作间”长啥样?》;第三期标题是《康辉的第三支Vlog:康辉的vlog也被抢镜》,暗设疑问“康辉的Vlog被谁抢镜”;第七期标题是《康辉的第七支Vlog:康辉的vlog第一季收官!神秘嘉宾出镜》,暗设疑问“神秘嘉宾是谁”等。最后,与之相应地,康辉在Vlog中也会不断穿插运用设问的具体表达技巧来提醒受众保持持续的注意。
  2.2 由拍到剪,适应“网感”收视审美
  所谓“网感”收视审美,是指当代受众在新媒体传播环境长久浸泡下逐渐形成的收视偏
  好和对于作品好坏的评价标准。《康辉Vlog》是主流媒体适应受众审美变化的产物,这主要体现在具体制作技法上。
  从拍摄的层面上讲,《康辉Vlog》摒弃了以往传统时政节目里由专业摄像师使用高清摄像机拍摄的镜头,而改以使用康辉手机的自主拍摄镜头为主——不仅大量出现康辉自拍镜头,不少镜头也是由康辉使用后置摄像头采集的画面。虽然画面清晰度、景别、构图水准远不如从前,甚至偶有不聚焦和轻微摇晃发生,但相反,这样的“不完美”却令观众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和真实感。
  从剪辑的层面上讲,传统时政节目叙事完整、剪辑逻辑严谨、剪辑节奏四平八稳,而《康辉Vlog》的做法与之大相径庭。它的叙事相对零散、剪辑逻辑较为松散、剪辑节奏轻快活泼,更适宜受众利用忙碌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观看。除此之外,《康辉Vlog》还使用了传统时政节目从未使用的花字和用手遮挡转场等新媒体作品常用的剪辑技巧来辅助凸显节目的年轻样态。
  2.3 音乐助力,引发收视情感共鸣
  合理的音乐运用对于视频作品的情感渲染作用是巨大的,然而传统时政节目为了强调新
  闻的真实性、严肃性、准确性,几乎不使用背景音乐。而在《康辉Vlog》中,音乐的使用是恰如其分的,多使用轻快的纯音乐作为铺垫,使受众觉得心情轻松愉悦,在涉及重大新闻事件元素时则使用磅礴大气的旋律烘托气氛,增强受众的爱国情怀。这样的举措使视觉听觉元素相得益彰,和谐共存,将传播效果最大化。
  更加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康辉vlog》系列作品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背景音乐搭配模式,使亲切活泼和大气威严两种截然不同的氛围在片中达到了一种巧妙的平衡。以《康辉的第二支Vlog:抵达雅典下飞机后第一件事做的啥》为例,视频第17秒至1分21秒的画面内容为康辉下飞机后前往机场设置的媒体区等候习近平主席及夫人彭丽媛步下飞机舷梯,以及在场工作人员布置工作的场景,使用的背景音乐是快节奏的轻快旋律,既映衬出媒体工作者和机场工作人员的紧张忙碌,也反映出他们即将面对新闻大事件的激动兴奋。而1分22秒起随着康辉的一句“习主席来了”,画面切至习近平主席及夫人彭丽媛走出飞机舷梯向在场群众挥手致意的场景,尔后是他们与希腊高级官员亲切握手的画面。背景音乐在1分22秒处迅速切换成更加激昂大气的音乐,彰显了宏大场面,显示出大国风范。   另外,《康辉Vlog》还会配合文字内容适时出现一些有趣的音效,辅助塑造了整个节目清新活泼的风格,而这一细节也是主流媒体传统时政节目中前所未有的。
  3. 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时政节目生产策略创新的注意事项
  第一,为了适应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工作,主流媒体对时政类
  节目进行生产策略创新十分必要,但是无论如何进行改革创新都必须牢牢把握“九个坚持”,切忌为了讨好受众,过分或刻意强调趣味性和亲近性而忽略了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准确性。只有以坚持正确的导向为前提,以保留自身优势为基础,以深入了解新媒体传播规律为条件,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时代才能真正“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第二,生产策略的创新不应只停留在形式的创新:不能是对新媒体作品的简单模仿甚
  至是生硬照搬。突破旧有的生产制作模式,用新颖的表现形式和多样的表现手法固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引发受众的注意,但长久的吸引,最终还是要靠优质的内容作为保障。除此之外,主流媒体还需摸索出一套在适应时代要求的同时也适合自己的生产路径,然而这仅仅靠主流媒体自身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人才、制度等层面的多维度支撑才可以在实践中逐步实现。
  4. 结语
  虽然时政Vlog只是主流媒体适应媒体融合进行革新的一小步,但它承载的意义无疑是
  巨大的,它在时政新闻亲民化、故事化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并为时政新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康辉Vlog》第一季已经完结,然而,由此引发的关于时政新闻生产策略创新的讨论还在继续,新闻媒体工作者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创作出更加优质的时代新作品。
  参考文献:
  [1]李靜.Vlog创新时政新闻视频化传播的“热”与“冷[J].电视研究,2020,(04):75-77.
  [2]人民网.“九个坚持”:推进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903/c40531-30267076.html,2018-09-03/2021-08-18.
  [3]人民网.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指引媒体融合发展[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1/2020/0818/c120837-31825578.html,2020-08-18/2021-08-21.
  作者简介:肖又菁,女,汉,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大学,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出镜记者实务。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深入发展的今天,新闻传播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特色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新闻专业在这个阶段发展的主要趋势。为充分满足新媒体时代对传媒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强化新闻专业人才在领域内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打造复合型的新闻人才是当前和未来学科内的主要培养目标,实现了对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逐步革新,从人才培养的思路理念以及资源整合等方面入手,及时的找出新媒体时代复合型特色新闻人才的有效培养途径。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当下,科技对于大众生活的渗透,已经形成无孔不入的态势,而这其中,又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尤为迅猛。集合大数据、云计算、信息技术等于一体的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已经形成“势不可挡”的态势。面对这融媒体时代下的新挑战,地方电视栏目如何在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品牌化,就成为值得广大地方电视栏目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本文聚焦于融媒体时代下地方电视栏目品牌化
期刊
【摘要】人机协同新闻写作是将写作体系与技术体系相整合,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智能识别技术等,提高新闻信息内容的获取、分析与编辑效率。基于此,文章以人机协同新闻写作模式为切入点,指出智能机器人新闻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人机协同新闻写作的创新途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机协同;新闻写作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
期刊
【摘要】文章对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行了简单说明,并从内部数据的挖掘、外部数据的挖掘这两方面入手,分析了广播电视领域中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主要应用场景。在此基础上,以多种形式应用的实现、广播电视监管平台的搭建、AI合成主播的实现为切入点,阐述了广播电视领域中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具体应用,旨在加速广播电视领域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广播电视媒体  中图分类号:G24
期刊
【摘要】媒介融合不断推进,一种新颖别致的文化现象——主流媒体主持人网络直播带货应运而生,也成为人际传播的新形式。通过对央视主持人直播带货现象的研究发现,这种叙事方式促进了文化认同,展现出价值导向;利用主持人与“网红”主播的搭配方式,将意见领袖与粉丝经济巧妙融合;同时经由多媒体平台塑造主持人的个性化形象。  【关键词】央视;主持人;直播带货;媒介融合;人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G241
期刊
【摘要】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进行融媒体中心建设成为时代发展的新需求,落实融媒体中心建设有利于确保国家发展战略有效实施,并且提供为人民服务的新途径。融媒体是通过运用新型媒体形式,对媒体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优势,提高媒体宣传价值、手段和功能的媒体运营模式。融媒体中心建设是成立媒体资源整合和调配的组织机构,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目的是建立“融媒体+商务”“融媒体+政务”的传播模式,构建新
期刊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0.082  电视灯光是电视画面的基础,整体电视画面的呈现都会依据这个基础进行调节。化妆师要根据演播室灯光的色温给演员化妆,大屏的亮度也要根据灯光的照度进行调整,后期调色也必需要求灯光有好的人物肤色还原才能有效的调节整体画面色彩。那么如何调整电视灯光
期刊
【摘要】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或者导线的方式实现声音的传送,它是比较传统的新闻、娱乐传播工具。在广播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录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是通过音频的方式进行收听,这就导致录音 制作效果与广播节目的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时代的发展下,广播节目的录音内容有着一定的增加,除了传统上的配音外,还包括音效、音乐以及夸张处理等多个类型,需要与主持人的节奏配合在一起,确保取得最佳广播音效的目的。本篇文章通过
期刊
【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媒体的传播形式发生明显变化,传统的广播电视等媒體传播方式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信息传播需要,而新媒体的出现更对传统媒体形式带来巨大冲击,要求广电工程结合多种媒体优势,不断提升自身影响力,最终推动我国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传统广电工程技术的现状与特点入手,讨论网络技术在融媒体广电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优势,最后提出如何在媒体广电工程技术中的应用网络技术,希望对相关研究带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全面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作为传统媒体形式,质量要求随之提升,才能够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需求,而要想确保电视台新闻节目质量,良好的后期制作工作是前提条件。电视台新闻节目和其他节目有着明显的差异,表现形式、内容都需要独具特点,高质量的新闻节目不仅有着丰富的内容,更是应融合先进的制作技术,呈现新闻独特的画面感,高质量地展现新闻相关信息。基于此,本文对电视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