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农民是职业而不是身份!
随着作为区域性概念的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农村职业教育”的淡化;作为产业性概念的“农业职业教育”也随着农民职业化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也不在适应我国当前的实际,因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也就呼之欲出地提到了议事日程,与之适应的作为教育的一部分的“培训”及为提高产量品质做一个技术环节的讲解的“推广”是不能培育出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的!所以,笔者就新形势下,县(市)级中等技术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如何进行提高素质的、系统的、持续的,作为中专学历层次的“农民职业教育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一个可操作性的方案,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专业名称:
现代农艺(全科农技员方向)专业
2学制:
农学结合、半农半读,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的,积极创造条件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3——4年修满200学分即毕业的弹性学分制式的弹性学制。
3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3.1培养目标:
⑴培养一大批扎根于农村社会,依赖于农业产业发展,以长期从事农业产业和服务于农业产业取得主要收入,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掌握较高生产技能的以农为业、以农为本的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的持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的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带头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
⑵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留得住、用得上、扎住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为适应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热爱农业农村工作,熟悉农村政策,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农业生产能力的综合型、复合型、实用型、管理型的高素质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带领农民共同致富。
3.2培养要求
⑴具有一定应用文写作能力;
⑵具有较全面和宽厚的全科农技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⑶具有先进的现代农业生产理论和理念;
⑷具有较强的现代农业生产实践技能;
⑸具有较新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头脑和较强的现代农业创新精神;
⑹初步具有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园区示范农业理念;
⑺具有初步的农业综合经营能力和致富能力;
⑻具有较高的农村政策水平和较全面的法律法规常识。
4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16——50周岁的生活在农村且有志于从事或仍在从事农业生产、服务于“三农”的务农农民、返乡创业农民,也包括有志于在农村创业的两后生、农村基层干部和退伍军人。
5办学地点
办学地点设在学员比较集中,有强烈的兴农愿望的乡(镇)或村(组)所在地。
6教学形式
⑴采用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技能拔高,“理实合一”的教学形式;
⑵理论课上在办学点的固定教室,实践课开在田间地头、畜栏禽舍、果园及经济林木间;
⑶农闲季节多安排集中课堂教学,农忙季节多安排在田间的实践课,将实践教育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
⑷根据春耕春管、三夏生产、秋收秋种等关键农村季节及各种气象条件安排教学;
⑸教学与动植物的生长周期同步、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同步。
7待遇
⑴学员同集中在县(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本部学习的学员享受同等的政治、经济待遇;
⑵修满学分,发给国家承认并验印的统一印制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证书;参加职业资格鉴定合格的,还可以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⑶获毕业证的学员,可以参加当地政府同意中专毕业生报名参加的各种招工招干考试。
8课程及学分设置
见附表!
注:农忙季节每两周集中授理论课6学时,农闲季节适时安排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保证一学年共完成理论授课216学时,实践课800学时,考查考试总结评比66学时,共1082学时。
9作业、考勤、实践教学、考试办法的规定
1.1作业。
按时交作业并及格记2学分,每少交一次或一次不及格扣0.5学分;
1.2考勤。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全勤记3学分,每缺旷一次扣0.5学分;
1.3考试。
考试及格记2学分,不及格不记学分,但可以有一次补考机会;
1.4实践。
实践操作及格记3学分,不及格根据实际情况记0——2.9学分;
1.5课程学分。
上述四项合计得分即为该课程总得学分。
注:各课程学分构成为:作业2分+考勤3分+考试2分+实践3分=10分
参考文献
[1]王守聪.《农民科技培训——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民职业教育》2013年1月,总135期
农民是职业而不是身份!
随着作为区域性概念的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农村职业教育”的淡化;作为产业性概念的“农业职业教育”也随着农民职业化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也不在适应我国当前的实际,因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也就呼之欲出地提到了议事日程,与之适应的作为教育的一部分的“培训”及为提高产量品质做一个技术环节的讲解的“推广”是不能培育出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的!所以,笔者就新形势下,县(市)级中等技术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如何进行提高素质的、系统的、持续的,作为中专学历层次的“农民职业教育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一个可操作性的方案,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专业名称:
现代农艺(全科农技员方向)专业
2学制:
农学结合、半农半读,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的,积极创造条件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3——4年修满200学分即毕业的弹性学分制式的弹性学制。
3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3.1培养目标:
⑴培养一大批扎根于农村社会,依赖于农业产业发展,以长期从事农业产业和服务于农业产业取得主要收入,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掌握较高生产技能的以农为业、以农为本的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的持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的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带头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
⑵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留得住、用得上、扎住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为适应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热爱农业农村工作,熟悉农村政策,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农业生产能力的综合型、复合型、实用型、管理型的高素质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带领农民共同致富。
3.2培养要求
⑴具有一定应用文写作能力;
⑵具有较全面和宽厚的全科农技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⑶具有先进的现代农业生产理论和理念;
⑷具有较强的现代农业生产实践技能;
⑸具有较新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头脑和较强的现代农业创新精神;
⑹初步具有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园区示范农业理念;
⑺具有初步的农业综合经营能力和致富能力;
⑻具有较高的农村政策水平和较全面的法律法规常识。
4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16——50周岁的生活在农村且有志于从事或仍在从事农业生产、服务于“三农”的务农农民、返乡创业农民,也包括有志于在农村创业的两后生、农村基层干部和退伍军人。
5办学地点
办学地点设在学员比较集中,有强烈的兴农愿望的乡(镇)或村(组)所在地。
6教学形式
⑴采用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技能拔高,“理实合一”的教学形式;
⑵理论课上在办学点的固定教室,实践课开在田间地头、畜栏禽舍、果园及经济林木间;
⑶农闲季节多安排集中课堂教学,农忙季节多安排在田间的实践课,将实践教育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
⑷根据春耕春管、三夏生产、秋收秋种等关键农村季节及各种气象条件安排教学;
⑸教学与动植物的生长周期同步、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同步。
7待遇
⑴学员同集中在县(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本部学习的学员享受同等的政治、经济待遇;
⑵修满学分,发给国家承认并验印的统一印制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证书;参加职业资格鉴定合格的,还可以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⑶获毕业证的学员,可以参加当地政府同意中专毕业生报名参加的各种招工招干考试。
8课程及学分设置
见附表!
注:农忙季节每两周集中授理论课6学时,农闲季节适时安排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保证一学年共完成理论授课216学时,实践课800学时,考查考试总结评比66学时,共1082学时。
9作业、考勤、实践教学、考试办法的规定
1.1作业。
按时交作业并及格记2学分,每少交一次或一次不及格扣0.5学分;
1.2考勤。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全勤记3学分,每缺旷一次扣0.5学分;
1.3考试。
考试及格记2学分,不及格不记学分,但可以有一次补考机会;
1.4实践。
实践操作及格记3学分,不及格根据实际情况记0——2.9学分;
1.5课程学分。
上述四项合计得分即为该课程总得学分。
注:各课程学分构成为:作业2分+考勤3分+考试2分+实践3分=10分
参考文献
[1]王守聪.《农民科技培训——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民职业教育》2013年1月,总1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