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机械制图》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项目活动情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理论联系实践,发挥学生自主意识,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自主学习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学中主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符合建构主义思想。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和激发者。项目教学是一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使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激发兴趣——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刚入校的学生由于实践知识缺乏,不知道为什么要学《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所以在学生学习课程内容之前,首先要带学生到企业参观,以了解机器的生产过程、零件的加工方法,让学生了解机器由零件组成,任何一个零件都要看图加工等等。从而引入装配图、零件图概念,让学生知道图样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进而引入本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带着疑问、兴趣学习本书知识,从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二、项目的选取——确定自主学习的方向和任务
项目的选取十分重要。项目的选取要遵循项目教学法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的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①活动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任务所要求的范围以内;②学生对所确定的活动项目及活动结果有着较强的兴趣;③活动项目所涉及的内容是学生所比较熟悉的;④活动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所涉及的内容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通过学生主动的探索和学习是有能力完成的;⑤在活动项目完成过程中,最好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根据教材内容,把它分成五大项目:基本知识、基本体、轴测图、物体以及机械图样的识读。例如,基本体部分主要包含子项目有圆柱、圆锥、棱柱、棱锥及其切割体以及相贯线的画法与识读,这一部分内容以巩固学生三视图投影规律为重点,以能力为本位,以任务的形式来驱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做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使机械制图学习轻松化、立体化,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授课过程中把生产模型带入课堂,让学生根据模型画三视图,总结其投影规律,再由三视图的特点找出对应的模型,反复练习,同学间互相点评、指正,师生互动,完成了由立体到平面、再由平面到立体的互相转换,使学生获得成功感,空间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进行物体这一项目教学时,例如“常用件”这一部分的“齿轮的认识”子项目,因和生产实践联系紧密,可先带学生到齿轮加工厂、实习工厂参观,了解齿轮的种类、应用、加工方法,观察齿轮传动情况,增强感性认识。再引导学生看书,从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掌握齿轮的参数,公式计算以及画法,熟悉齿轮啮合条件及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用机床挂轮箱内拆下来的齿轮作为教学模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绘出齿轮的工作草图。学生边画边测量,借助于上网、教材、挂图等资料解决作图中存在的问题,熟悉模数的概念及应用、齿轮的规定画法,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引导、组织、激励作用。发扬学生主动探索精神,使他们就有了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在齿轮识读过程中教师可有意识引入装配图,例如展示“齿轮泵”的装配图,激励学生从中找出齿轮以及齿轮啮合部分的图形,也为后续内容打下了基础。“机械图样的识读”这一项目又分成两个子项目:零件图的识读和装配图的识读。这一部分内容应用性很强,可让学生参观车间、下厂实习,和生产一线工人交流。进行零件或装配体的测绘,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温故知新,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完成图—物—图转换,或物—图—物的转换,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知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三、教师的教法——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要转变教育观念,创建开放式课堂教学情境,为学生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亲身实践,自主学习。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完成项目为目标,带动每位学生参与活动,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制图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教师在每一项目教学活动中先制定项目预习任务书、项目任务书。课堂教学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小组合作探究、个人独立探究、个人探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 小组合作探究是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例如“螺纹的认识”项目教学活动时,要求学生分小组,4~6人为一组,每人都有具体任务,分工明确,合作互助,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任务。改变传统课桌摆放形式,把课桌摆成圆弧形便于学生讨论,中间再摆放三张空桌子,作为模型的摆放场所和学生讲解的舞台。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收集到的项目资料小组共享,互通有无,团结协作。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出示正确答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主持人的作用,对于教学难点,可以利用课件辅助引导,提高图形的识读能力。每完成一个项目的学习,主要根据项目完成的情况、小组合作情况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组织学生自评与互评,评出优胜组。各小组成员的成绩主要由小组成绩、各组员对本小组贡献的情况进行互评、学生本人自评这三个方面来确定。这样,学生之间既有互助,又有竞争,还防止个别学生偷懒,人人参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生的学法——实现自主学习的途径
在新的教学形式下,学生的学习已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日趋社会化、立体化。项目教学法要求职校学生进行项目调查和考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深入生产车间,培养从生产技术实际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可以通过网络、图书各种媒体学习项目内容,扩充知识面,拓宽视野;开展小组活动,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既能减少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又能增进人际情感交流,从而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成果展示时,学生上台讲述本组操作的分析思考过程, 其他组成员可以根据讲述情况和张贴图形情况对其进行提问,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项目学习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实践性强,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创新精神,掌握运用新知识、新技能。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对制图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思维更活跃,学习主动性更强,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适应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自主学习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学中主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符合建构主义思想。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和激发者。项目教学是一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使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激发兴趣——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刚入校的学生由于实践知识缺乏,不知道为什么要学《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所以在学生学习课程内容之前,首先要带学生到企业参观,以了解机器的生产过程、零件的加工方法,让学生了解机器由零件组成,任何一个零件都要看图加工等等。从而引入装配图、零件图概念,让学生知道图样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进而引入本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带着疑问、兴趣学习本书知识,从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二、项目的选取——确定自主学习的方向和任务
项目的选取十分重要。项目的选取要遵循项目教学法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的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①活动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任务所要求的范围以内;②学生对所确定的活动项目及活动结果有着较强的兴趣;③活动项目所涉及的内容是学生所比较熟悉的;④活动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所涉及的内容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通过学生主动的探索和学习是有能力完成的;⑤在活动项目完成过程中,最好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根据教材内容,把它分成五大项目:基本知识、基本体、轴测图、物体以及机械图样的识读。例如,基本体部分主要包含子项目有圆柱、圆锥、棱柱、棱锥及其切割体以及相贯线的画法与识读,这一部分内容以巩固学生三视图投影规律为重点,以能力为本位,以任务的形式来驱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做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使机械制图学习轻松化、立体化,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授课过程中把生产模型带入课堂,让学生根据模型画三视图,总结其投影规律,再由三视图的特点找出对应的模型,反复练习,同学间互相点评、指正,师生互动,完成了由立体到平面、再由平面到立体的互相转换,使学生获得成功感,空间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进行物体这一项目教学时,例如“常用件”这一部分的“齿轮的认识”子项目,因和生产实践联系紧密,可先带学生到齿轮加工厂、实习工厂参观,了解齿轮的种类、应用、加工方法,观察齿轮传动情况,增强感性认识。再引导学生看书,从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掌握齿轮的参数,公式计算以及画法,熟悉齿轮啮合条件及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用机床挂轮箱内拆下来的齿轮作为教学模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绘出齿轮的工作草图。学生边画边测量,借助于上网、教材、挂图等资料解决作图中存在的问题,熟悉模数的概念及应用、齿轮的规定画法,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引导、组织、激励作用。发扬学生主动探索精神,使他们就有了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在齿轮识读过程中教师可有意识引入装配图,例如展示“齿轮泵”的装配图,激励学生从中找出齿轮以及齿轮啮合部分的图形,也为后续内容打下了基础。“机械图样的识读”这一项目又分成两个子项目:零件图的识读和装配图的识读。这一部分内容应用性很强,可让学生参观车间、下厂实习,和生产一线工人交流。进行零件或装配体的测绘,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温故知新,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完成图—物—图转换,或物—图—物的转换,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知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三、教师的教法——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要转变教育观念,创建开放式课堂教学情境,为学生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亲身实践,自主学习。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完成项目为目标,带动每位学生参与活动,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制图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教师在每一项目教学活动中先制定项目预习任务书、项目任务书。课堂教学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小组合作探究、个人独立探究、个人探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 小组合作探究是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例如“螺纹的认识”项目教学活动时,要求学生分小组,4~6人为一组,每人都有具体任务,分工明确,合作互助,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任务。改变传统课桌摆放形式,把课桌摆成圆弧形便于学生讨论,中间再摆放三张空桌子,作为模型的摆放场所和学生讲解的舞台。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收集到的项目资料小组共享,互通有无,团结协作。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出示正确答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主持人的作用,对于教学难点,可以利用课件辅助引导,提高图形的识读能力。每完成一个项目的学习,主要根据项目完成的情况、小组合作情况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组织学生自评与互评,评出优胜组。各小组成员的成绩主要由小组成绩、各组员对本小组贡献的情况进行互评、学生本人自评这三个方面来确定。这样,学生之间既有互助,又有竞争,还防止个别学生偷懒,人人参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生的学法——实现自主学习的途径
在新的教学形式下,学生的学习已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日趋社会化、立体化。项目教学法要求职校学生进行项目调查和考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深入生产车间,培养从生产技术实际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可以通过网络、图书各种媒体学习项目内容,扩充知识面,拓宽视野;开展小组活动,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既能减少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又能增进人际情感交流,从而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成果展示时,学生上台讲述本组操作的分析思考过程, 其他组成员可以根据讲述情况和张贴图形情况对其进行提问,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项目学习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实践性强,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创新精神,掌握运用新知识、新技能。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对制图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思维更活跃,学习主动性更强,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适应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