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薪酬管理”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完善学生的理论体系、提升专业水平和改善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高职院校在“薪酬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实践能力低等问题,本文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措施,以期实现高职院校“薪酬管理”课程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薪酬管理;高职院校;问题;对策
一、高职院校“薪酬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课程开展对实践能力培养的忽视。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体系中,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偏重于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帮助学生在毕业后可以更好地投入实际工作中。因此,高职院校推进“薪酬管理”课程的改革与优化应加大对实践课程的重视力度。高职院校主要根据社会需求来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多数工作于企业的生产一线,要求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强,理论知识扎实。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在“薪酬管理”课程的教学中仍以理论课为主,忽视了对实践环节的整体设计。“薪酬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课程必须占据较大的比例。在实践课程中,学生可以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记忆,增强对晦涩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动手能力,熟练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2.课程开展对教学形式设置的忽视。目前高职院校在“薪酬管理”课程教学形式设置中仍以教师的理论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各种知识,从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和学习质量不高等问题存在。为了实现“薪酬管理”课程的优化升级,就需要教师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并应用于教学课堂中。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而做相应的改变,以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3.课程开展对教材课本选择的忽视。通过对“薪酬管理”课程教材的研究发现,教材的内容多数是理论知识和概念,即使有实践案例,也因年代久远与现在社会脱节。“薪酬管理”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企业内部的相关制度制定薪酬分配方案,这一方案能体现企业的发展方向,对员工具有导向作用。因此,学生应学会如何设计薪酬方案,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而且可以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创新薪酬策划方案,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教师应选择基础知识扎实、具有丰富企业背景且前沿性知识较全面的课本。
二、高职院校“薪酬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优化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薪酬管理”课程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在校内,建立实践教育基地,使学生在课堂上对理论学习进行学习之后,可以在实践基地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在校外,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环境,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
2.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根据“薪酬管理”课程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要改变现有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并适当地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薪酬管理中的问题,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策划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符的薪酬方案,着手解决企业薪酬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策划员工福利和分红方案,设计一套能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福利体系,逐步使薪酬管理制度化。通过对课程教学方法设置的优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完善对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为了解决目前“薪酬管理”课程教材实践教学案例选择困难的问题,一方面要求相关教师加大对教材的选择范围,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借助国外成熟的教学资源,通过与本校学生学习水平的有效整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前沿性的薪酬管理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搜集相应案例以配合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实际课程安排中应合理规划实践内容,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动手操作时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薪酬管理”课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着手,对薪酬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转变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优秀的薪酬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傅雪映.实践教学法在高职“薪酬管理”课程中的运用[J].交通职业教育,2015(8):65-66.
[2]夏云.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高职薪酬管理实训项目设计[J].课程教学,2013(5):127-128.
关键词:薪酬管理;高职院校;问题;对策
一、高职院校“薪酬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课程开展对实践能力培养的忽视。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体系中,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偏重于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帮助学生在毕业后可以更好地投入实际工作中。因此,高职院校推进“薪酬管理”课程的改革与优化应加大对实践课程的重视力度。高职院校主要根据社会需求来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多数工作于企业的生产一线,要求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强,理论知识扎实。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在“薪酬管理”课程的教学中仍以理论课为主,忽视了对实践环节的整体设计。“薪酬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课程必须占据较大的比例。在实践课程中,学生可以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记忆,增强对晦涩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动手能力,熟练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2.课程开展对教学形式设置的忽视。目前高职院校在“薪酬管理”课程教学形式设置中仍以教师的理论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各种知识,从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和学习质量不高等问题存在。为了实现“薪酬管理”课程的优化升级,就需要教师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并应用于教学课堂中。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而做相应的改变,以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3.课程开展对教材课本选择的忽视。通过对“薪酬管理”课程教材的研究发现,教材的内容多数是理论知识和概念,即使有实践案例,也因年代久远与现在社会脱节。“薪酬管理”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企业内部的相关制度制定薪酬分配方案,这一方案能体现企业的发展方向,对员工具有导向作用。因此,学生应学会如何设计薪酬方案,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而且可以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创新薪酬策划方案,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教师应选择基础知识扎实、具有丰富企业背景且前沿性知识较全面的课本。
二、高职院校“薪酬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优化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薪酬管理”课程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在校内,建立实践教育基地,使学生在课堂上对理论学习进行学习之后,可以在实践基地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在校外,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环境,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
2.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根据“薪酬管理”课程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要改变现有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并适当地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薪酬管理中的问题,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策划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符的薪酬方案,着手解决企业薪酬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策划员工福利和分红方案,设计一套能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福利体系,逐步使薪酬管理制度化。通过对课程教学方法设置的优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完善对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为了解决目前“薪酬管理”课程教材实践教学案例选择困难的问题,一方面要求相关教师加大对教材的选择范围,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借助国外成熟的教学资源,通过与本校学生学习水平的有效整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前沿性的薪酬管理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搜集相应案例以配合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实际课程安排中应合理规划实践内容,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动手操作时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薪酬管理”课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着手,对薪酬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转变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优秀的薪酬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傅雪映.实践教学法在高职“薪酬管理”课程中的运用[J].交通职业教育,2015(8):65-66.
[2]夏云.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高职薪酬管理实训项目设计[J].课程教学,2013(5):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