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工作者,包括所有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人的一个永恒的命题。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既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又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让电视新闻语言离群众更近点,也是如此。
【关键词】电视新闻 语言 群众 贴近
我党历来重视新闻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重视新闻的地位和作用,以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战争年代,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背着油印机,背着广播喇叭,冒着生命危险,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办报纸,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指挥所搞广播,为夺取政权、拯救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发挥了巨大作用。建国后,党的新闻事业一派生机,报刊、广播百花齐放,簇如锦绣。上世纪50年代末,电视新闻出现了,为党的新闻队伍增加了一支生力军,为党的新闻事业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刚刚崭露头角,它就成为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感情纽带,真实地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关注和赞誉。后来,十年浩劫给党的新闻队伍造成严重损伤,出现了“躺在被窝里想点子,跑到基层找例子,关起门来写稿子”的非正常现象,新闻队伍与人民群众之间出现了裂痕和鸿沟,人民群众开始厌恶这些“秀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新闻园地与其它战线一样,出现转机,恢复和发扬了我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反映了广大群众的心声和普遍关心的问题,重新建立与人民息息相关的血肉感情,受到人民的喜爱。
一、 让电视新闻语言离群众更近点,要把新闻报道的立足点真正转移到面向群众上来
一个新闻工作者,如果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人民群众没有深厚的感情,对待其采访任务就不是自觉行动,而是靠着外界压力,领导“逼着鸭子上架”式地、执行命令式地完成任务,那是干不好本职工作,产不出好作品来的。只有把真挚的感情倾注到人民群众身上,才能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反映出他们的真正心声。1989年济南电视台播出的《土地忧思录》、平度电视台播出的《死人与活人争土地》等,在某些方面集中反映了农民的利益。他们把摄像机的触角,直接探向农民心底的灵敏神经,为广大农民的忧患而呼号。从中也可以看出,没有“情”的新闻是不会感人的,只有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把自己的感情溶于自己采制的新闻作品之中,作品才能贴近生活,才会撞击观众的心扉。中央电视台录制的《话说长江》是一部二十五回的新闻专题片,滔滔六千公里的长江全貌,六千公里的激情。作者以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中华民族的高尚品质,贴近群众,打动群众,牵动着亿万观众之心。2008年,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录制的《情系巴蜀》,真情再现了从党中央到社会各界为拯救灾区人民的生命、重建灾区人民的家园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二、让电视新闻语言离群众更近点,解说词要群众化
电视的特点是形象直观,老少皆宜。近几年屏幕上的各种栏目丰富多彩,充分发挥了电视宣传的效力。但是,由于某些方面呆板,单调,有的被固定程序框住,使人感到宣传形式乏味,消弱了电视宣传的应有作用。解说词要克服空洞说教,力求概括有力,通俗易懂。它的作用是对画面进行补充、解释,而不是画面的简单重复。现在,有些解说词像上政治课那样,连篇累牍、滔滔不绝地讲道理,使人厌烦,觉得刺耳。还有的“穿靴戴帽”,张口就是“为了什么”,“在什么什么领导下、支持下、帮助下、努力下”等,套话套得人们倒胃。还有的画面注释,像贴标签似的多了一层皮,罗嗦、絮叨。凡是写得好的解说词,大都能和画面巧妙的配合,充分表达画面所没有表达的意思,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增强宣传效果。获得全国优秀电视新闻一等奖的崂山电视台拍摄的《财神爷“捡破烂”》,除新闻角度选得新颖、画面组接严谨以外,不能不说解说成功是一个重要入选原因和条件。这篇解说词通俗易懂,运用群众的口语化和当地方言,观众听起来贴切新鲜,通篇没有空洞说教和赘话,好似拉家常,全文仅用了323个字,就把青岛市崂山区财政局当家理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带头过紧日子的高尚品格,介绍得淋漓尽致,非常透彻。
三、让电视新闻语言离群众更近点,画面语言要鲜活
画面语言要克服陈旧俗套,力求新鲜活泼,富有新意。画面语言和文字语言一样,除要求遵守语法、逻辑外,还要求避免陈词滥调。现在经常在屏幕上看到一些用旧了的画面语言:护士打针—看针头,化验员化验—摇瓶子,某领导搞开发——带领随行人员展开地图看山头,科学种田——科技人员拔起麦苗看根看叶,等等。这样的镜头非常陈腐,已经在观众中留下了导演的痕迹和虚假感,其宣传效果与感染力可想而知。1989年山东电视台拍摄的《开国大典受阅师四十年保持英雄本色》,注意了画面语言的创新运用,符合生活逻辑,没有矫揉造作和故弄玄虚,使观众看了非常舒服,有一种美的享受。
四、让电视新闻语言离群众更近点,就要有群众的声音
声画合——是电视宣传的优势,在这一点上,报纸、广播等新闻宣传工具可以说是望尘莫及。同期声的运用更符合画面所规定的情景,进一步增强了电视的真实感,缩短了电视与观众的距离,加强了感染力。在同期声的运用上,多用群众的声音,少用领导的声音,无疑群众同期声的运用,使电视新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宣传作用。
五、 让电视新闻语言离群众更近点,要开拓创新,改变新闻语言的表达方式
近年来,一些电视台在部分时段的新闻栏目里,把读新闻改成说新闻,如中央电视台的《朝闻天下》、安徽电视台的《超级新闻场》、辽宁电视台的《第一时间》等新闻栏目,收视率很高。从读新闻到说新闻,反映了播出本位到受众本位的变化,从书面语到口语的变化,这种变化,让从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电视新闻节目一下子和观众有了“朋友聊天”的感觉。
六、 让电视新闻语言离群众更近点,要进一步改进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的报道
很多电视台的新闻栏目头条是领导人的,整个时段都是领导人的,领导人的影子、、领导人的声音、领导人的活动充满了整个一档新闻节目,听不到基层的声音,看不到群众的影子。重要新闻和有新闻价值的领导活动,关系国计民生和工作大局,有很强的指导性,是应该报道的,而且要报道好。但有些领导整天和摄像机形影不离,似乎离开摄像机就不能开展工作了。有些领导参加商业广告活动、外出旅游也要报道,在观众中造成不良影响。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新闻媒体要对准基层和群众,让观众听到群众的声音,看到群众的影子,了解基层的情况。
七、让电视新闻语言离群众更近点,就要敢于倾听群众的声音
不同意见、不同观点,在任何社会、任何年代都是存在的,古有“诸子百家”,今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关键是如何对待,是堵还是导。堵,肯定要加重社会矛盾;导,无疑增大了社会透明度。譬如防洪,如果一味地堵,可能有决堤的危险;如何把水导走,则会浪平水缓。媒体是纽带,这个纽带一头联着党和政府,一头联着人民群众,这个纽带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让群众家喻户晓,这个纽带把群众的呼声传递给党委、政府,使党委政府了解基层情况,更好地开展工作。有些人把群众对政府某些政策的意见说成“噪音”欠妥。安徽省灵璧县县委、县政府是高度重视这些“噪音”的。近年来,灵璧城市建设成就的取得,就是灵璧县委县政府听“噪音”听出来的。灵璧县委县政府要求灵璧电视台开设“五城联创”曝光台专栏,在这个专栏里,有对成绩的肯定,更有全县人民对如何搞好城市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当然,让电视新闻语言离观众更近点,并不是崇拜群众的自发性,迎合个别群众不健康的心理要求,而是把满足群众需要和引导提高群众思想意识统一起来,真正让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作者:灵璧县广播电台台长)
责编:刘冰石
【关键词】电视新闻 语言 群众 贴近
我党历来重视新闻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重视新闻的地位和作用,以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战争年代,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背着油印机,背着广播喇叭,冒着生命危险,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办报纸,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指挥所搞广播,为夺取政权、拯救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发挥了巨大作用。建国后,党的新闻事业一派生机,报刊、广播百花齐放,簇如锦绣。上世纪50年代末,电视新闻出现了,为党的新闻队伍增加了一支生力军,为党的新闻事业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刚刚崭露头角,它就成为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感情纽带,真实地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关注和赞誉。后来,十年浩劫给党的新闻队伍造成严重损伤,出现了“躺在被窝里想点子,跑到基层找例子,关起门来写稿子”的非正常现象,新闻队伍与人民群众之间出现了裂痕和鸿沟,人民群众开始厌恶这些“秀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新闻园地与其它战线一样,出现转机,恢复和发扬了我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反映了广大群众的心声和普遍关心的问题,重新建立与人民息息相关的血肉感情,受到人民的喜爱。
一、 让电视新闻语言离群众更近点,要把新闻报道的立足点真正转移到面向群众上来
一个新闻工作者,如果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人民群众没有深厚的感情,对待其采访任务就不是自觉行动,而是靠着外界压力,领导“逼着鸭子上架”式地、执行命令式地完成任务,那是干不好本职工作,产不出好作品来的。只有把真挚的感情倾注到人民群众身上,才能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反映出他们的真正心声。1989年济南电视台播出的《土地忧思录》、平度电视台播出的《死人与活人争土地》等,在某些方面集中反映了农民的利益。他们把摄像机的触角,直接探向农民心底的灵敏神经,为广大农民的忧患而呼号。从中也可以看出,没有“情”的新闻是不会感人的,只有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把自己的感情溶于自己采制的新闻作品之中,作品才能贴近生活,才会撞击观众的心扉。中央电视台录制的《话说长江》是一部二十五回的新闻专题片,滔滔六千公里的长江全貌,六千公里的激情。作者以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中华民族的高尚品质,贴近群众,打动群众,牵动着亿万观众之心。2008年,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录制的《情系巴蜀》,真情再现了从党中央到社会各界为拯救灾区人民的生命、重建灾区人民的家园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二、让电视新闻语言离群众更近点,解说词要群众化
电视的特点是形象直观,老少皆宜。近几年屏幕上的各种栏目丰富多彩,充分发挥了电视宣传的效力。但是,由于某些方面呆板,单调,有的被固定程序框住,使人感到宣传形式乏味,消弱了电视宣传的应有作用。解说词要克服空洞说教,力求概括有力,通俗易懂。它的作用是对画面进行补充、解释,而不是画面的简单重复。现在,有些解说词像上政治课那样,连篇累牍、滔滔不绝地讲道理,使人厌烦,觉得刺耳。还有的“穿靴戴帽”,张口就是“为了什么”,“在什么什么领导下、支持下、帮助下、努力下”等,套话套得人们倒胃。还有的画面注释,像贴标签似的多了一层皮,罗嗦、絮叨。凡是写得好的解说词,大都能和画面巧妙的配合,充分表达画面所没有表达的意思,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增强宣传效果。获得全国优秀电视新闻一等奖的崂山电视台拍摄的《财神爷“捡破烂”》,除新闻角度选得新颖、画面组接严谨以外,不能不说解说成功是一个重要入选原因和条件。这篇解说词通俗易懂,运用群众的口语化和当地方言,观众听起来贴切新鲜,通篇没有空洞说教和赘话,好似拉家常,全文仅用了323个字,就把青岛市崂山区财政局当家理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带头过紧日子的高尚品格,介绍得淋漓尽致,非常透彻。
三、让电视新闻语言离群众更近点,画面语言要鲜活
画面语言要克服陈旧俗套,力求新鲜活泼,富有新意。画面语言和文字语言一样,除要求遵守语法、逻辑外,还要求避免陈词滥调。现在经常在屏幕上看到一些用旧了的画面语言:护士打针—看针头,化验员化验—摇瓶子,某领导搞开发——带领随行人员展开地图看山头,科学种田——科技人员拔起麦苗看根看叶,等等。这样的镜头非常陈腐,已经在观众中留下了导演的痕迹和虚假感,其宣传效果与感染力可想而知。1989年山东电视台拍摄的《开国大典受阅师四十年保持英雄本色》,注意了画面语言的创新运用,符合生活逻辑,没有矫揉造作和故弄玄虚,使观众看了非常舒服,有一种美的享受。
四、让电视新闻语言离群众更近点,就要有群众的声音
声画合——是电视宣传的优势,在这一点上,报纸、广播等新闻宣传工具可以说是望尘莫及。同期声的运用更符合画面所规定的情景,进一步增强了电视的真实感,缩短了电视与观众的距离,加强了感染力。在同期声的运用上,多用群众的声音,少用领导的声音,无疑群众同期声的运用,使电视新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宣传作用。
五、 让电视新闻语言离群众更近点,要开拓创新,改变新闻语言的表达方式
近年来,一些电视台在部分时段的新闻栏目里,把读新闻改成说新闻,如中央电视台的《朝闻天下》、安徽电视台的《超级新闻场》、辽宁电视台的《第一时间》等新闻栏目,收视率很高。从读新闻到说新闻,反映了播出本位到受众本位的变化,从书面语到口语的变化,这种变化,让从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电视新闻节目一下子和观众有了“朋友聊天”的感觉。
六、 让电视新闻语言离群众更近点,要进一步改进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的报道
很多电视台的新闻栏目头条是领导人的,整个时段都是领导人的,领导人的影子、、领导人的声音、领导人的活动充满了整个一档新闻节目,听不到基层的声音,看不到群众的影子。重要新闻和有新闻价值的领导活动,关系国计民生和工作大局,有很强的指导性,是应该报道的,而且要报道好。但有些领导整天和摄像机形影不离,似乎离开摄像机就不能开展工作了。有些领导参加商业广告活动、外出旅游也要报道,在观众中造成不良影响。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新闻媒体要对准基层和群众,让观众听到群众的声音,看到群众的影子,了解基层的情况。
七、让电视新闻语言离群众更近点,就要敢于倾听群众的声音
不同意见、不同观点,在任何社会、任何年代都是存在的,古有“诸子百家”,今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关键是如何对待,是堵还是导。堵,肯定要加重社会矛盾;导,无疑增大了社会透明度。譬如防洪,如果一味地堵,可能有决堤的危险;如何把水导走,则会浪平水缓。媒体是纽带,这个纽带一头联着党和政府,一头联着人民群众,这个纽带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让群众家喻户晓,这个纽带把群众的呼声传递给党委、政府,使党委政府了解基层情况,更好地开展工作。有些人把群众对政府某些政策的意见说成“噪音”欠妥。安徽省灵璧县县委、县政府是高度重视这些“噪音”的。近年来,灵璧城市建设成就的取得,就是灵璧县委县政府听“噪音”听出来的。灵璧县委县政府要求灵璧电视台开设“五城联创”曝光台专栏,在这个专栏里,有对成绩的肯定,更有全县人民对如何搞好城市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当然,让电视新闻语言离观众更近点,并不是崇拜群众的自发性,迎合个别群众不健康的心理要求,而是把满足群众需要和引导提高群众思想意识统一起来,真正让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作者:灵璧县广播电台台长)
责编:刘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