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文档转换
企业服务
Action
Another action
Something else here
Separated link
One more separated link
vip购买
不 限
期刊论文
硕博论文
会议论文
报 纸
英文论文
全文
主题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期刊论文
龙双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龙双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中国种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09
【摘 要】
:
龙双1号是湖北龙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中双6号的变异株,经系统选择育成的常规油菜品种,适于湖北省两熟和三熟制地区种植。2010年10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
【作 者】
:
秦刚
谢泽贵
易贤标
王荣远
陈云龙
谢璋
【机 构】
:
湖北龙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出 处】
:
中国种业
【发表日期】
:
2011年6期
【关键词】
:
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选育
三熟制地区
湖北省
中双6号
农业科技
油菜品种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下载此文
赞助VIP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双1号是湖北龙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中双6号的变异株,经系统选择育成的常规油菜品种,适于湖北省两熟和三熟制地区种植。2010年10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油2010007。
其他文献
不同基因型玉米不同播期单倍体诱导效果初步研究
利用Stock6和H02单倍体诱导系对不同基因型玉米、不同播期单倍体诱导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H02平均诱导率比Stock6高2.11%~2.17%;不同基因型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差异明显;
期刊
玉米
单倍体
诱导系
诱导率
宛麦19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宛麦19是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常规杂交与辐射诱变相结合的育种方法培育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弱春性早熟大穗大粒型小麦新品种,2011年4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
期刊
小麦新品种
高产栽培技术
品种审定委员会
选育
农业科学院
育种方法
辐射诱变
河南省
“稳高多”成小麦品种选购新标准——山农20走俏市场并脱销的背后
“能够满足多抗高产又稳产的小麦新品种山农20确实不多见,让我感到十分兴奋。”前不久,来自江苏徐州的张经理参加完山东圣丰种业举办的2012年小麦新品种展示观摩会后,发出了以上
期刊
小麦新品种
品种选购
市场
标准
新品种展示
江苏徐州
稳产
多抗
供电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本文分析了供电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并结合工作实际,论述了强化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的主要措施。
期刊
供电企业
档案管理
信息化建设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在分析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植物品种权法应由立法机关以法律形式公布,扩大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做到植物新
期刊
植物新品种
知识产权
保护
静脉腔内激光术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目的探讨静脉腔内激光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安全性、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超声检查证明的隐股静脉返流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98例(235条肢体),分别采取静脉腔内半
期刊
激光
静脉腔内激光术
静脉曲张
治疗
Laser 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 Varicose veins Thera
杂交水稻制种产业面临的困境及解决途径的思考
近年来,杂交水稻种子销售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且质量越来越差,致使用种农户效益低下,种粮积极性受挫。另一方面,制种农户及种子生产销售企业的效益也连连下滑,形成杂交水稻种子生产、
期刊
杂交水稻种子
制种产业
销售价格
种子生产
销售企业
恶性循环
粮食安全
水稻生产
论民族文化类校本课程的本质及发展趋势
在新课程改革和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我国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类校本课程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学校功能多样化、课程设计多样化、教学形式多样化、评价标准多样化、
期刊
民族文化
校本课程
多样化
趋势
高产优质耐密植栽培特用小粒大豆品种合农58号的选育
合农58号(原代号合交05—1483).是黑龙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利用国内外优良品种资源育成的小粒大豆品种,母本为国内优良小粒大豆品种龙小粒豆1号.父本为从日本引进的小粒豆品种
期刊
高产优质
耐密植
特用
小粒大豆
品种
人子宫颈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浸润与T细胞亚型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在人子宫颈癌微环境内的分布与T细胞亚型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本研究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TAMs在60例子宫
期刊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宫颈癌
FOXP3+Tregs
CD8+T
淋巴结转移
与本文相关的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