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状也要去“库存”挤“水分”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rdey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上级部门把责任状当成了“万能药方”,以为只要责任状一签,什么工作都能落实到位,却没有考虑基层到底有没有能力、有没有办法落实责任。
  近日,记者采写的《“一年签了33份责任状”——透视部分基层泛滥的责任状》引发基层干部强烈共鸣和广泛热议。不少人评论说,基层责任状泛滥成灾,是个十分普遍的问题,早就应该好好治治了。
  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源于记者和湘西一位镇长的交流。在一次采访中,这位镇长向记者“吐槽”,现在基层责任状“满天飞”,上面不管安排部署什么工作,都让乡镇签个责任状,似乎不签责任状就没法干工作了。他认真算了下,仅2016年,他所在的乡镇就签了33份责任状。但实际上,很多责任状签了以后,基本上也就丢一边去了。
  听到这个反映情况以后,记者在日常采访中就多了个心眼儿。此后,每次到乡镇采访,记者都会问问当地干部关于责任状的问题。没想到,乡镇干部对责任状过多过滥几乎集体“声讨”。他们普遍反映,签责任状签得心里都有些麻木了。至于簽过的每份责任状到底能不能落到实处,他们心里其实也很没底,“反正只要不出事就行了”。
  客观来说,责任状本身并无问题。作为一种公共管理手段,上下级就某项工作簽订责任状,上级将工作任务布置给下级,下级承诺全力完成工作目标,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责任分解、压力传导的目的。这相当于下级给上级立了“军令状”,上级给下级念了“紧箍咒”。由此来看,上下级签订责任状的初衷是好的,如果运用得好,效果应该也不错。
  那为什么现在一讲起责任状,就会引得基层怨声载道、叫苦不迭?不少乡镇干部大倒苦水,讲出了他们心中的苦闷和无奈。现在最大问题是责任状“满天飞”,让基层工作人员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干工作“眉毛胡子一把抓”,疲于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考核以及材料报送工作。有些上级部门把责任状当成了“万能药方”,以为只要责任状一签,什么工作都能落实到位,却没有考虑基层到底有没有能力、有没有办法落实责任。
  不少基层干部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上级部门热衷与下级签订责任状,实际上是一种“甩包袱”的官僚作风,习惯了当“甩手掌柜”。这种路径依赖背后的逻辑是:工作我已经布置下去了,责任目标我也已经分解了。至于能不能落实责任,或者采取什么方式完成任务,那是你的事情,我管不着。如果不出事,你好我好大家好;但要是出事了,对不起,我就拿你是问。最终结果是,基层为了完成任务,不惜浮夸虚报、弄虚作假。
  如果不管部署什么工作,都让基层签个责任状,其实也是一种形式主义。责任状泛滥,本质是一些上级以行政权力压制下级,根源在于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不科学,暴露出的是典型的官僚主义作风。有的基层干部甚至说,一个地方责任状的多少,往往是当地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存量的直接反映。这种简单粗暴的管理考核机制早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必须尽快改革。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处在政权体系的最末梢,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最基层的责任主体。落实好从中央到省市县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乡镇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一味将责任“包袱”压在乡镇干部身上,却无助于落实责任,可能还会适得其反。要给乡镇干部松绑减负,当务之急是去一去责任状的“库存”,挤一挤这种落后行政手段的“水分”。另外,还要在责任分担、上下联动、科学考核方面,再多想想办法,千万别再动不动就以责任状落实责任了。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电力行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但是我国目前电力行业发展的情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大部分电厂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高能耗
依据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中“国际油价连续22个工作日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的调价标准,之前关于“油价七月底或下调”的传闻终于变成现实。国家发改委宣布,从2009年7月29日零时起
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是新经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业务互为支撑的两个行业。分析当前电子商务及快递物流发展的现状,对于把握电子商务给快递物流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一起探讨促进
虽然说目前在中国从事物流服务的公司数不胜数,但其中35%的没有注册,竞争非常激烈、从中国的整个快递市场来看,实际上仍然是处于初级的、自由竞争的状态。相关调查显示,国家的快逆
以虚拟仓库及虚拟物流理论为基础,运用Multi—Agent技术,对我军仓库协同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了基于Multi—Agent的军事虚拟仓库协同组织系统结构。对改进我军仓库布局和作业模式,实
从母语为塞尔维亚语学生学习汉语的特点出发,结合中塞双方合作编写《汉语教程》的实际,从整体编排、对话场景、课文选材及环节设计等方面入手,着重讨论了海外汉语教材编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