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语文课散发语言魅力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aya09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新月异,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与手段走进了课堂,霎时间,语文课变得形式多样起来。但是,细细回味,总觉得如今的语文课缺少了些什么?众所周知,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缺少了语言的课堂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语文课就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像中,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享受语言的魅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去研读教材,品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中体味语言的无穷魅力,使语文课返朴归真,充满浓浓书香。
   一、抓住文眼,诵读品味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挖掘和对思想感情的理解上,强化了“人文的感悟”,却淡化了“语文本色的品味”。事实上,小语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因此,教学中教师就应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通过细嚼慢品,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更能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
   如选自《水浒传》的《景阳冈》就是一篇值得学生品读的佳作。施耐庵用他的一枝生花妙笔,细腻地刻划了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在教学中,我就让学生紧紧抓住武松的言行来品味其勇武机敏的鲜明特点。文中“武松打虎”这一段写得尤为精彩,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的来势汹汹和武松“一闪,又一闪,再一闪”的沉着机智以及武松打虎时的竭尽全力都要在反复品读中去体会,这样才能感受到名著的魅力,领略到大家风范,体会到语言的精妙、传神。
   二、潜心会文,推敲揣摩
   读书是需要动脑思考的,只有潜心会文,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应紧紧依靠语言文字的土壤,引导孩子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学生在品读文章时,要对文章的语言反复理解,体味,推敲,对语言意蕴进行深入的探究,透过语言文字窥见其思想,领悟其精髓,从而加深学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以极其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桑娜淳朴、善良的美德,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学习作家细腻的写作手法。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仔细读读这段心理活动描写,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发现了这段心理活动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运用五个省略号来表现桑娜的矛盾心情后,我又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深入研究每个省略号的含义,联系上下文想想桑娜可能会想些什么?在反复推敲中学生的思维与文本发生碰撞,学生的心灵与主人公更加贴近,逐步体会到桑娜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是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情。学生在与文本作深入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同时,也明白了如何进行人物心理活动的刻划。
   三、多元探读,激活思维
   在课堂上,我们总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领悟语言的内涵,然而,要想使学生真正把书读好,读出语言的滋味、读出语言的神韵,就要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地读书。通过多元探读,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体味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音韵美,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并启迪自己的思想,使之更深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做到有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学生的探究朗读能力自然也就大大提高了。
   如我在教《詹天佑》这篇课文第4段“勘测线路”时,先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感受詹天佑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以及那颗强烈的爱国心,然后就指导学生进行深入地读书,通过范读设境、想象移情、多元解读等多种探究朗读形式来读出詹天佑的令人感动之处,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淀学生的语言。如“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时说的话”就采用了设置情境的方式来进行多元朗读:在施工委员会上,詹天佑面对着所有的铁路建设者,慷慨激昂地勉励工作人员;看到有些工程人员偶尔粗心,施工质量不是很高,语重心长地勉励工作人员;极个别工程人员因为条件艰苦,消极怠工,严肃而恳切地勉励工作人员。而“詹天佑不怕重重困难,勘测线路”这一部分则通过想像情境,交流画面的形式来表达心中的那份感动。如引导学生想象“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深夜灯下,伏案绘图”等这些画面来身临其境地读,体会詹天佑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詹天佑的内心活动”这部分则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元解读:如果强调这是中国人修的第一条铁路,怎么读?如果强调詹天佑的坚定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决心,该怎么读?如果强调修不好铁路的后果,那又该怎么读?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揣摩,明白理解的角度不一样,朗读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关键在于是否能表现出詹天佑的爱国情怀。学生的每一次朗读,无不体现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无不渗透着学生强烈的情感。这样的多元探读,使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增强了,使学生的语言思维更活跃、更深刻了。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语文课就应该充分利用文质兼美的课本,引领学生抓住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品读语言文字,让学生从课文中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的比较、揣摩、感悟、运用中得到人文的关怀,受到语言的熏陶,努力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相信,这样以“品读语言”为核心的语文课才能让我们的学生都沉浸在“语言文化”的无穷魅力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说”、“会说”、“能说”,使我们的语文课真正散发出迷人的光彩!让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使学生从小就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并带着兴趣学习语文,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本人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多措并举激发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从备课、课堂的导入、教学互动、评价等方面阐述了教学中有效的举措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趣味性互动开放艺术评价    小学语文教学在我们这里历来都是薄弱点,为了改变教学现状并深入实践新课改,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备课纵横兼顾,
期刊
化学竞赛是为一些学有余力,并对化学特别感兴趣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为化学学科发展培养后继人才。因此,努力培养学生参加化学竞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要精心设计辅导计划,深入了解,选好苗子  因为初中化学是进入初三才开设的一门学科,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化学竞赛是比较困难的,在不足一年时间里既要完成初中教材内容,又要从中培养拔尖人才,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辅导计划是很难完
期刊
每当新学期开始,有一部分新生幼儿就进入了幼儿园,上幼儿园是他们走上社会的第一步。孩子上幼儿园以后由于环境的生疏,常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一些不适应:如饮食减少、睡眠不安、总是哭闹不止,不喜欢上幼儿园,不愿意上幼儿园。那如何才能使他们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呢?现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新生幼儿家长应做好准备工作  (一)家长应提前利用假期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园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让幼
期刊
古今中外,凡是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无一不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探究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是一个人对事物发生优先注意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发展智力潜能的契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通过在教学中力求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和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充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目的之一是要促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贯穿于始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与参与者。要想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结合数学内容进行,并且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下面本
期刊
人们探讨数学价值的时候,传统的关注焦点是数学对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功能和解决问题时的工具性功能。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怀特海认为数学是关于理想化的量化模式的研究,即发现、构造和扩充理想化的量化模式。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过多年的研究,笔者认为数学在培养人的多元智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一定有所作为,而且其价值体现在相应无法替代的领域。所以新时期人们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应该有新的发现。  一、数学与
期刊
如何教学分数的意义?教过分数的老师都认可这样一个事实:分数意义的教学是学习分数这部分知识的一个关键,是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我们教学分数,更侧重学生在生活经验上的联系,而较少在学生已有数学知识上进行扩充。在分数意义教学中,现将下面这两个问题进行剖析,希望得到同行们的指点。  案例一:两个容易混淆的答案  在教学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我们会让学生做类似于这样的题目: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
期刊
儿童的小学数学学习体验,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继知识的学习和自信心,影响儿童的生活乐趣,甚至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数学课程与儿童现实生活和年龄特点的联系,重视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的联系,重视数学与学生活动的联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愿望,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体验教学的价值。使数学学习成为儿童愉快的童年生活的一部分,使学生学会知识,喜欢数学,热爱生活。  一、导入新课生活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达尔文也说过这样一段话:“就我记得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到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的兴趣,沉溺于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可见兴趣对于一个人学习的作用之大。  何谓兴趣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人对认识和活动的需要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后,他会不自觉不自觉地去学习和探究与这事物有关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也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制约,动机兴趣当然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因此,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本人浅谈几点:  一、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要想使学生对数学感兴趣,首先要使他们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