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堂《平抛运动》课,始终依托巧妙建构的具体情景,从新课的导入、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探究到知识的运用,一脉相承,首尾呼应,润物无声地渗透了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文章以“触景生情”“景出有因”“景中生智”“回归实景”为小标题,从赏析的角度分享了整堂课的基本流程,让人回味,给人启迪。
关键词:初中物理;平抛运动;情景教学
物理实验是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不可替代。因此《物理课程标准》中安排了很多实验,提出通过创设情景来体验、感悟物理知识的学习方法。然而,教材上的实验还不是十分丰富,有些不够完善,需要教师进行再加工设计,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对物理实验的情景的创设精心策划,合理安排,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平抛运动作为学生由直线运动学习步人曲线运动学习的开端,是学生第一次运用“化曲为直”的物理思想和“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解决曲线运动问题,同时也是一节重要的规律课。依托实情实景,激活物理课堂,让学生在情景中感悟平抛运动的要素,在实验中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在活动中领悟平抛运动的应用,使运动观念、研究途径、思维方法、学以致用等物理核心素养的要义得以有效渗透,一堂《平抛运动》课给人启迪,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一、触景生情
新课的引入是从“圆圈套公仔”的游戏开始的,2019年是猪年,教师特意准备了几个“小猪佩奇”的小公仔让学生上讲台套,谁套着了,公仔就奖给谁。学生都来了兴致,课堂一下热闹起来。这游戏是个有门道的技术活儿,有学生三两下就套中了,有的怎么也套不着。
教师发话了:“估计大家都有过做这种游戏的经历,想想看,这圆圈抛出时都有什么讲究?”教师边说边随机给几个学生发放圆圈,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学生单臂伸开手拿圆圈在水平面内小角度地转动圆圈做抛出状。“水平抛出!”几个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说道。“对了,是平抛!那么要想提高套公仔的成功率有什么窍门儿?这与物理学中的什么运动有关?”教师边说边板书新授课题——平抛运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起始且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一般分认知导人、方法导人和情感导人三大类。通过游戏构建真实的情景,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自体验、感悟,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就是情感导人的有效尝试。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生于景。在新课的引入环节通过学生熟悉的游戏情景,拉近教科书与学生的距离,能刺激学生的感观,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求知的积极性。
简言之,这叫触景生情。
二、景出有因
教师借助讲台面分别弹射纸飞机和小钢珠,提醒学生对比观察二者被弹射出台面后的运动轨迹。
师:飞机和小钢珠被弹射出台面后分别做什么运动?
生:曲线运动。
师:二者的运动轨迹有区别吗?
(为引起学生重视,教师再次重复前面的演示)
生:小钢珠的轨迹形态很稳定,纸飞机则不然,时而盘旋,时而下坠……每次情况都不一样。
師:都是一样的水平弹出,为什么弹出后的运动情形不一样?
生:纸飞机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大,小钢珠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小。
师:这里空气阻力大与小是与什么力比较而言的?
生:重力!与重力相比小钢珠受到的空气阻力很小,小到可忽略,而纸飞机则不然。
师:可设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真空环境下做上述对比演示,情形会怎么样?
通过对比演示将两个迥然不同的抛物情形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此引发师生交流讨论,教师再引导学生在基于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符合逻辑的外推,让学生去伪存真、顺理成章地构建起“平抛运动”的概念。
情景的设计,是基于特定的教学目标,将学习内容安排在技术和资源支持的比较科学、真实的活动中。让两种情景的差异根由与物理思想方法相契合,使学生在情景的对比与感悟中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
简言之,这叫景出有因。
三、景中生智
(一)定性探究
师:同学们刚刚学习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从前面的演示看平抛运动是一个曲线运动,能否将其分解成两个简单的直线运动呢?
教师给学生提供平抛运动双轨演示仪,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平抛运动规律。
1.如何探究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分组实验:注意观察(倾听钢球的撞击声)两小球能否在最低点相碰。
2.如何探究竖直方向运动规律
分组实验:注意观察(倾听钢球的撞击声)两小球能否同时着地。
在学生分组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依据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独立性和等时性定性得出探究结论。
(二)定量探究
闪光照片导出平抛规律,通过实验探究定性得出结论:平抛小球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平抛小球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为加深学生印象,培育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求真品质,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频闪照片定量导出平抛运动规律。
定性分析是一种人们对事物原因和结果进行主观臆测成分居多的分析,而定量分析是一种以实验、数学符号、公式分析问题的基础思维方式,是依据数据的统计建立的数学模型,在定性的基础上加人定量的特征,使人们认识对象由模糊变清晰、由抽象变具体。
在学生形成了“平抛运动”概念的前提下,教师提供器材让学生分组探究平抛运动规律,这既是平抛运动情景的自我建构,也是平抛运动规律的进阶学习。平抛概念的认知、实验现象的呈现会诱导学生将平抛运动与运动的合成分解联系起来,这是突破难点的关键环节;闪光照片是动态情景的固化,它为学生定量探究平抛运动规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背景资料。
简言之,这叫景中生智。 四、回归实景
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是彼此独立的,但二者又是相互关联的,相互关联的物理量是什么?关联的物理量又受到什么因素的制约?这是一个爬坡过坎的问题,为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教师播放了一段警匪片中汽车飞越迪拜塔的视频。扣人心弦、充满激情的视频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角冲击。于是,教师不失时机地发问:“汽车从一栋大楼的某一确定平台飞越到另一栋楼的确定平台上,驾驶员主要挑战的是什么?”“高度!”“跨度!”“速度!”学生回答。通过讨论,学生逐渐明白:高度一定(也即时间一定),跨度一定,驾驶员操纵汽车左闪右突、披荆斩棘最终要挑战的是汽车冲出平台的速度!
有了这样一番讨论,教师再让学生回到开头那个“圆圈套公仔”的游戏上,“要提高圈套的成功率,这里究竟有什么窍门儿呢?”学生开始有底气了,讨论热烈起来:“高度没定。”“抛出的速度也没定。”“跨度定了吗?”“按一般的游戏规则跨度基本上是定的。”
由此可见,朝某一位置平抛一个物体,其确定的水平位移与两个不确定的因素高度(时间)和抛出速度都有关联,抛掷者要提高圈中率无非是在这两个要素中寻求一个平衡点。学生有了这样的认知后,教师提醒:“同时调节两个要素来提高成功率容易吗?能找到更简单的方法吗?”
生:有了,确定抛出高度,只需改變抛出速度,便可能较快套上公仔。
师:对了!这在物理学中叫“控制变量法”,这大概就是提高圈套成功率的窍门儿!
学以致用,联系实际是物理学的归宿。
简言之,这叫回归实景。
游戏体验凸显抛物情景,对比演示呈现别样情景,分组实验自主建构情景,闪光照片固化物理情景,激情视频重现生活情景,首尾呼应扣问游戏情景。平抛运动概念的形成、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平抛运动要素的关联以及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都是在相应的情景中实现或完成的。景与情、物与理紧密联系在一起,整堂课有趣、有情、有理、有用,物理味浓,展现了物理教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马云秀.实验与问题“互为驱动”培养高阶思维能力——以“互感和自感”教学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Z1).
[2]周建军.创设物理实验情境,增强教学有效性[J].物理教学,2015(08).
[3]廖伯琴.创新人才培养:物理探究活动开发与指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关键词:初中物理;平抛运动;情景教学
物理实验是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不可替代。因此《物理课程标准》中安排了很多实验,提出通过创设情景来体验、感悟物理知识的学习方法。然而,教材上的实验还不是十分丰富,有些不够完善,需要教师进行再加工设计,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对物理实验的情景的创设精心策划,合理安排,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平抛运动作为学生由直线运动学习步人曲线运动学习的开端,是学生第一次运用“化曲为直”的物理思想和“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解决曲线运动问题,同时也是一节重要的规律课。依托实情实景,激活物理课堂,让学生在情景中感悟平抛运动的要素,在实验中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在活动中领悟平抛运动的应用,使运动观念、研究途径、思维方法、学以致用等物理核心素养的要义得以有效渗透,一堂《平抛运动》课给人启迪,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一、触景生情
新课的引入是从“圆圈套公仔”的游戏开始的,2019年是猪年,教师特意准备了几个“小猪佩奇”的小公仔让学生上讲台套,谁套着了,公仔就奖给谁。学生都来了兴致,课堂一下热闹起来。这游戏是个有门道的技术活儿,有学生三两下就套中了,有的怎么也套不着。
教师发话了:“估计大家都有过做这种游戏的经历,想想看,这圆圈抛出时都有什么讲究?”教师边说边随机给几个学生发放圆圈,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学生单臂伸开手拿圆圈在水平面内小角度地转动圆圈做抛出状。“水平抛出!”几个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说道。“对了,是平抛!那么要想提高套公仔的成功率有什么窍门儿?这与物理学中的什么运动有关?”教师边说边板书新授课题——平抛运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起始且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一般分认知导人、方法导人和情感导人三大类。通过游戏构建真实的情景,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自体验、感悟,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就是情感导人的有效尝试。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生于景。在新课的引入环节通过学生熟悉的游戏情景,拉近教科书与学生的距离,能刺激学生的感观,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求知的积极性。
简言之,这叫触景生情。
二、景出有因
教师借助讲台面分别弹射纸飞机和小钢珠,提醒学生对比观察二者被弹射出台面后的运动轨迹。
师:飞机和小钢珠被弹射出台面后分别做什么运动?
生:曲线运动。
师:二者的运动轨迹有区别吗?
(为引起学生重视,教师再次重复前面的演示)
生:小钢珠的轨迹形态很稳定,纸飞机则不然,时而盘旋,时而下坠……每次情况都不一样。
師:都是一样的水平弹出,为什么弹出后的运动情形不一样?
生:纸飞机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大,小钢珠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小。
师:这里空气阻力大与小是与什么力比较而言的?
生:重力!与重力相比小钢珠受到的空气阻力很小,小到可忽略,而纸飞机则不然。
师:可设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真空环境下做上述对比演示,情形会怎么样?
通过对比演示将两个迥然不同的抛物情形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此引发师生交流讨论,教师再引导学生在基于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符合逻辑的外推,让学生去伪存真、顺理成章地构建起“平抛运动”的概念。
情景的设计,是基于特定的教学目标,将学习内容安排在技术和资源支持的比较科学、真实的活动中。让两种情景的差异根由与物理思想方法相契合,使学生在情景的对比与感悟中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
简言之,这叫景出有因。
三、景中生智
(一)定性探究
师:同学们刚刚学习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从前面的演示看平抛运动是一个曲线运动,能否将其分解成两个简单的直线运动呢?
教师给学生提供平抛运动双轨演示仪,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平抛运动规律。
1.如何探究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分组实验:注意观察(倾听钢球的撞击声)两小球能否在最低点相碰。
2.如何探究竖直方向运动规律
分组实验:注意观察(倾听钢球的撞击声)两小球能否同时着地。
在学生分组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依据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独立性和等时性定性得出探究结论。
(二)定量探究
闪光照片导出平抛规律,通过实验探究定性得出结论:平抛小球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平抛小球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为加深学生印象,培育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求真品质,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频闪照片定量导出平抛运动规律。
定性分析是一种人们对事物原因和结果进行主观臆测成分居多的分析,而定量分析是一种以实验、数学符号、公式分析问题的基础思维方式,是依据数据的统计建立的数学模型,在定性的基础上加人定量的特征,使人们认识对象由模糊变清晰、由抽象变具体。
在学生形成了“平抛运动”概念的前提下,教师提供器材让学生分组探究平抛运动规律,这既是平抛运动情景的自我建构,也是平抛运动规律的进阶学习。平抛概念的认知、实验现象的呈现会诱导学生将平抛运动与运动的合成分解联系起来,这是突破难点的关键环节;闪光照片是动态情景的固化,它为学生定量探究平抛运动规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背景资料。
简言之,这叫景中生智。 四、回归实景
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是彼此独立的,但二者又是相互关联的,相互关联的物理量是什么?关联的物理量又受到什么因素的制约?这是一个爬坡过坎的问题,为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教师播放了一段警匪片中汽车飞越迪拜塔的视频。扣人心弦、充满激情的视频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角冲击。于是,教师不失时机地发问:“汽车从一栋大楼的某一确定平台飞越到另一栋楼的确定平台上,驾驶员主要挑战的是什么?”“高度!”“跨度!”“速度!”学生回答。通过讨论,学生逐渐明白:高度一定(也即时间一定),跨度一定,驾驶员操纵汽车左闪右突、披荆斩棘最终要挑战的是汽车冲出平台的速度!
有了这样一番讨论,教师再让学生回到开头那个“圆圈套公仔”的游戏上,“要提高圈套的成功率,这里究竟有什么窍门儿呢?”学生开始有底气了,讨论热烈起来:“高度没定。”“抛出的速度也没定。”“跨度定了吗?”“按一般的游戏规则跨度基本上是定的。”
由此可见,朝某一位置平抛一个物体,其确定的水平位移与两个不确定的因素高度(时间)和抛出速度都有关联,抛掷者要提高圈中率无非是在这两个要素中寻求一个平衡点。学生有了这样的认知后,教师提醒:“同时调节两个要素来提高成功率容易吗?能找到更简单的方法吗?”
生:有了,确定抛出高度,只需改變抛出速度,便可能较快套上公仔。
师:对了!这在物理学中叫“控制变量法”,这大概就是提高圈套成功率的窍门儿!
学以致用,联系实际是物理学的归宿。
简言之,这叫回归实景。
游戏体验凸显抛物情景,对比演示呈现别样情景,分组实验自主建构情景,闪光照片固化物理情景,激情视频重现生活情景,首尾呼应扣问游戏情景。平抛运动概念的形成、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平抛运动要素的关联以及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都是在相应的情景中实现或完成的。景与情、物与理紧密联系在一起,整堂课有趣、有情、有理、有用,物理味浓,展现了物理教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马云秀.实验与问题“互为驱动”培养高阶思维能力——以“互感和自感”教学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Z1).
[2]周建军.创设物理实验情境,增强教学有效性[J].物理教学,2015(08).
[3]廖伯琴.创新人才培养:物理探究活动开发与指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