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淡悠远的江南乡村小夜曲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钟林斌  著名学者,辽宁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著述有《中国古典戏曲名著简论》、《关汉卿戏剧论稿》、《韩愈传》、《清代帝王诗初论》、《公安派研究》、《中国古典文学论集》等,兼有散文,诗歌散文见于报刊。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首收入《千家诗》的绝句,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百读不厌。没有生字和典故,读来朗朗上口,兴味盎然。可是要说出它的妙处,却并不容易。
   农历四、五月间,江南地区正当梅子黄熟之时,往往细雨蒙蒙,甚至豪雨如注,室内的墙壁地面常常挂满水珠,人称黄梅时节。《约客》的作者赵师秀(1170—1220)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氏,对于黄梅时节的气象环境,无疑非常熟悉和适应。从诗中,我们感觉不到他对这种气候有不爽的反应,反而流露出一种别样的快感。有江南农村或小镇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那里的传统民居大多有天井,每当落雨,雨水都是从房屋的瓦沟注入天井,再由天井通过暗渠或明渠注入不远处的池塘。笔者以为,正是从自家天井和池塘哗哗的雨声来感知黄梅时节的气候特征的。他为何用“家家雨”,而不用“村村雨”,来描述黄梅雨呢?这正缘于诗人自身的生活体验。他从空蒙的雨色和潇潇的雨声中,感觉到大自然无限的生机,所以紧接着他写了句“青草池塘处处蛙”,表达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初夏充沛的雨水和日渐上升的气温,为蛙类繁衍子孙提供了绝佳的环境条件。每当雨水稍停,尤其是傍晚时分,夕阳微露,蛙们便成双成对地,或躲在池塘边的草丛里,或直接浮出水面,鼓动气旗呱呱地唱个不停,无拘无束地表达它们爱情的欢乐。“一蛙鸣,百蛙皆鸣”。所以一处池塘蛙鸣,则处处池塘的蛙类,均齐声响应,形成此起彼伏的大合唱。《约客》明快的节奏和韵律:透出诗作者对魅鸣的亲切感,如同许多唐宋诗人一样,从中预感到稻谷的丰收。王建有诗云“蛙鸣蒲叶下,鱼入稻花中”;范成大有诗云“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稻田十分秋”。赵师秀的诗虽然没有直接点明蛙鸣与丰收的联系,但读者从诗句中已能感受到诗人的喜悦。《约客》的前两句简约而凝练地描述了江南农村梅雨季节的自然景象,后两句则以诗人的自我形象为主体,营造出乡间的人文氛围。诗的空间由田野、天井、池塘转换为诗人的小厅堂,时间有由白天、傍晚,推进到夜晚。第三局是点题之笔。诗人端坐在棋盘前,对朋友的爽约,未免有几分惆怅和遗憾。但他仍然耐心地等候,以为朋友当会应约,前来对弈。小油灯点亮很长时间了,灯花结了又谢了,夜已深了。他下意识地用棋子敲着棋盘,以至于震落了灯花。但两句诗虽然明白如话,却有丰富的“潜台词”。诗人的小动作,耐人寻味。读者不禁要问:诗人“闲敲棋子”,是自我对弈吗?他的朋友最终能来吗?诗人是想过一把棋瘾,还是渴望友情呢?隐居乡间的文人是最需要朋友的呀。谁能不为诗中浓浓的人情味所感动呢!“落灯花”的景象,当今的城乡早已成为遥远的往事,谁家还点小油灯?《约客》为后人预留了历史性的“镜头”,为我们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赵师秀岂是等闲人物?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第八代孙,世居汴梁。南渡之后,他这一支才流落到永嘉。随着时光的流逝,他头上的贵族光环已渐渐褪去。他考中进士之后,只做过县主簿、州推官之类的小官吏,大部分光阴是在永嘉乡间度过的。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随着南宋抗金战争的屡屡失败,以及崛起于漠北的蒙古对金朝构成了严重威胁,宋、金之间的战争停歇下来了,远离前线的浙东地区人民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即便像赵师秀这样的宋朝宗室对恢复中原的目标,也慢慢地、无可奈何地淡漠了。赵师秀和他的朋友们更乐于享受闲适温馨的乡间生活,流连山水田园的美景。他们不满于理学家的说教和江西诗派末流的弊端,转而学习中晚唐贾岛、姚合等诗人的创作风格,“日锻月炼,—字不苟下”,形成了以赵师秀为首的“四灵”(因四位诗人的名字都含“灵”字而得名)诗派。明朝人称赞赵师秀的诗颇为中肯。《约客》这支简淡悠远的江南乡村小夜曲,正是这种“清新圆美”风格的体现。《约客》虽然产生于南宋后期的特殊社会文化背景中,可是它穿越时空,依然以其艺术魅力吸引着我们。这也许是由于人们岁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渴望,古今相通的吧。因而,我们读着这首诗,能感知到赵师秀跳动的诗心。
其他文献
一   潇湘自古就有贬谪流放者的身影,青山绿水间托付着太多的苦情。汨罗江畔,屈原憔悴而哀伤,悲愤而绝望,“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江水滔滔,怎么就托不起他消瘦飘然的身影?白雪皑皑的永州,黯然孑立的柳宗元正在孤伤地写着《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又有多少人读懂了绝句中诗人那“千万孤独”的凄苦心境?要说苦,再苦也苦不过欢兜。尧曾将欢兜流放于崇山。欢兜带着他的
期刊
2002年的9月下旬,我离开原单位到长春市的一所中学应聘——基本工资是月薪400元。12岁的儿子也随我同行,到那所学校读初二。   那所学校坐落在长春市铁北的亚泰大街旁边,偏离市中心。由于它与一所重点校相距不远,所以生源受到了直接影响——条件好的家庭,宁可花高昂的择校费,也要把孩子送到重点学校去读书。   学校附近有许多平房。我按照出租房屋的小广告的指示,找到了一处安着黑漆铁大门的院子。院子里有两
期刊
洇如前世今生未来因果  小我成魔 大我成佛  泼墨似是是非非千古功过  小雨如丝 大雨滂沱  淋漓是滚滚江水  酣畅是荡荡长河  浩瀚宇宙五行  漫漫人间五色  千山万水一笔勾勒  唯有那一缕情丝难以描摹  留白处留下多少都不算多  岁月如水 你我如墨  最难能得处得 能了处了得  稀疏稠密心思又如何  一挥千江月色  一点万里烟波  你若高山流水  我便抚琴唱和  千秋万世一笔带过  唯有那一片
期刊
自从莫言获了诺奖,真让国人振奋。我也挺高兴的,算是莫言给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席之地,如果没得这个奖,怎么说都好像中国文学不够分量似的,难摘星月。   现在真好,星星月亮的,摘了回来,给中国文学如同打了一剂强心剂,使更多爱好文学的人摩拳擦掌,似乎下一个诺将得主,就是他了。这也没什么不好,毕竟鼓舞了势气,增强了信心。   之前,并没看过莫言的作品,以小说擅长的莫言,我对他并不了解,因此从知道莫言
期刊
在这美好日子里,赵大乐要带着大家走上致富的小康路……大乐在家里对着镜子练习竞选村长的演讲,电话响了,他的弟弟二乐在电话那边急吼吼地喊:   哥,李万万偷着往选民家里送豆油和香烟啦,咋办?   他送,咱们也送,不光送豆油、白面,还送白酒,是虎是猫,比试比试,看谁厉害?大乐边打电话,边开动四轮车向村里的商店驶去。   大乐和李万万都将在后天参加村官竞选,拉票是最重要的环节。话说,这年头的村官油水可大着
期刊
李颖,营口市老边区后塘村农民,酷爱文学创作,善于从泥土里挖掘文字,书写乡情,书写新的生活,新的时代,以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是一位坚持积累和实践的颇有创作潜力的青年作者。  这篇《来自营东新城的报告》是作者李颖站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头,瞩望本土,发出的好声音。接地气,重写实,有情怀,洋溢着乐观自信,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浓厚的乡土气息。编者把李颖的五篇散文组合在一起做为一篇报告文学发表,是有
期刊
解放初期,男孩李甲十几岁,在光明路小学读书。小家伙长得虎头虎脑,招人喜爱。在班里,他还是一名班干部。一天上午,开课时,老师带着一个男孩进了教室。老师对同学们说,这是新来的同学李乙,大家欢迎他!   掌声噼里啪啦响起。李乙向大家鞠了一躬,然后大大方方地坐在了座位上。   李乙长得细瘦,但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李甲有点好奇,趁课间休息时,去问李乙的乙是哪个字。李乙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个“乙”字。李甲一
期刊
2010年,我曾以彭老的爱情故事为题材撰写一篇散文:《相识满天下 相知有几人》。今天我要写的是87岁的彭老梅开二度、“老兵新传”。   今年(2015)6月,我去营口访友,没想到,谢明把事情弄大了,惊动了文联领导,我灵机一动,给彭老打电话,问彭老是否愿意与我同行,以彭老身份的重量,答谢营口文联对我的厚爱。   电话打过去了,彭老说,好啊!我去,还带一个人。平静的江南软语中隐藏一个半公开的秘密。彭老
期刊
我上高一那年,父亲与病魔抗争了三个月最终撒手而去,他瞪着那双死不瞑目的眼睛,给我们娘俩留下一屁股债。我也只好离开了恋恋不舍的学校,帮娘挣钱还债。   以后的日子里,有人给娘介绍了几个男人,都被我家那高额外债吓得望而却步。半年后,一个亲戚领来了他,说他虽然丑但善良;虽然老实但是不傻;虽然话少但不是哑巴;虽然粗鲁但是心细;因为他孑然一身所以才没累赘;重要的是他是个魁梧的男人。娘没听完,就答应嫁给了他,
期刊
小时候,奶有次给了我6分钱,是三个2分的硬币。我真是太高兴了!   我从椿树皮上刮下些椿胶,把两枚硬币分别粘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上,两个手指捏呀捏,那两枚硬币便发出清脆的“叮叮”“叮叮”声,这声音太好听了!什么声音能比得上钱发出的声音呀?   我不停地从家里跑到街上,又从街上跑回家里,让两枚钱币伴着我响呀响,响呀响——   奶看着我,咧开缺了牙的嘴笑呀笑,笑呀笑——   哎呀!不对,我还有一个钱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