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抓住人才、土地、资金这3个要素.乡村规划侧重处理人地关系,通常忽略资金的投入使用测算,导致规划实施走样、落地难.为更好地理解涉农资金的分配和使用问题,分析评价近年来上海市级农村建设资金的拨付额度、使用情况、项目分布和效益.同时点、面结合,通过金山廊下镇、青浦练塘镇、宝山罗泾镇等案例的实证研究,对比分析不同模式资金分配的特征和效果,归纳总结影响财政投入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出政策导向和财政投入的优化策略,重新认知乡村规划对促进涉农资金统筹使用的重要影响,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切
【机 构】
: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三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抓住人才、土地、资金这3个要素.乡村规划侧重处理人地关系,通常忽略资金的投入使用测算,导致规划实施走样、落地难.为更好地理解涉农资金的分配和使用问题,分析评价近年来上海市级农村建设资金的拨付额度、使用情况、项目分布和效益.同时点、面结合,通过金山廊下镇、青浦练塘镇、宝山罗泾镇等案例的实证研究,对比分析不同模式资金分配的特征和效果,归纳总结影响财政投入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出政策导向和财政投入的优化策略,重新认知乡村规划对促进涉农资金统筹使用的重要影响,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可以说农业是中国的命脉,而水又是农业的命脉.从古至今,农田水利的发展历经了官方的不太重视—比较重视—非常重视几个阶段,尤其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田水利得到了长足发展,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战取得绝对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章系统总结了我国农田水利各个发展阶段的建设重点和取得的成就成效,展望了农田水利发展的方向,让农田水利建设者和参与者对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各阶段取得的主要成果有了系统认识,为把握新时代农田水
四川省都江堰人民渠第二管理处灌区作为都江堰的尾水丘陵灌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是制约灌区发展的三大因素.为破解灌区用水难题,多年来通过采取”计划用水、合同供水、计量用水、计量收费”等精细化的取用水管理手段,调节水资源在时空上的再分布,基本保障了灌区的用水需求,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节水效益.
黄浦江两岸总体层面经过多轮规划的实施,其建设目标与理念变化体现了上海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特色.最新一轮黄浦江沿岸地区规划聚焦”黄浦江功能再提升”和”滨水区价值再发挥”两个方面.从功能提升角度看,通过功能分段优化两岸功能结构,同时通过重塑功能体系实现沿岸错位发展,最后通过文化集聚区建立黄浦江文化品牌.从价值发挥角度看,重点强调黄浦江沿岸地区游憩价值、景观价值、生态价值的再发挥.
宗教场所既是上海多元文化的历史传承载体,也是服务市民精神生活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目标下,上海应探索发挥宗教场所的积极作用,塑造多元文化空间,提升文化影响力.上海宗教场所具备历史价值、风貌价值和功能价值,整体得到较好传承保护,但也面临用地更迭、区域转型等诸多挑战.建议结合地标重塑、活化传承、场所延续等不同更新场景,发挥宗教场所对城市文化的内涵支撑和公共载体效益,基于对宗教专项规划和历史风貌保护规划优化的思考,探索城市文化发展下的”多规融合”.
在”新零售”从高速扩张转变为追求变现的生存需求背景下,以瑞幸咖啡(以下简称”瑞幸”)为例,分析瑞幸网点从高速扩展阶段到稳定发展阶段的分布和多维度空间特征.结果表明:2020年后,瑞幸开始进入更新调整时期,向周边公司企业腹地集聚的同时,也追求购物服务所带来的流量,并且进一步追求人流分布多、租金少的高”性价比”区域.市场对瑞幸的反馈是其更新调整的直接依据,瑞幸网点更新在时序上体现出明显联动性.提出”瑞幸空间指数”的概念能反映”新零售”商业网点更新,可作为一种复合评价要素参与”上海2035”总体规划评估,表征城
在线办公等新型办公形式引发传统实体办公空间需求的改变,与此同时新建办公楼带来实体办公空间供给持续增加.在此背景下,基于”点点租”等平台的相关数据,梳理上海办公空间的供需情况,分析上海待租办公空间的分布特征,发现上海办公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总量过剩的现象,不同区位的商务区反映出不同的发展特征.上海办公空间的未来建设应当关注供需动态平衡,优化内部结构,完善层级体系,加快存量转型,更好地支撑上海多中心结构的构建.
围合式住宅是上海一直以来在”小街区、密路网”导向下力推的住宅空间设计组合创新形式.通过对上海3个建成围合式小区的实施评估,解析围合式住宅这一新的城市空间组织模式在上海推广遇到的现实瓶颈,并结合设计初心回溯,提出规划应”以人为本”,以更包容弹性的视角创新设计管控方法来应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结合国内外经典案例,从项目选址、规划指标、建筑形态和实施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上海实施围合式住宅项目提供借鉴.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进入城市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并逐步产生影响,城市规划领域对于人工智能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通过对人工智能发展历史的梳理,发现人工智能概念从提出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在此背景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逻辑和未来城市规划案例分析,认为人工智能思想和技术逻辑已经从数字基础建设、智能大脑构建、系统场景应用3方面影响城市规划.继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向,进一步思考城市发展规律、城市规划方式和城市空间体系等未来城市规划思路的转变,城市规划师和城市规划管理者等未来城市规划人的转变,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