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bu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带状疱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mNGF肌肉注射,每日30 μg,共14d,每5d观察疼痛变化情况,共观察1个月.结果 治疗组疼痛减轻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分别为(4.36±2.01)、(12.29±1.98)d,均短于对照组的(7.23±3.57)、(20.36±2.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8.37,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31/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9%(2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NGF配合常规治疗能明显缩短带状疱疹受累神经的修复过程,改善临床症状,并且不良反应少。

其他文献
目的 对比分析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患者与胰腺癌(P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提高AIP与PC在影像学方面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选取术后病理符合AIP亚洲标准的患者36例及符合PC病理诊断标准的患者95例,总结AIP与PC的影像学特点及差异.结果 增强CT发现胰头增大或肿块、胰周淋巴结肿大、胰胆管和胆总管扩张及截断、血管和脏器受累方面AIP明显少于PC(11/27比28/40、2/27比17/40
目的 比较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对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的镇静、呼吸和循环等临床作用的影响.方法 择期在CSEA下行下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咪达唑仑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L3-4行CSEA操作,麻醉平面固定在T8后,三组分别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或0.9%氯化钠.记录麻醉前(T0)、麻醉平面固定后(T1)及给药10、15、30、
目的 探讨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检测对于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87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及66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分析三者的临床意义.结果 宫颈癌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74.22±82.32)×109/L比(238.82±74.97)×109/L、(3.03±0.59) g/L比(2.
目的 观察ZEEK血栓抽吸导管不同使用方法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管、心肌灌注情况及早期预后的影响,以明确ZEEK血栓抽吸导管的相对最佳使用方法.方法 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急性STEMI患者88例,根据PCI前,直接使用ZEEK血栓抽吸导管对梗死相关血管(IRA)进行抽吸或球囊预扩张后再行ZEEK血栓抽吸导管抽吸,分为直接抽吸组45例和预扩张后抽吸组43例.全部
目的 观察不同维持剂量右美托咪定在老年白内障手术球后神经阻滞患者中的镇静效果.方法 将84例65~75岁采用球后神经阻滞的白内障患者按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0.2μg/(kg·h)右美托咪定组(Ⅰ组)、0.4μg/(kg·h)右美托咪定组(Ⅱ组)、0.6 μg/(kg·h)右美托咪定组(Ⅲ组),每组28例.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麻醉前(T0)、神经阻滞完毕即刻(T1)及用药后10、20、30、60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