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计算从数数到法则创造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dran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常思考数学是什么?也许有很多的答案,但笔者更崇尚数学是数数的一门学问,在数的过程中,数到十个,成为一捆,就是一个十,十个十就是一百……数着数着加法就产生了;当加数相同时,为了简便运算,乘法就产生了;随之减法、除法以及乘方、开方等运算相继产生。整个从数数到法则的创造,就是从生活中出发到数学创造的过程。难怪,荷兰数学教育家费莱登塔尔说:“数学学习唯一而又正确的方法,就是实行再创造。”
  数学学习从数数开始
  对于刚刚接触数数的孩子来讲,他们愿意数数的动力未必是实际的需要,更多的是好奇——怎样才能不断地数下去,进而愿意进行这种智力冒险活动。不妨设想这种情境:在成人的引领下,孩子开始数积木或别的什么玩具的个数。不断的实践经验,促使孩子能顺利地数,数具体物品的经历多了,脱离具体事物,继续数下去的欲望也就渐渐产生,遇到困难时,他就会问别人下一个数是几?他的困难可能往往是在20、30……这些“拐弯儿”的地方,越过这个坎儿,他就能兴致勃勃地数下去,到了下一个节点,可能又不行了……如此反反复复,不知什么时候,孩子会小心翼翼地、甘愿冒险地数下去——他既想着独立迈过这个坎儿,又担心出错,一边想,一边看着成年人。如果他能成功越过险关,那种激动的心情是很强烈的。这确实是值得特别庆贺的事,因为孩子发现了数数(十进制)的重大规则。从此,数数的道路上基本没有什么困难了,到了整百的地方也会很容易迈过去,他已经拥有足够多的经验来应对新情况了。
  小学数学教材往往把数数的内容分成几段:10以内,20以内,100以内……这种分段教学,好处是降低了难度,便于学生掌握相应的内容,但其损失也是致命的:学生丧失了独立获得数数规则的机会。笔者想,能否把数数作为一个专门的教学活动来安排?能否以100为一个阶段,100到200为一个阶段?刚入学的孩子,其数数的经历已有很大差别,有些孩子能自如地数数,有的就很困难。教师可以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只要任务具有合适的挑战性,就能发展个体的智慧。
  实践表明:大约一个月,大部分学生就能很流利地数偶数了;但数奇数较困难,要延续更长的时间来训练。我们不妨从孩子的角度想想,之所以困难,是因为还没有“发现”规律,不断地数,就要不断地尝试,用自己的经验和设想去分析、归纳,直到某一天,眼前一亮:“啊,我知道怎么数了!”这种数数的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心智发展是很有好处的。最大的收获是自己发现了规则。同时,学生对基数、序数的意义也在自然地发展着。加法的含义、减法的含义也会不断地强化:往“里”数就是不断地加,往“外”数就是不断地减。课堂观察表明,当学生能比较顺利地小规模地群数(2个、3个)的时候,其运算水平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并且,群数还为乘法的引入奠定了基础。
  学生数数的时候,老师要适当地用教具给予直观支持,北京特级教师马芯兰提出的“数位桶”方法就很好,数到十就捆成一捆儿,放到另一个桶里……十进制的规则就这样清晰地建立起来了。倒着数的时候,就反方向演示。从目前的教材编排和课堂实际看,我们的数数活动分量太少了,数数的区间也小,这就阻碍了学生充分感知自然数列的机会。实践表明:把数数作为一个重要的、长期的教学活动来进行,其综合效益是令人欣慰的。
  让学生自己创建笔算加法规则
  在孩提时代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笔算加法、减法、乘法要从低位算起,而除法要从高位算起;为什么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要先把除数变成整数,再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反过来行不行?英语中有26个字母,方程中的未知数既不从A开始,也不从末尾的Z开始,偏偏从X开始表示,这是为什么?记得《光明日报》2002年9月3日第二版刊载:水稻专家袁隆平在学生时代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当他提出“在乘法运算中为什么负负得正”的问题时,得到的回答是:“你只要记住怎样做即可,不必关心为什么这样做。”有了几次类似的经历后,结局是袁隆平先生放弃了对数学的追求。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现象:在数学学习生活中,学生的追根求源、决不放过任何疑问的欲望没有得到鼓励和加强,反而,天然的求知欲望被压抑,我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习得了“不必问为什么”的观念和习惯。久而久之,言听计从,人云亦云,个性萎靡,思想麻木,就成为必然的“学习成果”之一。扭转这种局面是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作为教师,要从每一节课做起,把教材改造成有利于让学生理解知识是怎样产生的研究素材;把教学过程变成实践研究、各抒己见、分享群体智慧的过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和顺应学生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笔算加法的规则。学生通过多思路所角度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并从多種解题思路中选出一种最简单、最适合自己的计算方式。这是一个创建规则的过程。同时,在他们思考的过程中,这些规则和算法也不会再充满秘密且需要生搬硬套。经历这个遴选过程,有利于增长智慧,强化情感体验,深化对数学的理解。关于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在此不再赘述。
  结束语
  数学学习从数数到法则的创造,以至于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形成运算法则,这正是数学创造的过程。今天的数学教育要沿着这条再创造的路线去生成和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上新街小学)
其他文献
签派案例分析是民航运行控制案例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总结签派工作、提升签派团队能力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提升全行业运行控制质量和签派放行监控水平,提高安全裕度,促进民航持
机构学是机械设计所依据的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之一。机构学是以运动学和动力学为主要基础,以数学分析和实验为手段,研究各类机构的基本运动规律和动力行为。机构学实用性很
在机器人足球比赛中,多个机器人在实时、含噪的对抗性环境下,互相配合,以期达到进球的目标。本文以MiroSot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集中研究微型足球机
挖掘机是广泛应用于水利、建筑、公路、矿山等土方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工程机械之一。为了保障挖掘机的正常运行和进行及时科学维护,维修人员必须实时掌握挖掘机工作过程中的运
纤维差别化是纤维发展的总趋势,而异形纤维是纤维差别化的最主要技术。生产异形纤维的关键是设计、加工出使用效果良好的异形喷丝板,其中对孔型及孔型参数的选择与设计尤为重要
由于对复杂地形的良好适应能力以及较高的灵活性,多足步行机器人已成为机器人研究的一个热点。机器人要获得良好的动态特性,底层控制系统性能的好坏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