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教育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因素越来越困扰着小学生心理健康和成长,为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当下学校、家庭都很重视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小学教育教学,浅谈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途径。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随着社会的改革与深入,一些负面的社会因素由此产生,并不断影响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小学阶段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学生正处于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阶段,是情商,智商逐渐形成和提高的重要阶段,是建立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起始阶段,在这人生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可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取得进步,他会在任何顺境中一路领先,也会在任何逆境中奋勇崛起,取得事业的成功。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儿童,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并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
学校应当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必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积极探索其教育教学方式。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专门课程。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培养为目的的普通课程,它是着眼于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从格的全面发展。学校可以自编教材,一般每周可开设一节心理健康课,由专任教师执教。教师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以上设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调节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 心理素质。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原理,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排除心理障碍,使其回复到健康状态。可以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鼓励学生主动前来咨询。教师通过对有心理障碍和心理偏差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认真分析,耐心疏导,帮助他们增强自我调适能力,促进个性心理健康、和谐、平衡发展。
2.将心理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
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地解决。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含有不少适用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在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境。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辅导的实效。近年来,已有中学小学教师在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社会等科目中尝试渗透心理辅导,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教育者在学科教学中,应当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知识结构特点,有意识地利用其中的心理健康因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应减少知识和理论的成分,突出与儿童实际结合的成分,在儿童理解的基础上着眼于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使所有的儿童都参与其中,所有的儿童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3.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对小学儿童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要分清暂时性的发展性问题和稳定性的心理疾病之间的区别,使儿童理解、接受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存在不能自我解决的心理困扰时能主动寻求正式帮助。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儿童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儿童解除心理障碍,不能回避,更不能采用贴标签的方式对这部分儿童歧视、推诿、冷漠。采用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方式来处理小学儿童的心理问题时,要注意心理安全的原则、保密的原则,既要引导儿童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又尽可能不留下心理阴影和各种后遗症;各种技术方法要考虑到小学儿童的思维能力、意志力等各种心理因素。小学儿童的心理问题除了个别的行为障碍如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外,一般不主张采用医学模式进行矫正。对于超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范围的较严重心理问题,应采用稳妥的方式通知家长,及时建议儿童到正规的心理矫治机构接受治疗。
教育者可以把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活动以及学校的其他例行活动结合在一起,但要注意的是,心理辅导仍须有自身的目标和内容,不要让心理辅导被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所代替而丧失自己的特色。
4.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既是儿童心理素质发展的第一环境,儿童的许多人格问题都可以从家庭中找到相关的发生因素,同时家庭也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保健功能。加强家校联合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心理问题既可能由教育方式不当引起,也可能与家庭教养方式紧密相关,单纯从学校角度进行教育,难以发挥最好的效果。一方面,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时,需要充分考虑学校、家庭的系统因素;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要让家长认识到子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等条件使孩子健康心理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正确的措施;同时,要让家长明白,自身素质的水平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要树立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和观念并付诸行动,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榜样。
5.创造轻松健康的课堂气氛
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夏妮.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学方法浅谈[J];《中小学德育》,2011(04).
[2]李志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学周刊》,2011,(06).
[3]李倩.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J];《成才之路》,2011,(23).
[4]王文强.浅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教育革新》,2012(01).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随着社会的改革与深入,一些负面的社会因素由此产生,并不断影响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小学阶段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学生正处于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阶段,是情商,智商逐渐形成和提高的重要阶段,是建立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起始阶段,在这人生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可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取得进步,他会在任何顺境中一路领先,也会在任何逆境中奋勇崛起,取得事业的成功。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儿童,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并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
学校应当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必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积极探索其教育教学方式。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专门课程。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培养为目的的普通课程,它是着眼于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从格的全面发展。学校可以自编教材,一般每周可开设一节心理健康课,由专任教师执教。教师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以上设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调节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 心理素质。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原理,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排除心理障碍,使其回复到健康状态。可以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鼓励学生主动前来咨询。教师通过对有心理障碍和心理偏差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认真分析,耐心疏导,帮助他们增强自我调适能力,促进个性心理健康、和谐、平衡发展。
2.将心理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
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地解决。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含有不少适用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在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境。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辅导的实效。近年来,已有中学小学教师在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社会等科目中尝试渗透心理辅导,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教育者在学科教学中,应当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知识结构特点,有意识地利用其中的心理健康因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应减少知识和理论的成分,突出与儿童实际结合的成分,在儿童理解的基础上着眼于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使所有的儿童都参与其中,所有的儿童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3.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对小学儿童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要分清暂时性的发展性问题和稳定性的心理疾病之间的区别,使儿童理解、接受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存在不能自我解决的心理困扰时能主动寻求正式帮助。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儿童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儿童解除心理障碍,不能回避,更不能采用贴标签的方式对这部分儿童歧视、推诿、冷漠。采用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方式来处理小学儿童的心理问题时,要注意心理安全的原则、保密的原则,既要引导儿童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又尽可能不留下心理阴影和各种后遗症;各种技术方法要考虑到小学儿童的思维能力、意志力等各种心理因素。小学儿童的心理问题除了个别的行为障碍如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外,一般不主张采用医学模式进行矫正。对于超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范围的较严重心理问题,应采用稳妥的方式通知家长,及时建议儿童到正规的心理矫治机构接受治疗。
教育者可以把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活动以及学校的其他例行活动结合在一起,但要注意的是,心理辅导仍须有自身的目标和内容,不要让心理辅导被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所代替而丧失自己的特色。
4.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既是儿童心理素质发展的第一环境,儿童的许多人格问题都可以从家庭中找到相关的发生因素,同时家庭也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保健功能。加强家校联合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心理问题既可能由教育方式不当引起,也可能与家庭教养方式紧密相关,单纯从学校角度进行教育,难以发挥最好的效果。一方面,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时,需要充分考虑学校、家庭的系统因素;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要让家长认识到子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等条件使孩子健康心理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正确的措施;同时,要让家长明白,自身素质的水平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要树立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和观念并付诸行动,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榜样。
5.创造轻松健康的课堂气氛
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夏妮.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学方法浅谈[J];《中小学德育》,2011(04).
[2]李志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学周刊》,2011,(06).
[3]李倩.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J];《成才之路》,2011,(23).
[4]王文强.浅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教育革新》,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