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青春期的告别仪式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h19890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痛缠身的晚年如此纠结


  透过《告别的仪式》这扇窗,我惊讶地发现:萨特的晚年竟如此纠结——他努力扮演自己的角色,可面对角色中内置的冲突,又感到无所适从。在媒体面前,萨特会装潇洒,表示对自己的一生很满意,感到“幸福”;可在私下场合,他又常呈现出孩子式的脆弱。
  击垮萨特的,是不被他重视的肉体——比如视力丧失(近乎全盲)。
  1974年,69岁的萨特已经几乎无法阅读和写作,这让他陷入焦虑中,以至于“平时不爱生气”的他听别人提起看到了什么时,会说:“别显摆您的好眼睛了!”


让-保罗·萨特

  黑暗让萨特抑郁,他说:“我觉得生活日复一日,毫无变化……周而复始。”单调是生活的本相,萨特一直用工作来回避它,可衰老将他逼入死角。在《告别的仪式》中,波伏瓦试图呈现一个在自由与代价之间反复摇摆的萨特。
  晚年时萨特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医生要他戒酒,但萨特无法控制自己——他几次因醉酒而血压飙升,甚至中风。在旅行中,萨特“趁只有一个人的机会跑到餐车里喝了两小瓶葡萄酒”,波伏瓦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干,萨特的回答是:“这样很爽。”
  过度饮酒让萨特几度口眼歪斜、无法行走,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丧失记忆,说胡话。萨特不得不适当控制饮酒量,只在睡前喝一点威士忌。波伏瓦惊讶地发现,有几天,萨特竟忘了这件事。当她提醒他时,萨特气呼呼地说:“因为我老糊涂了。”

智者也会被骗子利用


  萨特并不坚强。在与波伏瓦的对话中,他谈到自己初中时写的小说均以游侠、英雄为题材,可到巴黎上大学后,他突然意识到,在英雄传奇背后,还有更真实的人生,它多元而具体。并不是所有活着,都要以壮烈的毁灭来感染他人;并不是所有人生,都要与崇高建立密切联系。生活并非舞台,无须想象后人正坐在台下,津津有味地等着被我们感动,接受我们的教育。
  是的,活着应该追求永恒,但萨特关注的是:这永恒是由“我”来定义,还是由别人定义的。他拒绝强加的永恒,只想独自去探索。永恒无法抽象,它必须具体,必须来自真实的个体感受,“因为它从人的处境、文化和语言出发理解人,而不是将人视为空洞的概念”。
  所以萨特如此暧昧:他爱波伏瓦,却拥有一大堆“女朋友”;他在各种声明上签字,却又不肯加入任何组织;他希望摆脱欧洲知识分子的负面传统,以为保持忧伤就算站在无产阶级的一边,所以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可他又不愿留下“选择某种立场”的印象……
  这种“暧昧战略”的结果未必美好,萨特因此被贴上革命家、犹太复国主义者、激进分子、堕落文人等标签,不论他怎样声明,依然无法消除误会。社会影响力绑架了萨特,以至于他晚年被秘书维克托愚弄。维克托倾向于神秘主义,需要以萨特的名气来兜售自己的私货,他炮制了一篇神奇的与萨特的对话录,萨特居然予以配合。失去工作能力后,萨特意外地发现,访谈使他又成了名人,他以为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所以沉溺其中。

没有人是命运的主人


  与大多数现代人一样,萨特也将个人价值定位在未来,这就落入困境中——随着生命老去,未來成了终结的代名词,而当下的意义又是什么?68岁时,萨特反复地说:“我就要满68岁了。”波伏瓦问这有什么可唠叨的,萨特的回答是:“因为我本以为我将要满67岁了!”
  萨特有时会以恶作剧的方式调侃衰老。当朋友亲吻他时,他说:“我不知道您吻的是一座坟墓还是一个活人。”萨特有时称自己为“活死人”。波伏瓦谈起毕加索活了91岁,假使萨特也能如此,那么他还将活24年。萨特的回答是:“24年,那也没有多少啊。”




萨特与波伏瓦跨越51年的契约式爱情

  萨特用一种奇怪的方式来对待生命:他不肯放弃吸烟、喝酒等坏习惯,以为这样才是自由的,可他又希望人们祝自己“长寿”。死的欲望与生的欲望如此强烈地缠绕在同一个人的生命中,波伏瓦的解释是:萨特热爱生命,但他更热爱工作,不让任何时间冷场。萨特从青年时就大量使用“科利德兰”(一种兴奋剂),他用透支健康资本的方式为当下赋予意义。所以波伏瓦悲伤地写道:“我已不完全相信这个假设了——在一定程度上,它假定萨特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没有人会成为命运的主人,只是有些人会出于自尊,不肯承认这一点。
  弥留之际,已无法睁开眼睛的萨特握着波伏瓦的手,说:“我非常爱您,我亲爱的海狸(萨特对波伏瓦的昵称)。”他们一生没有组成正式的家庭,彼此尊重对方的自由。

他并非英雄,但度过了真实的人生


  青春散尽,余温仍在。孤独地走在这个世界上,不被盛名所诱惑,不被各种漂亮的词语所左右,不因人间琐碎的温馨而停留。当他思想时,绝不因现实需要而放弃,绝不因为“我们”而放弃“我”。这样的人生,就是完满吧。可惜很少有人能像萨特这样纯粹,他并非英雄,但他度过了真实的人生。就像波伏瓦写的那样:“他的死却把我们分开了。我死了,我们也不会重聚。事情就是这样。我们曾经在一起融洽地生活了很久,这已经很美好了。”
  本书中的一处细节令人垂泪。得知自己可能失明后,萨特开始早起。“接下来的几天,我(波伏瓦)早晨八点半左右起床时,萨特已在大露台上了,一边吃早饭,一边目光迷离地看着这个世界。”看是如此精彩,但为看而看时,又是如此沉痛。
  对受萨特影响而发现自我的一代人来说,这本书是一座里程碑。经过漫长的告别仪式,一颗奔腾不息的心已经平静,但“我”依然存在,它正等待着再一次被唤醒。
  (阿 建摘自《北京青年报》2019年11月8日)
其他文献
爱的一啄拍摄于印度巴塔克人传统服饰 拍摄于印尼致我的爱 拍摄于土耳与你在一起很幸福 拍摄于加纳兄弟 拍摄于孟加拉国爱就是你所需要的一切 拍摄于葡萄牙爱 拍摄于格鲁吉亚狗狗 拍摄于德国吻 拍攝于德国
期刊
一  五号是一条狗,名字是我母亲取的,起源有三:第一,它是母亲、我、弟弟和妹妹之后排名第五的家庭成员;第二,它是2003年出生的,同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第三,是因为“五号”两个字连起来念快点,犹如狗叫声。  五号来家是在我读高三的冬天。因为学业重,我申请了住校。第一次见到五号,是在我月底回家的周五。母亲坐在窗边趁着天黑前的最后一点亮光补袜子,它蜷成一团紧偎在母亲脚边。见我推门
期刊
期刊
要跟人吵起来,用不了一分钟。  但要让人心服口服,可得花上十年、二十年。  做得不好,甚至一辈子都无法使人折服。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一言不合就可能立刻吵起来。然而,要让对方心服口服,却需要相当扎实而持久的努力。  譬如,当与侮辱自己的人争论时,要隐藏自己的情绪,仔细听取对方所言并表示敬佩。接着,温言软语地陈述自己的意見。下次有机会,便再次表示对对方的佩服,但同时仍保留自己的意见。再下一次,则主张
期刊
于是之1  很小的时候看是之老师演戏,开始并不懂,一直到我六十岁了,慢慢就觉出他棒、他厉害。  学《茶馆》的时候看录像,后来从林兆华版(新版)的《茶馆》又恢复回来了,说还是得按老人儿那么演,还是得按焦先生的排法排。那次,宋丹丹说“是之老师真是伟大”。伟大在哪儿?她没说旁人(旁人当然也很棒),单就说第一幕,每个人上场都光彩照人。是之老人演王利发,每场戏并不都以他为主,但他是串,就跟扦子似的,穿着糖葫
期刊
每次去一位朋友家,她80余歲的老母亲总是定定地望着我,然后伸手和我相握,用浓重的乡音说:“你坐,你坐。”吃饭时,她就殷殷招呼我:“你吃,你吃。”  朋友告诉我,她母亲的眼睛只能看到模模糊糊的一片,耳朵也只能听到隐隐约约的声音。但是,我看她跟客人打招呼,好像耳聪目明得很,因为她非常喜欢女儿的朋友来。  我们在楼下起居室观看京剧录影带,朋友生怕我膝头冷,就拿了一块五彩缤纷的毛线大毯子给我盖上。朋友对我
期刊
我丈夫是个能工巧匠。“能工巧匠”听上去总是像个好人,这点真滑稽。鲍勃的一双手十分灵巧。我们俩刚结婚时,鲍勃亲手打造了一些家具。那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但是在我们手头不宽裕的时候,这个爱好很有用。  后来,鲍勃变得更加雄心勃勃,决定要亲手打造一艘船。船的动力工程部分他做不了,于是他买了一个有瑕疵的船壳,装了一台新引擎。但他对船进行了改装。他喜欢制作鸠尾榫时的挑战。之后的许多个晚上,他经常在家里绘制图纸,
期刊
一只蝗虫并不会造成太大的破坏,但一场蝗灾会摧毁整片土地。  一只蜜蜂采不到多少蜜,但一箱蜜蜂采到的蜜能裝满很多罐子。  一只牛羚不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成千上万只牛羚迁徙却是非洲最壮观的景象之一。  一次行动并不能让你接近你的目标,也不会特别引人注目。  孤立地来看,这似乎不值得付出努力。但是,如果把一个行动和几十个、几千个持续不断的行动相加,你就可能改变世界。  (小米粒摘自《羊城晚报》2019
期刊
在科技更加发达的今天,站在病毒面前的我们,更安全了吗?  答案可能恰恰相反。  2018年,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健康与安全研究中心发布研究报告——《应对全球灾难性生物风险的技术》。报告的作者之一、该中心传染病学专家阿米什·阿达加说,人类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灾难性生物风险事件频发的时期。  这个判断不断被印证。2019年9月,由世界银行和世卫组织共同召集建立的全球防范工作监测委员
期刊
我寻找你,我弯曲的睡眠  我的呼吸鼓荡夜的海岸  我的星辰藏于晨雾  我想你总是能找到我  我悄声呼唤你  我透过时日向你低語  唤你所有的名字,我的阴影之耳  我想你总是能听见我  我等候我们相约的那一天  再一次属于我的时间,回家的时间  我会在你等我的地方  我时时刻刻想着你的等待  (素 月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天狼星的阴影》一书)〔苏格兰〕兰·莱德沃德 水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