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区地震震源深度特征的统计分析

来源 :地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ang1982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福建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震源深度资料,统计分析了1998年7月至2008年6月期间福建及邻区ML≥1.0并有震源深度参数且观测精度为1类地震1431次。采用0.4°×0.4°网格和以0.2°为滑动步长,统计了网格内地震的平均深度,并绘制了平均深度等值线图。分析结果表明:①福建地区地震震源深度总体上呈现东南深、西北浅的特征,东南沿海地区平均震源深度大于14km,西北地区平均震源深度小于10km;②平均震源深度等值线展布大致呈NE向,在福建南部地区平均震源深度在沿
其他文献
强震发生前,震源附近的地震活动往往会呈现出一些空间和时间的异常特征,分析和提取这些异常特征的方法较多。本文采用了与常规强震预测方法迥异的地震预测方法地震活动反向追踪法(Reverse Tracing of Precursors,RTP),对中国大陆近30年来的几个MS≥7.5大震(含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进行了探索性的回溯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中国大陆大震预测方面有一定的适用性
本文处理了汶川MS8.0大地震前后部分地表潜热通量(SLHF)数据,发现SLHF异常信息出现在地震前7天。SLHF异常时间上经历弱—强—弱变化过程,地震发生在强异常时段,异常两个高值点出现在活动断层较为发育的应力低值区,地震发生后,异常信息很快衰减。SLHF异常随时间有沿发震断裂带走向运移的规律。震前7天的综合SLHF异常主要分布在龙门山断裂带及周围地区,震中位于异常区的中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