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清照之咏梅词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llyc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李清照对梅花有着特别的钟爱,梅花意象的使用反映着李清照不同生命阶段的独特体验与感受,反射着她的人生经历、社会时代和现实政治的深刻印记。她与梅花之间已经超越了主客体间的界限而升华为灵犀相通的生命整体,梅是作者自己个性形象的外化,因而她的梅花词透露出一种比前人梅花词更为深层的情感。她的梅花词表现出来的情感体验及精神追求主要有:寄托青春的自信,表达寂寞空闺之况味,抒发国破家亡之痛、漂泊流离之苦。
  关键词:宋词;李清照;咏梅词;审美特征;个性特征
  在中国文学史上,咏梅是诗人词家十分热衷的创作题材。咏梅诗的兴起,约在南朝梁陈之际,与唐朝相比,虽然不少诗人也写了一些咏梅诗,但是梅花并没有成为唐代诗人咏花诗的主流,“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宋代咏物词兴盛,据学者统计,“《全宋词》中咏物词多达2999首,占到了《全宋词》总量的14.14%,属植物类的咏花词更占到咏物词总数的73.65%”[1]梅在宋代被广泛种植,文人更是爱梅成癖,咏梅成风,雅俗共赏的梅花一下子被诗人们推到了群芳盟主的地位。这股空前的咏梅热,是中国文学史一种不可忽略的文化现象,正像宋词的兴盛表现了宋代诗歌题材变化的特点一样,咏梅词之大兴也反映了宋代诗歌题材的发展潮流。
  李清照以婉约词著称,是宋朝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她在词“别是一家”的理论指导下,其笔下意象的选择并不广泛,但她能够将传统文学特点与个人经历巧妙结合,将诗词作品融入到宋代不同阶段的特定历史背景中,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加之她所生活的宋代,梅花清寒孤傲不畏严寒的品性受到很高推崇,她从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其词作并不丰富的意象系统中,花意象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梅花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现今被确认为李清照所作的40余阕词中,35阕写到花,在其中明确提到梅花的有11首,其中专咏梅花的有9首,约占存词总额的1/3[2]李清照对梅花的偏好,由此可见一斑。
  清代李调元说,易安“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之席,其丽处直参片玉之班。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到须眉。”[3]王士祯更是进一步从宋词的流派进行了概括:“婉约以易安为宗。”但是李清照一生经历了常人不曾经历过的动荡与变故,这又使她的诗词透露出了与其他诗人不同的况味,每个时期的诗词又都鲜明地折射出了她的生存状态,咏梅和自身有着深厚联系,这让她的咏梅词显得更加珍贵。梅花是李清照的最爱,赏花之神韵,借花以抒怀,更在于其所喜爱的花卉,都蕴含着人格的象征意味。
  综观宋朝词作,基本都是男性诗人就梅论梅或借咏梅而孤芳自赏,有少部分与女性有关的也只是将梅比作佳人,与尘世中真实的女性情态相差甚远。李清照咏梅则不然,易安词句是女性内心情感的真切告白,包含着她毕生的爱恋相思,显示她伴随命运的起伏而不断挣扎转变的心路历程。
  李清照的一生大约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少女时及新婚期,婚后至南渡前,南渡后至暮年。在不同时期,她笔下的梅花有着不同的审美取向。下面以李清照人生三个阶段各有差异的咏梅词来解读和阐释她不同的境遇下显示出的各种情怀。
  李清照出身名门,父亲李格非是当代著名的学者,母亲也是名门闺秀,知书达理,这使李清照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打下来坚实的文学基础。少女代就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显示了她过人的才华。富裕宽松的家庭环境,使热爱生活的她能够寄情山水投身自然。后来嫁给丈夫赵明诚,夫妻二人共同研究金石、校勘古籍、诗词唱和,心心相印,生活美满。当她正值及笄之年从家乡回京城后,就在自家的庭院中植下一株梅,此时的梅是她爱情生活的象征。此时期的咏梅作品也多是抒写她早期的情感生活和少女心绪。此时期咏梅词的代表作主要有:《浣溪沙·淡荡春光》、《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等,梅花意象蕴含着诗人对美妙青春的自信与淡淡的惜花伤春情怀。
  成婚之后,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伉俪情深,夫妻间举案齐眉,婚姻生活的美满幸福也促使她创作了更多的梅花词,这些词作则以《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临江仙·《梅》以及《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等为代表,活脱脱地表现出了她娇羞的神韵,满溢着生活的纯挚与甜美,勾画出了她无忧无虑、率性洒脱的性格。也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此时的梅花是她幸福生活的标志与见证。总之,梅花曾陪伴李清照渡过了许多年轻时代幸福而甜蜜的年华。
  靖康之变,国家沦陷;南渡以后,丈夫病故。面对国破家沦的处境,李清照曾热衷于雪里寻梅,情寄梅花。如果说在南渡之前,她的词中充满了对丈夫的相思之苦,那么南渡之后,那丈夫病逝,更是将李清照推入了哀痛彻骨的境地。此时期咏梅作品主要有《清平乐·年年雪里》、《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等,词人以丰富的情感借物咏怀,暗喻了身世之感,主观抒情色彩非常浓厚。她写梅“难堪雨藉,不耐风揉”表现对残梅命运的深深同情,落梅的命运也引起了作者的感伤情绪,造成一团浓愁难以排遣。特别是结尾处“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句,凸出了梅花风格意趣典雅高远的特点,赞美了梅花饱经苦难仍孤高自傲的精神品质,而又有谁能说这不是李清照自身的写照呢?
  在李清照的一生中,三段身世的划分清晰地揭示着她一生的漂泊流离,以靖康之变为人生的转折点,李清照也将一腔的情愁汇聚在了词作中,审美意象向社会现实转变,情绪表达也从典雅蕴藉而变得孤寂悲凉。
  梅花文学研究专家程杰先生曾指出:“从北宋到南宋之间,对芳菲世界认识的最大进展是人格精神象征意义逐步走向明确,梅花的形象韵味越来越受到主体品格意趣、思想认识的作用。”梅花从一个高雅的花品形象走向高超的人格象征,简单地说即从梅品走向人品。李清照就是体现咏物词由北宋到南宋这样一个趋势的代表性词人。
  李清照的个人魅力通过她的词作透露出来,更因其词作而大放光彩,不论是过去、现在或是将来,她的个人魅力都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冲淡,反而会如陈坛美酒,愈加香醇。
  参考文献:
  [1]陆珈琪,论李清照之咏花词[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04期.
  [2]李荷蓉,李清照咏梅词与宋代梅文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期.
  [3]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三)[M]//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作者简介:
  张春艳(1990.3—),女,汉族,河南平顶山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河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首先分析了传统网管的各种弊端,然后在研究主动网技术和基于策略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策略管理的主动式网管逻辑体系结构来实现高效的分布式网络管理.该网管模型集中
摘 要:我国大学教育在社会转型期间出现了许许多多形式多样的学术不端行为,除了学术研究主体学术道德观念淡薄的原因以外,我们的学术道德制度也出现了诸如学术法律教育制度不健全、学术监督和惩罚制度缺失和学术评价体系缺乏程序公正的问题。本文从法家的法治思想出发,企图找到法家思想对我国学术道德制度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学术不端;学术道德制度;制度建设  社会转型期我国的大学教育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
摘 要:杨绛,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2003年巴金和杨绛分别获得“文学先生”和“文学女士”称号。人们通常把这一称号的获得者看作本年度最有影响的文学人物。《将饮茶》,1987年在大陆和台湾出版,译成英、日等外文,由她翻译的《斐多》2011年出版。2004年5月,杨
摘 要:人力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如今的热点课题,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著,业已转变成促进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目前,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运转态势体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个特点,伴随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医院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也找到了最佳的契合点。人力资源是医院经济发展的中心,在经济新常态下开发利用人力资源,提升医院的向心力、推动专科医院经济协调发展是大势所趋。  关
摘 要: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媒体逐渐从一个高门槛的专业操作机构,变成越来越多普通人自己可以发布信息、传播信息的平台。从论坛、社区到博客,再到微博,个人发言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大。由于自媒体的特殊性,对其著作权的保护不同于普通作品,但目前我国缺乏专门的法律规范对自媒体作品的著作权予以保护,以现有的著作权保护体系难以妥善解决自媒体时代出现的许多著作权侵权问题。因此,自媒体著作权的保护问题,是当下自媒体发展
摘 要:相对于现代的军事理论来说,曾国藩军事思想还是值得研究的,他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风靡一时。如今,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研究。首先公认的就是理性:在作战前要熟悉敌情,了解敌方可能的一切动向;再者是派出探子去敌方侦察,这为突击性战斗做了充分准备;最后是博访,广纳贤言,汇总情报资料,做出最后的编写工作。通过分析曾国藩的情报思想,可以为完善现代军事理论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曾国藩;军事思想;情报  1
杭州在校大学生是下沙出租车消费的一大主体,当前杭州乃至全国的出租车市场由于各大打车软件的出现和兴起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方打车软件的出现对传统的打车方法进行了颠覆性的改变,这是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第三方叫车平台,通过整合乘客的叫车需求,实现点到点的线上出租车预约服务。大学生们作为社会年轻一代,对新生事物有着灵敏的触觉,打车软件的面世即刻引起了广大学生的关注和使用。  在我国,打车软件兴起于2011
摘 要:中国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本文分析了孝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演变,探讨了先秦诸子对孝的认识,对孝文化的二重性进行了探本溯源。在我国正致力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孝文化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亲关系,应该可以发挥它应有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孝;传统文化;社会价值  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
摘 要: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当前有着较大的进展,给社会公众的卫生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誉。可是我国在目前疾病控制工作的工作当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主要对当今市政经济条件下,我国疾病控制工作的新机制展开探讨,并给出了一定的借鑒意见。  关键词:市场经济;疾病预防;疾病控制;对策  我国自从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向公众卫生事业提出更高更多的新要求,经济体制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