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即将开始,各高校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精准把握高校学科协同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正确处理好协同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在“战略、任务,分工、落实,成效、质量,动力、稳定”上加强协同、实现突破,最大程度地形成学科建设合力,提升学科建设的效能,推动学科建设实现以质量和贡献为核心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协同战略;高校;学科建设;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2096-000X(2021)33-0117-05
Abstract: A new round of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will soon beg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eize this favorable opportunity, accurately grasp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collaborativ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orrectly handle the important relationship in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coordination and achieve breakthroughs in "strategy, task, division of labor,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ness, quality, power and stability", form joint force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o the greatest extent,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o achieve leapfrog development with quality and contribution as the core.
Keywords: collaborative strateg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reform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提出了“加强协同,形成‘双一流’建设合力”[1]的具体要求,为高校进一步建设“双一流”指明了方向。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即将开始,对高校来说,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统筹推进五大建设和五大改革任务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综合改革,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正确方法。因此,各高校如何创新构建协同战略,在推动学科建设过程中集中攻坚,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形成学科建设合力,切实提高学科建设综合协调能力和学科发展水平,是一道紧迫的、长期的必答题。
一、协同效应与学科建设协同战略的内涵
(一)协同效应内涵
从词源上看,“协同(Synergy)”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或曰协和、同步、和谐、协调、协作、合作,是协同学(Synergetics)的基本范畴。1971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了“协同”的概念,后来他又系统地阐述了协同理论并发表了《协同学导论》的著作,指出“无论任何对立的双方,只要在同一个系统内,在同一目标下,都存在着协同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都可以实现协同发展,且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协作,会形成微观个体所不存在的系统整体的新质和特征”。协同理论揭示了围绕同一目标处理整个环境系统中各项子系统间功能协作的一般规律。美国战略管理学家伊戈尔·安索夫把协同作为企业战略的四要素之一引入企业管理领域,分析了基于协同理论的战略如何像纽带一样把企业多元化的业务有机联系起来。对一个系统而言,效益除了取决于单个要素的投入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匹配能够提高系统的整体产出效益,而单个要素对系统效益的贡献度也得以增加,这就是协同效应。本文认为,协同是在一个系统内部,围绕同一目标,科学组织各个子系统,排列组合优化各子系统相互协作机制,可以使系统功能远远大于各子系统功能的简单相加,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二)学科建设协同战略内涵
首轮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公布了各高校的具体建设方案[2],各建设方案均以学科建设为基础,明确了高校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发展目标,建设方案更是对建设基础、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等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与阐述,并对如何进行“管理体制机制、自我评价调整机制、资源筹集与配置机制”等方面的改革给出了确切的施工图和路线图,这137所高校所劈划出的关于建设和改革的施工图和路线图对所有高校而言具有普适性。从目标看,各高校以学科建设为基础,找准优势特色,锤炼学科方向,遵循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强化问题导向,坚持以学科(学科群)、学科队伍、创新平台与基地、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五位一体”建设为抓手,着力培育和集聚一批大师名师,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强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切实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从内涵看,各高校学科建设大系统主要包括学科发展战略、学科建设目标、学科组织优化、建设任务分工、建设举措落实、建设资源与配置、学科建设制度环境和学科质量成效等八个子系统。因此,学科建设协同战略是指,围绕高校学科总体发展目标,打造符合高校特色和优势的多元化协同战略、管控体系和协同机制,有效配置、整合与共享高校各类资源,形成学科建设合力,从而提升高校学科核心竞争力和整体水平。 二、高校学科协同建设现状及问题
(一)协同建设的现状
从“双一流”建设监测和全国一级学科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看,学科建设水平主要由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师资队伍与资源、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等几大指标协同表征,内涵涉及到了高校内各党政群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和独立科研单位等部门的工作,也覆盖到了在校生的培养过程、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和高校师资队伍的教学科研工作等方方面面。从各高校进行学科建设的实践来看,一般都是各职能部门按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交流等功能进行条块化学科内涵建设,当接到上级分管业务教育主管部门的指令后,他们通常不会进行学科建设多元化战略协同和部门间沟通,就直接将指令下达到二级学院、独立科研单位或全体教师。而二级学院、独立科研单位及全体教师只有到了一级学科水平评估的时候,才从“双一流”建设监测或全国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一级、二级、三级指标体系梳理和总结学科建设情况。
(二)亟需解决的问题
由上而知,在目前推进“双一流”建设战略性和系统性工程中,高校普遍存在学科建设综合协同意识淡薄的现象,负责高校学科建设管理的职能部门,如学科建设处或发展规划处主要精力投入到学科建设具体日常工作中,而对组织协调高校内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独立科研单位进行学科协同建设工作明显重视不够。因此,各高校在“围绕高校学科总体发展目标,打造符合高校特色和优势的多元化协同战略、管控体系和协同机制,有效配置、整合与共享高校各类资源”等方面难以形成学科建设合力,大大削弱了学科建设的效能,这个问题亟待解决与突破。
三、创新构建高校学科建设协同战略的建议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即将开始,各高校必须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牢牢把握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改革任务,正确处理协同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在“战略、任务,分工、落实,成效、质量,动力、稳定”上加强协同、实现突破,形成学科建设合力,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交流及学科队伍同步发展,在增强学科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学科软实力,不断增强学科发展的整体协同效应。
(一)战略、任务协同
1. 国家地方学校战略协同
高校是科技创新、经济、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后盾和人才孵化器,承担着国家“双一流”建设的责任和使命。我国对“科技强国、航天强国、质量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智慧社会、数字中国、‘中国制造2025’、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重要战略部署[3]的纵深推进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力实施,表明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进入了关键期。
首先,构建政校行企战略协同。高校应精准把握国家、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結合高校的办学历史、学科优势与特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更高效地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在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计划中的协同对接,特别要重视高校优势特色学科与行业企业发展的协同对接。
其次,实现政校行企载体协同。高校应深入推进与政府深耕校地研究院建设,提升高校在解决国家和区域重大问题方面的能力,还应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细作校企研发机构建设,培育高水平应用型科研成果,更应该充分挖掘和发挥“政校行企”校友资源潜能,积极寻求“政校行企”合作的最佳切入点,争取国家、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经费、项目和资源在高校集聚,为高校实现“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等带来资源[4],建立利于打好学科建设持久战与主动战的革命根据地。
最后,构建政校行企机制协同。要加快完善政府、社会、高校协同合作体制机制,提质推进高校与各类社会资源的共享,形成协调合作、多元投入的建设格局,为高校学科建设提质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 学科建设生态系统协同
学科是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学科结构与总体布局是高校的基本架构,是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基础。构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并与“双一流”建设的奋斗目标相适应的学科生态协同系统,直接关系到高校整体功能的发挥和长远发展,也是提升高校在解决国家和区域重大问题方面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构建学校层面生态系统协同。各高校在凝练办学理念、精准办学定位、发挥学科优势特色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地方、学校战略协同发展需求,围绕关键基础前沿科学问题、重大关键性技术和工程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等,依照“引领高峰学科、特色优势学科、应用骨干学科、支撑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分层立体进行学校层面的生态系统协同。
其次,构建学科群层面生态系统协同。完成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基础科学原始创新以及解决重大关键性技术、工程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等均需要多学科发展和跨学科合作,因此,高校应明确并落实二级学院学科建设主体责任,深入推进二级学院进行学院内部和跨学院的多学科发展、跨学科合作、学科群打造等学科群层面的生态系统协同。
最后,实现静态构建与动态优化协同。做好学校、二级学院学科建设生态系统优化调整工作相关的政策与制度协同配套工作,实现学校和学科群两个层面学科生态系统的静态构建和动态优化协同。
3. 学科建设内涵任务协同
一级学科和学科群建设要遵循学科自身发展规律,不断彰显优势与特色,凝练优化学科方向,强化问题导向,坚持以“学科(学科群)、学科队伍、创新平台与基地、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协同建设为抓手,强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着力培育和集聚一批大师名师,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切实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首先,实现人才培养内涵任务协同。以学科建设为载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强化科研育人,结合国家重点、重大科技计划任务,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培养机制,促进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5],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推进实践育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构建面向实践、突出应用的实践实习教学体系,促进学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跨院系、跨学科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6]。 其次,实现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协同。以高校构建的学科建设生态系统为依托,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凝练提出学科重大发展问题,积极承担国家重点、重大科技计划任务,积极参与、牵头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7],以学科人才队伍为支撑,加强对“前沿科学引领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及颠覆性技术、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攻关与创新,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的培育和组织,研究和解决全球性、区域性重大问题,从而实现在更多前沿领域引领科学方向的重大突破、增强学科创新能力、培育产生标志性的学科建设成果,打造高水平学科团队和梯队。
最后,实现全方位内涵任务国际合作协同。聚焦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学术交流等学科内涵,拓展国际交流合作领域,提高国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逐步建立多层次国际合作与交流体系,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增强学科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分工、落实协同
学科建设内部治理协同。协同好国家地方学校发展战略,为高校创新驱动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然后协同好学科结构与总体布局,搭好高校学科建设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架构,再明确了协同学科建设内涵任务后,就应根据战略、任务协同的纲举目张来做好学科建设的分工与落实,协同学科建设内部治理体系。
首先,加强和改进高校对学科建设的领导,做好领导协同。高校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双组长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小组成员要包含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学科负责人、学科骨干和青年教师代表等,负责高校学科建设中重大方针政策的决策部署,并对建设任务进行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研究和组织实施具体建设任务。各学院(学科群)成立学科建设工作组,负责落实高校学科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和本单位各学科建设工作。各职能部门主要协同提供资金、技术、资源平台及制度环境等公共服务,与各学院(学科群)紧密配合,协同推进学科建设有序开展。
其次,健全学科建设管理机构与制度,实现管理协同。围绕高校学科建设目标,根据“放管服”政策精神,明确高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学科群、一级学科和学科方向在学科建设上的服务定位和职能界限,理顺责权利关系,实现人权、财权和事权的协同。创新学科建设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完善学校、职能部门、学科建设单位的职责分工,建立科学分层的学科建设责任体系,建立高校监测评价制度,定期对所有一级学科、学科群建设情况进行评估考核。
再次,增强贯彻落实学科建设任务的能力,做好落实协同。各层级学科建设责任主体应在高校学科建设的战略、任务协同工作部署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配套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根据高校学科建设近期、中期及远期任務分解与安排,设置本层级学科建设工作小组,进一步细化落实建设任务,切实做好学科内涵建设,在关键高质量发展指标上取得突破,不断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最后,增强高校学科建设的综合协调能力,做好综合协同。建立健全学校、职能部门、学院、学科协调工作机制,设置学科建设专职秘书落实学科建设多元化战略协同和进行部门间沟通,创新政策协同支持和经费协同引导机制,实现“政策、分工、落实、效果”等全方位协同,提升高校学科建设综合协调能力和学科协同发展成效。
(三)成效、质量协同
学科建设综合评价协同。围绕高校学科总体发展目标,打造符合高校特色和优势的多元化学科建设协同战略、管控体系和协同机制,有效配置、整合与共享高校各类资源,形成学科建设合力,这出发点与最终的归宿就是促进高校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进而获得较高的产出质量与成效,因此高校在进行学科建设时,应将构建质量、成效协同的学科建设综合评价体系纳入其中。
首先,构建一级学科(学科群)评价体系。高校应更加突出人才培养,更加突出学科特色,更加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积极探索并构建针对一级学科、学科群建设质量与成效的评价体系。各一级学科、学科群要精准把握国家、省和高校学科建设内涵的指标要求,全面对标国家“双一流”建设和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全国学科水平评估和各级重点学科建设等关键指标,围绕高校学科总体发展目标,聚焦核心建设任务,突出建设质量与成效,分类分层次构建适合本校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办学优势与学科特色的一级学科、学科群建设评价体系。
其次,构建各级建设责任主体评价体系。高校依各层级学科建设责任主体在学科建设上的服务定位和职能界限及责权利关系为基础,以协同学科建设质量与成效为重点,对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学科群和学科团队等实行学科建设“代表性成果”和实际贡献的整体性评价,对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与青年人才和学科管理服务人员等进行分类评价,建立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激励体系[8],充分激发高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学科群、一级学科、学科方向和学科队伍等学科建设肌体的发展活力与内生动力。
最后,构建各类评价结果运用体系。根据学科建设综合评价及第三方评价结果,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合理调整学科建设过程中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和一级学科等的年度资金预算及资源投入计划,增强学科建设的开放性和绩效约束,将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优秀青年人才和学科管理服务人才的分类评价结果通报给组织部、人事处等部门,作为年度考核、职称和干部晋升的参考依据。
(四)动力、稳定协同
学科改革发展稳定协同。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开启“双一流”建设工程的主旨所在,改革为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提供强大动力,稳定则为“双一流”建设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必要前提和保证,三者存在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个内在的统一的结合点就是高校最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实现、维护好最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则是高校学科建设实现“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的情感归宿和发展致胜的动力密码,这样才能深化综合改革,正确处理利益关系调整,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创新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形成学科建设合力,实现“动力与稳定”的协同。 首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实现改革发展稳定协同。在统筹推进重点建设、改革任务和创新构建并不断优化学科建设协同战略的征程中,高校应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委对“双一流”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破立协同,不断推动学科建设过程所涉及部门机构的职能优化和运行协同高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学科建设内部治理格局,要让“双一流”建设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惠及高校全体师生员工。
其次,汇聚广大师生员工学科建设合力,实现“第一战略资源”协同。高校广大师生员工是“双一流”建设的第一资源,既是创造者,也是最终受益者。在学科组织结构优化、学科队伍创新构建、内涵建设体制机制改革、资源募集机制创新、资源配置和动态调整机制优化等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中,高校应在激发师生员工创新活力上下功夫,坚持统一领导和尊重首创精神相结合,把关系学校事业和学科发展全局、有利于提升师生员工获得感的建设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努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打好配套联动组合拳,实现以高层次人才引领高水平发展、以人才优势增创发展优势,最大程度地形成“第一资源”学科建设合力。
四、结束语
“双一流”建设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统筹推进十项建设和改革的重点任务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综合改革,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即将开始,各高校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以学科为基础,坚持协同战略这一正确方法,最大程度地形成学科建设合力,提升学科建设的效能,推动学科建设实现以质量和贡献为核心的跨越式发展。文中对创新构建高校学科建设协同战略提出的若干策略性建议,还有待于各高校结合实际去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J/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1):68-75.http://www.moe.edu.cn/srcsite/A22/moe_843/201808/t20180823_345987.html.
[2]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 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方案[EB/OL].(2017-12-06).http://www.moe.edu.cn/s78/A22/A22_ztzl/ztzl_tjsylpt/sylpt_jsfa/201712/t20171206_320672.html.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沈乃丰.“双一流”视域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策略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4):10-13.
[5]李立国.“双一流”高校的内涵式发展道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9):14-19.
[6]邓晖.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再提速[N].光明日报,2018-08-28(7).
[7]杨勇平.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内涵发展——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96-100.
[8]胡春蕾.“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环境与发展战略研究[J].江苏高教,2020(12):60-63.
关键词:协同战略;高校;学科建设;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2096-000X(2021)33-0117-05
Abstract: A new round of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will soon beg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eize this favorable opportunity, accurately grasp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collaborativ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orrectly handle the important relationship in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coordination and achieve breakthroughs in "strategy, task, division of labor,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ness, quality, power and stability", form joint force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o the greatest extent,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o achieve leapfrog development with quality and contribution as the core.
Keywords: collaborative strateg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reform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提出了“加强协同,形成‘双一流’建设合力”[1]的具体要求,为高校进一步建设“双一流”指明了方向。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即将开始,对高校来说,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统筹推进五大建设和五大改革任务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综合改革,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正确方法。因此,各高校如何创新构建协同战略,在推动学科建设过程中集中攻坚,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形成学科建设合力,切实提高学科建设综合协调能力和学科发展水平,是一道紧迫的、长期的必答题。
一、协同效应与学科建设协同战略的内涵
(一)协同效应内涵
从词源上看,“协同(Synergy)”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或曰协和、同步、和谐、协调、协作、合作,是协同学(Synergetics)的基本范畴。1971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了“协同”的概念,后来他又系统地阐述了协同理论并发表了《协同学导论》的著作,指出“无论任何对立的双方,只要在同一个系统内,在同一目标下,都存在着协同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都可以实现协同发展,且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协作,会形成微观个体所不存在的系统整体的新质和特征”。协同理论揭示了围绕同一目标处理整个环境系统中各项子系统间功能协作的一般规律。美国战略管理学家伊戈尔·安索夫把协同作为企业战略的四要素之一引入企业管理领域,分析了基于协同理论的战略如何像纽带一样把企业多元化的业务有机联系起来。对一个系统而言,效益除了取决于单个要素的投入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匹配能够提高系统的整体产出效益,而单个要素对系统效益的贡献度也得以增加,这就是协同效应。本文认为,协同是在一个系统内部,围绕同一目标,科学组织各个子系统,排列组合优化各子系统相互协作机制,可以使系统功能远远大于各子系统功能的简单相加,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二)学科建设协同战略内涵
首轮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公布了各高校的具体建设方案[2],各建设方案均以学科建设为基础,明确了高校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发展目标,建设方案更是对建设基础、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等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与阐述,并对如何进行“管理体制机制、自我评价调整机制、资源筹集与配置机制”等方面的改革给出了确切的施工图和路线图,这137所高校所劈划出的关于建设和改革的施工图和路线图对所有高校而言具有普适性。从目标看,各高校以学科建设为基础,找准优势特色,锤炼学科方向,遵循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强化问题导向,坚持以学科(学科群)、学科队伍、创新平台与基地、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五位一体”建设为抓手,着力培育和集聚一批大师名师,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强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切实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从内涵看,各高校学科建设大系统主要包括学科发展战略、学科建设目标、学科组织优化、建设任务分工、建设举措落实、建设资源与配置、学科建设制度环境和学科质量成效等八个子系统。因此,学科建设协同战略是指,围绕高校学科总体发展目标,打造符合高校特色和优势的多元化协同战略、管控体系和协同机制,有效配置、整合与共享高校各类资源,形成学科建设合力,从而提升高校学科核心竞争力和整体水平。 二、高校学科协同建设现状及问题
(一)协同建设的现状
从“双一流”建设监测和全国一级学科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看,学科建设水平主要由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师资队伍与资源、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等几大指标协同表征,内涵涉及到了高校内各党政群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和独立科研单位等部门的工作,也覆盖到了在校生的培养过程、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和高校师资队伍的教学科研工作等方方面面。从各高校进行学科建设的实践来看,一般都是各职能部门按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交流等功能进行条块化学科内涵建设,当接到上级分管业务教育主管部门的指令后,他们通常不会进行学科建设多元化战略协同和部门间沟通,就直接将指令下达到二级学院、独立科研单位或全体教师。而二级学院、独立科研单位及全体教师只有到了一级学科水平评估的时候,才从“双一流”建设监测或全国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一级、二级、三级指标体系梳理和总结学科建设情况。
(二)亟需解决的问题
由上而知,在目前推进“双一流”建设战略性和系统性工程中,高校普遍存在学科建设综合协同意识淡薄的现象,负责高校学科建设管理的职能部门,如学科建设处或发展规划处主要精力投入到学科建设具体日常工作中,而对组织协调高校内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独立科研单位进行学科协同建设工作明显重视不够。因此,各高校在“围绕高校学科总体发展目标,打造符合高校特色和优势的多元化协同战略、管控体系和协同机制,有效配置、整合与共享高校各类资源”等方面难以形成学科建设合力,大大削弱了学科建设的效能,这个问题亟待解决与突破。
三、创新构建高校学科建设协同战略的建议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即将开始,各高校必须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牢牢把握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改革任务,正确处理协同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在“战略、任务,分工、落实,成效、质量,动力、稳定”上加强协同、实现突破,形成学科建设合力,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交流及学科队伍同步发展,在增强学科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学科软实力,不断增强学科发展的整体协同效应。
(一)战略、任务协同
1. 国家地方学校战略协同
高校是科技创新、经济、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后盾和人才孵化器,承担着国家“双一流”建设的责任和使命。我国对“科技强国、航天强国、质量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智慧社会、数字中国、‘中国制造2025’、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重要战略部署[3]的纵深推进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力实施,表明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进入了关键期。
首先,构建政校行企战略协同。高校应精准把握国家、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結合高校的办学历史、学科优势与特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更高效地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在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计划中的协同对接,特别要重视高校优势特色学科与行业企业发展的协同对接。
其次,实现政校行企载体协同。高校应深入推进与政府深耕校地研究院建设,提升高校在解决国家和区域重大问题方面的能力,还应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细作校企研发机构建设,培育高水平应用型科研成果,更应该充分挖掘和发挥“政校行企”校友资源潜能,积极寻求“政校行企”合作的最佳切入点,争取国家、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经费、项目和资源在高校集聚,为高校实现“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等带来资源[4],建立利于打好学科建设持久战与主动战的革命根据地。
最后,构建政校行企机制协同。要加快完善政府、社会、高校协同合作体制机制,提质推进高校与各类社会资源的共享,形成协调合作、多元投入的建设格局,为高校学科建设提质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 学科建设生态系统协同
学科是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学科结构与总体布局是高校的基本架构,是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基础。构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并与“双一流”建设的奋斗目标相适应的学科生态协同系统,直接关系到高校整体功能的发挥和长远发展,也是提升高校在解决国家和区域重大问题方面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构建学校层面生态系统协同。各高校在凝练办学理念、精准办学定位、发挥学科优势特色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地方、学校战略协同发展需求,围绕关键基础前沿科学问题、重大关键性技术和工程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等,依照“引领高峰学科、特色优势学科、应用骨干学科、支撑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分层立体进行学校层面的生态系统协同。
其次,构建学科群层面生态系统协同。完成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基础科学原始创新以及解决重大关键性技术、工程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等均需要多学科发展和跨学科合作,因此,高校应明确并落实二级学院学科建设主体责任,深入推进二级学院进行学院内部和跨学院的多学科发展、跨学科合作、学科群打造等学科群层面的生态系统协同。
最后,实现静态构建与动态优化协同。做好学校、二级学院学科建设生态系统优化调整工作相关的政策与制度协同配套工作,实现学校和学科群两个层面学科生态系统的静态构建和动态优化协同。
3. 学科建设内涵任务协同
一级学科和学科群建设要遵循学科自身发展规律,不断彰显优势与特色,凝练优化学科方向,强化问题导向,坚持以“学科(学科群)、学科队伍、创新平台与基地、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协同建设为抓手,强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着力培育和集聚一批大师名师,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切实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首先,实现人才培养内涵任务协同。以学科建设为载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强化科研育人,结合国家重点、重大科技计划任务,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培养机制,促进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5],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推进实践育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构建面向实践、突出应用的实践实习教学体系,促进学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跨院系、跨学科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6]。 其次,实现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协同。以高校构建的学科建设生态系统为依托,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凝练提出学科重大发展问题,积极承担国家重点、重大科技计划任务,积极参与、牵头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7],以学科人才队伍为支撑,加强对“前沿科学引领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及颠覆性技术、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攻关与创新,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的培育和组织,研究和解决全球性、区域性重大问题,从而实现在更多前沿领域引领科学方向的重大突破、增强学科创新能力、培育产生标志性的学科建设成果,打造高水平学科团队和梯队。
最后,实现全方位内涵任务国际合作协同。聚焦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学术交流等学科内涵,拓展国际交流合作领域,提高国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逐步建立多层次国际合作与交流体系,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增强学科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分工、落实协同
学科建设内部治理协同。协同好国家地方学校发展战略,为高校创新驱动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然后协同好学科结构与总体布局,搭好高校学科建设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架构,再明确了协同学科建设内涵任务后,就应根据战略、任务协同的纲举目张来做好学科建设的分工与落实,协同学科建设内部治理体系。
首先,加强和改进高校对学科建设的领导,做好领导协同。高校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双组长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小组成员要包含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学科负责人、学科骨干和青年教师代表等,负责高校学科建设中重大方针政策的决策部署,并对建设任务进行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研究和组织实施具体建设任务。各学院(学科群)成立学科建设工作组,负责落实高校学科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和本单位各学科建设工作。各职能部门主要协同提供资金、技术、资源平台及制度环境等公共服务,与各学院(学科群)紧密配合,协同推进学科建设有序开展。
其次,健全学科建设管理机构与制度,实现管理协同。围绕高校学科建设目标,根据“放管服”政策精神,明确高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学科群、一级学科和学科方向在学科建设上的服务定位和职能界限,理顺责权利关系,实现人权、财权和事权的协同。创新学科建设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完善学校、职能部门、学科建设单位的职责分工,建立科学分层的学科建设责任体系,建立高校监测评价制度,定期对所有一级学科、学科群建设情况进行评估考核。
再次,增强贯彻落实学科建设任务的能力,做好落实协同。各层级学科建设责任主体应在高校学科建设的战略、任务协同工作部署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配套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根据高校学科建设近期、中期及远期任務分解与安排,设置本层级学科建设工作小组,进一步细化落实建设任务,切实做好学科内涵建设,在关键高质量发展指标上取得突破,不断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最后,增强高校学科建设的综合协调能力,做好综合协同。建立健全学校、职能部门、学院、学科协调工作机制,设置学科建设专职秘书落实学科建设多元化战略协同和进行部门间沟通,创新政策协同支持和经费协同引导机制,实现“政策、分工、落实、效果”等全方位协同,提升高校学科建设综合协调能力和学科协同发展成效。
(三)成效、质量协同
学科建设综合评价协同。围绕高校学科总体发展目标,打造符合高校特色和优势的多元化学科建设协同战略、管控体系和协同机制,有效配置、整合与共享高校各类资源,形成学科建设合力,这出发点与最终的归宿就是促进高校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进而获得较高的产出质量与成效,因此高校在进行学科建设时,应将构建质量、成效协同的学科建设综合评价体系纳入其中。
首先,构建一级学科(学科群)评价体系。高校应更加突出人才培养,更加突出学科特色,更加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积极探索并构建针对一级学科、学科群建设质量与成效的评价体系。各一级学科、学科群要精准把握国家、省和高校学科建设内涵的指标要求,全面对标国家“双一流”建设和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全国学科水平评估和各级重点学科建设等关键指标,围绕高校学科总体发展目标,聚焦核心建设任务,突出建设质量与成效,分类分层次构建适合本校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办学优势与学科特色的一级学科、学科群建设评价体系。
其次,构建各级建设责任主体评价体系。高校依各层级学科建设责任主体在学科建设上的服务定位和职能界限及责权利关系为基础,以协同学科建设质量与成效为重点,对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学科群和学科团队等实行学科建设“代表性成果”和实际贡献的整体性评价,对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与青年人才和学科管理服务人员等进行分类评价,建立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激励体系[8],充分激发高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学科群、一级学科、学科方向和学科队伍等学科建设肌体的发展活力与内生动力。
最后,构建各类评价结果运用体系。根据学科建设综合评价及第三方评价结果,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合理调整学科建设过程中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和一级学科等的年度资金预算及资源投入计划,增强学科建设的开放性和绩效约束,将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优秀青年人才和学科管理服务人才的分类评价结果通报给组织部、人事处等部门,作为年度考核、职称和干部晋升的参考依据。
(四)动力、稳定协同
学科改革发展稳定协同。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开启“双一流”建设工程的主旨所在,改革为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提供强大动力,稳定则为“双一流”建设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必要前提和保证,三者存在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个内在的统一的结合点就是高校最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实现、维护好最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则是高校学科建设实现“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的情感归宿和发展致胜的动力密码,这样才能深化综合改革,正确处理利益关系调整,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创新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形成学科建设合力,实现“动力与稳定”的协同。 首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实现改革发展稳定协同。在统筹推进重点建设、改革任务和创新构建并不断优化学科建设协同战略的征程中,高校应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委对“双一流”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破立协同,不断推动学科建设过程所涉及部门机构的职能优化和运行协同高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学科建设内部治理格局,要让“双一流”建设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惠及高校全体师生员工。
其次,汇聚广大师生员工学科建设合力,实现“第一战略资源”协同。高校广大师生员工是“双一流”建设的第一资源,既是创造者,也是最终受益者。在学科组织结构优化、学科队伍创新构建、内涵建设体制机制改革、资源募集机制创新、资源配置和动态调整机制优化等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中,高校应在激发师生员工创新活力上下功夫,坚持统一领导和尊重首创精神相结合,把关系学校事业和学科发展全局、有利于提升师生员工获得感的建设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努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打好配套联动组合拳,实现以高层次人才引领高水平发展、以人才优势增创发展优势,最大程度地形成“第一资源”学科建设合力。
四、结束语
“双一流”建设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统筹推进十项建设和改革的重点任务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综合改革,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即将开始,各高校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以学科为基础,坚持协同战略这一正确方法,最大程度地形成学科建设合力,提升学科建设的效能,推动学科建设实现以质量和贡献为核心的跨越式发展。文中对创新构建高校学科建设协同战略提出的若干策略性建议,还有待于各高校结合实际去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J/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1):68-75.http://www.moe.edu.cn/srcsite/A22/moe_843/201808/t20180823_345987.html.
[2]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 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方案[EB/OL].(2017-12-06).http://www.moe.edu.cn/s78/A22/A22_ztzl/ztzl_tjsylpt/sylpt_jsfa/201712/t20171206_320672.html.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沈乃丰.“双一流”视域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策略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4):10-13.
[5]李立国.“双一流”高校的内涵式发展道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9):14-19.
[6]邓晖.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再提速[N].光明日报,2018-08-28(7).
[7]杨勇平.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内涵发展——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96-100.
[8]胡春蕾.“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环境与发展战略研究[J].江苏高教,2020(12):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