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产业区域间转移现象十分普遍。本文搭建一个能够系统刻画人力资本集聚通过作用于生产要素价格、生产效率来推动区际产业转移的理论框架。文章指出人力资本集聚通过其要素功能和效率功能,形成作用于地区相对落后产业的挤出效应和再配置效应,最终促进区际产业转移。因此,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应该有助于人力资本集聚和区际产业转移。
[关键词]人力资本集聚; 区际产业转移; 作用机理
1 引言
当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普遍遇到人力资本价格上涨,土地成本上升,产业生产率增长不一等问题,引起区域产业市场竞争优势的消长转换。虽然区际流入的外来人力资本对该问题带来一定的缓解,但难免带来其他社会和环境问题。因此,进行区际产业转移,将那些在发达地区逐步失去比较优势的相对落后產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对于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经济增长和缩小收入差距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人力资本集聚是促进区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与地区人力资本禀赋相协调。人力资本集聚对区际产业转移的促进作用,不仅表现在人力资本集聚对生产率技术提高的技术效应上,更反映在人力资本集聚对地区生产要素价格变动的影响上,人力资本成本、土地成本的提高将挤出落后产能,形成区际产业转移的倒逼机制。
2 作用机理分析
2.1 挤出效应
要素效应:人力资本集聚意味着高水平人力资本集中,低水平人力资本相对减少。低水平人力资本成本明显提高,将触发资本替代劳动,地区资本深化发展,形成传统产业被挤出,资本密集型产业占主导的产业结构格局。高水平人力资本成本明显下降,将促使产业调整高低人力资本投入结构,产业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逐步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此外,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发挥必须以相应数量和质量的物质资本为基础,合理的产业结构要求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相互适应。人力资本的增加会引起物质资本需求的快速增长.。由于高低水平人力资本对物质资本的配置需求不一致,高水平人力资本控制和消费的物质资本更多,人力资本集聚将大幅增加市场对资本、土地等物质资本的需求,影响其相对价格波动程度。Ranch(1993)考察了城市总体人力资本水平对个人工资和租金的影响发现,那些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城市中,住房成本也较高。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1年将使土地租金提高11.2%。
效率效应:人力资本能促进生产要素再配置和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生产效率。其一人力资相较于物质资本更具效率。其集聚不仅能带来自身效率边际递增,还能大幅度提高其他生产要素效率。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资源间匹配摩擦越小,产业内部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其二,人力资本集聚促使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技术的改革和创新都是由具有发明创造能力的人去完成的。技术学习和扩散需要的专业训练和技术培训是人力资本完成的,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本条件。
2.2再配置效应
人力资本集聚引起的要素价格变动和生产效率提高,促使处于竞争劣势的产业被市场挤出。相较于发达地区对落后产业的挤出压力,中西部地区具有很强的吸引拉力,内部压力和外部拉力的共同作用下,促进产业区际转移。首先,中西部地区生产要素价格低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区际产业转移后,发达地区因土地、人力资本等要素成本上升,因技术设备落后,生产效率偏低而被挤出市场的产业在欠发达地区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重新建立比较优势,甚至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其次,中西部地区基本发展条件具备,市场广阔。近几年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公路、铁路、航运、通讯和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已能基本满足现代化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中西部地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开展行政管理和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开放程度与东部地区无异,对产业发展的束缚压力减小。早期产业转移过程中基础设施不完善和行政干预严重等干扰因素影响减弱。最后,中西部地区吸引产业转移的政策性优惠颇多。为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加大对外招商引资的优惠力度,在财税、金融、土地、商贸等多个方面提供若干支持政策,充分做好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准备。
3 结束语
区际产业转移是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中央及地方政府应大力鼓励地区人力资本集聚和区际产业转移,提出相应指导意见。相应的对策建议有:一,加大教育投资,优化区域人力资本水平。增加国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本的“均化”程度,将受教育机会更多的给予落后地区和低收入群体。同时,也着重对培养高端顶级人才的投入,促进高水平人力资本优先发展。二,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本市场机制,良性流动与优化配置。以市场为导向,以自愿流动为前提,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本市场机制,着力引导人力资本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形成良性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地区人力资本集聚。三,突破地方主义观念,鼓励区际产业转移。充分发挥我国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地区的合理分工。东部地区可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加工制造业,西部地区则有选择的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发展软环境。相对落后区域应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积极搞好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等软环境建设,降低区内交易成本与区际运输成本,为区际转移的产业提供合适着陆点。
参考文献:
[1]冉茂盛,毛战宾.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 1) : 56-59.
[2]张国强,温军,汤向俊.中国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0):138-146.
[3]魏下海,李树培.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 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的经验研究[J].财贸研究,2009( 5 ) :15-24.
[4]刘军.人力资本配置与产业结构演进关系[J].理论探讨,2003(1) : 6-8.
[5]张文武,梁琦.劳动地理集中、产业空间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学(季刊),2011,01:691-708.
[关键词]人力资本集聚; 区际产业转移; 作用机理
1 引言
当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普遍遇到人力资本价格上涨,土地成本上升,产业生产率增长不一等问题,引起区域产业市场竞争优势的消长转换。虽然区际流入的外来人力资本对该问题带来一定的缓解,但难免带来其他社会和环境问题。因此,进行区际产业转移,将那些在发达地区逐步失去比较优势的相对落后產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对于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经济增长和缩小收入差距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人力资本集聚是促进区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与地区人力资本禀赋相协调。人力资本集聚对区际产业转移的促进作用,不仅表现在人力资本集聚对生产率技术提高的技术效应上,更反映在人力资本集聚对地区生产要素价格变动的影响上,人力资本成本、土地成本的提高将挤出落后产能,形成区际产业转移的倒逼机制。
2 作用机理分析
2.1 挤出效应
要素效应:人力资本集聚意味着高水平人力资本集中,低水平人力资本相对减少。低水平人力资本成本明显提高,将触发资本替代劳动,地区资本深化发展,形成传统产业被挤出,资本密集型产业占主导的产业结构格局。高水平人力资本成本明显下降,将促使产业调整高低人力资本投入结构,产业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逐步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此外,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发挥必须以相应数量和质量的物质资本为基础,合理的产业结构要求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相互适应。人力资本的增加会引起物质资本需求的快速增长.。由于高低水平人力资本对物质资本的配置需求不一致,高水平人力资本控制和消费的物质资本更多,人力资本集聚将大幅增加市场对资本、土地等物质资本的需求,影响其相对价格波动程度。Ranch(1993)考察了城市总体人力资本水平对个人工资和租金的影响发现,那些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城市中,住房成本也较高。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1年将使土地租金提高11.2%。
效率效应:人力资本能促进生产要素再配置和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生产效率。其一人力资相较于物质资本更具效率。其集聚不仅能带来自身效率边际递增,还能大幅度提高其他生产要素效率。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资源间匹配摩擦越小,产业内部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其二,人力资本集聚促使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技术的改革和创新都是由具有发明创造能力的人去完成的。技术学习和扩散需要的专业训练和技术培训是人力资本完成的,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本条件。
2.2再配置效应
人力资本集聚引起的要素价格变动和生产效率提高,促使处于竞争劣势的产业被市场挤出。相较于发达地区对落后产业的挤出压力,中西部地区具有很强的吸引拉力,内部压力和外部拉力的共同作用下,促进产业区际转移。首先,中西部地区生产要素价格低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区际产业转移后,发达地区因土地、人力资本等要素成本上升,因技术设备落后,生产效率偏低而被挤出市场的产业在欠发达地区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重新建立比较优势,甚至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其次,中西部地区基本发展条件具备,市场广阔。近几年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公路、铁路、航运、通讯和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已能基本满足现代化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中西部地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开展行政管理和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开放程度与东部地区无异,对产业发展的束缚压力减小。早期产业转移过程中基础设施不完善和行政干预严重等干扰因素影响减弱。最后,中西部地区吸引产业转移的政策性优惠颇多。为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加大对外招商引资的优惠力度,在财税、金融、土地、商贸等多个方面提供若干支持政策,充分做好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准备。
3 结束语
区际产业转移是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中央及地方政府应大力鼓励地区人力资本集聚和区际产业转移,提出相应指导意见。相应的对策建议有:一,加大教育投资,优化区域人力资本水平。增加国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本的“均化”程度,将受教育机会更多的给予落后地区和低收入群体。同时,也着重对培养高端顶级人才的投入,促进高水平人力资本优先发展。二,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本市场机制,良性流动与优化配置。以市场为导向,以自愿流动为前提,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本市场机制,着力引导人力资本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形成良性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地区人力资本集聚。三,突破地方主义观念,鼓励区际产业转移。充分发挥我国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地区的合理分工。东部地区可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加工制造业,西部地区则有选择的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发展软环境。相对落后区域应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积极搞好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等软环境建设,降低区内交易成本与区际运输成本,为区际转移的产业提供合适着陆点。
参考文献:
[1]冉茂盛,毛战宾.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 1) : 56-59.
[2]张国强,温军,汤向俊.中国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0):138-146.
[3]魏下海,李树培.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 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的经验研究[J].财贸研究,2009( 5 ) :15-24.
[4]刘军.人力资本配置与产业结构演进关系[J].理论探讨,2003(1) : 6-8.
[5]张文武,梁琦.劳动地理集中、产业空间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学(季刊),2011,01:691-708.